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内病名概念.doc

上传人:j35w19 文档编号:7462876 上传时间:2019-05-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内病名概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内病名概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内病名概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内病名概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内病名概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以下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医内科学分册01 第 1 节 感冒【定义】感冒是因外感风邪为主的六淫之邪和时行病毒,客于肺卫,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内科常见疾病。【范围】西医学所称的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病因病机】一、病因 六淫之邪、时行病毒侵袭人体而致病。02 第 2 节 咳嗽【定义】 咳嗽是指外感或内伤等多种病因所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的病证。咳,指有声无痰;嗽,指有痰无声。临床上一般为痰声并见,故合称咳嗽。【范围】西医学中呼吸道感染、急(慢) 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等疾病表现以咳嗽

2、为主症时,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病因病机】咳嗽为肺系疾患的主要症状之一。究其成因不外外感、内伤二途。其主要病机为邪犯干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03 第 3 节 哮病【定义】哮病系脏气虚弱,宿痰伏肺,复因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过激、劳倦过度等触动,以致气滞痰阻,气道挛急、狭窄而发病,以发作性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甚则喘息不得平卧为主要表现的顽固发作性肺系疾病。【范围】西医学中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其它如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心源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等具有本病证候特点者,皆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病因病机】哮病的病理因素以痰为主。痰的产生是在脏腑功能失调的基础上,复加外感六

3、淫、饮食不节、情志过激、劳倦过度等因素而诱发。04 第 4 节 喘病【定义】喘病是因久患肺系疾病或它脏病变影响,致肺气上逆,肃降无权,以气短喘促,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唇甲青紫为特征的病证。【范围】西医学中阻塞性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左心功能不全,其它如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纤维化、肺结核、矽肺、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出现呼吸困难时,均可按本篇辨证论治。【病因病机】六淫外感、七情所伤、饮食劳倦、痰热内蕴以及水饮储。留等都可引起喘病,而喘病发生的关健又在于人体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以致肺气上逆所致。05 第 5 节 肺胀【定义】肺胀是因喘咳日久,肺脾肾心俱虚,气道滞塞,肺气胀满,出现以胸部膨满

4、,咳逆上气,动后尤甚,痰涎壅盛,甚则面色晦黯,唇舌紫绀,面目四肢浮肿,病程缠绵,经久不愈为特征的疾病。【范围】西医学中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如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合并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老年性肺气肿等病,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病因病机】肺胀是由于慢性咳喘气逆,反复发作,以致肺脾肾心等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敷布障碍而形成。因此其病变部位主要在肺,兼及它脏。06 第 6 节 肺痈【定义】肺痈是由风热邪毒蕴滞于肺,热壅血瘀,血腐化脓而成,以发热、胸痛、咯吐腥臭脓血痰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病。【范围】西医学中肺脓肿、化脓性肺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囊肿、肺结核空洞、肺坏疽(已少见)

5、 等伴化脓感染而表现为肺痈者,均可参考本篇辩证论治。【病因病机】感受外邪,或痰热素盛,痰热壅阻肺络,血滞为瘀,痰热与瘀血内郁蕴酿成痈,血败肉腐化脓,肺络损伤,脓疡溃破外泄。07 第 7 节 肺痨【定义】肺痨多因体质虚弱,气血不足,痨虫侵肺所致,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消瘦等症为其临床特征,为有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范围】西医学中肺结核病及肺外结核与本病表现相同者,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病因病机】一、病因 感染痨虫 痨虫传染是形成本病的唯一外因,因直接接触本病患者,痨虫侵入人体而成病。08 第 8 节 肺癌【定义】肺癌是正气内虚,痰浊瘀毒胶结于肺所致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以呛咳,痰血或咯血

6、,胸痛,发热,声音晰哑,消瘦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范围】西医学中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等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09 第 9 节 *失音【定义】失音是指以声音嘶哑,甚则不能发出声音为特征的病证。主要由于感受外邪,壅遏肺气,或痰湿水瘀停滞声道,使声道失于宣畅,或五脏精气亏耗,声道失于滋润所致。【范围】西医学中急性喉炎、慢性喉炎、急性会厌炎、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喉脓肿、喉水肿、喉白喉、喉头结核、声带创伤、声带结节、声带息肉、癔病性失音以及其它疾病兼有失音者,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10 第 1 节 心悸【定义】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是指由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痰瘀阻滞心脉,邪扰心神所致,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

