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常见问题1对 AgCl 等饱和溶液,溶液中的 c(Ag+)和 c(Cl-)不一定相等,只有把 AgCl固体溶于水后所得的饱和溶液,两者才一致。2只有两种难溶电解质的构型相同时(如 AgCl 与 AgBr) ,才可以说 KSP越大的,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就越大(但溶解度不一定也越大,因为还涉及到物质的摩尔质量大小的问题) 。3对像 AgCl 与 AgBr 这样、两者 KSP处在同一数量级的,当向 AgCl 沉淀中加入一定浓度的 Br-,是可以把 AgCl 转化为 AgBr 沉淀的;同样的,如果向AgBr 沉淀中加入一定浓度的 Cl-,也是可以把转化 AgBr 为 AgCl 沉淀的
2、。但注意所加入的离子的浓度要足够大。4 “完全沉淀”的概念:溶液中当某种离子的浓度小于或等于 110-5mol/L,则可视为该离子被完全沉淀。据此可以推算出其它离子的浓度(如溶液的pH) 。5分步沉淀问题:如用 0.001mol/L 的 AgNO3溶液滴定均为 0.001mol/L 的 KCl和 K2CrO4的混合溶液,通过各自的 KSP计算沉淀时所需的 Ag+的浓度,就可以知道哪种离子先被沉淀。已知 AgCl 和 Ag2CrO4的 KSP分别是 1.810-10和 1.910-12。6以难溶电解质的成分的两种离子的浓度为两轴所建的坐标系中(如题 1) ,曲线上的点均为饱和状态,即两者的乘积均
3、为 KSP;线下的任意点均为不饱和状态,即两者的乘积小于 KSP;线上任意点为过饱和状态,即两者的乘积大于 KSP。基础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度积小的物质一定比溶度积大的物质溶解度小B 对同类型的难溶物,溶度积小的一定比溶度积大的溶解度小C 难溶物质的溶度积与温度无关D 难溶物的溶解度仅与温度有关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gCl 水溶液的导电性很弱,所以 AgCl 为弱电解质B溶度积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所以溶度积大的化合物溶解能力肯定大C将难溶电解质放入纯水中,溶解达平衡时,电解质离子的浓度的乘积就是该物质的溶度积 D一定温度下,向含有 AgCl 固体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水使
4、AgCl 溶解又达到平衡时,2AgCl 的溶度积不变,其溶解度也不变3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中,石灰乳悬浊液存在下列平衡:Ca(OH) 2(s) Ca(OH)2(aq) Ca2+(aq)+2OH-(aq),当向此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Ca 2+)增大 Bc(Ca 2+)不变 Cn(OH -)增大 Dc(OH -)减小4CaCO 3在下列液体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AH 2O BNa 2CO3溶液 CCaCl 2溶液 D乙醇5下列对水垢的主要成分是 CaCO3和 Mg(OH)2而不是 CaCO3和 MgCO3的原因解释中正确的有 AMg(OH) 2的溶度积大于 MgCO3的
5、溶度积,且在水中发生了沉淀转化BMg(OH) 2的溶度积小于 MgCO3的溶度积,且在水中发生了沉淀转化CMgCO 3电离出的 CO32发生水解,使水中浓度减小,对 Mg(OH)2的沉淀溶解平衡而言,QcKsp,生成 Mg(OH)2沉淀 DMgCO 3电离出的 CO32发生水解,使水中 OH浓度增大,对 Mg(OH)2的沉淀溶解平衡而言,QcKsp,生成 Mg(OH)2沉淀6在产生了 AgCl 沉淀的试管中,加入 KI 溶液,白色沉淀变为黄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说明 I-还原性比 Cl-强 B 该实验说明 I-还原性比 Cl-弱C该实验说明 AgI 溶解度比 AgCl 小 D KI 的加
6、入对 AgCl 的溶解平衡没有影响7已知:25时, 。下列说法正确-12-1sp sp22KMgOH=5.60,KMgF=7.430的是A25时,饱和 溶液与饱和 溶液相比,前者的 大222+cgB25时,在 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 NH4Cl 固体, 增大gC 25 时, 固体在 20mL 001 mol L-1氨水中的 Ksp比在 20 mL001 2MOHmol L-1NH4Cl溶液中的 Ksp 小D25时,在 液中加入 NaF 溶液后。 不可能转化为 MgF22g2MgOH8在已知 AgCl 和 Ag2CrO4的溶度积分别为 1810 10 mol2 和 2010 12 mol3L3 。
7、若用难溶盐在溶液中的浓度来表示其溶解度,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gCl 和 Ag2CrO4的溶解度相等 3BAgCl 的溶解度大于 Ag2CrO4C两者类型不同,不能直接由 Ksp 的大小来判断其溶解能力的大小 D都是难溶盐,溶解度无意义6向盛有 1 mL 01 mol/L MgCl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 12 滴 2 mol/L NaOH 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再滴加 2 滴01 mol/L FeCl3溶液,观察到白色沉淀转化为红褐色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由以上现象可以推知,相同条件下Mg(OH)2和 Fe(OH)3中溶解度较大的是_。一、课堂巩固:1B 2D
