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课内文言文复习.ppt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757769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PPT 页数:98 大小:2.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课内文言文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2016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课内文言文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2016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课内文言文复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2016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课内文言文复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2016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课内文言文复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世说新语两则,世说新语是一部以汉末、魏、晋士人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编撰者是刘义庆。南朝宋彭城(江苏徐州)人。 “志”是记的意思。“志人小说”主要是记述人物言行事迹。,谢太傅寒雪日 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 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咏 雪,家中的子侄辈,兄子 胡儿曰:“撒盐空中 差 可拟。”,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表凭借,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 无弈 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表判断,找出本文的古今异义字,儿女,文义,因风起,家中的子侄辈,子女,诗文,文章意思,凭借,因为,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

2、的家庭氛围? 2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家庭氛围:融洽、欢乐、轻松、温馨等,表示一种赞扬和敬佩,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三、问题研究,、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四、深入理解,后者写的好,好在意象上,风趣灵动,有春天的生机,富有诗意,形神兼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嬉戏,“尊 君在 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丢下,舍弃,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3、,元方入门不顾。,拉,回头看,问题研究:,1、“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家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世说新语两则,2、“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不守信用,不讲诚信但知错能改,“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3、元方指出了父亲友人的哪两个错误?,4、陈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聪明、勇敢、明理 (或):懂礼识仪,机智聪明,刚正不阿、善辩,作者写此文,意图是什么?,借元方责客之语,说明“信”和“礼”的重要性。也赞扬元方的聪敏。,论语十二章,论语,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

4、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五经”)。北宋宰相赵普赞曰:“半部论语治天下”。,孔子(前551前479),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被尊称为“至圣先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有关孔子,1.子曰:“学 而 时习之,不 亦 说 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 亦 乐 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君 子 乎 ? ” (学而),按时、及时,先生,指孔子,yu,通“悦”,愉快,生气,发怒,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代指学习的内容

5、,也、也是,人家不了解(我),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分析文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了又按时复习,不也是很喜悦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每天,名词当状语,泛指多次,自我检查,反省,自己,wi,忠心,尽心,真诚,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zng,替,(学而),动词当名词,分析文义,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

6、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真诚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划分节奏,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吾十有五 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 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矩。”,同“又”,顺承,顺承,顺承,迷惑,独立,顺承,自然规律,顺承,顺承,超过,规范,分析文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够独立,四十岁遇

7、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有些事情不是人力所能支配的,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会超出规矩。,划分节奏,子曰:“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做,成为,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旧的知识,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却,表示转折,就,迷惑,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疑惑,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重点字词:罔、殆,学习,辨正统一,停殆,迷惘,思考,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子

8、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试试自己来翻译,划分节奏,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章,子曰:“贤哉,回也!一 箪 食,一瓢饮,在陋巷,人 不 堪 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指孔子的弟子颜回,别人,人家,古代盛饭用的竹器,忍受,分析文义,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

9、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子 曰:“知 之 者 不如 好 之者,好之者不如 乐 之者。,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的人,喜欢,爱好,雍也章,以为乐趣,分析文义,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说:“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述而章,子曰:“饭 疏食 饮 水,曲 肱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 而富且贵,于 我如浮云。”,吃,名词当动词,粗粮,冷水,胳膊,(用)不正当的(手段),对于,分析文义,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

10、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述而章,子曰:“三 人行,必有我师 焉 ;择 其 善者 而 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虚指,泛指多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选择,优点,长处,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分析文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分析文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河,流逝,这,舍弃,分析文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

11、舍昼夜。”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分析文义,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分析文义,子夏曰:“博学 而 笃志,切问 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广泛,并列,坚守,恳切,仁德,并列,分析文义,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恳切地向别人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文言文词语学习方法:,1、“单”变“双”:学 朋 温乐 师 知思 见 改择 逝 舍,学习,朋友,温习,快乐,老师,知道,思考,看见,改正,选择,流逝,舍弃,通假

12、字,不亦说乎说:通悦,喜悦、愉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古今异义,不亦君子乎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可以为师矣古:可以凭借今:能够,古今异义,饭疏食饮水古:粗劣今:疏通、疏散饭疏食饮水古:冷水今: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古今异义,匹夫不可夺志也古:普通人今:无学识、无智谋的人吾日三省吾身古:多次今:数词,三,词类活用,学而时习之时:名词-状语,按时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词-状语,每日温故而知新故、新:形容词-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词类活用,传不习乎传:动词-名词,传授的知识饭疏食饮水饭:名词-动词,吃饭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名词-意动。以为乐,一词多义,为:可以

13、为师矣为人谋而不忠乎知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当、做,替,了解,得到,一词多义,而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博学而笃志其仁在其中矣其不善者而改之,转折,顺承,并列,它的,他人,特殊句式,省略句:可以为师矣。“以”后面省略代词“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动词“择”判断句:贤哉,回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语气词:,乎,相当于“吗”,矣,相当于“了”,也,有时相当于“了”,有时无义,焉,有时是“了”,有时无义,文中是“在里面”,这类词多读多体会,就会明白,无须死记,虚词:,之,它,它们。他,他们。(分别指代不同的对象。),学而时习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曲肱而枕之择其善者而从之,于,1、在,吾十

