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蘭觀修真入門講義 - 內修精氣神 之一太上道祖【內修篇】曰:凡人入後天,其性必蔽、神必散、氣必洩、精必敗,此三者 精氣神俱為人性所傷。(內修總論)。又曰:在常人而言,精氣神雖附於人身而不能聚結,肉身歿後,此三者隨軀殼而離去。(第二章)。再曰:壽數既盡,雖天地亦不能挽回人之終也。神先出,氣即絕,精始散,三者一散,永無復合。皮囊既脫,三者散漫於天地之間,如是則不離六道輪迴而巳。(第三章)。修與不修有何不同?太上道祖【內修篇】云:若有道之士,則能將三者由散而合,由合而結,此乃內煉之所得,亦非天地之間自然可能成功者。(第二章),又云:倘 倘若在生時,將三者 精氣神煅煉,死後皮囊雖脫,而三者不散,結聚
2、如一,聚散能自如。若 煅煉湛深,此三者更能入石,亦能飛形,入水而不溺,入火而不焚,此之謂神,此之謂仙聖。此無他,三清能聚否耳!(第三章)。再云:倘經 煅煉,則三者集中而結為胎,更得五行之助,水方火相濟,金木 魄魂相剋,始能通七竅,破黃庭,越丹田,過泥丸,而活動於虛無縹緲之間者。如是則神出於舍 軀殼,出入自如,安守能定,動則處於太虛,靜則三昧合一,能動能靜,始見三清。三清既現,則入化出神,則飄飄然而為仙聖之域,如是始能超凡入聖。(第五章) 內修之法人身之貴,貴於精氣神,離此軀殼,只得一團陰靈,內修更是困難。是故內修是以人身之精氣神來煉性。性乃虛靈,無形無質,難以捉摸,如何可見?性本虛空如天,天亦
3、難見,但寄於天之光,人見天之光,則知有天也;人性亦然,性雖杳冥難見,但寄於精氣神,內觀精氣神之變化,則知己性之狀態矣!內修之法,入手宜煉靜,次而煉定,熟煉氣液之升降、水火之聚散之後,再煉三品之合,然後煉三品之凝結。惟精在下府,氣在中府,神在上府,常人三者本不交,如何可得以交合?若不得交合又如何使之胎結?三段功夫訣修真者煉精化炁於下元,提運精 炁至上元,神與 炁合於乾宮,養神凝精使三者凝結,所謂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三者合一,得其純陽。話雖容易,行之不易,一蹴即就者,非上根大器者不能為之,故又將功法分為三段,一步有一步之驗證,方便門人循序漸進。築固下元第一若要提精運炁,先能煉精化氣;若要
4、煉精化氣,先煉丹田爐火。精之所以能化氣,皆因三火之聚,燒煉於下丹田,加上巽風橐籥 呼吸抽風助火,發其爐火,薰蒸兩腎藏精,有丹田火湧、熱力薰騰、湧泉赤熱、兩腎湯煎、關竅震動的感覺。【內修篇】對火候調節,亦有如下之要求:內修者一氣(炁)之用,自發其爐,爐火之升降,即內丹之上下運行也。人體之中,氣動則風生,風既生,火即燃,初發之火,不文不武,有如處於季春,不寒不熱,溫暖以待者。進而氣更動而風更盛,則火當漸揚,斯際之火,正如夏初之間,炎熱之中,略帶薰風耳,此為文火也。再進巽愈動而火更張,當此之時有如炎日當頭,赤帝迫人之威,此武火也。其退也,由武而文,由文而溫,進如四季之順序,其退也如步出台階,按次回復
5、,如此火候,乃屬正常。火候不足或不節調,正恰如冷火燒炊,其結果不生不熟耳。內煉亦然,修者勿以潛心待之之象以行也。(第十三章)。(未完,下期 3 月 25 日續)以古時燒煉丹藥來比喻內煉精氣神: 煉丹必先有藥,內丹是以精氣神為藥;煉藥必須有盛載藥物的器皿,稱之為鼎,人身雖大,精神能聚焦之範圍,不過指頭般大小而已,是故可以匯聚精氣神之關竅,皆可以為鼎;烹煉必須有火,生火、發火之器具,名之為爐,臍後丹田,為發火之樞機,火發之時,火熱灼閃,神闕肚臍之下,波濤澎湃不停震動以下丹田為爐鼎,先煉下丹的理由有數點: 下丹田位於下元精府,若火候未強,精未能化氣,難於搬運;而氣卻可隨心而運,神火容易下炤於丹田,乃
6、移神氣以就精與及爐的位置,如移船就岸,以結聚精氣神也。 人身之氣,循行於十二經絡,滿溢而注於奇經八 ,但人在胎時,卻由母體經臍帶輸入;逆修返還之理,必由後天之形態而返先天之狀態,修神如是,精氣亦然,修煉下丹令精氣神返還於身之祖根,即臍根是也。 修真講求內外咸通:首先要內功與外功功德並修,兩者互相扶助,有高功德者是為上根,有大德行者是為大器。 其二是身內與身外咸通,人身乃一小天地,有如天地之縮影,靈性尚重濁者位居人間,故修煉下丹太極界,是為匹配。靈性輕清者則上浮於雲霞間,可修煉中丹;上根者可修於天上,而陽氣滿足者更可龍飛九天,修煉靈性於上丹田乾宮,洽當自然;猶如小學生習小學,中學生讀中學,大學生
