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学楼人员疏散.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7499858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楼人员疏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学楼人员疏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学楼人员疏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学楼人员疏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学楼人员疏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数学建模-教学楼人员疏散-获校数学建模二等数学建模人员疏散本题是由我和我的好哥们张勇还有我们区队的学委谢菲菲经过数个日夜的精心准备而完成的,指导老师沈聪.摘要文章分析了大型建筑物内人员疏散的特点,结合我校 1 号教学楼的设定火灾场景人员的安全疏散,对该建筑物火灾中人员疏散的设计方案做出了初步评价,得出了一种在人流密度较大的建筑物内,火灾中人员疏散时间的计算方法和疏散过程中瓶颈现象的处理方法,并提出了采用距离控制疏散过程和瓶颈控制疏散过程来分析和计算建筑物的人员疏散。关键字 人员疏散 流体模型 距离控制疏散过程 问题的提出教学楼人员疏散时间预测学校的教学楼是一种人员非常集中的场所,而且具有较大的

2、火灾荷载和较多的起火因素,一旦发生火灾,火灾及其烟气蔓延很快,容易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对于不同类型的建筑物,人员疏散问题的处理办法有较大的区别,结合 1 号教学楼的结构形式,对教学楼的典型的火灾场景作了分析,分析该建筑物中人员疏散设计的现状,提出一种人员疏散的基础,并对学校领导提出有益的见解建议。前言建筑物发生火灾后,人员安全疏散与人员的生命安全直接相关,疏散保证其中的人员及时疏散到安全地带具有重要意义。火灾中人员能否安全疏散主要取决于疏散到安全区域所用时间的长短,火灾中的人员安全疏散指的是在火灾烟气尚未达到对人员构成危险的状态之前,将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安全地疏散到安全区域的行动。人员疏散时间

3、在考虑建筑物结构和人员距离安全区域的远近等环境因素的同时,还必须综合考虑处于火灾的紧急情况下,人员自然状况和人员心理这是一个涉及建筑物结构、火灾发展过程和人员行为三种基本因素的复杂问题。随着性能化安全疏散设计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都相继开展了疏散安全评估技术的开发及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模型和程序),如英国的CRISP、EXODUS 、STEPS、Simulex ,美国的ELVAC、EVACNET4、EXIT89,HAZARDI,澳大利亚的EGRESSPRO、FIREWIND,加拿大的 FIERA system 和日本的 EVACS 等,我国建筑、消防科研及教学单位也已开展了此项研究工作

4、,并且相关的研究列入了国家“九五” 及“十五”科技攻关课题。一般地,疏散评估方法由火灾中烟气的性状预测和疏散预测两部分组成,烟气性状预测就是预测烟气对疏散人员会造成影响的时间。众多火灾案例表明,火灾烟气毒性、缺氧使人窒息以及辐射热是致人伤亡的主要因素。其中烟气毒性是火灾中影响人员安全疏散和造成人员死亡的最主要因素,也就是造成火灾危险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人员在 CO 浓度为 4X10-3 浓度下暴露 30 分钟会致死。此外,缺氧窒息和辐射热也是致人死亡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空气中氧气的正常值为 21,当氧气含量降低到 1215时,便会造成呼吸急促、头痛、眩晕和困乏,当氧气含量低到 68 时,便

5、会使人虚脱甚至死亡;人体在短时间可承受的最大辐射热为 2.5kWm2(烟气层温度约为 200)。图 1 疏散影响因素预测烟气对安全疏散的影响成为安全疏散评估的一部分,该部分应考虑烟气控制设备的性能以及墙和开口部对烟的影响等;通过危险来临时间和疏散所需时间的对比来评估疏散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疏散的安全性。疏散所需时间小于危险来临时间,则疏散是安全的,疏散设计方案可行;反之,疏散是不安全的,疏散设计应加以修改,并再评估。图 2 人员疏散与烟层下降关系(两层区域模型)示意图疏散所需时间包括了疏散开始时间和疏散行动时间。疏散开始时间即从起火到开始疏散的时间,它大体可分为感知时间(从起火至人感知火的时间)

6、和疏散准备时间(从感知火至开始疏散时间)两阶段。一般地,疏散开始时间与火灾探测系统、报警系统,起火场所、人员相对位置,疏散人员状态及状况、建筑物形状及管理状况,疏散诱导手段等因素有关。疏散行动时间即从疏散开始至疏散结束的时间,它由步行时间(从最远疏散点至安全出口步行所需的时间)和出口通过排队时间(计算区域人员全部从出口通过所需的时间)构成。与疏散行动时间预测相关的参数及其关系见图 3。图 3 与疏散行动时间预测相关的参数及其关系模型的分析与建立我们将人群在 1 号教学楼内的走动模拟成水在管道内的流动,对人员的个体特性没有考虑,而是将人群的疏散作为一个整体运动处理,并对人员疏散过程作了如下保守假

