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练习及答案理解 巩固 积累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1风怒号( ) 2三重( )茅 3挂罥( ) 4塘坳( )5布衾( ) 6广厦( ) 7大庇( ) 8突兀( )二、解释下面诗句中加点的词语。1八月秋高风怒号_ 2卷我屋上三重茅_3高者挂罥长林梢_ 4俄倾风定云墨色_5布衾多年冷似铁_ 6骄儿恶卧踏里裂_7长夜沾湿何由彻_ 8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_二 1秋深 2几层 3挂,缠绕 4一会儿 5布被子 6睡相不好 7彻夜,通宵 8遮蔽,保护三、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全诗,回答问题。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力,忍能对面
2、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用“/”为全诗划分为四个层次,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层意。_2在描写“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动词下面加点,说说这些词语运用效果怎样。_3作此诗时,诗人只有 49 岁,但他却用“老无力”形容自己,你怎么看?_4由较为客观的记叙、描写过渡到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诗句是哪一句?_5杜甫的诗歌被后人称为“诗史”,他本人被尊称为“诗圣”
3、,结合此诗,说说你怎样理解这两个三 1沉塘坳。(秋风破屋)/自叹息。(群童抱茅)/未断绝。(夜雨湿屋)/死亦足!(祈求广厦) 2卷 飞 洒 挂罥 飘转 沉 准确、形象地刻画了风大草飞的动感画面。 3是写心情老,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憔悴。 4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5杜甫被尊称“诗圣”,是因为他有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而且诗歌艺术质量上乘;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是因为他用诗歌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真实。这些,都可以从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得到表现。 6你最欣赏诗中哪一句?谈谈为什么。_ _四、填空、默写。1杜甫,字_,唐代伟大的_诗人。自称少陵野老,因曾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
4、武表为检校员外郎,故世称_。2公元 759 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四川,在_西郊浣花溪旁建了这座“茅屋”,后人把这里叫做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歌”是_。3根据提示,默写学习过的杜甫诗歌中的名句。(1)_,一览众山小。 (望岳)(2)吴楚东南坼,_。 (登岳阳楼)(3)_,恨别鸟惊心。 (春望)四 1子美 现实主义 杜工部 2成都 杜甫草堂 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3(1)会当凌绝顶 (2)乾坤日夜浮 (3)感时花溅泪实践 探索 创新一、除了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和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古代诗人留下“忧国忧民”的名句?写在下面
5、。_ _二、阅读杜甫蜀相一诗,回答后面的问题。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1根据你已有的知识,解释下面的词语。(1)“锦官城”指的是_。(2)“两朝” 指的是_和_两代皇帝。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首、颔、颈、尾四联的内容。首联:_颔联:_颈联:_尾联:_3试说说你对本诗主题的理解。4这首诗艺术上取得的成就极其为后人称道。请就你最欣赏的一点,谈谈你的看法。_参考答案:理解 巩固 积累一 略实践 探索 创新一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等。二 1(1)成
6、都 (2)刘备刘禅 2首联:祠堂的位置、环境。颔联:美好的春色使凭吊者倍感凄凉。颈联:概括刘备与诸葛亮故事,赞扬诸葛亮的赤胆忠心。尾联:英雄相惜,悲慨诸葛亮壮志未酬。 3抒发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和对诸葛亮壮志未酬的悲慨之情。 4略基础知识积累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1)风怒号()(2)高者挂罥()(3)沉塘坳()(4)倚杖()(5)俄顷()(6)布衾()(7)大庇()(8)突兀() 2、解释加点的词。(1)八月秋高风怒号()(2)卷我屋上三重茅()(3)忍能对面为盗贼()(4)归来倚杖自叹息()(5)俄顷风定云墨色()(6)秋天漠漠向昏黑()3、默写填空。(1)茅飞渡江洒江郊, , 。(2)
7、,娇儿恶卧踏里裂。(3)床头屋漏无干处, 。 ,长夜沾湿何由彻!(4)安得广厦千万间, ,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整体内容感知4、这首诗从体裁上说属于 。作者杜甫,字子美,祖籍襄阳,出生于河南巩县,一度在长安南少陵附近居住,曾自称 ,后世称其为“杜少陵”,安史之乱后入蜀,一度挂着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衔,因此后人又称他为 。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 主义诗人,当时人称 。其诗显示了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又被后人称为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景渲染诗人暗淡悲惨的处境的句子是_,体现作者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的句子是_。6、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各用一个词语概括四个自然段的意思。(每一个词
