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考高原反应.doc

上传人:jinchen 文档编号:7527440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高原反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考高原反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考高原反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成绩不升反降-如何突破高考备考“高原反应”?目前,高考进入倒计时阶段,就像是一场马拉松只剩下最后的几公里。要想取得好名次,就必须把赛程分成几个段落,合理安排自己在每个段落的速度。现阶段比较有可能困扰同学们的可能是一种“高原反应” 。下面我要讲的就是一个真实的事例。 梁铭是高三年级里赫赫有名的“暴发户” ,几乎每次月考他都能“比上次有所提高” ,他给自己定的目标“冲进班级前 X 名”都一一变成了现实。 虽然他还算不上年级里的尖子学生,但他进步的趋势足以让所有的人对他充满信心,偶尔有难看的分数拿回家,妈妈也都是笑吟吟地鼓励说:“没关系,下次努力” 。可是,不知道怎么回事,最近一段时间他的学习成绩

2、一直停滞不前,复习好像是在做“无用功” 。 其实,在进入高三复习的最后阶段,不少同学越来越感觉不到自己的进步,甚至觉得有些倒退。有的同学迷惘地说:“我不知道自己这样做下去有没有用,但不继续学又不甘心。”还有同学说:“我现在的学习可以用不死不活来形容,不努力又不敢,真希望高考早点结束!” 身体反应迟钝了,心理疲劳加速了,这就是典型的“高原反应” 。 之所以出现这种感觉,最重要的原因是大多数同学经过数月的紧张复习,身心均已疲惫,学习热情有所下降;其次是各门学科学习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知识结构、学习方法,我们常说“思维定势” ,自己一时很难找到突破口。 当然, “高原反应”只是练习过程中出现

3、的暂时现象,并不代表你的生理极限和学习效率的绝对顶点。所以,同学们绝对不要在此时放慢学习的脚步。 如何走出“高原反应”? 关键在于改变个人的认知结构。就像一名优秀的运动员,想要不断地打破世界纪录,就必须不断探索新的技能、技巧结构。 同学们可以尝试这样几种技巧: 一是灵活地应用整体练习和分解练习。整体练习有利于了解知识的结构,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分解练习适用于那些一次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逐个攻破难点是很有成就感的。 二是恰当安排各门功课的学习时间,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不容易产生疲劳。 三是使任务变得有弹性。在复习过程中要分析、反省自己的学习状态,并从中体会到自己的提高。 总之,任何有价值的

4、工作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否定之否定”后, “螺旋式上升”是从实践规律中提炼出来的哲学原理,同学们在高三学习的过程中仔细体会,将是终生有用的“镇痛药”和“助动器” 。造成高考前心理疲劳的原因有哪些?目前,全国的高三毕业生正处在紧张的考前冲刺阶段,这些学生在紧张的复习、迎考过程2中不同程度地感到学习有压力,有近一半的学生会感到力不从心,表现出身心疲劳现象,成为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所谓心理疲劳是指因心理因素引起的不良情绪,使大脑皮层受抑制而出现的心理现象。之所以产生心理疲劳,从根本上说,是受到人的体力、智力、情绪三种节律运动规律的制约。当三种节律出现运动低谷时,人就产生生理或心理上的疲劳

5、。 造成高三学生心理疲劳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对提高学习成绩、升学的担忧是导致学生心理紧张、疲劳的主要原因。 高三学生绝大多数都有升学的渴望,希望考上大学,特别是考上名牌大学。然而高考毕竟有很强的竞争性,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愿以偿,这就必然引起考生对学习成绩进退的看重和对升学的担忧,从而导致他们内心不安、焦急与紧张,这种状况长期得不到有效调节就会诱发心理疲劳。 二、教师、家长的过高期望与要求加剧了学生的心理压力与疲劳。 学生的家长通常对子女的学业要求很严,期望过高。同时,他们对教师水平的评价也是以学生升学多少为标准,从而促使教师在有意或无意之中与家长一道对学生施加压力,这就加剧了学生的心理疲

6、劳。 三、高考科目多、任务重,搞题海战术是导致学生心理疲劳的关键所在。 一些教师为了抢时间,提高自己所任学科的成绩,大量订购复习资料与练习,搞题海战术,结果学生只能靠拼脑力、体力来应付,每天除吃、睡,几乎所有时间都用在做练习、背资料上。当学生长期辛劳而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时,往往会因此失去学习兴趣与信心,陷入极度悲观、焦虑之中,个别学生会做出逃学、出走甚至自杀的极端事情来。 如何消除心理疲劳 ?1.明确奋斗目标,激发自信心。 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解个人阶段性的奋斗目标,用不断取得的小成绩激励自己,从而增强学习兴趣,恢复自信心,在愉快的情境中消除身心疲劳,学好各门课程。 2.正确对待社会舆

7、论,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将个人理想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跳出自我设计的小圈子,培养对社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正确对待升学,社会舆论,个人的成败、荣辱,从而提高自我心理的调节能力。 3.改善营养,保证睡眠,适当开展文体活动,做到劳逸结合。 4.提请教师减少作业量,运用科学的复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题海战术只能造成心理疲劳与学习效率降低的并发症。为避免这种情况,应大胆要求教师适当控制作业量,突出重点和难点,精心选题,做到精讲精练,提高复习效果,减轻学生身心负担。 5.发展良好的个性,营造积极的人际关系。 内向、缺乏自信心、疏远集体、忽视人际关系沟通的学生遇到困难容易情绪低落,心理疲劳。因此,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努力做到“胜不骄” 、 “败不馁” 、懂得“失败是成功之母” ,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形成开朗、自信、热情并乐于助人的良好个性,积3极关心和参加班集体活动,建立融洽的师生、同学关系,这会增强自己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勇气,并以高昂的斗志、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心理去迎接高考的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