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天天强化练6.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7633739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天天强化练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天天强化练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天天强化练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天天强化练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天天强化练6.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天天强化练 6(时间:40 分钟 分值:42 分)(对应学生用书第 345 页)一、综合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导学号:35900245】中国女排在第一局大比分输球,随后就展开了排山倒海般的进攻,压得对方喘不过气来,最终逆转对手,获得了比赛的胜利。审讯之初,他依然负隅顽抗,甚至还不可一世地口出狂言,但最终还是在检察官所呈现的如山铁证面前低下了头,当堂认罪。某些媒体从业人员缺乏敏锐的新闻触觉,不去挖掘有社会意义的新闻,反倒抓住明星的一点隐私就笔走龙蛇,真是可悲可叹。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努力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坚决摒弃那种不尊重

2、学生的耳提面命式的教学方式。 在创作之初,他是以写言情小说而被广大读者熟知的,而当下却成为科幻小说创作群体中的有名之士,真是云泥异路啊!京剧大师梅葆玖驾鹤西去,著名演员濮存昕呼吁京剧演员尤其是梅派传人,要将梅葆玖身上那股不受名利场沾染的“仙气”薪火相传。A BC DB 排山倒海:形容力量强,声势大。此处符合语境。负隅顽抗:(坏人)凭借险要的地势等条件顽固抵抗。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此处使用错误。耳提面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还贴近耳朵提醒、叮嘱。形容恳切地教导。此处使用错误。云泥异路:相差像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形容极大的差别。薪火相传:比喻师生传授,学问和技艺一代代地继承下去。也比喻

3、种族、文化等代代相传。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导学号:35900246】A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得以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B由于不需要支付作家重印版税,跟风图书在用纸、印制等方面用料低劣,成本低,以低价和低折扣从而获得更大的销量。C目前,我国住房供应总量充足,但需求却难以平衡,高额的房价导致买不起房的城镇常住人口一直有种“无家可归”的感觉。D作为世界贸易组织重要成员,欧盟应该切实负责世贸组织法律义务,可是欧盟似乎并不打算信守承诺,试图延续原有做法。C A 项,两面对一面,将其中的“能否得以”删除。B 项,语序不当

4、,将“从而”放2在最后一句开头。D 项,搭配不当,将“负责”改为“履行”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3 分)【导学号:35900247】A通知:兹定于 6 月 5 日下午 3 时在报告厅召开高考考务会,请全体工作人员按时参加。B书信: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C询问:家严大人今年高寿?多年不见,甚为牵挂,过两天我一定登门看望。D请柬: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A B 项, “垂念”指上对下挂念,也用作敬辞,指别人对自己挂念(如,承蒙垂念,不胜感奋)。而选项中是说“学生垂念师恩” ,谦敬失当,应把

5、“垂念”改为“感念” 。C 项,“家严”又称“家君” “家尊” 。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家”是用来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活着的亲人,含有谦恭平常之意。而选项中是询问,应是问对方,故应将“家严”改为“令尊” 。D 项, “府上”指对别人的家或老家的尊称。而选项中说的自己家,故应将“府上”改为“寒舍”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一幅完整的国画,要使其更为美观,便于保存、流传和收藏,_。中式画框选材一般用原木,用木材本身深沉和美丽的纹理烘托映衬国画的布局与留白,_。特别是中式画框采用古老的榫卯结构

6、,_。国画完成之后,装进合适的中式画框里,能够获得更高的艺术美感。_【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第空的内容,依据后文应该是将画置于画框之中,后文介绍的是“中式画框” ,因此,此处内容可填“往往离不开一件精美的中式画框”之类的内容。第空依据前文内容,国画在画框的烘托映衬下会使两者的美都得到彰显,因此是“使画框与国画相得益彰” 。第空的内容根据前文,榫卯结构是中式画框独特的地方,与国画的特色相映,可填“具有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之类的内容。【答案】 往往离不开一件精美的中式画框 使画框与国画相得益彰 更具有东方文化独特的魅力5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7、。(5 分)共享单车使用便捷,能够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低碳环保。因此,只要大力推广共享单车经营模式,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而且,推广共享单车可以根除机动车排除废气造成的环境污染;所以,随着共享单车的逐渐普及,城市人口的就业压力也就能得到解决。3推广共享单车未必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_。_。【答案】 推广共享单车未必就能根除机动车排除废气造成的环境污染共享单车的普及未必就能解决城市人口的就业压力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导学号:35900248】A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在不同历史时期,江南的所指区域不尽相同。B三司,是朝廷中最尊

8、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宋代的三司指兵部、刑部、户部。C太宗,是一种庙号,庙号是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供奉祭祀时特起的名号。D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是仿唐代的道制而置,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B B 项,宋代的三司是指盐铁、度支、户部。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1)陶渊明饮酒中“_?_”两句自问自答,告诉我们:心灵的净化超然,能使外在的喧闹环境因之改变。(2)韩愈在师说中“_,_,_”古今对比,批判了当下人们不良的学习风气。【答案】 (1)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2)今之众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14 分)【导学号:

9、35900249】奔走的大树刘 江小区外的一块公共绿地,不知道什么时候成了大树的驿站。这驿站来过伟岸的松树,来过繁花似锦的野海棠,还来过秋叶如金蝶翻飞的银杏,但长则一年短则几个月就都走了。不知它们从哪里来,也不知它们奔向何处去。我对树的记忆就是从奔走开始的,但那时候奔走的不是树,是我。小时候最怕一个人走路,但偏偏有些路却非你一个人走不行,从那时候起,我对树就有了一种无由的依赖和信任。每每提心吊胆地在那山与山、村与村之间奔跑时,只要远远地望见一棵大树,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安全感,似乎那在风中哗哗摇曳的树们真在呼喊:来,到我身边来。所以当我奔向那一棵棵大树时,好像那树也迎着我奔来。也只有跑到那树下,

