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属一课教学设计朝阳县西营子乡中心小学 姜 翠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 4 课金属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常见金属的种类,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认识金属,通过实验研究不同金属的性质。知道金属具有光泽、能传热,有延展性等共同性质,建立初步的“金属”概念。2、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等思维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金属具有的共同性质,建立初步的“金属”概念。教学难点: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准备:砂纸、铁钉、铝丝、木棒、塑料棒、热水、杯子、锤子、实验记录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生活中常用的物品,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们都是
2、什么?(出示金属制品)二、想一想,说一说那谁能告诉老师,这些物品,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吗?师小结:像同学们刚才说的铁、铜、铝等这些材料,它们都是金属家族的成员,金属家族的队伍非常庞大,全世界大概有 90 多种,像金、银、锡、镭等等都是金属。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一下金属。(同时板书)人类对金属的利用已经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了。早在 6000 多年以前,人类就学会了制造比石器更加锋利的铜刀等铜制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又逐渐发现了更多的金属,并进行研究和利用,而今,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金属制品的存在。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的周围有哪些物品是金属制成的?(适时引导学生说一说教室及家里的金
3、属制品)同学们说的可真多,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那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要考考你们,这么多物品,人们为什么要用金属制作呢?设计疑问,学生猜想。师:刚才同学们做了各种各样的猜想,到底像不像同学们猜想的那样,金属到底具有哪些特殊的本领使得它的用途如此广泛,并深受人们的喜爱呢?下面让我们来做几个实验,证实一下谁的猜想是正确的。三、实验研究金属的性质实验(一):金属光泽度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材料:生锈铁钉、砂纸(1)摩擦前,观察铁钉的表面并做好记录;(2)用砂纸摩擦铁钉表面后,观察铁钉的变化,并进行记录;(3)小组内交流:铁钉摩擦前后,有什么变化?(4)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学生分小组实验、交流,教师巡视指
4、导师小结:铁钉表面的亮光叫做金属光泽。(同时板书:金属光泽)实验(二):金属导热性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材料:铝丝、木棒、塑料棒、杯子、开水(1)把不同材质的物品同时放入热水中;(2)过 2 分钟后小组成员按照(铝丝塑料棒木棒)的顺序摸一摸各物品的另一端,并做好记录;(3)小组内交流,铝丝、塑料棒、木棒的温度有什么不同?学生分小组实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4)学生汇报结果师小结:相同条件下,金属比非金属物体导热快。(同时板书:导热快)实验(三):金属延展性实验(教师演示实验)(1)出示三段同样长的粗铝丝,将第一段铝丝粘在黑板上;(2)第二段铝丝放在钢板上,用铁锤敲打它,把圆形敲打成扁形,将第二段
5、粘在黑板上;(3)用钳子使第三段铝丝弯曲,将第三段粘在黑板上;(4)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并比较:第二段、第三段铝丝与第一段铝丝相比,有什么变化?(变宽、变长、变弯)师小结:金属在受到外界压力比较大时,形状容易发生改变,向外变宽、变长、变弯等,这种向外扩展的性质,叫做金属的延展性。(同时板书:延展性)师:通过上面的三个实验,你知道了金属的哪些性质?(生总结)师:除了这几种性质以外,你还知道金属的哪些性质?师小结:金属的质地一般都比较坚硬,有金属光泽、容易导热、具有延展性,经敲打后比较容易变形。四、了解金属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同它的性质与价格紧密联系的师:金属的性质可以从很多方面来描述,除了我们刚才探究发
6、现的有金属光泽、容易导热、有延展性外,还有其他方面的一些性质。比如硬度、轻重等。不同金属各方面的性能是不同的。1、课件出示:不同金属的性质和价格对照表。2、引导学生看表格右下角的图示。教师作适当说明解释。3、学生阅读表格,了解不同金属的性质。4、提问:通过阅读你都知道了些什么?5、师:哪种金属强度最高?哪种金属最重?哪些金属导热性比较好?哪些金属延展性比较好?生答。6、师:由于不同金属在地球上的含量各不相同。 “物以稀为贵” ,所以它们的价格也是各不相同的。哪种金属价格比较昂贵?哪种金属价格比较便宜?生答。7、课件出示:根据上面的资料想一想,制作下面这些物品你会选择哪种金属呢?为什么?同时展示锅、易拉罐、项链的图片。8、总结:金属在生活中的应用时与它的性质和价格紧密联系的。性质决定应用。合理选用金属可以为生活带来方便,当然,如果选择不当,则很有可能带来灾难。五、本课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六、课后作业:调查自己家中常用的金属制品有哪些?他们分别是用什么金属制成的,并说明选用这种金属的理由。板书设计 : 有金属光泽(有亮光)4、 金 属 容易导热(快)有延展性(受到压力容易变宽、变长、变弯)金属教学设计朝阳县西营子乡中心小学姜 翠二 0 一一年十一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