1、鼓励创新 发展学生个性 培养信息素养信息技术特色教学总结蒙古贞中学杨 超- 1 -鼓励创新 发展学生个性 培养信息素养信息技术特色教学总结本人担任信息技术教学将近十二年了,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着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没有因为从事的时间长而对教学工作有一丝怠慢,仍然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同行老师学习,也因此取了一些教学成绩,我还会继续努力,在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走下去,走出一条有特色的教学之路。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具有明显时代特色的工具性课程,只有将其应用于实践中,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有效提高。信息技术教学与其他课程的教学既有共性亦有不同,随着课程发展和教育改革
2、的推进,信息技术教学在延续自身传统的同时,又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也对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我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一、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一个丰富而全面的能力体系,包括信息技术知识、技术、人际互动、问题解决、评价调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六大方面。信息素养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和落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重视问题解决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力求知识传授和- 2 -能力发展的统一,还要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从机械模仿、单纯接受向学会学习跃迁,更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力求认知、情感、态度和谐发展;要重视信息文化的内化,力求技术教育与文
3、化教育的完美统一。二、教学对象: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由被动向主动转向,教师就要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作为施教客体的学生转变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反对将学生作为“扶贫对象”在教师控制下按既定路线被动学习,提倡将学生作为学习的“自强标兵”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使学生有知识的“容器”转变为知识的“发生器”。三、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平等协作关系教学的平等性和合作化:学生之间要结为互助的合作关系,教师也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在平等中对话,在合作中教学,而不是教师控制学生甚至“压迫”学生。教学的互动性和多边化: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和多边化是指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和多边交流,以避免教
4、学过程异化为教师单方面的活动过程,使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反馈,以至于窒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在信息技术课中问题解决的学习,学生面临的是一系列的综合性问题,如信息的搜集、- 3 -功能的实现、颜色的搭配等,这都需要依靠学生的集体智慧和分工协作。这时,协作既是学习的手段,也是学习的目的,通过协作学习和研究,学生可以取长补短,取得高质量的成果,与此同时,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学生还要学会如何交流和协作,如:彼此尊重、理解以及容忍的态度,表达、倾听与说服他人的方式方法等。四、教学方法:以教学需要为中心教学方法要有针对性:要针对学生的准备状态、教学内容的特点、具体的教学目标
5、、教学方法的适用范围、已有的软硬件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素养条件等,综合权衡,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而不是无原则地仅凭个人好恶或者因循传统,盲目地或者随意地选择使用。特别是有关态度和情感方面的教学目标,它与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不同,各有其适用的教学方法,比如前者可以开展课堂讨论、问题式、作品欣赏等方法开展教学,后者则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要有灵活性: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条件及其变化灵活选用教学方法,灵活性与针对性是相连的,灵活选用的目的主要是要保证教学方法的针对性,要使教学方法具有针对性就必须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选择和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丰富教学过程,而
6、不是用一种或者几种教学方法一教到- 4 -底,长期没有变化。多样化与针对性和灵活性也是相互关联的,能做到针对性和灵活性基本可以保证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多样化的教学需要灵活、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五、教学过程:贴近生活、探究学习、因材施教、问题与任务相结合贴近生活:突出体现在教学过程要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经验,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师首先要组织学生从学习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他们感兴趣的专题,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课堂内教材内容的拓展延伸,也可以是对校外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探究;在学习中,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涉及多种知识,
7、这些知识的选择,积累和运用完全以问题为中心,呈现横向的、相互交叉的状态。 探究学习:指教学过程要克服以往单纯依赖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做法,重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通过自身的探讨和研究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在探究过程中培养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和启发,给学生以帮助并留下思考和想象的空间,而不是“不厌其烦地对学习者倾其所有,盲目地试图提高学习者操作水平”。- 5 -因材施教:学生基础水平与学习特质的不同,需要我们因教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学习需求,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充分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个性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差异,采取分层教学策略,对不同的
8、教学内容,灵活设计,采用分班教学或同班异步分层教学等教学法,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问题解决:它是一种关于经验的学习,是围绕抽象概念或结构不清楚知识进行组织与讨论。设计恰当的问题,需要考虑其目的、学生的认知程度等因素,同时,教师不仅需要设计合适的问题,而且要设计学生可能做出的回答,以便于教师在导的过程中,不被学生带走或者生硬的按问题进行教学。整个问题环节与学生脱节。要以预设的问题为导火线,不断引发学生思考,使教师与学生形成互动。任务驱动:教学中可以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法,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从学习、生活和实际中提取出为学生所熟悉、
9、所喜爱的素材,针对学生能力水平的差异,提供不同难度水平的学习任务,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任务驱动要注意取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注重实用性、有趣性、可操作性及差异性。六、教学评价:多样性的评价- 6 -由于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教学活动必须紧跟技术的进步这个时代的脉搏。在这个形势下,信息技术课必需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最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所以在教学评价上,要采取“ 多样性 ”的方式方法。以学生实际掌握的水平为评价的唯一标准。注重操作过程,尤其要注重对学生利用计算机开展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考核和评价。应该突出学科特点,重视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态度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夯实根基,因此采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应用成果 “三结合”综合评价办法。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活动,从内容、形式到方法和评价,都应充分发挥网络提供的特殊的教学环境,抓住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在教学中体现个性化,在问题解决及任务完成中实现教学目标,在协作中学会和会学。应以贴近生活选择内容,用“ 多样性 ”的手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促进学生乐于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全面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培育他们健康成长,比教给他们知识本身更重要。-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