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奶牛酮病有妙招奶牛酮病又称醋酮血病,是一类营养代谢病。是奶牛产犊后几天至几周内由于体内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功能失调的代谢疾病。尤其是营养好、运动量少的高产奶牛在产犊后的第一个泌乳月最易发生。奶牛酮病会导致产奶量明显下降、发情延迟、配种率降低、产下的犊牛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给广大奶牛养殖者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了解酮病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尤为重要。奶牛酮病的发病原因:1、 奶牛日粮中营养不平衡和供给不足,主要是精料过多,粗料不足。精料主要是高蛋白高脂肪的低碳水化合物,使机体的生糖物质缺乏,糖生成减少,血糖降低,产生大量酮体。2、 奶牛高产。主要是奶牛产后泌乳高峰
2、与采食高峰不同步,导致能量与葡萄糖供给不足,奶牛越高产,供给越不足,形成酮病。3、 饲料因素。饲喂大量青贮,饲料质量低下,突然换料,可降低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导致酮病的发生。此外,青贮中富含丁酸,是一种生酮先质,大量采食可直接导致酮病的发生。饲料中的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 A 和维生素 B12) 、微量元素钴、碘、磷等矿物质,尤其是钴的缺乏也可使酮病的发生率升高。4、 产犊时体况超标。体况超标影响产后食欲的恢复。此外,产前营养过剩可引起脂肪肝,而脂肪肝能导致肝脏代谢紊乱、糖元合成障碍,血中酮体含量升高,从而引发酮病。奶牛患酮病的典型症状:奶牛食欲下降,但体温、呼吸、脉搏正常;便秘和腹泻交替,腹泻时
3、粪便呈机油状、恶臭;体重的产奶量迅速下降;呼出的气体、尿液中、奶中有烂苹果的味道;神经型的酮病奶牛先兴奋,紧张、不安、流涎、磨牙、横冲直撞,然后精神沉郁,严重者可导致奶牛快速死亡。奶牛酮病的预防措施:1、 合理搭配日粮调配合理配比的日粮来饲喂奶牛,粗饲料要质量好、易消化、营养丰富,并控制湿青贮的喂量,防止饲喂酸性的糟渣饲料。饲料中尽量不添加或少添加非蛋白氮(尿素) ,否则会影响青贮中玉米的消化,易引起酮血病的发生。减少喂给脂肪类饲料,如豆饼、葵花饼等。提倡饲喂奶牛全混日粮,根据不同阶段,调配不同的饲料配方。日粮中要增加干草量,按干物质精粗料比 3:7 为宜,不宜轻易改变日粮品种及饲料的来源,根
4、据不同生理阶段给予适当的能量饲料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并保证饲料中有适量的钴、磷和碘。2、 做好干奶期和产犊前后奶牛饲养管理干奶期奶牛饲养重点要防止饲喂过肥或过饱,减少些精料喂给量,产前调整好消化机能,精料中蛋白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 16%,并降低脂肪类饲料的喂量,青干草随意采食。在奶牛产犊前两周乃至产后一段时间,要增加奶牛能量的供给,增大奶牛食量,但此时不要轻易更换配方,即使微小的变化也会影响其适口性和食欲,同时适当补充钙和其他营养物质,但钙含量在产前不宜过高。产前适当添加丙酮酸钠能够有效降低酮血病的发病率。产后喂给红糖水,并保证奶牛的食欲,防止奶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营养失衡等。保证足够的碳水
5、化合物,但在高产牛群,日粮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不宜过高,否则会引起食物性瘤胃酸中毒,可以在饲料中添加小苏打、碳酸钠等缓冲剂,并补充适量的维生素,以防止奶牛瘤胃酸中毒,并提高其抗病能力。母牛产后,饲料中应添加高钙饲料,保证奶牛的钙代谢平衡。3、 采取保暖措施冬季产犊的奶牛,应根据饲养奶牛的规模、建立合理的牛舍,牛舍要干燥、向阳;地面坚固,渗水性好,并有排水系统;避开冬季风向;产犊时要有加温设备。4、 建立酮体检测制度加强干奶前、临产和产后的奶牛健康检查,建立奶牛群的酮体监测制度,定期补糖、补钙。通过血糖测定检出血糖降低的早期隐形酮病,用丙二醇合剂进行治疗。对奶牛尿酮进行定期检查。具体方法是:产后第 1 天采尿,做尿酮定性检测,以后每隔 1-2 天检查 1次,凡阳性反应,应对其强饲养,合理调配饲料,并立即对症治疗。另外,也可以在奶牛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不仅能调节瘤胃微生物种群结构,提升奶牛的消化机能,增加食欲;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改善便秘,提高粗饲料的采集量和饲料的转化率;还能降低牛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改善养殖环境。奶牛酮病不但影响奶牛的健康、还危害了奶牛养殖者的经济利益。所以,采取加强奶牛的饲养管理、注意日粮营养平衡、合理搭配精粗比、做好奶牛酮体检测工作等措施,对预防奶牛酮病、提高养殖者的经济利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