7、设:u 疏散人员具有相同的特征,且均具有足够的身体条件疏散到安全地点;u 疏散人员是清醒状态,在疏散开始的时刻同时井然有序地进行疏散,且在疏散过程中不会出现中途返回选择其它疏散路径;u 在疏散过程中,人流的流量与疏散通道的宽度成正比分配,即从某一个出口疏散的人数按其宽度占出口的总宽度的比例进行分配u 人员从每个可用出口疏散且所有人的疏散速度一致并保持不变。以上假设是人员疏散的一种理想状态,与人员疏散的实际过程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别,为了弥补疏散过程中的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在采用该模型进行人员疏散的计算时,通常保守地考虑一个安全系数,一般取 15 2,即实际疏散时间为计算疏散时间乘以安全系数后的

8、数值。1 号教学楼平面图教学楼模型的简化与计算假设我校 1 号教学楼为一幢分为 A、B 两座,中间连接着 C 座的建筑(如上图),A、B 两座为五层, C 座为两层。 A、B 座每层有若干教室,除 A 座四楼和 B 座五楼,其它每层都有两个大教室。C 座一层即为大厅, C 座二层为几个办公室,人员极少故忽略不考虑,只作为一条人员通道。为了重点分析人员疏散情况,现将 A、B 座每层楼的 10 个小教室(40 人)、一个中教室( 100)和一个大教室(240 人)简化为 6 个教室。图 4 原教室平面简图在走廊通道的 1/2 处,将 1、2、3、4 、5 号教室简化为 13、14 号教室,将6、7

9、、8、9、10 号教室简化为 15、16 号教室。此时,13 、14、15、16 号教室所容纳的人数均为 100 人,教室的出口为距走廊通道两边的 1/4 处,且11、13、15 号教室的出口距左楼梯的距离相等,12、14、16 号教室的出口距右楼梯的距离相等。我们设大教室靠近大教室出口的 100 人走左楼梯,其余的140 人从大教室楼外的楼梯疏散,这样让每一个通道的出口都得到了利用。由于 1 号教学楼的 A、B 两座楼的对称性,所以此简图的建立同时适用于 1 号教学楼 A、B 两座楼的任意楼层。图 5 简化后教室平面简图经测量,走廊的总长度为 44 米,走廊宽为 1.8 米,单级楼梯的宽度为

10、 0.3 米,每级楼梯共有 26 级,楼梯口宽 2.0 米,每间教室的面积为 125 平方米. 则简化后走廊的 1/4 处即为教室的出口,距楼梯的距离应为 44/4=11 米。对火灾场景做出如下假设:u 火灾发生在第二层的 15 号教室;u 发生火灾是每个教室都为满人,这样这层楼共有 600 人;u 教学楼内安装有集中火灾报警系统,但没有应急广播系统;u 从起火时刻起 ,在 10 分钟内还没有撤离起火楼层为逃生失败 ;对于这种场景下的火灾发展与烟气蔓延过程可用一些模拟程序进行计算,并据此确定楼内危险状况到来的时间.但是为了突出重点,这里不详细讨论计算细节.人员的整个疏散时间可分为疏散前的滞后时

11、间,疏散中通过某距离的时间及在某些重要出口的等待时间三部分,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 ,可将人们的疏散通道分成若干个小段。在某些小段的出口处,人群通过时可能需要一定的排队时间。于是第 i 个人的疏散时间 ti 可表示为:式中, ti,delay 为疏散前的滞后时间,包括觉察火灾和确认火灾所用的时间; di,n为第 n 段的长度 ; vi,n 为该人在第 n 段的平均行走速度;tm,queue 为第 n 段出口处的排队等候时间。最后一个离开教学楼的人员所有用的时间就是教学楼人员疏散所需的疏散时间。假设二层的 15 号教室是起火房间 ,其中的人员直接获得火灾迹象进而马上疏散,设其反应的滞后时间为 60

12、s;教学内的人员大部分是学生, 火灾信息将传播的很快,因而同楼层的其他教室的人员会得到 15 号教室人员的警告 ,开始决定疏散行动. 设这种信息传播的时间为 120s,即这批人的总的滞后时间为 120+60=180 秒;因为左右两侧为对称状态,所以在这里我们就计算一面的 .一、三、四、五层的人员将通过火灾报警系统的警告而开始进行疏散,他们得到火灾信息的时间又比二层内的其他教室的人员晚了 60 秒.因此其总反应延迟为 240 秒. 由于火灾发生在二楼,其对一层人员构成的危险相对较小,故下面重点讨论二 ,三,四, 五楼的人员疏散.为了实际了解教学楼内人员行走的状况,本组专门进行了几次现场观察 ,具

