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年山东师大附中高考最后一模物理试卷(解析版).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762836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50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山东师大附中高考最后一模物理试卷(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6年山东师大附中高考最后一模物理试卷(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6年山东师大附中高考最后一模物理试卷(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16年山东师大附中高考最后一模物理试卷(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16年山东师大附中高考最后一模物理试卷(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6 届山东师大附中高考最后一模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 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68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2016 年“科学突破奖” 颁奖仪式在美国举行,我国科学家王贻芳获得“基础物理学突破奖” 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不需要考虑带电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点电荷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微元法B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

2、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采用了假设法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理想模型法D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就是物体在倾角为 90的斜面上的运动,再根据铜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得出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这是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2a 、b 、c 三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图象中,图线c 是一条 x=0.4t2 的抛物线有关这三个物体在 0 5s 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c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t=5s 时,a 物体速度比 c 物

3、体速度大Da、b 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速度相同3 “天宫一号” 目标飞行器在离地面 343km 的圆形轨道上运行,其轨道所处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不加干预, “天宫一号 ”围绕地球的运动周期将会变小B如不加干预, “天宫一号”围绕地球的运动动能将会变小C “天宫一号”的加速度大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D航天员在“ 天宫一号”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说明航天员不受地球引力作用4如图所示,AB 为一固定的水平绝缘杆,在其上下对称位置固定放置一对等量同种正点电荷,其连线与 AB 交于 0 点,杆上的 E、F 点关于 0 点对称,E、F的间距为 L一可以视为质点的小球穿在杆

4、上,小球与杆的动摩擦因数随位置而变化,该变化规律足以保证小球从 E 点以一初速度 v沿杆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并经过 F 点,小球带负电,质量为 m其在 0 点处与杆的动摩擦因数为0则在由 E 到 F 的过程中( )A小球在 0 点电势能最大B小球在 E、F 两点与杆的动摩擦因数一定相同C E 到 O 点,小球与杆的动摩擦因数逐渐减小D小球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0mgL5如图甲所示,水平挡板 A 和竖直挡板 B 固定在斜面 C 上,一质量为 m 的光滑小球恰能与两挡板和斜面同时接触挡板 A、B 和斜面 C 对小球的弹力大小分别为 FA、F B 和 FC现使斜面和物体一起在水平面上水平向左做加速度为

5、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若 FA 和 FB 不会同时存在,斜面倾角为 ,重力加速度为 g,则图乙所列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6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中正弦式交变电源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分别为U1 和 I1,两个副线圈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分别为 U2 和 I2、U 3 和 I3接在原副线圈中的五个完全相同的灯泡均正常发光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U 1:U 2: U3=1:1:2BI 1:I 2:I 3=1:2:1C三个线圈匝数 n1:n 2:n 3 之比为 5:2:1D电源电压 U1 与原线圈两端电压 U1之比为 5:47如图所示,楔形木块 abc 固定在水平面上,粗糙斜面 ab 与水

6、平面的夹角为60,光滑斜面 bc 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30,顶角 b 处安装一定滑轮质量分别为M、m(M m)的滑块,通过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定滑轮连接,轻绳与斜面平行两滑块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做匀加速运动若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在两滑块沿斜面运动的过程中( )A轻绳对滑轮作用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B拉力和重力对 M 做功之和大于 M 动能的增加C拉力对 M 做的功等于 M 机械能的增加D两滑块组成系统的机械能损失等于 M 克服摩擦力做的功8如图所示,顶角 =45的金属导轨 MON 固定在水平面内,导轨处在方向竖直、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中一根与 ON 垂直的导体棒在水平外力作用下以恒定速度 v

7、0 沿导轨 MON 向右滑动,导体棒的质量为 m,导轨与导体棒单位长度的电阻均匀为 r导体棒与导轨接触点为 a 和 b,导体棒在滑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与导轨良好接触t=0 时,导体棒位于顶角 O 处则流过导体棒的电流强度 I,导体棒内产生的焦耳热 Q,导体棒作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外力 F,导体棒的电功率 P 各量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9 题第 1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必须作答第 13 题第 16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9为验证动能定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一长直木板一端垫起,另一端侧面装一速度传感器,让小

8、滑块由静止从木板 h 高处(从传感器所在平面算起)自由滑下至速度传感器时,读出滑块经此处时的速度 v,如图所示多次改变滑块的下滑高度 h(斜面的倾角不变) ,对应的速度值记录在表中:下滑高度 h/m 0.10 0.20 0.30 0.40 0.50速度 v/ms1 0.633 0.895 1.100 1.265 1.414要最简单直观地说明此过程动能定理是否成立,该同学建立了以 h 为纵轴的坐标系,你认为坐标系的横轴应该是 ,本实验是否需要平衡摩擦力 (填“是”或“否”) 10 (9 分) (1)用 DIS 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电路如图(a )所示,R 0 为定值电阻调节电阻箱 R,记录电阻箱

