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一课时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同学们先回顾一下,生物和环境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同学回答:环境影响着生物,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好,从上节课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环境和生物是相互依存的。生物无法脱离环境而单独生存(例如,企鹅只能生活在南极) ,环境离开了生物的影响也会逐渐改变(缺少植被的草原会逐渐荒漠化) 。这个相互依存的环境和生物构成的 有机整体就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概念在课本 19 页的黑体字。生态系统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呢?总的来说,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又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那么这三者在生态系统中各扮演
2、着什么角色呢?同学们首先来看一下 20 页的资料分析,思考其中的几个讨论问题。(同学回答:树、幼虫和啄木鸟之间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腐烂的木桩最终会消失)同学们回答得很好。那么我们再来思考一下,在第一章的时候,我们讲到,生物都需要营养。虫子靠吃树木获得营养,啄木鸟靠吃虫子获得营养。那么树木呢?树木如何获得营养?(同学回答:从土壤中获得营养)树木从土壤里获得营养是没错,但是我们想一想树木只从土壤里获得营养吗?我们想象一下,从一株小树苗长成一棵参天大树,需要多少物质呢?如果这些物质都从土中来,那么土壤的减少是非常明显的,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虽然植物非常多,但是土壤并没有明显的减少。所以,显然植物生长所需
3、要的营养物质不是完全来自土壤。实际上,植物有一项其他生物没有的本领,就是可以利用阳光和二氧化碳、水来合成有机物。植物合成的这些有机物,除了供自身生活之外,还给动物提供了食物,因此,植物也被称为“绿色工厂” 。我们看,植物这种制造有机物供给自己和其他生物利用的行为,像不像在生产?因此它被叫做生产者。动物不能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所以叫做消费者。我们再来想,动物植物都会死亡,植物会落叶,动物会排泄,成千上万年下来,地球早应该成了一个巨大的垃圾场。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这就是微生物的功劳了。微生物能够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将生物体残骸、排泄物分解掉,所以叫分解者。如果把生态系统比喻成一
4、个家庭,那么生产者应该就是我们的爸爸妈妈,努力挣钱,养活自己的同时也在养活孩子;消费者就是孩子,自己没有办法挣钱,需要靠父母养活;分解者,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就像是拾荒者,通过利用家庭产生的废弃物养活自己。可以看出,如果没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无法生存;如果没有分解者,有机物无法转变成无机物重新供植物利用,生产者也会无法生存,进而影响消费者;那么消费者有什么用处呢?请同学们课下思考一下。第二课时上节课给大家留了一道思考题,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起到怎样的作用,现在哪位同学可以回答一下?(同学回答:要吃生产者)对,消费者在能量传递和物质循环中起到重要作用。前面我们讲过,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就是捕食
5、关系,说得通俗一点也就是吃与被吃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如何表示食物链呢?有几点需要注意:1)食物链的起始环节必须是生产者2)以箭头相连接,箭头从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3) 食物链只涉及生产者和消费者同学们看一下 22 页“观察与思考”的图,试着画一下其中的食物链。同学们你们画出了几条食物链?(同学回答:8 条)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一个生态系统中是有多条食物链的,这些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有毒物质也不例外。同学们看一下 23 页资料分析的图片,思考一下有毒物质为什么在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