7、修大學,適如其分。唯各人的位置不同,功到昇遷,不得真師指點,人難知之。在金蘭觀學道以修真為主, 師尊及壇主對盡力於壇務的壇生,每每明點暗傳,指引修真路向,靜悟乩文便能達意。 有很多壇生在金蘭觀學道之後,下丹田有如珠般大小的位置,發出溫熱的感覺,此乃 師尊及壇主所傳之內丹丹頭,亦即下丹安爐立鼎之處, 李道明師尊有云:渡人須用金丹渡,要識金丹先明鉛腎氣,鉛光一點賴師傳,不得真師枉徒然丙子年六月十三日乩文,其中鉛光即丹頭也。丹頭有得之後,又必須於每日子時,勤煉丹基,所以 師尊又云:夜半子時,一陽潛動,天心來復,人身亦然,丹田種生,發生有時,神來時至,寂靜雷聲。春雷初動,少陽生,恍恍惚惚,杳杳冥冥,其
8、中有信,信到莫驚。日積月累,筋骨堅強,沉 盡清,丹基在此丙子年六月初六乩文。當在子時之半,天地陰氣已極,陽氣剛生,在此時守靜之篤,以天地一陽之氣,推助丹田以生真一之 腎氣,產生天人相應、一陽潛動的效應,以此法生陽氣煉丹,效果最大。 李道明師尊亦於丙子年四月三日及戊寅年十一月初二日重覆訓示鞏固下元之法與及一陽來復之理見附文丹法當以自然而然為最妙,唯久煉而陽 仍然很弱,丹田沒有溫熱感覺,怎樣可以使陽氣生、感覺加強?【靈寶畢法 燒丹煉藥第四】中有輔助燒煉下丹之法:陽氣既弱而真氣無所戀,徒勞用工而採合精氣神,必於此時神識內守意守下田,鼻息綿綿深長之腹式呼吸,以肚腹微脅內收,臍腎覺熱太甚,微放輕勒,臍腹
9、未熱緊勒,漸熱即守常守定,任意放志以滿乾坤靈性及全身,乃曰勒陽關而煉丹藥。(未完)丹田乃逆竅 太上道祖【內修篇】曰:人之體也,有如一小天地。天地有晝夜四時、風雲雨露、日月之明,人體亦如一也。常人之體順次序、就五行,隨陰陽而生於宇宙之中。惟內修者則不然,一切皆逆行其道,始可返於先天之中。故凡人皆有老死疾病,此無他,順序以行有以致之。但逆之者,逆機何處?首在丹田! 丹田即下丹田在黃庭之下,為氣機之樞紐,動靜起伏、反覆變化,皆由此而生作用。順之者,諸位不動,常次常序;逆之者,竅竅相動,穴穴相通,位皆變而反常。當此時也,有如晴日之中,風雲陡變,晝可變夕,寒可生暖,此逆之道也。(第十五章)。 神與心意
10、精氣神之聚,非謹意守而能達到,也非平時之心意可能為之,令初修者不易產生反應。常人舉手投足,皆以心意使然,常人所能運用者,也只限於心意而已,唯“神”之層次在於心意之上,故不能使精氣神聚結。蓋“魂”運為“神”,屬先天靈性之活動,及後神役氣,氣馭精,驅動身體機能之運化,成為思想意念,已屬後天心識之活動。由於先有先天靈性之活動,才有後天心識之活動,是故以心意不能直接驅使神,三寶之所以難結者難於此。 欲使聚三寶聚於丹田,切勿急於意守丹田,必先待靜定以後,於無思無覺之際,忽然生覺天一生水,將此清純之覺天一之水,下注於丹田,如是丹田由寒轉熱,此時務須維持在先天之狀態,若然後天心識一起,則須重入混沌,再生神水
11、以灌溉之。經此來回灌溉栽培,丹田震動,由漸轉烈,熱力增強,向外擴展。 巽風橐籥 初入坐之時,呼吸粗濁,起伏不平,乃後天之氣也,易動心,生意念。唯此呼吸之起伏,不是全無用處,可於丹田已熱、但熱力未全之際,不妨以順呼吸,引氣下入丹田,如古時打鐵所用之風箱,一推一拉,一橐音托,開也一籥音若,閉也,有風助火勢之妙。 二候火足 道法自然,無為而至。燒丹煉藥,雖是逆機之道,不離有為,不能達到究竟。若以一次煉功時間分作六個時候,進火煉丹的時間,應在頭三份之一的時間內進行,亦即於二候內火足,其餘四候別有其他用處。其實入坐之初,也不是一開始便能進入先天妙境,心識仍處於活躍狀態,念頭精結時有迴繞,故於此段時間內進
12、火,非常應合自然。 胎仙 【靈寶畢法】燒丹煉藥第四曰:黃府丹田之中,氣液造化,時變而為精,精變而為珠,珠變而為汞,汞變而為金,乃曰金丹,其功不小矣。 呂純陽師尊在【前八品仙經】五行端孝品第二中示曰:火神氣要水精濟,水賴火炎,以柔制剛,剛柔連綿,煉成一塊,非汞非鉛,能升能降,號曰胎仙。換言之,金丹的基礎,在於精氣神在適當火候之下聚合,而生造化,每日勤煉,積累於丹田,久久而成丹。此丹非液非氣,能在身中隨真意而升降,超越臟腑物質之阻隔,修真者可以此為胎而修仙道,如人之胎,可孕育而得人身,故稱之為“胎仙”。 我的體驗 記得 呂純陽師尊六年四月廿一日臨壇,命全體壇人一齊修真,並即場傳授丹訣,完畢之後寫出