7、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病证。常伴有气短,胸闷,甚则眩晕,喘促,脉象或迟或数,或节律不齐。其中因惊恐、劳累而发,时发时止,不发时如常人,其证较轻者,为惊悸;并无外惊,每由内因引起,自觉终日心中惕惕,稍劳即发,病来虽渐,但全身情况较差,病情较为深重者,为怔忡。惊悸日久不愈,可发展为怔忡。【范围】西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以及心功能不全、一部分神经官能症等,凡具有心悸表现者,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11 第 2 节 胸痹心痛【定义】胸痹心痛是由心气血不足,阴寒、痰浊、瘀血等邪气留踞胸中,郁阻脉络而致胸闷,胸膺

8、、背、肩胛间痛, ,两臂内痛,短气等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的心胸病证。轻者仅膻中或胸部憋闷、疼痛,可伴有心悸,称为厥心痛;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疼痛剧烈而持续不能缓解,四肢厥逆,面色苍白,冷汗淋漓,脉微欲绝,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称为真心痛。【范围】西医学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及心包炎、风湿性心瓣膜病、梅毒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二尖瓣脱垂综合征等疾患,出现以胸闷、短气、心背彻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均可参照本篇进行辨证论治。12 第 3 节 眩晕【定义】眩晕是目眩与头晕的总称。目眩以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为特征;头晕以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为特征。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一

9、眩晕.外感、内伤均可发生眩晕。【范围】西医学内耳性眩晕如美尼尔氏综合征、迷路炎、内耳药物中毒、前庭神经元炎、位置性眩晕、乘车船引起的晕动病等;中枢性眩晕如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锁骨下动脉偷漏综合征、延髓外侧综合征、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性脑病、脑干出血等;颅内占位性疾病如听神经纤维瘤、小脑肿瘤、第四脑室肿瘤等;颅内感染性疾病如颅后凹蛛网膜炎、小脑脓肿等;其它如延髓空洞症、眼疾、头部外伤、低血压、贫血及阵发性心动过速等出现眩晕征象者,均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13 第 4 节 中风【定义】中风病是在人体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多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厚味及烟酒等诱发,以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

10、,形成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为基本病机,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喎斜,不语或言语誉涩,偏身麻木为主症,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好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范围】中风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与西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相似,尤以颈内动脉系统的脑血管病为主。凡以急性起病,神昏或昏仆、半身不遂、口舌喎斜、言语障碍、偏身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脑血管病,不论是出血性的,还是缺血性的,均可参照本一篇辨证论治。14 第 5 节 失眠【定义】失眠是指外邪扰动,或正虚失养,导致神不安舍,临床以经常性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范围】西医学的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脑震荡后遗症、以及高

11、血压、肝病、甲状腺机能亢进、贫血、脑动脉硬化、慢性中毒、精神分裂症早期患者,以失眠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成因病机】人的寤寐,由心神控制,而营卫阴阳的正常运行是保证心神调节寤寐的基础。灵枢营卫生会云:“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 ,凡影响营卫气血阴阳的正常运行,使神不安舍,都会成为失眠的病因病机。15 第 6 节 痴呆【定义】痴呆是指以智能低下,记忆、理解、判断力明显减退,精神呆滞,反应迟钝,寡言善忘,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为精血亏虚,或痰浊瘀血上犯清窍,脑健失养,元神失调.【范围】西医学中的先天性痴呆、脑血管性痴呆、老

12、年性痴呆、早老性痴呆,以及感染性疾病、中毒性疾病、外伤性疾病和精神病后期出现痴呆表现者,不伴有意识障碍情况下,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痴呆既可是二个.独立的病,又可既发于其它疾病,成为该病某阶段的表现。16 第 7 节 痫病【定义】痫病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其特征为发作时神情恍惚,甚则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有猪羊般叫声,移时苏醒,醒如常人。多因先天禀赋受损,气血瘀滞,或惊恐劳伤过度,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使痰壅风动,上扰清窍而致。【范围】本病与西医学的癫痛基本相同,无论原发性癫痛,还是继发性雍痛,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17 第 8 节 癫病【定义】癫病是以精神抑

13、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少动等为特征。多由禀赋不足、七情内伤等因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滞痰结血瘀,蒙塞心神,神明失用而成。【范围】西医学的精神分裂症的精神抑郁型、躁狂抑郁症的抑郁型大致相当于本病。凡此诸病出现上述表现者,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18 第 9 节 狂病【定义】狂病是以精神亢奋,躁扰喧狂不宁,毁物打骂,动而多怒,狂乱奔走,不避水火,不辨亲疏等为特征。病由大怒卒惊,触动肝火,心火或阳明腑热上冲,元神被扰,神明无以自主而成。与癫病并列,而狂病属阳,癫病属阴。【范围】西医学精神分裂症的紧张性兴奋型及青春型、躁狂抑郁症的躁狂型、急性反应性精神病的反应性兴奋状态等大致相当于本病,