6、内积累越多?(同学们回答)(点评答案:大型动物需要捕食多个小型动物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所有小型动物体内的毒素都会进入大型动物体内并积累起来,越积累越多。 )同学们对生态系统已经有了一定了解,现在来思考一个问题,生态系统的各个成员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呢?(同学回答)(启发同学:草木随着季节枯荣,动物有生有死,每年气候不同,植物的长势也会不同。所以,生态系统是在不断变化的)虽然生态系统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也就是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也就是说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以课本上的例子为例:草增加,则兔子增加, 但兔子的数量不会无限增加。一是受到草的制约,当兔子
7、的数量增加到一定规模时,由于没有足够的食物,老弱兔子就会死掉,从而减少兔群的数量。而是受到天敌的制约。当兔子数量增加,兔子的天敌因为食物丰富,数量也会增加,从而捕杀比较多的兔子。但是,生态系统的这种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如果人为在草场大量放养兔子、羊、牛等食草动物,超过草场的承载能力,最终这个生态系统会崩溃。为了保护生态系统,我国建立了很多自然保护区。你能举几个例子吗?(同学举例子)补充知识一、新疆九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同时也是中国四大无人区之一。保护区内野生动物有 359 种。其中,有碲类 30 种,鸟类 79 种,昆虫
8、 250种(已发现新种 2 个) 。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12 种、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17 种。保护区内已发现高原植物 267 种,分属 30 科 83 属,新亚种 17 种。无乔木,只有半灌树,呈高原矮化特征。保护区气候寒冷,干旱多风,蒸发强烈,全年没有无霜期,没有四季之分,仅有冷暖之别,暖季短且暧湿同期,冷季漫长干冷。年降水量在 300 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 0以下。区内空气纯净、日照强烈,天气多变。它位于新疆的东南隅,地处新疆、青海、西藏、甘肃四省交界处(东径80109018,北纬 36003749之间) ,东西长 360 公里,南北宽 190 公里,总面积 45000 平方公里,平均海拔
9、4500 米,1985 年 3 月经国务院批准,将它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3 年,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被批准建立,1986 年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局管理,后移交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管理。该保护区的建立对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及高原特有的动植物有重大作用,在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有重大意义,因此 WWF 等许多国际组织纷纷对该保护区进行了考察研究。1984 年由自治区环保局联合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组成了地质、地貌、气象、水文、土壤、植物、兽类、鸟类、昆虫及医学昆虫等专业齐全的综合科学考察队,共 60 多人,对保护区进行了为期 2 个月的科学考察,取得了大量的科学样品和资
10、料。考察中发现,该保护区北界祁漫塔格山虽在地貌上看接近阿尔金山,但从地质结构上分析,它是昆仑山的北部支脉,因它与再北部的阿尔金山支脉阿雷克塔格近邻,但中间间隔地堑,是阿尔金山与昆仑山的分界线。因此,严格地说,该保护区应叫做“东昆仑自然保护区”为妥,但该保护区已定名,由于它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英国大不列颠词典也已收录,不便修改,只好以错作罢。通过综合考察,发现保护区内脊椎动物种爬行类有 1 种,鸟类 39 种,兽类25 种,高等植物 27 科 96 属 241 种以上,估算高原动物特有种野牦牛有 2500头,藏野驴 20000 头,藏羚羊 40000 只左右。在保护区内可见到成百只的岩羊群,上千头
