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主动教育模式.doc

上传人:hskm5268 文档编号:7525941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动教育模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主动教育模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主动教育模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主动教育模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 题 : 面 积 单 位 间 的 进 率 备 课 人 : 余 蕾 课 时 数 : 1 课 时教 材 解 读 : 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建立了面积的概念并掌握了长、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探究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应该说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从学习长度单位的进率到学习面积单位的进率,是认识发展的一次突破。学好本课内容,不仅能巩固前几节课知识,还能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为以后学习立体图形打下基础。由于相邻长度单位的进率是 10,受负迁移影响,学生计算面积进率时容易出错。教材采用由旧引新的方式,提出学习课题,即相邻两个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那么,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之

2、间的进率是多少呢?教材采用 11 的比例画出了 1 个 1 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并在正方形内用虚线画出了1 平方厘米的小方格,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推算出边长 1 分米即边长 10 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至于 1 平方米与 1 平方分米之间的关系,则由学生自己依次类推。教学重点是掌握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教学难点是面积单位的换算。教学关键是让学生切实参与 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的推导过程。A 类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2、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B 类1、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2、能准确地进行常

3、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教学目标C 类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预习作业小小预习单 预习内容教材 P8283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例 4 我会预习1、猜想:平方厘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是( )。2、验证: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一下你的猜想?将你的方法画下来或写下来。3、你的猜想通过验证成功了吗?赶快翻开书本自己认真阅读一下,把你认为重要的结论赶快写下来!4、你会用刚才的方法推导出平方米和平方分米间的进率吗?试着写一写。我会质疑试着出几道题考考同学或老师吧!:学 生 学 习 活 动教 学 板 块 ( 注 明 各 板 块 时 间 及解 决 目 标 序 号 )小 组 : 通 过

4、昨 天 的 预 习 确 定 今 天 数 学 课 研 究 的 主题 , 并 思 考 今 天 研 究 的 主 要 内 容 需 要 什 么 旧 知 作铺 垫 。个 体 : 确 定 今 天 研 究 的 主 题 , 并 阐 明 所 需 的 旧 知长 度 单 位 及 正 方 形 面 积 的 计 算 方 法 。第 一 版 块 : 【 5 分 钟 】1、 明 确 探 究 主 题 : 面 积 单 位 间的 进 率 。2、 懂 得 用 旧 知 迁 移 法 来 学 习 新知 。小 组 : 分 享 昨 天 预 习 中 的 猜 想 , 并 交 流 自 己 的 验证 方 法 , 组 长 择 优 选 取 好 的 方 法 写

5、 在 白 板 上 。个 体 : 在 组 内 用 画 图 、 举 例 、 公 式 等 方 法 交 流 自己 对 平 方 厘 米 和 平 方 分 米 间 的 进 率 关 系 的 验 证 。第 二 版 块 : 【 10 分 钟 】1、 能 够 用 画 图 法 明 确 边 长 是1 分 米 的 正 方 形 的 边 长 实 质 就是 10 厘 米 , 通 过 求 正 方 形 的面 积 , 发 现 100 平 方 厘 米 =1平 方 分 米 。2、 能 够 在 画 图 法 的 基 础 上 得 到利 用 公 式 法 推 导 出 平 方 厘 米 和平 方 分 米 间 的 关 系 , 更 进 一 步的 理 解

6、1 平 方 分 米 =100 平 方厘 米 的 含 义 。小 组 : 应 用 自 己 总 结 的 公 式 法 , 推 导 出 平 方 米 和平 方 分 米 间 的 进 率 。个 体 : 根 据 刚 才 的 画 图 法 , 自 己 用 公 式 法 推 导 出平 方 米 和 平 方 分 米 间 的 进 率 , 并 结 合 画 图 法 说 明原 因 。第 三 版 块 : 【 15 分 钟 】1、 能 够 应 用 公 式 法 推 导 出 1平 方 米 =100 平 方 分 米 。2、 能 够 用 此 推 导 方 法 自 己 延 伸推 导 出 平 方 厘 米 和 平 方 毫 米 间的 关 系 。小 组

7、: 在 组 长 的 带 领 下 , 选 出 同 学 们 自 己 出 的 题目 , 进 行 优 化 分 层 展 示 。个 体 : 自 主 挑 选 出 题 目 , 供 小 组 挑 选 。第 四 版 块 : 【 10 分 钟 】1、 学 生 能 根 据 今 天 课 的 重 难 点选 出 自 己 的 题 目 进 行 展 示 。2、 分 组 解 答 自 己 感 兴 趣 的 题 目 。关于“三三五”课堂教学模式的回顾与反思我校“三三五”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推进已有一年多的历史,在这一年多的改革历程中,引领者可谓呕心沥血,践行者可谓披荆斩棘,全校上下共同努力,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也暴露出严重的问题。既得成效