14、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19 第 10 节 痿病【定义】痿病是肢体的皮、肉、筋、骨、脉受到外邪浸淫,或因五脏内伤而失养引起的,以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为特征的一种难治病。感受温热病邪,灼伤阴液;脾胃虚弱,肝肾亏虚,肌肉筋脉失养;或湿热浸淫,瘀阻脉络等,是本病常见的病因病机。本病可突然发病,也可缓慢形成。轻者肢软无力,重者四肢痿废不用。【范围】西医学的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发性神经炎、急性脊髓炎、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瘾病性瘫痪、肌萎缩侧索硬化,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并发软瘫的后遗症等,凡见到肢体痿软,临床表现与痿病相似者,均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20 第 1 节 胃脘痛【定义

15、】胃脘痛系指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多因外邪袭侵,恼怒过劳,饮食不节,起居失宜致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而成。【范围】西医学中急性单纯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痉挛、胃粘膜脱垂症、十二指肠炎相当于中医胃脘痛。胃、十二指肠其它疾病若临床上以胃院部疼痛为主症者,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21 第 2 节 痞满【定义】痞满是以胃院部痞闷满胀不舒无痛,触之无形,按之柔软为临床表现的病证。多因情志所伤、饮食失节、劳逸失调、痰瘀内阻、脾胃虚弱以及外邪侵袭等,导致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而成。【范围】西医学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当于痞满。消化系统其它胃部疾病若出现以胃院部痞闷胀满不舒为主要症状

16、者,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22 第 3 节 腹痛【定义】腹痛是指胃院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的疼痛。凡外邪侵袭、劳倦内伤、饮食积滞、痰瘀内停等均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生腹痛。【范围】腹痛是临床常见病症。西医学中肠痉挛、神经官能性腹痛、消化不良性腹痛、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结核性腹膜炎、术后肠粘连等,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至于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肠炎、胆囊炎、肾绞痛、膀胧炎等所致腹痛,可参照相应章节的病证辨证论治。23 第 4 节 湿阻【定义】湿阻是指湿邪滞于脾胃引起的以全身困重乏力、胸闷腹胀、口淡纳呆、苔腻为主症的病证。多发于夏季梅雨时节,在我国东南沿海及气候潮湿地区尤为常见。【范围

17、】西医学消化系统胃和十二指肠疾病以及其它内科杂病,出现以本证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24 第 5 节 痢疾【定义】痢疾系因感受湿热病毒,或内伤饮食,积滞肠腑,肠道传导失司,脂膜血络受伤,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呈赤白粘冻或脓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传染性疾病。【范围】西医学中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相当于本病。某些食物中毒或药物中毒、溃疡性结肠炎等,若主要临床表现与本病相似者,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25 第 6 节 呕吐【定义】呕吐是指因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致胃内容物由口中吐出的病证。【范围】呕吐为临床所常见,可单独发生,也可伴见于多种西医急慢性疾病过程中,如急慢性胃炎、急性胆囊炎

18、、胃粘膜脱垂、胃肠神经官能症、阑尾炎、胰腺炎,不完全性幽门梗阻、肠梗阻、药物反应及妊娠反应等,以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可参照本篇进行辨证论治。26 第 7 节 呃逆【定义】呃逆是指胃失和降,气逆动膈,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的疾病。【范围】西医学中膈肌痉挛、胃炎、胃扩张、胃肠神经官能症以及胃肠手术后出现以呃逆为主要症状者,均可参照本篇进行辨证论治。27 第 8 节 噎膈【定义】噎膈是以吞咽困难,饮食受阻于食管,饮食不下,或食入即吐为主症的病证。噎即噎塞,指吞咽不畅或困难;膈即格拒,指饮食难下,或食入即吐。噎可单独为病出现,亦可为膈之前驱,但临床多噎膈并见。多因情志失和,饮食所伤,

19、年老体弱,脏腑失调,以致津血枯搞,气血痰瘀互结填塞胸膈,阻于食道而成。【范围】西医学中食管癌、贲门癌、食管良性狭窄、食管炎、食道贲门弛缓症等相当于噎膈病,消化系统食管的其它疾病在临床上若出现以本病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均可参照本篇进行辨证论治。28 第 9 节 泄泻【定义】泄泻系因感受外邪,或饮食内伤,致脾失健运,大肠传导失司,湿盛内阻,以大便次数增多,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如水样为主要表现的病证。【范围】西医学中急慢性肠炎、肠吸收功能紊乱、胃肠型感冒、食物中毒、过敏性结肠炎、肠结核等以泄泻为主要表现者,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29 第 10 节 便秘【定义】便秘系因气阴不足,阳虚寒凝,或燥热内结,痰湿