9、的阻值 R 和相应的电流值 I,通过变换坐标,经计算机拟合得到如图(b)所示图线,则该图线选取了 为纵坐标,由图线可得该电源电动势为 V(2)现有三个标有“2.5V,0.6A”相同规格的小灯泡,其 IU 特性曲线如图(c)所示,将它们与图(a)中电源按图(d)所示电路相连, A 灯恰好正常发光,则电源内阻 r= ,图(a)中定值电阻 R0= 11 (12 分)如图甲所示, “ ”形木块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木块水平表面 AB粗糙,光滑表面 BC 与水平面夹角为 =37木块右侧与竖直墙壁之间连接着一个力传感器,当力传感器受压时,其示数为正值;当力传感器被拉时,其示数为负值一个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从 C

10、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运动过程中,传感器记录到的力和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 sin37=0.6,cos37=0.8,g 取10m/s2,求:(1)斜面 BC 的长度;(2)滑块的质量;(3)运动过程中滑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12 (20 分)如图,在一二象限内Rx R 范围内有竖直向下的运强电场 E,电场的上边界方程为 y= x2在三四象限内存在垂直于纸面向里、边界方程为x2+y2=R2 的匀强磁场现在第二象限中电场的上边界有许多质量为 m,电量为q 的正离子,在 y= R 处有一荧光屏,当正离子达到荧光屏时会发光,不计重力和离子间相互作用力(1)求在 x(RxR )处释放的离子进入磁场时速度(2

11、)若仅让横坐标 x= 的离子释放,它最后能经过点( R,0) ,求从释放到经过点(R,0)所需时间 t(3)若同时将离子由静止释放,释放后一段时间发现荧光屏上只有一点持续发出荧光求该点坐标和磁感应强度 B1(二)选考题,任选一模块作答物理选修 3-3(15 分)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的绝对湿度越大,人们感觉越闷热B浸润和不浸润现象都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C只知道水蒸气的摩尔体积和水分子的体积,就可以计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D用油膜法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后,要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还需要知道油酸的密度和油酸的摩尔质量E PM2.5 是指环境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温度越高, PM

12、2.5的运动就会越剧烈,所以 PM2.5 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14 (9 分)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气体放在体积为 V0 的容器中,室温为T0=300K,有一光滑导热活塞 C(不占体积)将容器分成 A、B 两室,B 室的体积是 A 室的两倍,A 室容器上连接有一 U 形管(U 形管内气体的体积忽略不计) ,两边水银柱高度差为 76cm,右室容器中连接有一阀门 K,可与大气相通 (外界大气压等于 76cm 汞柱)求:(1)将阀门 K 打开后,A 室的体积变成多少?(2)打开阀门 K 后将容器内的气体从 300K 加热到 540K,U 形管内两边水银面的高度差为多少?物理选修 3-5(15 分)15

1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A金属的逸出功随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B核力存在于原子核内所有核子之间C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是由卢瑟福在 粒子散射实验基础上提出的D氢原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电子的动能增大E放射性元素发生 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16如图所示,质量为 mB=2kg 足够长的木板 B 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 mA=1kg 的木块 A 静止在 B 的最左侧,A 与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0.25,一质量为 m=15g 的子弹水平向右瞬间射穿木块 A,射穿 A 后的速度大小 100m/s,之后经过 0.4s

14、,A,B 达到共同速度,取 g=10m/s2求:(1)子弹射进 A 前瞬间的速度大小;(2)木板 B 至少多长2016 届山东师大附中高考最后一模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 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68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2016 年“科学突破奖” 颁奖仪式在美国举行,我国科学家王贻芳获得“基础物理学突破奖” 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不需要考虑带电物体本身的大

15、小和形状时,用点电荷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微元法B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采用了假设法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理想模型法D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就是物体在倾角为 90的斜面上的运动,再根据铜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得出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这是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考点】物理学史【分析】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

16、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解答】解: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故 A 错误;B、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故 B 错误;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

17、里采用了微元法,故 C 错误;D、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就是物体在倾角为 90的斜面上的运动,再根据铜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得出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这是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故 D 正确;故选:D【点评】在高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多种不同的物理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对我们理解物理有很大的帮助,故在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基础上,要注意方法的积累2a 、b 、c 三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图象中,图线c 是一条 x=0.4t2 的抛物线有关这三个物体在 0 5s 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c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t=5s 时,a 物体速度比 c 物体速度大Da、b 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速度相同【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位移时间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象的斜率大小等于速度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方向图线 c 是一条 x=0.4t2 的抛物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