8、尚不足为之兴奋,但暴露出的问题随时可以吞噬现有成效。为保证我校的新课堂改革坚定不移的走下去,有必要对过去和现状进行回顾及反思。一、新课堂改革取得的成效1、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改不行,非改不可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认识上是统一的。2、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的目标理念已深入人心,认识上是统一的。3、对“三三五”新课堂模式的基本框架是认可的,践行上有一定的力度。4、学生适应新课堂模式的学习方法和组织形式正在形成,但非常脆弱。5、与新课堂模式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基本形成,但落实难度大。二、新课堂改革中产生和遇到的问题1、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1)对“三三五”新课堂模式的操作规程缺乏深入地学习和理解,甚至在一

9、知半解的情况下去践行,结果肯定走样,最终会把课堂教学搞成四不象。(2)少数教师的传统学习惯性势力依然很强,甚至在不自觉中穿新鞋走老路,这是我们新课堂改革的最大障碍。2、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1)对自身的主体地位和学习中心没能悟透悟明,甚至缺乏主体意识和中心意识。(2)学习过程中的自主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和提升能力远未养成,学习能力的养成教育任重道远。3、教学组织形成方面存在的问题:各班级的学生座位安排多为传统课堂的排列,甚至到示范课时才临时调整组成合作探究小组,这从根本上瓦解了“三三五”课堂教学模式的组织根基, “常态化”也随之流于形式。4、管理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本学期开始的公开课到现

10、在的示范课,都是一般教师在讲,而领导和负责人都忙于当评委,完全搞成了“群众带头,领导加油”了。三、进一步推动“三三五”新课堂模式常态化的要求1、全体教师要进一步加快思想上破旧立新的步伐,把主要精力转移到“主导、培养、监控、评价”这四项新的职能上来:(1)主导职能:主导课堂的方向和全局。(2)培养职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四种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升学习。(3)监控职能:监控学生的学习方向,学习过程,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4)评价职能:正确评价和自我完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2、全体教师要深入持久地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三三五”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规程,对“三三五”课堂教学模式的三课型、

11、三目标、各课型的五步骤和十环节要熟记于胸,倒背如流!3、各位班主任要迅速建立健全新课堂模式所要求的班级学习组织形式,在“大稳定,小调整”中建成与新课堂模式相适应的班级学习小组,以满足“三三五”课堂常态化的要求。4、在教学管理方面要进一步加强教学计划管理和集体备课与公开课、示范课和优质课管理。在教学计划管理方面,要突出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进程, “三课安排”的计划安排公开透明。集体备课方面至少要达到每学期的“巩固课”要集体备课,同头课教师同教案教学。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公开课,然后在公开课中推荐示范课,在示范课中评选优质课,而且“三课安排的时间表”要期初公示、公开。5、从现在开始,本学期的示范

12、课从头再来,示范课教师先从分管校长开始,依次为教务科科长、副科长、年级长,其余由教务科安排。评委为全校七科教师中当节没有教学任务的全体教师,坚决开创“领导带头,群众加油”的新局面。6、全体教师要从本学期“三三五”新课堂常态化实施过程中:感受 23 点、领悟 23 点、思考 23 点,加起来有 69 点收获,形成文字材料,这就完成了本学期各位教师的“校本研修课题”任务。新课改的实施,给小学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它带给我们全新的教学理念,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都得到了改变,课堂上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探索知识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的学习普遍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然而

13、在教学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也给教师带来了一些困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度很难把握一是部分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把活动空间变成了自由活动时间,说笑,打闹、看热闹的观客大有人在。二是宠坏了一些“小霸主” ,整个活动过程他成了主持人,说的头头是道,博得了重彩,久而久之骄傲自满,目中无人,把尖子生变成了傲慢的小公主。一些沉默寡言的学生变得更加缩头缩脚了。三是常为一些浅层次的问题争来争去,浪费了很多时间。四是时间上很难调控,教学任务没完成,学生没尽兴,可下课了。特别对一些课堂教学还很难驾驭的年轻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真是难上加难,对于一些中年教师而言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时在知识的选择上把握不好,在如何能达到实效上还在摸索中。对于一些老年教师却视而不见,教学方式仍涛声依旧。所以说应亟待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