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周语言教案:雷公公和啄木鸟活动目标: 1.懂得应该讲文明、懂礼貌的道理。2.学会用不同的声音、语气表演儿歌情节。活动准备:雷公公和啄木鸟的儿歌情景表演。 活动指导: 1.请两个幼儿表演敲门情景,然后让幼儿评价哪种敲门的方法最文明。提问:谁在敲门呀?你们喜欢哪个小朋友的敲门方式?引导幼儿说说,什么呀的敲门是有礼 貌的,什么样的敲门是没有礼貌的?2.表演儿歌,让幼儿形象地感知儿歌内容提问:儿歌里出现了谁?他们是怎样敲门的?奶奶最后给谁开门?为什么?3.老师示范朗读,幼儿学习朗读儿歌。引导幼儿用不同的语气来学习朗读儿歌,提问:a.当读到“雷公公” 时,你们要用什么样的声音、语气?(很急,敲门“轰
2、轰轰” ,声音大)b.当读到“啄木鸟” 时,你们要用什么样的声音、语气?(柔和,敲门“笃笃笃”,声音轻)让幼儿了解人物前后不同的态度及结果,提问:“雷公公”敲门“ 轰轰轰”,奶奶有开门吗?“啄木鸟” 敲门 “笃笃笃”, 奶奶有开门吗?为什么?4.组织幼儿表演儿歌情景,让幼儿从中进一步感知应该讲文明、懂礼貌的道理。 反思:学了这首儿歌后,不单让幼儿学会念,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启发幼儿要学啄木鸟讲文明、懂礼貌。奶奶像闪电一样去开门,可以启发幼儿思考,还可以像什么一样去开门。小熊过桥活动目标: 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有感情的朗读。 让幼儿感受小熊过桥的心情,懂得要勇敢、自信地克服困难。 知道在别人遇到困难时
3、应该鼓励帮助,而不讥笑。 经验准备:幼儿走过独木桥的经验。 物质准备:课件小熊过桥、小熊一个。 活动过程; 1、 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你们走过独木桥吗?再走得时候有什么感觉?(幼儿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交代儿歌的名称) 2、 欣赏儿歌,初步了解儿歌内容。 教师:(1)小熊走到桥上怎么样了?他心里有什么感觉? (2)头上乌鸦在干什么?桥下流水怎么样的?小熊怎么说的? (3)小熊过桥后是怎么做的?鲤鱼看了乐得怎么样? 3、教师教幼儿学习儿歌小熊过桥 4、讨论:你们喜欢儿歌中哪一个小动物,为什么?小熊后来为什么能过桥?幼儿回答,教师总结。 5、游戏:走独木桥。 活动反思:1、本次活动屏弃了以往
4、传统的“老师教,幼儿学”的方法,采用了引导幼儿主动的探索学习的方法。真正的尊重了幼儿的主导地位。活动时把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放在了前面,通过幼儿自己的观察、表达来得出儿歌中诗句,既充分理解了儿歌的内容,又帮助孩子们对儿歌有了一定的记忆,为后面的学习和表演做了很好的铺垫。2、在活动的准备中,教师做了充分的准备,除了恰倒好处的运用课件以外,还制作了实物的小木桥,使孩子们能够真实的感受到小木桥的特性,加上可插图片的教具演示,使得孩子们的眼球深深的被吸引。3、在活动中,教师设计的提问始终是开放式的,例如在问到怎样能够帮助小熊过桥时,幼儿的回答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孩子说拿绳子绑着过去,有的说爬过去,还有的说问小鸟借个翅膀飞过去等等。正是因为提问的开放,孩子们的思维不受任何限制,可以大胆的想象。4、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始终是主体的地位。在活动中教师遵循幼儿的意见和建议,听从孩子们最真实的想法,让孩子们自主的选择表演的角色,使孩子们活动的更加自由,更加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