20、阻滞,使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所.致的,以排便间隔时间延长,大便干结难解,或虽有便意而排出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范围】西医学中因肠动力减弱、肠道刺激不足引起的便秘,肠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便秘,直肠肛门病变如肛裂、痔疮等引起的便秘,以及药物作用引起的便秘,热病伤阴后的便秘等,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便秘可以作为独立存在的疾病,也可以见于许多疾病病变过程中。30 第 1 节 黄疸【定义】黄疸是因时气疫毒、湿热、寒湿等外邪侵袭,或饮食失节,嗜酒无度,误食毒物,或劳倦内伤,以致疫毒滞留,寒湿阻遏,湿热交蒸,气滞血瘀及肝胆脾胃功能失调,胆失疏泄而胆汁泛溢,出现以面、目、身肤发黄,小便黄赤为主要特征的病证。

21、【范围】本病证存在于多种外感疾病和内伤疾病中,与西医学的黄疸含义相同。西医学中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损伤、肝硬化、胆石症、胆囊炎、先天性胆红质代谢功能缺陷、溶血性黄疸、钩端螺旋体病等,具有黄疸体征者,可按本篇辨证论治。其它如败血症、胰腺炎及妊娠引起的黄疸,亦可参照本证辨治。肝癌、胆囊癌、胰头癌、乏特氏壶腹周围癌等引起的黄疸,亦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31 第 2 节 胁痛【定义】胁指侧胸部,即由腋以下至第十二肋软骨部分的统称,故胁痛系指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常因气滞、血瘀、湿热及实火,或肝之阴阳不足致肝络不畅,气血失养所致。【范围】西医学中的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肝脓肿、肝

22、囊肿、肝血管瘤、肝寄生虫病,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肋间神经痛、胸膜炎及胸膜肥厚粘连、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神经官能症等疾病中出现以胁痛为主的症状时,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32 第 3 节 头痛【定义】头痛是指因风寒湿热之邪外袭,或痰浊瘀血阻滞,致使经气上逆,或肝阳郁火上扰清空,或气虚清阳不升,或血虚脑髓失荣等所致的慢性反复发作性且经久不愈的头部疼痛。【范围】西医学的传染性及感染性发热病、高血压、颅内疾病、神经官能症及偏头痛型血管性头痛均可见头痛一症,而偏头痛包括典型偏头痛、基底动脉偏头痛、眼肌瘫痪型偏头痛、颜面型偏头痛、组织胺性头.痛、肌紧张性头痛、心因性头痛、外伤后神经综合征。以上疾病及枕大

23、神经痛、颈椎病头痛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33 第 4 节 痉病【定义】痉病是由于风、寒、湿、痰、瘀等阻滞脉络,心、肝、胃、肠热邪炽盛,或阴虚血少,元气亏损,筋脉失濡,拘急挛缩,甚或邪扰神明引起的以颈项强急,四肢抽搐,口噤戴眼,角弓反张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危重病。【范围】痉病可见于外感病,亦可出现在内伤杂病中,西医学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破伤风及各种病因引起的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血管病、脑脓肿、脑肿瘤、脑寄生虫病等疾病患者出现痉病表现,以及各种原因所致的高热惊厥者,均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34 第 5 节 胆胀【定义】胆胀是以右胁痛胀,口苦,善太息,多伴有胃院胀满

24、,并反复发作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多由七情所伤、饮食不节等因素致肝胆疏泄失职,脾胃升降乖逆,胆腑壅胀而成。【范围】西医学中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急慢性胆管炎、胆道功能失调症、胆汁瘀积症、胆石症等,如具有胆胀特点者,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病因病机】本病因情志所伤,饮食失节,劳逸失度,寒温不.适及六淫外袭致肝失疏泄,胆失通降或脾胃升降失司,胆汁瘀结或胆络瘀滞,胆腑壅胀而成。35 第 6 节 *胆瘅【定义】胆瘅是指由胆邪上逆犯胃,胆胃失于和降,以口苦、呕苦、嘈杂、脘胁胀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范围】西医学中胃术后碱性返流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返流性食道炎及胆系感染性疾病等,以口苦、嘈杂、胃院胀

25、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36 第 7 节 鼓胀【定义】鼓胀以腹部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特征。多因湿热毒邪久羁,情志所伤,劳欲过度,饮食不节,血吸虫感染,或黄疸、积聚失治等,使肝、脾、肾功能失调,气、血、水淤积于腹内而成。【范围】西医学中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等引起的肝硬化腹水、结核性腹膜炎、红斑狼疮、腹内肿瘤等疾病出现鼓胀征象者,亦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病因病机】鼓胀的发病主要由于酒食不节,情志所伤,劳欲过度,感染血吸虫以及黄疸、积聚失治,致肝脾肾俱损或功能失调,血瘀癥积,湿热内蕴,气血水搏结,三焦失司,水泛络伤。37 第 8 节 肝癌【定义】肝癌是以上腹部或右上腹部