8、 3B 4A 5BD 6C 7B 8.C6Mg 2+2 OH = Mg(OH)2 3Mg(OH)2 + 2Fe3+ = 3Mg2+ + 2Fe(OH)3 Mg(OH)2 4针对性训练1常温下,CaSO 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 K 甲 (CaSO 4)=9 10-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点对应的 KSP 小于 c 点对应的 KSPBa 点变为 b 点将有沉淀生成C加入蒸馏水可以使 c 点变为 d 点D含有大量 SO2-4 的溶液中肯定不存在 Ca2+2查阅资料得知 Fe3+、Mg 2+、Al 3+在浓度均为 01 molL-1 时,氢氧化物沉淀的 pH 如下表:氢氧化物
9、 Fe(OH)3 Mg(OH)2 Al(OH)3开始沉淀的 pH 2.3 10.8 3.7 开始溶解的 pH:7.8完全沉淀的 pH 4.3 12.4 5.2 完全溶解的 pH:10.0若要从含 Fe3+、Mg 2+、Al 3+的混合溶液中,只得到 Fe(OH) 3 沉淀,则应调节溶液的pH 范围是 ( )A12414 B78100 C3752 D1001083已知:K sp(AgCl)=1.810-10,K sp(AgI)=1.510-16,K sp(Ag2CrO4)=2.010-12,则下列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Ag +浓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 AgClAgIAg 2CrO4 B. A
10、gClAg 2CrO4AgIC. Ag2CrO4AgClAgI D. Ag2CrO4AgIAgCl4常温下,AgCl、AgBr、AgI 的溶度积常数(K sp)依次为 1.810-10mol/L2、5.010 -13mol/L2、8.310 -17mol/L2。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能力:AgClAg IAgIB向 AgCl 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 NaBr 溶液,有 AgBr 沉淀生成C向 AgBr 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 NaCl 溶液,不可能有 AgCl 沉淀生成D向 AgI 饱和溶液中加入 NaI 固体,有 AgI 沉淀生成5已知 25时 CaC2O4、CaCO
11、 3、AgCl 的溶度积常数(K sp)分别为:2.5710 -9、8.710 -9、1.810-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难溶电解质相比较时, Ksp 小的溶解能力一定更小B任何含 AgCl 固体的悬浊液中,c(Ag +)=c(Cl-)C欲使 Ca2+沉淀更完全,选择 Na2C2O4 作沉淀剂效果比 NaCO3 更好D25时,向 Mg(OH)2悬浊液中加入盐酸, Mg(OH)2的 Ksp 变大6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 AmBn在水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其平衡常数 Ksp cm(An )cn(Bm ),称为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25时,在 AgCl 的白色悬浊液中,依次加入等浓度5的
12、KI 溶液和 Na2S 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出现黄色沉淀,最后生成黑色沉淀已知有关物质的颜色和溶度积如下:物质 AgCl AgI Ag2S颜色 白 黄 黑Ksp(25) 1.81010 1.51016 1.8105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同类型的难溶物溶度积小的沉淀可以转化为溶度积更小的沉淀B若先加入 Na2S 溶液,再加入 KI 溶液,则无黄色沉淀产生C25时,饱和 AgCl、AgI、Ag 2S 溶液中所含 Ag 的浓度相同D25时,AgCl 固体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Cl、CaCl 2溶液中的溶度积相同7以 MnO2为原料制得的 MnCl2溶液中常含有少量 Cu2 、Pb 2 、
13、Cd 2 等金属离子,通过添加过量难溶电解质 MnS,可使这些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经过滤除去包括 MnS 在内的沉淀,再经蒸发、结晶,可得纯净的 MnCl2.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可推知 MnS 具有的相关性质是( )A具有吸附性BMnS 的 Ksp与 CuS、PbS、CdS 等相同C相同温度下,MnS 的 Ksp大于 CuS、PbS、CdSD相同温度下,MnS 的 Ksp小于 CuS、PbS、CdS8已知 25时,AgI 饱和溶液中 c(Ag+)为 1.2310-8mol/L,AgCl 的饱和溶液中 c(Ag+)为1.2510-5mol/L。若在 5mL 含有 KCl 和 KI 各为 0.0
