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超重人数达 2 亿 中央肥胖人群风险高2007-12-16据最新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指出:目前我国超重人数达 2 亿,平均每 7.5 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是体重超标的胖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一些体重虽然达标,但却拥有大肚腩的中央肥胖 人群。这种隐形肥胖对健康的危害跟普通肥胖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广州军区总医院内分泌科金文胜主任指出,“ 中央肥胖” 不易被人发觉,但可能是高粘脂、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高尿酸、心脏病、脑血管病、关节炎等疾病的直接诱因,原因是腹部多余脂肪导致周围器官终日承载巨大压力而出现病变。腰围超标 看上去不胖其实属于中央肥胖金主任介绍,很多城市白领、公务
2、员人群,虽然体重身高比仍在正常范围内,但体内脂肪比率偏高,此隐藏性肥胖一点点发展,脂肪停留在肚子、四肢等“中心地带 ”不肯消失,由此出现“大肚腩” 和“肥手胖腿 ”,所以被称为“ 中央肥胖”。而“大肚腩” 下的脂肪,看似无关紧要,或者只是有碍观瞻,实则可能潜移默化为许多慢性病。曹女士在几年内,体重迅速上升超过 5 公斤、腰围高达 90厘米,比正常指标高出 10 厘米。虽然,曹女士看上去并不算肥胖,但其实已经属于典型的中央肥胖者。她近期检查发现,自己患有心律不齐、血糖异常等疾病征兆。郑先生做销售总监,由于三餐多在外应酬且缺乏运动,体重逼近 85 公斤、腰围超过 104 厘米,最关键的是肚子占据了
3、身体很大比例,一日比一日隆起。而他体检发现患有中度脂肪肝和轻度高血压。中国人体重质量指数应比国际标准更低金文胜建议,市民在平时可以经常关注自身的“BMI”,即“身体质量指数”。他表示,这是与体内脂肪总量密切相关的科学指标,主要反映人体全身性超重和肥胖。BMI 的值可以通过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来计算得出。对于指数的标准,世界标准是:BMI 在 18.524.9 之内属正常范围,BMI 大于 25 为超重,BMI大于 30 为肥胖。金文胜特别指出,亚洲人体格偏小,用此世界标准衡量不太适宜。他认为,中国人体重指数的最佳值应该是 2022 ,BMI 大于 22.6 为超重,BMI 大于 30为肥胖。“进
4、行脑力劳动、长期不进行运动锻炼的中壮年人群最容易发生中央肥胖,而这种隐形肥胖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等到发觉时已经超标而且难减了。”金文胜表示,有肥胖家族史者、后天容易发胖者、体力消耗少者应该经常监测以上数据,并定期测量腰围,在腹部长出“救生圈”前采取积极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有些人 BMI 指数可能正常,但是脂肪在身体各部位分布的情况却十分不均匀,都围着腹部生长,对健康非常不利;有些人看上去 BMI 指数较高,但是脂肪分布均匀,影响反而不大。”金主任说。 中央肥胖人群患慢性病风险高据数据标明:男性腰围超过 88 厘米、女性腰围超过 78 厘米即属“ 中央肥胖”。中央肥胖是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
5、等慢性疾病的高危因素,其中,中央肥胖的男性患糖尿病、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风险,较正常人高出超过两倍;女性患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风险,较正常人更高出三至四倍。金文胜解释,积存在腹腔内的脂肪会对体内多器官形成包围圈,这些过剩脂肪会逐渐释放出有害化学物质,影响身体正常新陈代谢和胰岛素分泌,导致血糖、血压、血脂水平都出现异常,使血管易有病变和栓塞,甚至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同时,囤积在体内的多余脂肪会随血液在全身各个器官之间流转,这就可能导致脂肪在某一器官中积聚,造成器官的病变,如在肝部累积,就会出现脂肪肝、肝硬化,在肾上密集就会导致肾脏疾病等。此外,由于体重负荷过高、此类中央肥胖人群的关节要承受比常
6、人更大的负担,会容易出现关节炎;而腹部脂肪堆积过多,则可能导致肺部受脂肪长期压迫而出现肺功能下降等。防治肥胖应从改变生活习惯入手无论是中央肥胖还是全身性普通肥胖,都会对健康产生威胁。由于其所可能引起的疾病种类越来越多,人群也越来越普遍,所以市民更应积极预防肥胖。金主任认为,对于成年人尤其是有发福倾向的人群,控制中央肥胖应该是“常记心中” 的健康理念,因为一旦肚腩开始膨胀,很难消瘦下去。他建议,日常饮食应尽量做到定时定量、少吃甜食重味、多吃素食、少吃零食。同时久坐办公室的人群要经常参加慢跑、爬山、打拳等户外活动,既能增强体质,使体形健美,又能预防中央肥胖的发生。他提醒,有些女孩密切关注自己的腹部,一旦些微隆起立即节食甚至禁食。“这种情况下不提倡完全节食、服用减肥药物等盲目快速减肥方法,还是应该从建立健康生活习惯入手慢慢调整,坚持平稳、合理的减肥方法。”他表示,更不可因为中央肥胖而滥用药物和实施抽脂等手术,必须遵医嘱或是经过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