11、的野驴群及藏羚羊群,三百多头的野牦牛群,还有成千上万的棕头鸥等水鸟群。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以巍巍昆仑山为界,南部与青海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和西藏的羌塘自然保护区紧邻。这里分布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除野牦牛、藏野驴和藏羚羊外,还有雪豹、北山羊、黑颈鹤、胡兀鹫、玉带海雕及金雕;二级保护动物有马熊、石貂、猞猁、豺、兔狲、盘羊、岩羊、藏原羚、秃鹫、兀鹫、藏雪鸡、猎隼、红隼、棕尾鵟等二十余种,考察中还发现了多种昆虫和植物新种。阿尔金山国家级保护区是中国设立最早、受保护面积最大的高原荒漠生态系统保护区,它位于新疆东南边界与青海、西藏交界部分,为一高山环绕的封闭性盆地,整个保护区面积 4.5 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
12、为 4500 米。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周缘地域严酷的自然条件和高山深壑阻隔使这里人迹罕至,成为地球上少有的空白区之一。保护区极少受人为活动的干扰,接近原始状态的高原生态系统为开展生态学研究提供了理想场所。2010 年 8 月 13 日从新疆巴州阿尔金山保护区管理局获悉,该保护区据估算藏羚、野牦牛、藏野驴三大有蹄类动物数量应该有 10 万头只左右,加之藏原羚、岩羊等物种分布广,密度和数量大,其它有蹄类动物也有不同程度的数量增长,保护区的有蹄类动物数量应在 15 万头只以上,鸟类数量在 10 万只以上。阿尔金山保护区据介绍,在该保护区设立的 5 个监测样地和 3 个监测样线的连续监测工作中,数据显
13、示保护区生态环境,特别是植被在自然调控条件下恢复良好态势。野生动物栖息地环境良好,活动安静,分布均匀,密度大、种群大、数量多,生态链趋于完整。巴州阿尔金山保护区管理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06 年,藏羚数量近 3.7 万多头,比 1995 年的 1.7 万头增加了 2 万余头;野牦牛数量 5800 多头,比 1995年的 3200 余头增加了 2600 多头;藏野驴数量近 3.9 万多头,比 1995 年的 1.7万余头增加了 2.2 万余头。2009 年,国家投资 1200 万元改善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施。新建和改扩建 5 个固定检查站管理用房 1250 平方米;在 4 个流动检查站每站
14、配置营房车两辆;建设珍稀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和动物医院;建设气象观测站 120 平方米,配备相关设备;巡查防护道路 360 公里;新建标本陈列室 750 平方米和配套设施等。据悉,阿尔金山保护区管理局在近 20 年的反盗猎斗争中,联合当地司法部门共抓获犯罪嫌疑人 216 人,审判 6 期 30 余件案件,对 36 名盗猎藏羚犯罪首要分子进行了宣判,极大地震慑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近 3 年来,巴州阿尔金山保护区管理局通过每年 4-5 次的武装巡护和执法检查,未发现偷猎野生动物的迹象。此外,阿尔金山保护区管理局也表示,由于近年来保护区内的降水充沛、植被恢复良好、水草丰茂,也致使
15、各类野生动物分布显现相对集中,表现出密度大、种群大、数量多的态势。2.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欧亚大陆腹地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 7.8 万平方公里,是典型的极旱荒漠类型保护区,也是世界极度濒危物种野骆驼的模式产地。为保护罗布泊地区特有的荒漠生态系统和自然地貌,维持荒漠珍稀生物物种的天然栖息地,挽救世界上仅存于中国和蒙古的极度濒危物种野骆驼,早在 1986 年 9 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就批准建立了“阿尔金山野骆驼自然保护区” (省级) 。1995-2001 年间,中国政府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组成科学考察队,先后 6 次进入阿尔金山罗布泊
16、地区,行程近四万公里,对在中国的骆驼主要分布区嘎顺戈壁、阿奇克谷地、阿尔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及中蒙边境地区进行了科学考察。由于罗布泊北部嘎顺戈壁区域的野骆驼远离家骆驼,因此,被认定是世界上仅存的纯基因野双峰驼种群,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和保护价值。为此,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与国家环保总局通过联合国全球基金会(GEF)出资 75 万美元建设野骆驼保护区,保护区的建设还得到世界野骆驼保护基金会和英国电器公司的资助。2000 年 5 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又以新政函200072 号文批准将保护区更名扩大为“阿尔金山罗布泊野骆驼自然保护区” 。2003 年 6 月,经国务院批准,保护
