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秋节,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 , 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 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詹(公元约年)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 ”中秋赏月,最盛是宋代。
2、 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族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每逢这一天,东京的所有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扎绸彩的牌楼,出售新启封的好酒。铺子堆满新鲜佳果,夜市之热闹,一年之中少见。显官和豪门,都在自己的楼台亭榭中赏月,琴瑟铿锵,至晓不绝。一般市民则争先占住酒楼,以先睹月色为快,并且安排家宴,团圆子女。 “此夕浙江放一点红羊皮小冰灯数十万盏,浮满水面,灿如繁星” (见武林旧事 ) 。而“京师赏月之会,异于他郡。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在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常娥,圆如浩月。 ”(见新编醉翁谈录 )明清以来,民间更重视中秋节
3、。 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云:“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 ”中秋节、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 、“吴刚伐桂” 、 “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等,均源于此。 望月怀远 张九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天安门广场像一位沧桑的老人,他修建于明永乐年间,历经了永乐盛世,万历皇帝的昏庸无道,见证了闯王李自成逼死崇祯,清军多尔衮入关夺城,也看到了康熙皇帝的励精图治,雍
4、正乾隆的兴盛局面。1912 年清朝灭亡,1949 年 10 月 1 日下午 3 点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平生衣禄是绵长,件件心中自主张;前面风霜多受过,后来必定享安康。“一 别 之 后 , 两 地 相 思 , 说 的 是 三 四 月 , 却 谁 知 是 五 六 年 。 七 弦 琴 无 心 弹 ,八 行 书 无 可 传 , 九 连 环 从 中 折 断 。 十 里 长 亭 望 眼 欲 穿 。 百 般 怨 , 千 般 念 , 万般 无 奈 把 郎 怨 。 万 语 千 言 道 不 尽 , 百 无 聊 赖 十 凭 栏 。 重 九 登 高 看 孤 雁 , 八 月 中 秋
5、月圆 人 不 圆 。 七 月 半 烧 香 秉 烛 问 苍 天 , 六 月 伏 天 人 人 摇 扇 我 心 寒 , 五 月 榴 花 如火 偏 遇 阵 阵 冷 雨 浇 花 端 , 四 月 枇 杷 黄 , 我 欲 对 镜 心 意 乱 , 三 月 桃 花 随 流 水 ,二 月 风 筝 线 儿 断 。 噫 ! 郎 呀 郎 , 巴 不 得 下 一 世 你 为 女 来 我 为 男 。 ”2N3 3N4 4N5 儿童 单 房 差常规准二 200 240 280 100 50/晚常规准三 220 260 300 100 60/晚常 规 商 务 准 三 240 280 320 100 70/晚品 质 准 三 320 360 400 150 70/晚480 340 430 480 150 80/晚品 质 准 四 或 挂 三 420 490 580 200 100/晚60 岁 以 上 老 人减 50 元 /人70 岁 以 上 老 人减 65 元 /人需 持 老 年 证 或 身 份 证时 间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