13、体记录了学生通过一些典型路段的时间。参考一些其它资料1、2、3 ,提出人员疏散的主要参数可用图 6 表示。在开始疏散时算起 ,某人在教室内的逗留时间视为其排队时间。人的行走速度应根据不同的人流密度选取。当人流密度大于 1 人/ m2 时,采用 0. 6m/ s 的疏散速度 ,通过走廊所需时间为 60s ,通过大厅所需时间为 12s ;当人流密度小于 1 人/m2 时,疏散速度取为 1. 2m/ s ,通过走廊所需时间为 30s ,通过大厅所需时间为 6s。图 6 人员疏散的若干主要参数Pauls4提出,下楼梯的人员流量 f 与楼梯的有效宽度 w 和使用楼梯的人数 p 有关,其计算公式为:式中,

14、流量 f 的单位为人/ s , w 的单位为 mm。此公式的应用范围为 0. 1 f 流出2 层楼梯口时 , 二楼楼梯间的宽度便成为疏散过程中控制因素。现将这种过程定义为瓶颈控制疏散过程;(3) 三、四层人员开始疏散以后,可能会使三楼楼梯间和二楼楼梯间成为瓶颈控制疏散过程;(4) 一楼教室人员开始疏散时,可能引起一楼大厅出口的瓶颈控制疏散过程;(5) 在疏散后期,等待疏散的人员相对于疏散通道来说,将会满足距离控制疏散过程的条件,即又会出现距离控制疏散过程。起火教室内的人员密度为 100/ 125 = 0.8 人/m2 。然而教室里还有很多的桌椅,因此人员行动不是十分方便,参考表 1 给出的数据

15、 ,将室内人员的行走速度为 1.1m/ s。设教室的门宽为 1. 80m。而在疏散过程中 ,这个宽度不可能完全利用,它的等效宽度,等于此宽度上减去 0. 30m。则从教室中出来的人员流量 f0 为:f0=v0s0w0=1.10.84.7=4.1(人/ s) (3)式中, v0 和 s0 分别为人员在教室中行走速度和人员密度, w0 为教室出口的有效宽度。按此速度计算,起火教室里的人员要在 24.3s 内才能完全疏散完毕。设人员按照 4.1 人/ s 的流量进入走廊。由于走廊里的人流密度不到 1 人/ m2 ,因此采用 1. 2m/s 的速度进行计算。可得人员到达二楼楼梯口的时间为9.2s。在此

16、阶段, 将要使用二楼楼梯的人数为 100 人。此时 p/ w=100/1700=0.059 f 流出 2 层楼梯口,从该时刻起, 疏散过程由距离控制疏散过渡到由二楼楼梯间瓶颈控制疏散阶段。由于 p/ w =200/1700= 0.12 ,可以使用公式 2 计算二楼楼梯口的疏散流量 f1 , 即:?/P0.270.73f1 = (3400/ 8040) 200 = 2.2 人/ s) (5) 式中的 3400 为两个楼梯口的总有效宽度,单位是 mm。而三、四层的人员在起火后 180s 时才开始疏散。三层人员在 286.5s(180+106.5)时到达二层楼梯口,与此同时四层人员到达三层楼梯口,第

17、五层到达第四层楼梯口。此时刻二层楼梯前尚等待疏散人员数 p1:p1 = 200 - (286.5 129.2) 2.2 = -146.1(人 ) 0 (6)所以,二层楼的人员已经全部到达一层此后,需要使用二层楼梯间的人数 p2 :p2 = 1003=300 (人) (7)相应此阶段通过二楼楼梯间的流量 f 2 :0.270.73f2 = (3400/8040) 200 = 2.5(人/ s) (8) 这 送 楼楼梯的疏散时间 t1 :t1 = 3002.5 = 120 ( s) (9)因为教学楼三、四、五层的结构相同,所以五层到四层,四层到三层和三层到二层所用的时间相等,因此人员的疏散在楼梯口

18、不会出现瓶颈现象所以,通过二楼楼梯的总体疏散时间 T :T = 286.5+ 1203 = 646.5 ( s) (10)最终根据安全系数得出实际疏散时间为 T 实际:T 实际 =646.5(1.52)=969.751293( s) (11)图 7 二楼楼梯口流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关于几点补充说明:以上是我们只对 B 座二楼的 15 号教室起火进行的假设分析和计算,此时当人员到达一楼即视为疏散成功。同理,当三楼起火的时候,人员到达二楼即视为疏散成功,四楼、五楼以此类推。因为 1 号教学楼 A、B 座结构的对称性所以楼层的其他教室起火与此是同一个道理。所以本文上述的分析与计算同时适用于 A、 B