26、疼痛、胀满或肿块为特征,伴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消瘦乏力,甚至黄疸、鼓胀、发热、出血等表现的一种疾病。多由于感受湿热毒邪迁延留滞,七情郁结,饮食内伤等所致肝脾失和,气血痰毒瘀结脉络,日久渐聚积成块停于胁腹而成。【范围】西医学中原发性肝癌,包括单纯型、硬化型和炎症型,以及继发性肝转移癌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38 第 9 节 颤证【定义】颤证是指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轻者仅有头摇,或限于手足或单一肢体轻微颤动,可坚持工作,生活自理;重者全身颤动,头部震摇大动,扭转痉挛,四肢颤动不止,不能自理生活,甚或卧床不起。此证多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多由于年老体弱,情志、饮食失调,

27、劳伤过度而致气血阴精亏损,风火痰瘀阻滞脉络,筋脉失养而成。【范围】颤证可作为一种原发性疾病单独出现,亦可继发于其它疾病。西医学中锥体外系疾病所致的不随意运动如震颤麻痹、.舞蹈病、手足徐动症等,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39 第 1 节 水肿【定义】水肿是指由外感、内伤多种原因造成肺脾肾三脏对水液宣化输布功能失调,致使体内水液潴留,泛滥于肌肤,引起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等为临床特征的疾病。【范围】西医学中心原性水肿,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所见之肾原性水肿,低蛋白血症、维生素 B1 缺乏症、严重贫血等引起的营养不良性水肿,甲状腺机能减退、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引起的内分泌性水肿,以及特发性

28、水肿等,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40 第 2 节 淋病【定义】淋病是指小便频急短涩,滴沥刺痛,小腹拘急,或痛引腰腹的疾病。淋病初起主要是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久病则由实转虚。若肾气已虚而湿热未净,形成肾虚而膀胱湿热的虚实夹杂之证。后期亦可致肾阳衰微,湿浊之邪壅滞,三焦气化不利而转变成关格。【范围】淋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也可合并于其它内伤杂病之中。西医学中泌尿系疾患,男性生殖系疾患,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膀胱炎、尿道炎、膀胱结核、泌尿系结石、膀胱肿瘤、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乳糜尿等,临床以小便频、急、涩、短、痛,小腹拘急,或痛引腰腹为特征时,均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41

29、第 3 节 癃闭【定义】癃闭是由肾与膀胱功能失调,三焦气化不利导致的以排尿困难,小便量少,点滴而出,甚则闭塞不通为主症的疾病。其中,小便不利,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者,称为癃,小便闭塞,点滴不通,病势较急者,称为闭。癃和闭虽有一定区别,但都是指排尿困难,只是病情有轻重程度的不同,亦有开始滑滴而量少,继则闭而不通者,因此多合称为癃闭。【范围】西医学中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尿潴留和无尿症,如神经性尿闭、膀胱括约肌痉挛、尿路结石、尿路肿瘤、尿道狭窄、尿路损伤、前列腺肥大、脊髓炎所致的尿赌留;肾前性的、肾后性的及肾实质性病变所导致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少尿或无尿症,均可参考本篇进行辨证论治。【病因病机】在生理情

30、况下,水液通过胃的受纳、脾的转输、肺的肃降、肾的气化,使清者上归于肺而布散周身,浊者下输膀胱,而排出体外,从而维持人体正常的水液代谢。此外,三焦水道通利与否,还与肝气的条达,以及膀胱有无血瘀、沙石、肿块等阻塞有关。因此无论是感受湿、热等外邪,还是因饮食偏嗜肥甘酒热辛辣之品、劳倦过度、年老体虚、久病伤肾、房劳过度、七情内伤等等内伤因素,或者因外伤、沙石、肿块等原因,凡使上、中、下焦任何一个环节功能发生障碍,均能导致本病。42 第 4 节 关格【定义】关格是指因脾肾阳虚,浊毒壅阻,三焦气化失司所致以小便不通且呕吐不止为特征的一种危重病证。小便不通名曰关,呕吐不止名曰格,两者并见曰关格。关格晚期,浊

31、毒、瘀血相因为患,可致五脏俱伤而正虚邪实,寒热错杂,变证多端。【范围】西医学的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动脉硬化性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家族性肾炎、糖尿病性肾病、各种中毒性肾病、多发性骨髓病、多囊肾、痛风性肾病、高血压性肾病、多发性肾结石,以及各种原因所致的尿储留、肝肾综合征、前列腺增生、下腔静脉栓塞、肾血管狭窄等所致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或因失血、休克、败血症、流行性出血热、物质中毒等引起肾缺血受损所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病因病机】关格常继发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之后,属危重病证,凡外感风湿热邪,内伤七情,劳倦过度,饮食失调,或创伤、失血、中毒、烧伤、尿路阻塞、毒物等等,