13、各人之修真要點,其中對我寫道:二玉即我和另一位乩手根基穩, 唯恐尚淺輕,下元宜鞏固,飛身上玉京即上丹田,三段功夫訣,默修靜悟之。當時我煉功雖有十年,(未完)我的體驗 記得 呂純陽師尊在九六年四月廿一日臨壇,命全體壇人一齊修真,並即場傳授修真之法,完畢之後寫出各人之修真要點,其中對我寫道:二玉即我和另一位乩手根基穩,唯恐尚淺輕,下元宜鞏固,飛身上玉京,三段功夫訣,默修靜悟之。,我當時煉功雖有十年,下丹田亦曾痛下苦功,唯未能堅持在此重點上,循步而漸進,只是隨擺不定,時而執在“鬆靜無為”,時而“煉心主空”,時而“守神於中黃”,也有時以意領氣循行任督二脈、調控身中氣液、聚散水火等等,博而不深。是故 師
14、尊只能說我是“根基穩”;因為不是在正確的修真法程上循序而上,所以說“唯恐尚淺輕”,宜須鞏固下丹,所謂“下元宜鞏固”,才能使陽氣滿足,飛龍在天龍即人之魂也,靈性輕清,飛騰自在,變化無礙,煉靈性於上丹田乾宮,即所謂“飛身上玉京”是也。 我當時對於先修下元、然後由下而修上的理念不是很清楚了解,但根據 師尊的提示,要修煉下元的信息卻是很清楚,於是立定決心,集中意志,堅持每晚子時修煉下丹。過了兩個多月,我所下的功夫,很快便得到確認。 一九九六年七月七日 呂純陽師尊臨壇說法,之後再命全體壇人修真,乩文寫道:再安爐,重立鼎,密傳修真法程,無為後復有為,意向下丹元,歸根命裏煉,一刻乩再筆,修真完畢之後便對我寫
15、道:關玉下丹固,上下河車轉,更上一層樓,意可寄二關。我當時很高興,自己的努力得到了 師尊的回應,可是高興過了頭,未能即時細想兩個很重要的問題,領悟其精要之所在,平白浪費了許多時光。第一個問題是:“下丹固”與“河車轉”兩者有甚麼關係呢? 第二個問題是:文中所指的“二關”是甚麼,怎樣才算“過二關”?一 周流 地球最接近太陽之處,海水最熱,海面暖流由近赤道處,流向南北極,遇冷而回,回流赤道,形成海面冷暖流之循環;太陽照射之下,熱氣騰空,高空遇冷,熱氣中的水份凝結而成雲,雲聚而生雨,回落地上,乃大自然之氣液循環。自然之道如此,人身亦然。人身有二極,一為“靈性”之中心,另一為“身命”之極,身命之起點在臍
16、,胚胎連接母體於此,成長之後乃為下丹田,身體之“重心”所在,精氣由後天返先天始於此,陽氣亦潛動於此。下元鞏固者,“真元”內蘊,如龍之有珠;精氣神內聚之時,玄珠滾動,啟動“陽氣”,周流於經絡運行之軌跡河車,二極之間,循環不息,所謂“上下河車轉”是也。修真者若能在此基礎上勤煉不怠,則真元續漸壯大,真 澎湃,周流上下,循環無端,可令丹田火湧、熱力薰騰、湧泉赤熱、兩腎湯煎、光華滿目、關竅開通。 (未完,續待)煉鉛汞 中國跳水隊在奧運揚威世界,明星運動員做出許多空中翻騰動作,難度極高,常人可望而不及,觀眾在目不暇給之餘,羨慕不已。那麼快速的轉身翻騰動作,除了運動員熟練的技巧,還有兩個很重要的要素,沒有這
17、兩個要素,任何人也沒法施展。第一是“起動力”,運動員借助彈板起跳,或在高台的高位跳下,令身體瞬間加速,產生起動力,再利用這起動力轉化成翻滾的能力。第二是“空間”,快速翻騰的動作只能在空中進行,一到水中,任何急轉動作也得慢下來。自由體操,甚至花式溜冰,情況也很相近。這兩個要素,不只可以應用在眾多的體操運動,也可引用於修真。先論起動力:丹田為氣機之樞紐,欲逆行凡道,返於先天之中,當以精氣神聚於丹田之內,產生“陽氣”而起始變化。沒有“陽氣”等於沒有“起動力”,也不能起始變化。陽氣的別稱,自古尤多,古時喻為“真元一” ;醫家稱為“腎氣”;丹道曰“鉛”,源出古遠之民俗思想,匪夷所思。“空間”在於修煉靈性
18、來說,就是心念放得下,心中虛空無物,所謂停機定心,明心見性,回復靈性之“元始面目”,才算修“真”。若心起動念,念念相續,靈性即受制於識情,沒有空間給予元神,元神也沒有飛騰變化的能力。楊益師尊與壇主說法,曾提及修真有賴“靈台活水”來,所謂靈台活水即未經神識污染之“元精”,蓋精之初生,無雜無染,靈覺賴此新精清除雜染,若元精不斷滋生,則靈覺可維持在清新靈明、接近真如的狀態。靈台活水之耗損,又在乎於靈性是否受制於識情,有否空間施展飛騰變化的能力。靈台活水之別稱也有很多,古時喻為“天一之水”;醫家稱之為“心液”;丹道曰“汞”,汞者水銀也,水銀出自硃砂;硃砂色紅,五行屬火,五臟屬心,乃取象比類之詞。雙手抱
19、丹式 煉陽氣也有輔助之法,修真之前,兩手雙搓,至掌心發熱,左手按下丹田,右手輕按命門,如此來回數次,引發體內熱氣昇騰,再以右手手心疊於左手外勞宮穴之上,雙手抱於丹田,然後入定也可十指相扣,以拇指下之大魚際穴隆起之掌肉相搓,至發熱為度,然後兩手相疊,右掌大魚際穴放在左手合谷穴上,並以左手發熱之位置,按在肚臍上,如此來回數次,直至肚臍內有溫暖感,雙手抱於丹田,然後入定。採氣法之採地氣,以呼吸及意念,導引精氣向丹田聚合,也可輔助內氣聚於丹田;每天早上練習採氣,慣性以呼吸及意念聚精氣於丹田,修真之時,只要以意稍為演練此招式,精氣即能匯聚於丹田。水火相濟 修煉下丹常見之通病:以為只是用火“煉精化氣”,將