17、区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的建设是我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具体体现。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温带、暖温带荒漠地带,气候干旱、植被稀疏,自然条件十分严酷。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仍有多种独特的珍稀荒漠动、植物物种分布,这些生物不仅具有特殊的基因类型,同时又是罗布泊地区脆弱的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野骆驼之为还有塔里木兔、野马、天鹅、丛林猫生存。3.巴音布鲁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本区地处天山天格尔峰下的巴音布鲁克草原上,四周群山环绕,海拔有2400 米以上,为山地高位盆地。驰名中外的“天鹅湖”就在盆地的东南部,是由众多相互串联的小湖组成的大面积沼泽地。这 巴音布鲁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河
18、沟纵横、水草丰茂、水质清澈、环境幽静,每年 4 月前后都有成千上万的天鹅等珍禽来此栖息繁衍,除天鹅外,还有其它鸟类 70 多种,是我国天鹅等珍稀水禽重要栖息繁殖基地巴音布鲁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巴音郭楞州和静县西部。平均海拔 2400米,面积 1000 多平方公里,地势平坦,水草丰盛。 “巴音布鲁克”蒙语意为“丰富的山泉”,天鹅湖是由众多相通的小湖组成的湖沼地。每年 4 月前后,大天鹅、小天鹅、疣鼻天鹅、雁鸥等珍禽鸟类陆续从南方飞回到这里繁衍生息,阳光下,天鹅、湖水、山峰、云影融成一片极为壮观的景致。区内建有观鸟台供游人登高观风景区内还有阿尔夏和巩乃斯沟景区,阿尔夏为蒙语,意为“治病的泉”
19、。温泉区位于阿尔夏河北岸,12 个泉眼分布在 400 米长的谷地上,有垫泉、冷泉、眼睛泉等,区内设有旅游招待所和温泉浴室;有“雪山动物园”之誉的巩乃斯沟景区有雪鸡、雪豹、马鹿、鹅喉羚等 20 多种珍稀动物,区内云杉葱密,依山起伏;沟谷两旁,牧草丰富,百花争妍。4.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疆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 79508054,北纬 4140 4204,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东西长 105km,南北宽 28km,总面积23.76 万平方米。新疆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始建于 1980 年 6 月,2003 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
20、保护区。保护区内高等植物 382 种,隶属 60 科 238 属。真菌 167 种;地衣 19 种;不完全地衣 2 种。野生动物主要包括陆栖脊椎动物 77 种,隶属 13 目 28 科 73属;昆虫 1 000 余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5 种,包括雪豹、北山羊、金雕、玉带海雕、胡兀鹫。保护区从第四纪以来,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曾发生过多次冰期与间冰期,留下了丰富的冰川作用遗迹。较为典型的有木扎尔特河和台兰河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国内外专家对这一地区的冰川研究十分重视,托木尔山岳冰川区,不仅是天山最大的冰川作用中心,而且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山岳冰川区之一。作为我国少有的高山保护区,其在冰川、自
21、然地理、干旱区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都极具科研价值。5.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巩留县东部,坐落在中天山西部,天山西部林区的中心位置,地理坐标为北纬 43034315,东经 82518306,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南北长 28km,东西宽 14km,总面积 31217 平方米。保护区的前身是1983 年成立的巩留雪岭云杉自然保护区,2000 年 4 月晋升为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云杉林及其生境。6.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南部,属艾比湖盆地,保护区地跨新疆塔城地区乌