32、造成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和,进而损伤肺脾肾三脏的功能,致浊毒壅塞,三焦不利,均可发为本病。43 第 5 节 遗精【定义】遗精由于肾虚不固或邪扰精室,导致不因性生活而精液排泄的病证。有梦而遗精者名为梦遗;无梦而遗精者,甚至清醒时精液流出者名为滑精。【范围】西医学中神经衰弱、前列腺炎、精囊炎等引起的遗精,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44 第 6 节 阳痿【定义】由于斫伤太过,情志失调,湿热下注使肝脾肾功能失调,宗筋弛纵而引起的男子青壮年时期临房时阴茎痿软不举,或举而不坚,影响正常性生活的病证 。【范围】西医学中因各种疾病引起的性功能障碍或性神经衰弱,表现以阳痿不举为主要症状的病证,均可参照本篇进行辨证论治

33、。45 第 7 节 腰痛【定义】腰痛是指由外感、内伤或外伤等致病因素, 、导致腰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或腰部失于精血濡养,使腰之一侧或两侧出现疼痛为主证的病证。【范围】西医学中骨质疏松症、类风湿性脊柱炎、肥大性脊柱炎、化脓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结核、腰肌劳损、脊髓压迫症、脊髓炎、肾盂肾炎、肾小球肾炎、肾囊肿、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慢性附件炎、前列腺炎等以腰痛为主要表现时,均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病因病机】腰为肾之府,乃肾之精气所溉之域,与膀胱相表里,足太阳膀脱经循行于此,且任、督、冲、带等诸经脉络脉亦布其间,故无论内伤、外感或外伤等,伤及于肾或痹阻肾之经络,均可发生腰痛。如杂病源流犀烛

34、腰脐病源流指出:“腰痛,精气虚而邪客病也” 。46 第 1 节 郁病【定义】郁病是以性情抑郁,多愁善虑,易怒欲哭,心疑恐惧及失眠,胸胁胀闷或痛,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表现为特征的一类疾病。由于七情所伤,或素体虚弱致肝失疏泄,脾失运化,心失所养,五脏气机失和,渐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而形成的。【范围】西医学中神经官能症、狂躁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反应性精神病及老年抑郁症等,具有郁病临床表现者,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47 第 2 节 血证一、鼻衄【定义】鼻衄系指因外感或内伤,致血液不循常道,由鼻道外溢的一种病证。【范围】西医学中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急性单纯性鼻炎、变态反应性鼻炎等引起的鼻出血,或因鼻腔、

35、鼻窦的恶性肿瘤而导致的鼻出血,其它如麻疹、丹毒、猩红热、流感、高血压和动脉硬化、风湿热、血液病、肝硬化、尿毒症、维生素 C 及维生素 K 的缺乏、内分泌失调等病以鼻出血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外伤鼻衄不属本篇讨论范围。二、咯血【定义】咯血是指血由肺系而来,以咯血、咳嗽或痰中带血等为主要表现,多由肺热塞盛,肝火犯肺,阴虚火旺导致肺络受伤,肺气上逆,或气虚不摄,血溢气道所致的病证。【范围】西医学中支气管扩张、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肺癌等肺部疾患,以及三尖瓣狭窄、急性肺水肿等心血管疾病,血液病及各种原因继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慢性肾功能衰竭,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等以咯血为主症者,可参考

36、本篇辨证论治。而流行性出血热、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等传染病引起的咯血则属温热病的范畴,也可参阅本篇辨证论治。三、吐血【定义】吐血指血由胃来,经呕吐而出,血色鲜红或紫红,常夹有食物残渣,并可伴有大便色黑为主证的病证。多因胃热伤络,肝火犯胃,胃络瘀阻或脾虚血失统摄所致。【范围】西医学中上消化道出血,以消化性溃疡出血最多见,其次肝硬化、食管炎、急慢性胃炎、胃粘膜脱垂、胃癌等病引起的吐血,以及某些全身疾病如血液病、尿毒症、应激性溃疡引起的吐血等,均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病因病机】胃为水谷之海,乃多气多血之腑,若因饮食不节,劳倦内伤,或其它脏腑影响,均可使胃络损伤引起吐血。.四、便血【定义】便血是指血从

37、肛门排出体外,或在大便前后,或单纯下血,或与粪便混杂而下的病证。常因饮食劳倦、情志所伤、感受湿热之邪等,导致胃肠积热,热伤脉络,或瘀阻脉络,血不循经;或气虚不摄,血液外溢下渗而成。【范围】西医学中消化系统疾病,如消化性溃疡、出血性糜烂性胃炎、胃粘膜脱垂、食管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应激性溃疡、结肠息肉、肠套叠等病,以及某些血液病、急性传染病、肠道寄生虫病等出现便血时,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五、尿血【定义】尿血是指小便中混有血液或夹杂血块而排尿不痛的一种病证。由火热伤及肾与膀胱脉络,血溢于外,随尿而出,或因脾肾两亏,统摄失职,或瘀血内阻所致。【范围】西医学中肾炎、肾结核、多囊肾、肾下垂、泌尿系