14、1mol/L 的溶液中,逐滴加入5mL0.01mol/L 的AgNO3溶液形成浊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 AgNO3溶液时首先生成 AgCl 沉淀BAgI 的溶度积常数为 1.2310-10C浊液中 Cl-和 I-离子浓度之比约为 1.03106D如果不考虑水的蒸发,升高温度,则浊液中的沉淀的质量不变9已知 Ksp(Ag3PO4)=1.410-16,K sp(Ag2S)=6.310-50,K sp(AgCN)=1.210-16,则下列盐的饱和溶液按 Ag+浓度大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Ag3PO4Ag 2SAgCN B. Ag 3PO4AgCNAg 2SC. AgCNAg 3PO
15、4Ag 2S D. Ag2S AgCNAg 3PO410某溶液中同时存在 Mg2+、Fe 2+、Mn 2+和 Al3+四种金属离子(浓度均为 0.1mol/L) 。现用碱调节溶液的 pH,根据右表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溶度积常数Mg(OH)2 1.210-116AAl 3+最先转化为 Al(OH)3 沉淀B加碱过程中,Fe 2+、Mn 2+几乎同时转化为沉淀C要使 Mg2+转化为沉淀,溶液的 pH 应大于 9DpH=14 时,四种金属离子全部以沉淀形式存在11. 25时,向 AgCl 悬浊液中依次加入浓度相同的 KI 溶液和 Na2S 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出现黄色沉淀,最后出现黑
16、色沉淀。已知有关物质的颜色和溶度积如下表:物质 AgCl AgI Ag2S颜色 白 黄 黑Kw(25) 1.810-10 1.510-16 1.810-3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溶度积小的沉淀可以转化为溶度积更小的沉淀B若先加入 Na2S 溶液,再加入 KI 溶液,则无黄色沉淀产生C25时,AgCl 固体在等体积等浓度的 NaCl、CaCl 2溶液中的溶度积相同D. AgCl 固体在等体积等浓度的 NaCl、CaCl 2溶液中的 c(Ag+)相同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和相同体积、相同 pH 的硫酸、盐酸和醋酸所需相同浓度的 NaOH 溶液的体积关系:V 1V 2V 3B. 已知
17、难溶物 FeS 的 KSP = 8.110-17,FeS 饱和溶液中 c (H+)2c (S2-) = 1.010-22,为使溶液里 c (Fe2+)达到了 1 molL-1,应调节溶液中的 c(H+)为 1.11103 molL-1C. 稀氨水中部分粒子的浓度大小关系: c(NH4+)c (OH- )c(H +) c(NH3H2O)D. 已知氢气的标准燃烧热为 285.8 k Jmol -1,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 + O2(g) 2H2O(g) H = 285.8 k Jmol -113右表是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g 水):(假设:盐类共存时不影响各自的溶解度,分
18、离晶体时,溶剂的损耗忽略不计)用物质的量之比为 11 的硝酸钠和氯化钾为原料,制取硝酸钾晶体,其流程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和的实验过程中,都需要控制温度B实验操作依次为:加水溶解、蒸发浓缩结晶、趁热过滤C实验操作依次为:加水溶解、蒸发浓缩结晶、趁热过滤D用 95%的酒精洗涤所得的硝酸钾晶体比较好14 已知常温下:K SP (AgCl) = 1.81010 mol2L2 ,K SP (Ag2CrO4) = 1.91012 Fe(OH)2 1.610-14Mn(OH)2 4.010-14Al(OH)3 1.310-33- A CB D 7mol3L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gCl 在饱和
19、NaCl 溶液中的 K SP 比在纯水中的 K SP 小B向 AgCl 的悬浊液中加入 NaBr 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淡黄色,说明 KSP (AgCl) c(NO3 )c(Cl ) c(I ) c(Ag+)D若在 AgI 悬浊液中滴加少量的 KCl 溶液,黄色沉淀不会转变成白色沉淀22海水中含有丰富的镁资源。某同学设计了从模拟海水中制备 MgO 的实验方案:MX1.0 L(25,pH=8.3)1.0 mL 1.0 mol/L NaOH NY NaOHp=1.0 MgONaMg2Ca2 Cl 3HC模拟海水中的离子浓度 0.439 0.050 0.01 0.560 0.0019(mol/L) 1