10、我才敢歇一口气,擦一把头上的热汗。那时候的树是不走的。等过上三年五载,我也长高了,胆大了,再走小时候走过的路时,发现那些树还在,就有一种老朋友重逢的感觉。我们村最大的一棵槐树得十个孩子才能合抱,树冠能占三亩地。站在远处找我们村,那树就是标志。由于它长在一片坟茔里,所以就连那树下的灌木丛也没人敢动,密密匝匝4连成一片,成了鹰鹞狐兔出没的地方。其实我们的村子基本处在槐树的包围之中,无论从哪个方向进村,迎接你的都是一棵大槐树。迎娶新媳妇进村时几班子吹手摆擂台在槐树下,送过世的老人搭路祭也是在槐树下;远行的人儿告别在槐树下,回家的游子团聚也是在槐树下。所以老人们在讲述村里发生的大事时都离不开那些老槐树

11、。经年累月,村里的老人一辈辈走了,但那槐树还在,它们见证着村子的历史,承载着村子的信息,护佑着一村的男女老幼。秋夜里,躺在谷场上,你能听见风经过每一棵大树的脚步声,能听见树与树的对话。不只是村口,田间地头也是有一些树的,或挺拔的白杨,或解馋的山杏,或苍劲的椿树,那树是田野的风韵。劳累时,擦一把汗,望一眼树,心头就会生出一种慰藉和希望。而在外人眼里,那以树为背景的劳作和歇息似乎都平添了几许田园的诗情画意。万万想不到,有一天攀上走过了千百遍的山峁抬头望去时,路边的槐树不见了。站在那槐树离去的地方再向村口望去时,村口的大树也都不知奔向了何方。没有了大树遮蔽的村庄,就像失去了灵魂的人,散摊在那里,明晃

12、晃地暴露在天地之间,任风吹雨打无遮无拦。沟畔上挂满了废弃的白色地膜,风起时像有一种悲切的呐喊,简直惨不忍睹。据说理由是分田到户了,一分地要有一分地的收入,树影响庄稼的生长。一家举斧,家家效仿,能伐的伐,能挖的挖,似乎一切只有变了现装进自己的腰包里才可靠。冤屈的树,带着村庄的信息和留恋远走他乡。一日出门,楼下停着一辆车,车上载着一棵大树,开车的是老家的一位相识。他说,那棵树卖了四万。我的心口一震,但又从另一方面幻想,若是各地进城的大树都能站成一道风景,对那些来自同一块土地的务工者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想那劳苦之余他们若能指认自己家乡的树木,在它下面歇歇脚、说说话,就是抹抹委屈的眼泪,也可以聊解乡

13、愁。可惜的是,尽管人们给那棵来自我们家乡的树又是搭棚又是输液,它很是享受了一番城市的待遇,但也只挨过了一个夏季,在一个夜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不知以何种方式奔向了何方。人,找不到回家的路,树能够给你指引;但真到了路边连一棵树都没有的那一天,不知道人还能不能找到自己的家?(有改动)8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文章以“小区外的一块公共绿地,不知道什么时候成了大树的驿站”开头,意在引出对大树的描写,说明树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B文章写“我”在成长过程中对树的依赖和信任,并详细叙述了人与树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以此来暗示作品的主题。C第段中的“另一方面

14、幻想” ,是指那些大树被卖到城里后,能够慰藉进城务工者的乡愁,从而肯定大树进城的意义和价值。D文章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成功刻画了那些从乡村“奔走”到城市里的大树的形象,警示人们一旦失去树木,也就失去了人生的方向。5B A 项, “说明树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错。C 项, “肯定大树进城的意义和价值”错。D 项, “一旦失去树木,也就失去了人生的方向”说法不妥。9这篇文章是怎样构思的?请简要分析。(5 分)_【解析】 解答本题,要认真研读文本,理清文章内容,然后进行概括,得出答案。步骤:读全文;抓标题;找线索;理层次。【答案】 开头借描述“大树的驿站”扣题,并引出对“不走”的大树的回忆,

15、为下文写大树的“奔走”张本。然后具体描述“冤屈”的大树“远走他乡”的惨状,与上文形成强烈的对比,进一步揭示主题。最后一段归结全文,卒章显志。10文章以“奔走的大树”为题,有什么深刻内涵?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_【解析】 分析标题的含义,可以从运用的手法、象征意义和主题等角度切入进行思考。“大树”象征着传统的农耕文化,是乡愁的载体,大树的“奔走” ,反映了传统的乡村文明和宁静的田园生活受到冲击的现实弊端,从而警示人们不忘根本,善待自然。【答案】 揭露和批判了杀鸡取卵、自毁家园的行径。大树的“奔走” ,反映了传统的乡村文明和宁静的田园生活受到冲击的现实弊端。讽刺了违背自然规律、人为造景等急功近利的做法。大树离开了故土,即便享受“城市的待遇” ,也改变不了枯萎死亡的结局。警示人们不忘根本,善待自然,不要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迷失自我。文中的“大树”实际上是传统的农耕文化的象征,是乡愁的载体,大树“奔走”乃至不知所终,意味着归乡的游子有可能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