38、统肿瘤和部分尿路结石、尿路感染以及全身出血性疾病等出现的尿血,均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古人所称的尿血仅指肉眼血尿,对于出血微量,仅在显微镜下发现有血尿者,也可按本篇辨证论治。【病因病机】尿血的发生是由于外感风热毒邪,伤及肾与膀胱血络;或因烦劳过度,情志过极,房室不节,或痨虫伤肾等因素致气血虚弱,肾气不固,或气阴两伤,阴虚火旺,灼伤肾与膀胱血络而迫血下溢或血渗于水道而致。六、紫斑【定义】紫斑多因火热毒邪、阴虚血热、气虚不摄等所致。以血溢肌肤,皮肤青紫斑点或斑块,压之不退色为主要特征,并伴有鼻衄、齿衄、尿血、便血、崩漏等症,常可反复发作。【范围】紫斑发病原因较多,外感、内伤皆可引起。本篇主要讨论内科

39、杂病范围内的紫斑辨证论治,外感温病热入营血发斑者则不在其讨论范围内。西医学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48 第 3 节 汗病【定义】汗病以全身或局部非正常出汗为主症。其中,时时汗出,动则尤甚者为自汗,睡中汗出,醒来自止者为盗汗;汗出色黄染衣者为黄汗; 大汗淋漓,如珠如油,肢冷息微者为绝汗;急性外感热病中,突然恶寒战栗而后汗出者为战汗。本病多因阴阳失调,营卫失和,以致腠理开阖失常,津液外泄而成。本篇讨论临床常见的自汗、盗汗、黄汗。【范围】西医学中多种疾病,如病毒、细菌等引起的感染及有关免疫、内分泌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功能性汗出异常或手术、大出血、产后等,以汗出异常为主要

40、症状时,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49 第 4 节 消渴【定义】消渴是因五脏禀赋脆弱,复加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诱因导致的脏腑阴虚燥热,气阴两虚,津液输布失常的一种疾病。临床以烦渴、多饮、多食、多尿、疲乏消瘦为典型症状。本病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病情严重者可并发心痛、眩晕、中风、麻木、痈疽等病证。【范围】西医学中糖尿病,包括胰岛素依赖型、非胰岛素依赖型及其它类型的搪尿病,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甲亢、尿崩症等不属本病讨论范围。50 第 5 节 内伤发热【定义】内伤发热是指以内伤为病因,由气血阴阳亏虚及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的发热。本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常表现为低热,亦可表现为高热,或仅自觉发热或五心烦热而体

41、温不升高。【范围】凡非因外感所导致的发热,均属内伤发热的范围。西医学中功能性低热、原因不明之发热,以及由结核病、慢性感染性疾病、肿瘤、血液病、结缔组织病、内分泌疾病等有内伤发热临床表现时,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51 第 6 节 外感发热【定义】外感发热是指已患有某种或多种内科疾病,又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发热,体温升高,并持续不降,伴有恶寒、面赤、烦渴、脉数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范围】外感发热范围广泛,伤寒三阳病证、温病卫气营血各阶段,均有此症。本节讨论以罹患杂病复感外邪所致的发热为主,其它的发热请参照伤寒论 、 温病学教材有关内容。西医学中脑血管病、糖尿病、血液病、肿瘤等合

42、并多种急性感染性疾病而有发热者,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52 第 7 节 虚劳【定义】虚劳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久虚不复的一类慢性虚弱性疾病的总称。以脏腑及气血阴阳亏损为主要病机。可因虚损之病位、性质及轻重程度不一,而有迥然不同的证候表现和传变过程,但总以病势缠绵,诸虚不足为主要特征。【范围】虚劳的范围甚广,几乎涉及西医学的各个系统的疾病,包括免疫功能自稳失调或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内分泌腺体功能紊乱、造血功能障碍、代谢异常、营养缺乏、神经功能低落或过分抑制(非保护性 )等引起的疾病以及其它系统器官功能衰退性疾病。凡以慢性功能减退或虚性亢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53 第 8 节 积