14、有五而志于学,2、对于,于我如浮云,3、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而”字的用法有:表转接(转折)(可是,但是,却)表顺接:表并列、表承接(顺承)、 表修饰,如:(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4)面山而居,而,(表承接)然后,(表转折)可是,但是,却,(表并列),(表修饰),判断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1)人不知而不愠(2)为人谋而不忠乎(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5)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表转折),(表转折),(表转折),(表承接),(表承接),(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15、殆(7)曲肱而枕之(8)不义而富且贵(9)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表转折),(表修饰),(表承接),(表承接),(表并列),全文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修身做人,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学以致用,1、复习的好处可以用 来表达2、学习与思考应紧密结合,因为 .3、别人总有自己学习的地方,孔子说: .4、一个人总有被误解的时候,正确的态度应是 .,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人不知而不愠,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

16、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读准字音,熟读成诵,补充注释:诫:警告,劝诫。 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如“夫”、“盖”。古代称之为“发语词”。以:用来。 修身:修养身心。 广:增长 。成:成就励:振奋年与时驰:年华意与日去:意志;岁月遂成枯落:最终;枯败;凋零。,对照注释,翻译课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高尚君子的行为,以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

17、宁静无以致远。 (互文),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通译全文,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能来源于学习。,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放纵懒散就不能振奋精神,冒险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通译全文,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使学习有所成就。,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通译全文,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呢!,2、文中表达中心意思的中心句(中心论

18、点)是哪一句?,1、诸葛亮写这封家书的用意是什么?,诫子,“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告诫儿子要注重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3、根据提示写出符合要求的句子,(3)阐述“学”、“志”、“才”之间关系的句子是什么?,(4)阐释过度享乐和轻浮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好影响的句子是什么?,(1)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主要阐述的观点是 , 。,(2)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静以修身,俭以养德,4、本文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问题研究,品行、学习、志向,5、文本作者抓住一个“ ”字, 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哪几个

19、条件?请分别找出原句。,澹泊 立志 惜时,澹泊: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静,6.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字。“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美德。,7、举例说明本文句式方面的特点。例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样的句子文中有许多,它们多用对偶

20、句,句式整齐,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所以文章用语简明,用意却很深刻。后一句用双重否定句加强语气,读了这篇短文,你受到什么启发?,人在少年时期应该修养性情,生活节俭,培养品德,树立远大的志向,珍惜时间,发愤图强,避免老来后悔。,狼,蒲松龄,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屠:这里指屠户,即以宰杀牲畜为职业的生意人。 止:通“只” 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2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缀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缀: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很远。,3屠惧,投以骨。投以骨:就是“以骨投之”。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4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从:跟

21、从。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5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6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并:一起。故:旧、原来。 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7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窘:困窘,处境危急。 敌: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 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8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9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弛:放松,这里指卸下。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

22、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10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眈眈相向:瞪眼朝着屠户。眈眈:注视的样子。 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1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少时:一会儿。 径去:径直走开。 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12久之,目似瞑,意暇甚。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很悠闲。,13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暴:突然。 毙:杀死。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户正要上路,,14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

23、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15身已半人,只露尻尾。尻:屁股。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16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寐:假装睡觉。寐:睡觉。 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这里有“原来是”的意思。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也把狼杀死。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17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18止增笑耳。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止增笑耳: 只是增加笑料罢了。,文言知识归纳1,通假字 止有剩骨( ) 止 止增笑耳( ) 止露尻尾( )古今词义差别

24、 去 一狼径去,通“只”,仅仅,只,古:离开今:到去,通“只”,仅仅,只,通“只”,仅仅,只,文言知识归纳2,词类活用 1.狼不敢前 ( ) 2.一狼洞其中 ( ) 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4.其一犬坐于前 ( ) 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 6.止增笑耳 ( ),名作动,上前,名作 动,打洞,名作动,从柴草堆中打洞,名作状,像狗似的,动作名,欺骗、作假,动作名,笑料,屠户,狼,狼,狼,狼,理清故事情节,在下面的箭头里填上一个动词,概括故事情节。,遇,惧,杀,御,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记叙,第五段,议论,评狼,揭露了狼的贪婪凶狠、狡诈阴险的本性,赞扬了屠夫的机智勇敢、敢于斗争、善于斗争。,1、朗读最后一段,作者的感叹是怎样的?,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第五自然段,2 这属于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议论。点明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3“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发?,不是,狼在此实际上是恶人的化身,代表的是那种贪婪、凶狠、狡诈、愚蠢的恶人,说明对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讽喻像狼一样的人,不管怎样狡诈,终要失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