20、丹田發熱,雖然用意用力,效果反而微弱,有時丹田稍為一熱,便諸火上亢,舌燥唇乾,神昏腦漲,此乃水不濟火之象。其實在修真下手之時,控制用“水”與及起“火”同等重要,所謂以“水”濟“火”,水火相濟。火若無水來制衡,如不受控制之能量,不能為用;譬如汽車用之“電油”,內蘊能量,有爆發的能力,是以“液”態而存在的,將能量含藏濟攝,不致轟發,故可以為用。人身之內,“液”統制一身上下之“氣”,相互濟化。 但如何用“水”才可將溫熱感維持在丹田之內,達至丹田常溫的境界?人身為小天地,人身氣液之道,當效法天地陰陽自然之道。天地之內,陰陽相推,氣液升降,循環不息:陽光照射之下,地上之水被蒸發,熱氣騰空,高空遇冷,熱氣
21、中的水份凝結而成雲,雲聚而生雨,回落地上,此乃大自然之氣液循環,此起彼落,循環不息。津液 人身之氣液循環也是生生不息的,是故在修真之時,應注意舌舔上顎,即舌尖貼在上門牙根的位置,保持上顎、舌尖及舌根(玄膺穴)以至口腔內之濕潤,並維持真津之生,以甘露疏洩陰霾,制身中(丹田及離中等)諸火,更可灌溉絳宮,使心田暢快,並滋潤臟腑,調理百骸;如天降甘霖,澤濟萬物。太上黃庭玉景內經有云:口為玉池太和官,漱咽靈液災不干,體生光華氣香蘭,卻滅百邪玉鍊顏。這是“降火”重要機制之一,能將丹田火固濟在下元。須知積液而後能生氣(積水才能被蒸發),積氣而能生液(積雲才能降雨),修真若然忽略津生的處理,會引起諸火上亢、水
22、不濟火、氣液循環之障礙,甚至丹田不能起火。平時飲食也應留意,少吃高溫司炸、乾澀油膩、味精濃烈之食物,以防津液之不足。也應飲用適量之水,保持體液平衡;但也不可飲用過多而引起痰溼,阻礙氣脈。定神 “靜”與“定”不同,定在靜之上;六根不動不可謂不靜,唯神不在六根之內,蓋性有執(於事物)則神運,神運則心生;修真用逆機令心靜返神,神凝(定)見性。入靜之初,雖然已離六識,入於靜身靜意之境,若未能定神,則性光仍然浮散,心念容易起動,難以進入先天真一和諧之狀態,通於元神。定神是靜功之進階,此時應將兩眼目光鎖定在“山根”,而神火下炤丹田,以“坎水”固濟“離火”,水火相交,靜定觀照,如用“文火”燒炊,令溫熱感維持
23、在丹田之內,達至丹田常溫的境界,定神後始返於無為自然之境。金蘭觀修真講義 內 修 精 氣 神 之七定息 入坐雖已“靜”,心中雖然無物,但呼吸若然粗速,仍似轉空車一樣,神光迴轉不停,難以進入真之定境,是故必須“定息”。定息不可用“意”將呼吸抑制,因為用意已是不靜,而且用意凝著呼吸只可以維持很短時間,最後必然引起呼吸困難,是故必須以“定神”來定息。常人每當集中精神注意於某事之時,自然屏息以侍,凝住呼吸。修真以“觀”定息,初修者以“目光”定於“山根”部位,所謂“以眼觀鼻,鼻觀心,心觀丹田”,慢慢進入氣平息住的狀態。逆機顛倒從溫度圖看人體之體溫,人體體溫不是全身一致的,最熱是頭部,其次是身軀,平均相差
24、有攝氏兩度之多,再其次是四肢。修真令體溫分佈顛倒逆轉,先從下丹田發熱,熱力飽足後再下傳陰蹻、湧泉,令下肢漲暖,湧泉跳動。下元及下肢之漲暖,皆因氣血之下行,故入藥鏡有云:先天 ,後天氣,得之者,常似醉。醉的反應當不只此,單就氣血下行及下肢漲暖而言,確與醉相似。根本心 每日內修耗時頗多,若不能從“根本”上做,往往徒勞無功,盲修固然無用,苦修不知本末,也是蹉跎。甚麼是根本?眾所周知,“人性”是也。如何修改人性,才能最得效?首先“方向的取決”必須正確。人的行為是有目的性的,無緣無故的事,可能偶一為之,但是每星期甚至每天也做的,當然不會無目的地做吧?我們大家每星期日聚首一堂,求道於金蘭,學的是甚麼道?道
25、者路也,以自身不同的條件,走向真實的路,脫離塵世種種的災厄、一切的虛幻、所有的迷妄,而登上永恆安和之路,一條通往無極聖境之道。平心靜氣捫心自問,我們是否堅決向道?在平常生活中,能否在塵世中而不染塵俗-飲食男女、情愛枷鎖、物慾渴求、金錢爭逐、痴愚嗔怒(發脾氣)?有立志者是否能堅持向道?行道、守道的過程中有否鬆懈?又是否初而鬆懈,久而忘志?這是我們學道者每天也應反省的問題。凡塵濁世好比一大考場,人生所擁有的情愛、金錢、地位、名利、事物等等,只不過是試場的擺設,也是考題的一部份,鬥不過時空的推移,一切與時消逝。所有災厄苦困,也是考試的副產品;賞善罰惡,是上天教育萬類的方法,以自然之道,教化眾生。上有