8、语不超过 5 个字)(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本文语言朴素自然,句式错落有致,请结合具体的例子加以说明。7、这首诗中作者描写风的威势的动词有。8、本文中表现诗人高尚情操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是什么?(2 分)9、读了这首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用诗中的句子描绘一下。(3 分)示例:舍己为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2)10、你还学过杜甫的哪些诗?把你认为很有名的句子写出至少四句来。(不是同一首的,还要注明出处,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答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1)ho(2)jun(3)o(4)y(5)qng(6)qn(7)b(8)
9、w 2、(1)秋深(2)几层茅草(3)竟忍心如此(4)拄着拐杖(5)一会儿(6)黑下来点拨:联系上下文思考。3、点拨:注意字形的书写。4、古体诗;少陵野老;杜工部;现实;诗圣;诗史 点拨: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常识的了解了。5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6、(1)秋风破屋图群童抱茅图屋漏无干图遥想广厦图点拨: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2)经过“安史之乱”颠沛流离生活的杜甫来到成都,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浣花溪搭了几间茅屋,艰难度日。茅屋难以抵挡狂风大雨的袭击,茅草被风吹走,终日屋漏,难以入睡;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坦露了诗人以天下苍生为念、宁苦身以利人的
10、博大胸怀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点拨:学习诗词要联系它的社会背景,从本题就可看出学生对诗词理解的程度。从字里行间把握使人感情。(3)诗中不少朴素的语言,至今依然活跃在人们的口头上,如:“风怒号”“唇焦口燥”“公然”“叹息”“冷似铁”“少睡眠”等,明白如话。从句式上看,这首诗的前三段叙事如实描写,以七言为主;最后一段转而言志抒情,为适合感情表达的需要,句式也变成了杂言。7、怒号、卷、飞、渡、洒、挂罥、飘转、沉 点拨:考查对动词的把握。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9、(1)年老体弱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11、2)生活贫困布衾多年冷似铁。(床头屋漏无干处)(3)忧心国事自经丧乱少睡眠。(4)关心天下“寒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任意写出三处即可)点拨:从字里行间可以表现诗人感情。10、(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一)(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4)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绝句点拨:中学生要掌握一定量的课外诗词。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 38 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 长 林梢,下者 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 对 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
12、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 彻!3给下划线字注音高者挂罥( ) 唇焦口燥( ) 沾湿( ) 沉塘坳( )4本诗作者 ,被世人尊称为“ ”,他的代表作中著名“ ”、“ ”写于安世之乱期间。5全诗先叙事,后 ,既写诗人贫穷的窘状,也表达诗人 的博大胸怀。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正确读法是( )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B茅屋/为秋风所破歌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7翻译句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8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长夜沾湿何由彻”这一句的3jun zho
13、zhn o 4杜甫、诗圣、“三吏”、“三别” 5抒情、忧国忧民 6B 7略 8语意双关,“长夜”既是使诗人难以入睡,凄风若雨的漫漫寒夜。对有“安史之乱”造成的黑暗昏乱的政治局面,正象是造成人民灾难深重的漫漫长夜一样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练习 问题:1 文中表现诗人对农家生活同情关心的句子是? 2全诗共 13 句,但写了 5 个方面的内容.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这 5 个方面各写了什么内容. 3中诗人“归来倚杖自叹息“,请展开联想,诗人在叹息什么?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说自己的住屋 _,_(原文),自己过着_,_(原文)的生活,却呼吁天下改善寒士的生活, 他说_,_( 原文),到那时既便_也甘愿. 2).白雪歌送判武判官是唐代擅长写边塞生活的诗人 _的作品,本诗中描写八月北地下雪的奇丽妙景的一句是_,_,表现了他对朋友依依惜别,深深留恋的一句是_ 3).清代诗人龚自珍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_,他讲求_,主张_,与魏源齐名.人称_;在他中表现他虽辞官,但献身于国家理想不变的一句是 _. 诗的结尾,诗人把自己的困苦推及“ ”,表示宁愿“ ”。受冻而死,也要使天下贫寒的人得到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