22、苏市和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地理坐标位于东经 83188352,北纬 44464458之间,属荒漠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 5.466 公顷。1983 年成立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 6 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白梭梭、梭梭、柽柳、胡杨、铃铛刺、沙拐枣等植物资源及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肉苁蓉、锁阳、甘草、罗布麻、苏枸杞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波斑鸨;二级保护动物马鹿、鹅喉羚、水獭、大天鹅、灰鹤、猎隼、红隼等。7.哈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布尔津县境内北部,西部与哈巴河县毗连,西北部与哈萨克斯坦国,北部与俄罗斯、东部与蒙
23、古人民共和国接壤.地理位置是:4834N-4911 N, 86 54 E,-87 54 E。本区地处阿勒泰山的西段山区,受第四纪冰川和北冰洋气候的影响,形成特殊的自然景观和植被类型。区内森林、草原、草甸相间交错呈垂直分布,顶峰保存有完整的第四纪冰川,哈纳斯湖碧波荡漾、神秘诱人。区内的森林植被基本处于原始状态,其优势树种为西伯利亚勒特有种,是我国唯一的泰加林景观。本区的物种资源也非常丰富,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物种的雪豹、盘羊、猞猁、紫貂、黑琴鸡、松鸡、天鹅、雪兔、草兔、海狸等。保护区自然生态系统保存完整,是我国唯一的欧洲-西伯利亚生物区系的代表,具重要的保护价值和科研价值。8.塔里木胡杨国家级自然
24、保护区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的塔里木胡杨保护区,目前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新疆此次惟一被批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至此,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已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 个,占全疆 8 个国家级保护区的二分之一。塔里木胡杨保护区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轮台两县境内,总面积达 39543 公顷,保护区内有一级动物 8 种,二级动物 23 种,34 科 84 属130 种植物;林地面积达 18103 公顷。塔里木胡杨保护区是目前世界上原始胡杨林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地区。塔里木胡杨保护区升格为国家级保护区后,将对胡杨的保护和塔里木生态恢复起到巨大的作用,也会使当地的群众
25、受益。9.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疆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位于东经 823347-835321,北纬 443105-450935,东西长 102.63 千米,南北宽 72.3千米。四至界限:东以乌苏、精河县界线为界,北以博州塔城地界为界,南部则以 312 国道、北疆铁路、兵团农五师 82 团、90 团、91 团行政界线为界,西部则为博乐市和阿拉山口的荒漠林区。在行政区划上地跨新疆博州精河县、博乐市和阿拉山口口岸区,保护区总面积 400.62 万亩,其中:水域面积 131.36 万亩;林地面积 234.11 万亩;草地面积 9.83 万亩;未利用地面积 25.32 万亩。规划保护区核
26、心区面积 158.2 万亩;缓冲区面积 161.09 万亩;实验区面积 81.33 万亩。二、中国四大无人区罗布泊罗布泊在若羌县境东北部,曾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海拔 780 米, 面积约2400-3000 平方公里,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著称于世,古罗布泊诞生于第三纪末、第四纪初,距今已有 200 万年,面积约 2 万平方公里以上,在新构造运动影响下,湖盆地自南向北倾斜抬升,分割成几块洼地。现在罗布泊是位于北面最低、最大的一个洼地,曾经是塔里木盆地的积水中心,古代发源于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的流域,源源注入罗布洼地形成湖泊。罗布泊曾有过许多名称,有的因它的特点而命名,如坳泽
27、、盐泽、涸海等,有的因它的位置而得名,如蒲昌海、牢兰海、孔雀海等。元代以后,称罗布淖尔。汉代,罗布泊“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 ,它的丰盈,使人猜测它“潜行地下,南也积石为中国河也” 。这种误认罗布泊为黄河上源的观点,由先秦至清末,流传了 2000 多年。到公元四世纪,曾经是“水大波深必汛”的罗布泊西之楼兰,到了要用法令限制用水的拮据境地。清代末叶,罗布泊水涨时,仅有“东西长八九十里,南北宽二三里或一二里不等” ,成了区区一小湖。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东流,经注罗布泊,至五十年代,湖的面积又达 2000 多平方公里。60 年代因塔里木河下游断流,使罗布泊渐渐干涸,1972 年底,彻