26、三十三天,天外還有天;下有幽冥酆都,輪轉有四生六道。何去何從視乎考試的結果。還有最重要者,是上天欲人返本還元,超脫塵世,免受困苦,而不是以塵世間的濁福快樂來令人迷戀。若然立願修真,堅守道德,不只可免蹉跎歲月,且能將痛苦災厄減至最低。猶如孩子對父母不敬不孝,父母當施以懲罰,令其痛改。孩子一旦改過,對父母孝順敬重,父母必然回心轉意,對之呵護。明乎此,道途雖然漫長,崎嶇曲折,也不怕走偏。外修方向正確,內修“性命”自然事半而功倍。金蘭觀修真講義 內 修 精 氣 神 之八霹靂煉陽神第二 人的身體(魄)之中,藏著先天的靈性(魂),靈性依存在身內,推動後天的心意(思想、運算、意念等等),【文始真經】有云:因
27、魂有神,因神有意,亦即所謂:魂動為神,神動生意。靈性若然離體,身軀就好像沒有了主人,變成植物人一般。雖然靈性是身體的主人,但是常人卻沒有這樣的想法。少時為學業、興趣、玩樂;壯年為事業、理想、男女;中年為生活、名利、兒女以致靈性陷於身體、情欲、事物的勞役之中。修真是為了矯正這種顛倒的情況,而行持外修內煉,直至靈性純真,歸復元始(無極)時的本來面目。在修真之時,靈性的狀態大致可分為二:一. 後天識心主事,先天靈性伏藏,在靜修之時,雖然身體及心念也已靜定,但先天靈性仍脫離不了後天識陰(陰神)的拘束,不能返回先天“陽神”的狀態,簡稱“後天”。二. 先天靈性主事,後天識心退藏,靈性脫離識陰的拘束,所謂:
28、陽神出竅,陰神退聽,靈性進入真一和諧之境,簡稱“先天”。修真若然只是持經唸咒、講求神秘手印,或是枯坐頑空,而不是在重點上下功夫,從後天返先天,只會徘徊磋跎,浪費時日。以觀返神 後天返先天在於“心”定返“神”,“神”凝見“性”(魂),其機要在於“兩目”,【陰符經】所謂:心生於物、死於物,機在目。蓋眼為神之竅,耳為精之竅,口為氣之竅(耳及口之機要容後詳論),救世大士有云:天之神發於日,人之神棲於目,其法在於“觀”,即以“神光”內照(請注意:是神光而不是眼力)。修真靜坐之時,當聞聽自己的心識在活動的時候,將神光內注於“山根”之中,修真者可發覺神光內照於上,而心識卻像活動於心胸之間,兩者同時存在。此時
29、觀與心好像選擇按鈕一般,可以選上或選下,所謂“三岔路”是也,如果精神受心念所吸引,走入“心識”的世界,即自然選擇了在後天的層面,須知起心動念是我們平時慣常做的,尤其是在惺忪冥杳之中,順之反而覺得自然;但如果能將精神集中在觀覺,則可脫離心念燥動的滋擾,返回先天靈性“神”的層面。話雖如此,心識的牽引力通常很大,構成對靈性的牽制與拘束,結果難以離“心”返“神”,當此之時,若遇下丹所生的“陽氣”,則能發揮陽性作用,消去陰霾,助神脫離識陰,其作用大矣哉!是故道門修真以鞏固下丹元為第一,而以霹靂煉陽神為第二。(【呂祖全書】中之修身訣三段有云:大電霹而神莫為,迅雷烈而神莫知,霹靂煉陽神暗諭無論外間的滋擾有多
30、大,煉神仍不為所動。)觀的作用妙用無窮:當入靜之初,雜想迴繞之時,可以“觀空法”,觀想無限“穹蒼”的景象,以一念代萬念。平時心思絮亂之際,也可閉目迴光,將神光收攝在眼前,凝著不動,立收正神正心之效。(未完,待續)金蘭觀修真講義 內 修 精 氣 神 之九定心之要修真下手要“先靜而後定”,在煉神的過程中,亦是重要靜者:靜六識(眼耳鼻舌身意) ;定者:由定心、定神、定息 (神定自然進入真息)。 呂純陽師尊有言:欲聞至道,以誠而入,以默而守,以柔為用(丙子年五月廿九日乩文) 賜示修真時欲聞知(探求)至道金丹大道的精要,須以“誠”而開始、而進入;誠者誠心誠意,以真誠、坦誠之心向道,意 1向精純單一,信念
31、堅定,無傲慢之心,無猶疑之心,無後顧之心,無計較之心,乃定心之至要。都市修仕,大部份時間處於聲色貨利的環境之中,外緣繁多,內修之時若不以誠向道,來收攝煩亂之心,必然心意動盪,雜想紛紛。龔壇主云:(修真 )大道之本本源,本於至靜,至靜之原 由來、開始,原於至誠,至誠之驗應驗,驗於自明(實踐驗証,自知之明對至誠的明白),由明而覺產生感覺、覺知,由覺而悟,領悟大道。(辛巳年五月廿五日乩文)在修真的過程之中,冥杳恍惚,凡日間專注的事情,或內心牽掛的事緣,常於此際不經意地迴繞,侵擾靜定,此乃精有所結而致,故須以“默”守之。默者沉默、靜默、木訥,默然不語,默不對應,對於任何的侵擾,我皆守之以默,一切煩惱妄