43、聚【定义】积聚是腹内结块,或胀或痛的病证。积者有形,积块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多在血分,属于脏病; 聚则无形,包块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气分,是为腑病。因积与聚关系密切,故统称为积聚。【范围】西医学中腹腔肿瘤、肝脾肿大、胃扭转、胃肠功能紊乱、不完全性肠梗阻、幽门梗阻、肠套叠、肠扭转、多囊肾等病,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54 第 9 节 厥病【定义】厥病是由于阴阳失调,气机逆乱所引起的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伴颜面苍白、汗出、四肢逆冷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轻者发病后一般在短时内苏醒,醒后无偏瘫、失语和口眼歪斜等后遗症,但病情严重者,则昏厥时间较长,甚至死亡。【范围】多种疾病可导致厥病的发生。西医学的休

44、克、低血糖昏迷、高血压脑病、排尿性晕厥以及精神性疾病等病症出现本病主症者,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55 第 10 节 痹病【定义】痹病是由于感受风、寒、湿、热之邪,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导致以肌肉、筋骨、关节酸痛、麻木、重着,或关节肿胀、变形、活动障碍,甚者内舍于五脏为主要表现的病疾。【范围】西医学中结缔组织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骨与骨关节病、软组织疾病等,一如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硬皮病、混和性结缔组织病、强直性脊柱炎、增生性关节病、骨软骨炎、慢性纤维组织炎、腰肌劳损、肌腱炎等,以及某些血管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内分泌疾病及肿瘤等,出现类似痹病表现时,均可

45、参考本篇辨证论治。56 第 11 节 肥胖【定义】肥胖是指体内脂肪积聚过多,体重超过标准体重 20,或体重指数大于 24。本病是一种营养过剩性疾病,大多有内分泌一代谢方面的异常。一般按有无明显内分泌一代谢原因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本病临床常有体弱无力,行动不便,动作时气喘,心悸,怕热,多汗,或腰痛,下肢关节疼痛等自觉症状。肥胖的测定:1标准体重与实际体重比例 成人标准体重(kg)数身高(cm)数-100 *0.9。儿童标准体重(kg)数年龄*2+8 。当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 10%为超重,超过 20以上称为肥胖。2体重与腰围、臀围的关系一般来说,多余的脂肪,男性多沉积在腹部,女性主要沉积在

46、臀部、腿部。因此,可测定腰围来估计男性是否肥胖,其标准是体重(kg)数不超过腰围(cm)数,否则即是发胖。女性肥胖除直接观察臀以下部位的丰满膨隆的程度外,可用“捏指法”测量,即用拇、食两指相距 3cm 左右捏起皮褶,其皮褶厚度即为该处皮下脂肪厚度,若超过 2. 5cm,即属肥胖。3.体重指数 体重指数体重(kg)/体表面积(m2 )。如体重指数大于 24 即为肥胖。【范围】肥胖病无明显病因者,称单纯性肥胖病;病因明确者,称继发性肥胖病。二者均可参照本篇进行辨证论治。57 第 12 节 疟疾【定义】疟疾是由于疟邪侵入人体,伏于少阳,出入营卫,正邪交争所致的疾病。临床以寒战壮热,头痛,烦渴,汗出热

47、退,休作有时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但多见于夏秋蚊虫孳生繁殖季节,且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范围】西医学中各类疟疾如间日疟、恶性疟疾、脑型疟疾、慢性疟疾以及由疟疾所致的肝脾肿大,均可参照本篇进行辨证论治。【病因病机】一、病因外感疟邪是引起疟疾的病因。疟邪又称疟气,其致病特点是:1.舍于营气,伏藏于半表半里;2.随经络而内搏五脏,横连募原 ;3.盛虚更替;4.与卫气相搏则发病,相离则病休。其中对于引起瘴疟的疟邪,因其主要见于南方,致病性强,病情严重,预后较差,称为“瘴湿毒气” ,简称瘴毒或瘴气。瘴毒虽属于疟邪的范畴,但其致病易于内犯心神或使人体阴阳极度偏盛偏衰。本病以疟邪、瘴毒为原发病因,而以风寒暑湿等时令之邪及饮食、劳倦、情志所伤为诱发因素,其中尤以暑湿诱发者居多,因夏秋暑湿当令之际,正是蚊虫、疟邪猖撅之时,故极易导致发病。二、病机1.发病 疟疾的发病与人体正气的盛衰有密切关系。若正气强盛,虽感疟邪,但正能胜邪而不发病;若正气虚弱,正不胜邪或正虽强而感受大量疟邪,均可使疟邪侵入人体而发病。疟邪侵入人体,与卫气相搏,邪正相争,阴阳相移,而引起疟疾症状的发作,疟邪与卫气相搏,入与阴争,阴实阳虚,以致恶寒战栗;出与阳争,阳盛阴虚,内外皆热,以致壮热,头痛,口渴。疟邪与卫气相离,则遍身汗出,热退身凉,发作停止。当疟邪再次与卫气相搏而正邪交争时.,则引起另一次发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