19、 两座楼。另外当三层以上(包括三楼)起火的时候,便体现出 C 座二楼的作用。当 B 座的三楼起火的时候,B 座二楼的人员肯定是在 B 座三楼人员后对起火做出应对反应,所以会出现当三楼人员疏散到二楼的时候,二楼的人员也开始疏散的情况,势必造成二楼楼梯口出现瓶颈现象。因为 A、B 座的三、四、五楼并没有连接,都是独立的结构,出现火灾不会直接从 B 座的三楼威胁到 A 座三楼及其他楼层人员的安全,所以为了避免上述二楼楼梯口出现瓶颈现象的发生,我们让二楼的所有人员向 A 座的二楼转移,这样就会让起火楼层的人员能够更快的疏散到安全区域。当 B 座的四、五楼起火的时候也同样让二楼的人员向 A 座的二楼转移

20、,为二楼以上的人员疏散创造条件。同理,A 座也是如此。在对火灾假设分析和计算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对大教室的后门楼梯的疏散做出计算,由于 1 号教学楼的特殊性, A 座的四楼和 B 座的五楼没有大教室,所以大教室的后门楼梯疏散人员的速度是很快的,不会在大教室后门的楼梯出现瓶颈现象。关于 1 号教学楼的几个出口:u 大厅有一个大门u A 座一楼靠近正厅有一个门u A 座大教室旁边有一个门u B 座中教室靠近大厅正门侧面的窗户可以作为一个应急出口u A、B 座的底层都有一个地下室(当烟气蔓延太快来不及疏散,受烟气威胁的时候可以作为一个逃生去向)u A、B 座大教室各有一个后门合计: 8 个出口致校领导

21、的一封信尊敬的校领导,你们好。针对我校 1 号教学楼,我们数学建模小组通过实际测量、建立模型、模型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一旦 1 号教学楼发生火灾,人员有可能不能全部安全疏散。以上的分析是按一种很理想的条件进行的,并没有进行任何修正。实际上人在火灾中的行为是很复杂的,尤其是没有经过火灾安全训练的人 ,可能会出现盲目乱跑、逆向行走等现象,而这也会延长总的疏散时间。该模型在现阶段是一个人员疏散分析模型的基础,目前属于理论上的模型, 以上的计算结果都是通过手算或文曲星计算得到的。模型中的人员行走速度是通过多次观察该教学楼内下课时人员的行走速度和参照 Fru2in 给出的疏散时人员行走速度、NFPA 中

22、给出的人员行走速度以及目前人员疏散模型中通用的计算速度等修正而得到的,具有较为广泛的通用性。而预测的疏散时间是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人员行走速度而得到的,在计算疏散所用时间的时候在剔除疏散前人员的滞后时间(或称预移动时间) 外,所得到的时间是合理的。对于疏散前人员的滞后时间,参考 T. J . Shields 等试验结论:75 %人员在听到火灾警报后的1540 s 才开始移动,而整个疏散所用的时间为 646.5 s。在该例中起火教室的反应滞后时间为 60 s ,这是从开始着火时刻算起的。预移动时间与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建筑物中人员的自身特点和建筑物中的报警系统有着很大的关系,它是一个很不确定的数

23、值。本文中所用的预移动时间不到整个疏散过程中所用的时间的 10 %。二楼楼梯口流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 7 所示。由上可知, 二层以上的所有人通过二楼楼梯所需的时间为 646.5 s ,这比前面设定的可用安全疏散时间要长,因而不能保证有关人员全部安全疏散出去。楼梯的宽度和大厅的正门显然是制约人员疏散的一个瓶颈。造成这种情况的基本原因是该教学楼的疏散通道安排不当,楼梯通道的宽度不够,对此可以适当增大楼梯的总宽度;或者在教学楼的每个分支上再修一个楼梯,则人员的疏散会更加的畅通;最好是分别在A 座和 B 座新建一个象正门一样的出口,这样将大大的缓解了大厅正门疏散人员的压力,不至于造成大厅人员堵塞而影响楼上人员的疏散。另一方面,学校还应多增加一些消防设施,每个教室都该配备灭火器;学校还应加强学生消防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形式可以多样化、新颖化,比如做报告,上实践课,做消防演习等等。让他们了解一些消防逃生的常识,学会一些消防器材的使用,并让他们对自己所使用的教学楼有充分发认识和了解,一旦发生火灾好知道采取何种疏散方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安全区域。如果学校经费有限,也可以不花一分钱就可以消除这个消防隐患,就是合理安排上课的教室,避免每个楼层的所有教室都被用于上课。每层至少可以空出几个,这样就会大大的缓解人员疏散不利带来的危险。但是这样也有弊端,就是没有充分利用教室的使用价值,浪费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