32、想,頃刻自滅。煉神之要記得在一九九七年七月六日丁丑年六月初二日, 呂純陽師尊臨壇賜示修煉陽神之法,與壇生及善信修真一刻之後,再次指引我的修真路向,這樣寫道:二玉功日深,帶領眾修真,吾言須謹記,霹靂煉陽神,而且當天降壇詩的末後二句是:明向中黃路,霹靂煉陽神。使我清楚明白先前九六年七月七日所指的“二關”,就是在中黃之聖竅,來修煉陽神。兩星期之後, 李道明師尊臨壇,便以煉元神為主題,其中對煉神的精要,賜示如下:人身變幻,風雲起落,以心制身,使幻不覺註:指人身之狀態及事緣,起落變幻無常,身體障礙重重,精結時常纏繞,須以誠心、道心制伏身體,排除種種的障礎;一切生滅無常的虛假幻象,皆使之不覺。心念意動,以
33、神串之註:修真的時候,若心念意動,即以神內觀之覺照,即先天靈性之心,來對著後天心念意動之凡心,兩中心一對,連成一串,能將心念意動制伏。神 分離,以 禽之註:神得 如火得木以明,神 分離則神昏,神 欲散之時,我即下炤丹田,生下丹之陽氣以禽禽者擒也,即以 留神靈性之覺照,如煮食之爐火將滅,當以加添氣體燃料,來保持爐火之生。以 禽神,即邵夫子所謂“乾遇巽時觀月窟”是也。 若散漫,以精固之註:氣若散漫不足,則不為神所用。精能生 , 能生神, 若散漫,當以腎精補固之。(未完,待續)1 心與意之分別魂有執於事緣,運而為“神”,神屬先天靈性之活動,及後神役氣,氣馭精,驅動身體機能之運化,成為後天心念的活動,
34、意在心念活動的過程之中產生。心屬火,變化莫測,沒有固定事緣,不知其終始,不知其邊際;意則不同,意屬土,是心念活動後的結果或一些決定,比較固定。金蘭觀修真講義 內 修 精 氣 神 之十(續上 )氣若散漫不足,則不能為神所用。精能生 , 能生神, 若散漫,當以腎精補固之,即以神兼守陰蹻,煉精化 。中 黃 的 解 釋有很多初修者對“中黃“老是弄不清楚,產生疑惑。中者:心之下、腎之上,身之正中,約為胃部。黃者:五行之土,色黃,為中央不動之處。在平常活動時而論之,中黃在人身之正中處。道曰中黃,佛曰“緣中“。以穴位而言之,則在心窩“鳩尾“穴與肚臍“神闕“穴之中間,約為“中脘“穴之內;到了這裏,一般初修者也
35、很易明白,不致弄錯。但在修真的內景而言之,煉就中黃卻是精氣居中,互相凝結,定神不動的狀態。初修者往往執著,計較位置,譬如在修真時,神火下炤鼻準、丹田、陰蹻或湧泉穴等竅穴,總得有個竅穴、宮位,或是觀照方向。偏偏煉中黃就是身神合一、定神不動的法門,不能計較位置,一有炤照之心,甚至只是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在中黃,已是神動氣動,不在中黃。譬如靜定之後,已入無人無我之境,一想自己是不是無人無我之時,已是有分別計較之心,怎算無人無我?中 黃 與 黃 庭中黃是人身之“中穴“,後天返先天的路向,對著路向,只管行去,從後天返先天。譬如修真入靜之初:眼觀鼻,鼻觀心心念,心觀丹田,只是定神觀去,連成一串,定箇準則便默然
36、忘我,若非心動神亂,則不須重覆定位也。如泥水匠用墨線作準繩一般,定好平水便依此做上去,不只管把墨線看也。“黃庭“則是中黃的晉境,到達先天的境界,精氣神合, 結丹凝,身心若一,神氣寂然,情思不動,祥和安定,杳杳冥冥,恍恍惚惚,遍體金黃光,如身處光膜之中而不知有身,乃溫養及哺育元神的宮位。【五篇靈文溫養章第五】中有云:神守黃房即黃庭宮,金胎自成。黃房乃乾乾宮之下、坤坤宮之上,規中溫養藏伏之妙,十二時中,念茲在茲,含光藏耀,行住坐臥,綿綿若存,如雞抱卵,如龍養珠,抱元守一,先天元神元 刻刻相合,漸漸相化,但安神息,不運火而火自運,百日功靈,十月胎圓,陰魄自化,陽神出現。千日之後,溫養火足,剝盡群陰,
37、體變純陽,嬰兒現象,身外有身,可見黃庭之重要,乃煉丹了手之處。眼 為 神 竅 , 耳 為 精 竅 , 口 為 氣 竅眼為神之竅,以目導神,乃用神之機括,其用可以變化無窮:欲凝神內照之時,可以近觀,如閉目內視山根;欲心意靜定則可觀空;欲坎離水火相交,則可以神火下炤丹田;甚至任何方向、位置上下前中之竅穴,皆無所不達,聚散自如。腎開竅於耳,腎為精府,故耳為精竅。以耳之聽覺、專注,導引精之聚散,猶如目之導神。耳可以補眼之不足,人身有一些位置,因習慣的關係,難以雙目觀照,如坭丸、後腦、脊柱、陽蹻以至長強穴等等,尤以眼後的關竅、向後的聚散,若得覺注之輔助,精神之聚散升降,可以自如。神為火,精為水,【內修篇