20、注: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浓度小于 1.0105 mol/L,可认为该离子不存在;实验过程中,假设溶液体积不变。已知:K sp(CaCO3)4.9610 9;K sp(MgCO3)6.8210 6 ;KspCa(OH)24.6810 6 ;K spMg(OH)25.6110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沉淀物 X 为 CaCO3 B滤液 M 中存在 Mg2 ,不存在 Ca2C滤液 N 中存在 Mg2 、Ca 2D步骤中若改为加入 4.2 g NaOH 固体,沉淀物 Y 为 Ca(OH)2 和 Mg(OH)2 的混合物用含 a 的代数式表示)23下表是五种银盐的溶积常数(25C)化学式 AgCl Ag2
21、SO4 Ag2S AgBr AgI溶度积 1.810-10 1.410-5 6.310-50 5.410-13 8.310-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向 Ag2SO4 饱和溶液中加入 Na2SO4 固体后会生成白色沉淀B将少量氯化银溶于水后,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 Na2S,能生成黑色沉淀C氯化银、溴化银和碘化银在常温下的溶解度依次增大DAgBr 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 NaCl 也可能会生成 AgCl 沉淀 来源:Z+xx+k.Com24下列有关沉淀溶解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A.KSP(AB2)小于 KSP(CD),则 AB2 的溶解度小于 CD 的溶解度B.在氯化银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
22、蒸馏水,氯化银的 KSP 增大C.在氯化银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碘化钾固体,氯化银沉淀可转化为碘化银沉淀D.在碳酸钙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稀盐酸,溶解平衡不移动25某化学兴趣小组拟用粗氧化铜(含少量铜粉、氧化铁及不溶于酸的杂质) 制取无水氯化铜,其制备步骤如下:实验过程中溶液pH控制及所用的物质 x,y参照下表确定:表I 表II物质 开始沉淀时 pH 完全沉淀时 pHFe(OH)3 2.7 3.7过量盐酸过滤 粗氧化铜溶液 I沉淀 I溶液 II加入X加入 YpH=5 过滤 沉淀 II溶液 IIICuCl22H2OCuCl210请填写下列空白(1)溶液I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 ;沉淀的成
23、分(化学式)是 。(2)步骤加入的试剂x可选用表中的 (填序号,且选出全部合理的)。(3)步骤加入的试剂y可选用表中的 (填序号,且选出全部合理的)。(4)步骤要得到无水CuCl 2,应控制的一定条件是 。26、蛇纹石可用于生产氢氧化镁,简要工艺流程如下:I制取粗硫酸镁:用酸液浸泡蛇纹石矿粉,过滤;并在常温常压下结晶,制得粗硫酸镁(其中常含有少量 Fe3+、Al 3+、Fe 2+等杂质离子) 。II提纯粗硫酸镁:将粗硫酸镁在酸性条件下溶解,加入适量的 0.1 mol/L H2O2溶液,再调节溶液 pH 至 78,并分离提纯。III制取氢氧化镁:向步骤 II 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已知:金属离
24、子氢氧化物沉淀所需 pHFe3+ Al3+ Fe2+ Mg2+开始沉淀时 1.5 3.3 6.5 9.4沉淀完全时 3.7 5.2 9.7 12.4请回答:(1)步骤 II 中,可用于调节溶液 pH 至 78 的最佳试剂是 (填字母序号)。A. MgO B. Na2CO3 C. 蒸馏水 (2)工业上,常通过测定使铁氰化钾(K 3Fe(CN) 6)溶液不变色所需 H 2O2溶液的量来确定粗硫酸镁中 Fe2+的含量。已知,测定 123 g 粗硫酸镁样品所消耗的 0.1 mol/L H2O2溶液的体积如下表所示。 平行测定数据实验编号 1 2 3 4 平均值消耗 H 2O2溶液的体积/mL 0.32
25、 0.30 0.30 0.32 0.31Fe(OH)2 7.6 9.6Cu(OH)2 5.2 6.4氧化剂 调节 pH 的物质A 双氧水 E 氨水B 高锰酸钾 F 碱式碳酸铜C 氯水 G 氧化铜D 硝酸 H 氢氧化铜11Fe 2+与 H2O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根据该表数据,可计算出 123 g 粗硫酸镁样品中含 Fe2+ mol。(3)工业上常以 Mg2+的转化率为考察指标,确定步骤 III 制备氢氧化镁工艺过程的适宜条件。其中,反应温度与 Mg2+转化率的关系如右图所示。步骤 III 中制备氢氧化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根据图中所示 50 前温度与 Mg2+转化率之间的关系,可判断此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 )反应。图中,温度升高至 50 以上 Mg2+转化率下降的可能原因是 。 Ksp 表示沉淀溶解平衡的平衡常数。已知:Mg(OH)2(s) Mg2+ (aq)+ 2OH- (aq) Ksp = c(Mg2+)c2(OH-) = 5.610-12Ca(OH)2(s) Ca2+ (aq) + 2OH- (aq) sp = c(Ca2+)c2(OH-) = 4.710-6若用石灰乳替代氨水, (填“能”或“不能” )制得氢氧化镁,理由是答案:B D C C C C C C B D D B C D BA D C B B C A C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