28、底干涸。中国四大无人区 - 阿尔金自然保护区中国四大无人区 - 可可西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西南部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其范围为昆仑山脉以南,乌兰乌拉山以北,东起青藏公路,西迄省界。保护区西与西藏自治区相接,南同格尔木唐古拉乡毗邻,北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相连,东至青藏公路,总面积 4.5 万平方公里。 中国四大无人区 - 西藏羌塘自然保护区西藏羌塘自然保护区位于西藏自治区的那曲地区和阿里地区,地理坐标为东经 7942-259,北纬 3210-632,总面积 2980 万公顷,为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和仅次于格陵兰国家公园的世界第二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于 1993 年经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
29、准建立,是一个以高原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三、野骆驼沙漠之舟野骆驼别名 双峰驼、野驼分布 内蒙古、甘肃、青海和新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型偶蹄类。体躯高大,和家养双峰驼十分相似。头小,耳短,上唇中央有裂,鼻孔内有瓣膜可防风沙。背具双驼峰,尾较短。四肢细长,脚掌下有宽厚的肉垫。全身被以细密而柔软的绒毛,毛色多为淡棕黄色,吻部毛色稍灰,肘关节处的毛尖棕黑色,尾毛棕黄色。生活于戈壁荒漠地带。骆驼性情温顺,机警顽强,反应灵敏,奔跑速度较快且有持久性,能耐饥渴及冷热,故有“沙漠之舟”的称号。野骆驼有季节性迁移及昼夜游移现象。主要采食红柳、骆驼刺、芨芨草、白刺等植物,吃饱后找一个
30、比较安静的地方卧息反刍。发情期在 3 月份,孕期 13 个月,每胎 1 仔。早在二千多年前,家养双峰驼就是中国著名的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交通工具。四、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简称 UNEP) )成立于 1972 年,总部设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是全球仅有的两个将总部设在发展中国家的联合国机构之一。所有联合国成员国、专门机构成员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成员均可加入环境署,到 2009 年,已有 100 多个国家参加其活动。在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对全球环境状况及世界可持续发展前景愈加深切关注的 21 世纪,环
31、境署受到越来越高度的重视,并且正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宗旨是:促进环境领域内的国际合作,并提出政策建议;在联合国系统内提供指导和协调环境规划总政策,并审查规划的定期报告;审查世界环境状况,以确保可能出现的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环境问题得到各国政府的适当考虑;经常审查国家和国际环境政策和措施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影响和费用增加的问题;促进环境知识的取得和情报的交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环境规划理事会的各项决定;根据理事会的政策指导提出联合国环境活动的中、远期规划;制订、执行和协调各项环境方案的活动计划;向理事会提出审议的事项以及有关环境的报告;管理环境基金;就环
32、境规划向联合国系统内的各政府机构提供咨询意见等。五、第四纪冰川第四纪冰川是地球史上最近一次大冰川期。冰川的发生是因为极地或高山地区沿地面运动的巨大冰体,由降落在雪线以上的大量积雪,在重力和巨大压力下形成,冰川从源头处得到大量的冰补给,而这些冰融化得很慢,冰川本身就发育得又宽又深,往下流到高温处,冰补给少了,冰川也愈来愈小,直到冰的融化量和上游的补给量互相抵消。一般冰川为舌状,冰川面往往高低不平,有的地方有深的裂口,即冰隙。冰川可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两大类。第四纪时欧洲阿尔卑斯山山岳冰川至少有 5 次扩张。六、偶蹄类现代大多数有蹄类动物都属于偶蹄目,它们的得名依据主要就是因为前后脚的趾数都是偶