38、第四章內丹之運用】有云:人之入世也,賴魄以存形,人之出世也,憑精以無形。(未完,待續)金蘭觀修真講義 內 修 精 氣 神 之十一(續上 )譬如耳可以集中向一點覺聽,也可以將覺聽申展向無限穹蒼,甚至聽之於無,覺之於無。神為火,精為水,水可以濟火,精可以濟神。眼為神竅,眼可以內觀凝神,耳為精竅,耳可以令覺合神,若耳覺之於無限穹蒼,則神合於漠;若耳覺之於無,則神合於無。故所以【內修篇第四章內丹之運用】有云:人之入世也,賴魄以存形,人之出世也,憑精以無形。口 為 氣 竅口主氣之升降浮沉,以口之唇、舌、牙、口腔及上下顎之“舐 1 音徙撮 2”,控制舐撮之 鬆與緊來令氣機升降。口部放鬆有利氣液下行;而口部
39、緊撮除了可以集中精神,更可招攝真 於重樓,朝於上田而轉化, 李道明師尊有降壇詩曰:十二重樓蟬殼脫,屏靈山金谷轉微波戊寅年七月卅日又曰:但得重樓蟬脫殼,始知靈谷轉輕波辛巳年八月廿一日。當“先天一” 受招攝於十二重樓喉嚨十二節之時,喉腔之內振盪不已,其 浩然,仿似夏蟬振翼而鳴,我即先行培養其1 舐者:舌抵上顎、門牙,即搭鵲橋,而真津始生,化為甘露神水,以伏離中之火。 2 撮者:齒牙上下緊緊相黏,口唇上下,緊緊相抱,務使內想不出,外想不入,神依於息,息依於神,神氣打成一片,兩兩不分也。 ,再以緊撮之法,引導內 巡行沖脈中脈,上行轉化;相反,若 煉中田,則放鬆舐撮,吞 下入中黃。世有 觀音大士“六字大
40、明咒”,以唸唵嗎呢叭 吽六音,產生不同之音頻,與體內不同之部位產生共振,若連續唸誦,能令內氣轉動。龍 虎 相 交龍虎相交是丹道的名詞,是修真時常用之法門,以龍來比喻人之魂,以虎來比喻人之魄,龍虎相交即魂魄相交。魂是人的靈性,先天地而生,後天地而不滅,生生輪迴的種子,但常人卻不知此,往往只以凡軀為“我”,顛倒錯認;而魄是人身的“精氣”,甚至引申至精氣在體內所產生的作用,例如感覺、身體運作、控制能力等等。在修真而言,魂魄相交是以人身的靈性中最高層的部份(魂),與身命中最精華的部份(魄),相互交合,有如滿月的時候,日光與月體交會的情況。 呂純陽師尊於【前八品仙經氣合伭元品第七】有云:精受於陽修煉性命
41、所致,聚而靈者曰魄,如日日光以附月,譬之於人,以魂育培育魄;氣受於陽,散而神者曰魂,如月質受日日光,譬之於人,以魄檢檢制、約束魂。靈性的演化大致可分為“魂性、神、心、意”四個層次,所謂魂運生神,神動生心,心判生意。心與意之別在第九篇已有說明,神與心之別在第三篇也已提及,不再贅述。魂神心意皆有識,層次愈低,愈受後天環境、身體、智識所影響,好像水愈深,愈難接觸到陽光一樣。有時魂之所欲,由先天演化至後天,因受後天環境、身體、智識所影響,後天心意之決定,往往與魂之所欲背道而馳!人人皆知自已的意,煉過靜坐的修仕,或有根器的人,能在稍高的層次,察覺自己心思的活動, (未完,待續) 金蘭觀修真講義 內 修
42、精 氣 神 之十二煉神返還 欲返還“神與魂“的層次,首先要放棄身識,並且放棄心念,無情無思,杳杳冥冥,無為而至。但不是頑空,蓋因“空靜“有自然而然者,也有用心識而覺空,若覺覺不斷而空靜者,仍是魄的作用,而不是魂的本性。須知魂動生神,神遊萬里,九天九地,片刻歷遍,不受形軀所拘滯;用心識而覺空者,覺覺皆空,其實受魄所拘束,無感應之可言也。 北斗星君有言:軀體之內,元神即魂藏焉,凌太虛之外,駕五臟於內辛巳年九月十二日乩文,可知元神可凌駕八方,遠及太虛之外,近在己身之內。 北斗星君更留下煉神訣,剛好是煉神返還之法,故特此介紹,順作詮釋:引言:悟道之要,首重修身,動以煉形精氣以至筋骨皮肉,靜以煉神返本,
43、動靜相兼,剛柔相濟,動中求靜,靜極思動待陽氣滿足而動,動靜相因因循而生變化,一陰一陽謂之道。生等修真有年,各具慧根,惜塵緣未了,世事繁紜多而亂,悾心空惚恍惚待迎,故須動中求靜(這裏寫出了都市修仕的問題及需要)。功法:身心放鬆,舌頂上顎,眼垂簾一線,止於鼻端眼觀鼻準,左手手心向天,大拇指輕按食指末端,右手手心輕放於右膝蓋上, 男女老幼姿勢相同,調息綿綿而入靜,靜中無形無象,無有分別,無有執著日夜行持,不可間斷,百日之內,厥功至偉。功理:萬物皆有北斗存焉,天上有北斗七星,斗有斗柄,是為天罡,天罡所指,萬物所依,斗柄正月子時指向寅東偏北,二月向卯正東,五月在午正南,八月見酉正西,十一月到子正北,萬物