33、数-两个或四个,而且,脚的中轴通过第三趾和第四趾之间,身体重量也就放在第三趾和第四趾上。七、骆驼刺、芨芨草、白刺骆驼刺主要生长在沙漠和戈壁深处吸取地下水分和营养,是一种自然生长的耐旱植物。6 月开花,8 月最盛,每朵花可开放 20 余天,结荚果,总状花序,根系一般长达 20 米。从沙漠和戈壁深处吸取地下水分和营养,是一种自然生长的耐旱植物。有花内和花外两种蜜腺,花外蜜腺泌汁凝成糖粒,称为刺糖,群产量可达 3040 千克。其常常长成半球状,大的一簇直径有 12 米,一般的一丛直径有 0.5 米左右,小的星星点点无计其数。这种植物的根系十分发达,是地表上茎叶半径的 2 倍甚至 3 倍,在春天多雨的
34、季节里吸足了的水分,可供这一丛骆驼草一年的生命之需,所以它能在恶劣干旱的环境里生长。 为了适应干旱的环境,骆驼刺尽量使地面部分长得矮小,同时将庞大的根系深深扎入地下。如此庞大的根系能在很大的范围内寻找水源,吸收水分;而矮小的地面部分又有效地减少了水分蒸腾,使骆驼刺能在干旱的沙漠中生存下来。 作为骆驼的在沙漠中不可缺少的食物补充物,经济价值客观。其存在与生长对于维护生长地脆弱的生态环境有着积极重要的生态价值。 研究发现,骆驼刺正丁醇提取物的抗过敏性,对正常细胞生存无显著毒副作用。这为开发抗过敏制剂提供了理论依据。骆驼刺正丁醇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的抗溃疡性结肠炎试验发现,与模型组比较,黏膜炎症及
35、浅表糜烂明显改善。 该植物能分泌糖类物质,干燥后收集的刺糖是少数民族用于治疗腹痛腹胀、痢疾腹泻、滋补强壮、平衡体液和异常胆液质的民间用药。芨芨草(学名:Achnatherum splendens)是高大多年生密丛禾草,茎直立,坚硬。须根粗壮,根径为 23 毫米,入土深达 80150 厘米,根幅在 160200 厘米,其上有白色毛状外菌根。喜生于地下水埋深 1.5 米左右的盐碱滩沙质土壤上,在低洼河谷、干河床、湖边,河岸等地,为中等品质饲草,对于中国西部荒漠、半荒漠草原区,解决大牲畜冬春饲草具有一定作用,终年为各种牲畜所采食,但时间和程度不一。骆驼、牛喜食,其次马、羊。在春季,夏初嫩茎为牛、羊喜
36、食,夏季茎叶粗老,骆驼喜食,马次之,牛、羊下食。霜冻后的茎叶各种家畜均采食。白刺分布于我国西北(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部至北部各省区。 短枝常退化为刺针状,白色而有光泽。叶簇生,肉质,全缘或先端有缺刻,长倒卵形或长椭圆形匙状。花白色,排成顶生蝎尾状花序。核果成熟时红色,光泽鲜艳。花期 5-6 月,果期 7-8 月。喜碱地,耐干旱,是荒漠地带沙地的重要建群植物。茎杆根系化明显。枝条不怕沙埋,沙埋后如遇雨,能在湿沙中生出新的不定根,把流动沙丘紧紧地固定住,形成一个个奇特的白刺沙包。白刺是重要的防风固沙植物。每逢花期,白边黄心的小花簇,似把把花伞遮蔽着滚滚沙丘;果实成熟时,滚圆鲜红,光泽夺目
37、。颇具沙漠景色的特点。八、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德语:die Seidenstrasse) ,简称为丝路,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77 年出版的中国我的旅行成果 (China, Ergebnisse eigener Reisen) 。丝绸之路通常是指欧亚北部的商路,与南方的茶马古道形成对比,西汉时张骞和东汉时班超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 、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陆路丝绸之路” ,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
38、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广义的丝绸之路指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除了上述的路线之外,还包括约于前 5 世纪形成的草原丝绸之路,中古初年形成,在宋代发挥巨大作用的海路丝绸之路和与西北丝绸之路同时出现,在宋初取代西北丝绸之路成为路上交流通道的南方丝绸之路。虽然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国共同促进经贸发展的产物,但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从此,这条路线就成为了“国道” ,各国使者、商人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进行贸易。这条东西通路,将中原、西域与阿拉伯、波斯湾紧密联系在一起。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广义上丝路的东段已经到达了韩国、日本,西段至法国、荷兰。通过海路还可达意大利、埃及,成为亚洲和欧洲、非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九、茶马古道茶马古道源于中国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茶马古道是一个交通网络川藏道、滇藏道与青藏道(甘青道)三条大道,以川藏道开通最早,运输量最大。茶马古道是一条人文精神的超越之路,更是历史文化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