44、皆依時令而進退升降。斗有斗杓音削,斗子舀湯的部份,斗杓最末二星,指向北極星,北極星之所在,乃天中不動之處,不隨萬星升降浮沉,無有生滅,無有得失;無極衍生萬有,萬有歸循無極。北斗在人為心,一切帝皇宰輔,貴賤眾生,含靈蠢動,莫不有心,所有行為皆由心使。真訣中的北斗照心胸,即以心參照天中北斗,修真是參照斗杓回指天中不動點,而歸循無極;而時時定斗柄,即修真時要時時定心。指端所藏之秘訣,就是左手拇指輕按食指之末端。手圖中,拇指所擺放的位置,拇指尖剛好指向指訣中之“東“位。星君之降壇詩曰:修持全憑意念專,身口意齊合為一,手替身口意進行做作,亦是身之縮影,身中之一切情況,無不在手中反映出來(請參閱庚辰年版金
45、蘭特刊橫排第八十八頁之全息論)。天地一 周流,人身亦然:大我即一身上下變化能影響小我我的手,小我變化亦能影響大我,故說萬化在手中。精神魂魄意水火木金土為身中之五行,魂屬東、魄屬西,我今指訣向東來修真,即向魂而修,亦即從心意之後天層次,煉神返還,轉向魂之先天層次,再循無極;而真訣中刻刻轉向東之句,即刻刻逆返之意。 (未完) 金蘭觀修真講義 內 修 精 氣 神 之十三魂魄統一修真之士,洞悉天地的道理,通曉陰陽的變化,外則立功行善,奉行九美八德;內則修煉精氣神,性命雙修。內修者初煉靜定;次而匹配陰陽,令水火升降、氣液暢旺;再而煉習聚散水火,燒煉丹藥於下田;下丹元鞏固者,則可煉神於中黃常人以心識為主使
46、,心識掩蓋本性以魄 魂,事事唯物,所以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修真放棄心識,直煉人性之根本,煉魂御魄精氣。但須留意切勿執著於法,若每每以心為主使,執著於修煉法門,仍是以魄拘魂。譬如煉靜者,只知空靜,強烈抑制一切精神活動;煉下丹者,只知追求丹田發熱,將心意都集中在燒煉上,執於一法,所以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未能達到魂魄之和諧統一。精修者知靈性為根本,知精氣晦明有時,安於任何景況,不生追求之心,不加妄意,故能寂滅隨順,返歸真如,所以見山仍是山,見水仍是水。 龔中成祖師有言:不執一法,能生萬法是其故也。應合天地四時天地陰陽有一年的週期,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日月陰陽有一月的循環,弦上下弦,即初八及二十三望
47、月圓晦三十朔初一;地球自轉有一日的變化,子午卯酉;還有潮水一日兩次的漲落。修真如能應合天地日月,則得天地日月之助,有同步相助的效應,反之則事倍而功半。丹經有云:上觀日月辰,下察地形流,中稽於人心,參合考三才。,如何才能應合天地日月之陰陽變化?先討論一年之陰陽變化:譬如今天(農曆十月十一日) 在立冬、小雪以後,大雪之前,天地陽氣索滅,萬物潛藏,直至冬至;冬至陰氣已極,一陽始生。故在此之時,易於斂氣藏精,靈性蟄音直伏,直待一陽之初生,只要身心收斂,無須任何之做作,似蛇、蛙之冬眠,能將生命節律減慢,歸根寂靜。冬至通常在陽曆 12 月 22 日至 23 日中的某個時辰,此日(在北半球) 黑夜最長,白晝
48、最短,在卦為復,民間有商旅不行的習俗。【後漢書】有記載云:“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冬至一陽潛動,應在下丹田,此時宜涵養初陽,潛龍勿用,不可鼓風橐籥,有傷初陽,若冬不養陽,春泰難啟。養陽之法如雞之抱卵,只可微微用神觀照丹田,似有若無,只宜文火,不可武煉。(未完) 金蘭觀修真講義 內 修 精 氣 神 之十四修真 - 練心性人人身中本有圓明“真性“,但受宿業所障,情慾所擾,凡塵所染,識心所蓋,以致真性受陰霾所蒙蔽。“修真“可以將陰霾除去,修復圓明真性,使之圓佗佗,光灼灼。修真不分男女,人人可達,老少可修。修真靜坐,心靜返神,從後天身體機能參與運作的層次返先天靈性
49、的層次,神凝見性。心心念思想源於性靈性,性者心之元也,性與心的關係有若君臣、父子的密切關係。蓋元神靈魂是生生輪迴的種子,有元神才能有身命,有了身命,心念才可運作,可惜常人察覺不到自己的靈性,只知到自己的心意而已。修真者卻可以自我驗證,在心、神匯聚,神火與心思同時盛熾的時候,靈性與心識識神運動之同時,能省覺及分辨心、性的存在。常人受身體、智識、環境、物質所影響,心意只顧眼前物質的世界,一切取向皆以凡軀為主,錯誤顛倒,久而久之,引致靈性受陰霾蒙蔽,令元神沉淪於生死輪迴苦海之中。雖然心源於性,心與性不一定和諧,常有互相背馳的現象,甚至產生災難般的影響,黃帝陰符經是道教修真的寶典闡述了箇中的利害。經曰:天發殺機,移星易宿;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