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借”美人计谈电视剧三国演义第 42 集的计谋赵明剑摘要:三国演义是一部古典军事战争小说,小说里发生的战争大大小小不计其数,运用的计谋也不计其数。战争的胜负是由这些计谋的成功与失败决定着,计谋成功了,战争就胜利了,计谋失败了战争也告负了。电视剧成功地把这些计谋形象地展现出来,很好地刻画了人物形象,真实的再现了战争中的矛盾。总结这些计谋成败的原因,大概不外乎两点:一是使用计谋的成功在于熟知对象性格特点。二是使用计谋成功在于细密周详的安排。电视剧三国演义第 42 集的美人计就充分表明了这两点。周瑜用的美人计因为不能熟知诸葛亮的性格特点,没有作周密细致的安排,导致借计要挟对方的目的失败,反而被对方所
2、利用,赔了夫人又折兵。关键词:电视剧 三国演义 美人计三国演义是一部古典军事战争小说,小说里发生的战争大大小小不计其数,运用的计谋也不计其数。战争的胜负是由这些计谋的成功与失败决定着,计谋成功了,战争就胜利了,计谋失败了战争也就告负了。总结这些计谋成败的原因,大概不外乎三点:一是使用计谋要看对象,有的计谋对此人使用就能成功,他就会上当,有的计谋对彼人就不能使用,使用了反而被他利用,破了你的计谋,导致失败,这就说明熟知人的性格非常重要,是计谋是否成功的关键。二是用人要知人善任,熟知人,恰当合理的用人,能使其人尽其才力,助你成就大事,反之,如果不了解人,不能正确的使用人才,其人不但不能帮你成就大事
3、,反而往往会误你大事,导致计谋失败,置你于尴尬境地,影响整个战局,造成财物的损失。三用计要作细密周详的安排,很多时候是借对方的弱势或疏漏用计,让对方按照他自己的性格做事而不知不觉的上当,所以设计只有对计谋的各个环节作细密周详的安排,充分利用对方的弱点才能取得成功。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做事小心谨慎、思考周密、安排周详。所以计计成功, “料事如神” ,成就了他“智圣”的美名。反之,计谋很精巧,很过人,但不能细密周详的安排计谋每一环节的施行,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导致令人失望、遗憾的结果。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美人计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一、设定美人计的背景诸葛亮与周瑜约定,让周瑜先攻取曹仁占领刘表的南郡、荆
4、州,在周瑜攻打不下的情况下,诸葛亮再取南郡和荆州。周瑜为争夺荆州、南郡与曹仁多次交战,伤亡惨重,即将取胜夺取南郡、荆州之时,不想诸葛亮趁周曹交战之际,偷取了南郡、荆州,眼看就要到手的成果就这样被诸葛亮夺走了,一气之下,周瑜昏死了过去。这股恶气着实让周瑜咽不下去,为了要回荆州,东吴派鲁肃前往荆州向刘备讨要,怎奈刘备无栖身之地,又以荆州原本是刘景升地盘为由,不肯归还,最后鲁肃与刘备口头约定,什么时候刘琦不在就可以把荆州归还东吴。没有多长时间,刘琦果然死了,鲁肃再次向刘备讨要荆州,刘备又不愿意归还,诸葛亮说等夺了西川那时便还,鲁肃无奈只得让刘备写一张借据回到柴桑禀告周瑜,周瑜见了文书很生气:“名曰借
5、地,其实是拖赖!他说取了西川便还,若十年不取,岂不十年不还?这样的文书如何中用?他若不还,主公必怪罪于先生。 ”西川夺取无期,归还荆州等于约无定期,借据等于一纸空文!为了讨回荆州,也为了让鲁肃给孙权有个交待不受怪罪,周瑜趁刘备新失夫人之时,设下了“美人计” 。他禀明吴侯孙权派吕范前往荆州给刘备提亲,将孙权的妹妹“许配”给新丧妻的刘皇叔,形成孙刘联姻以结盟,共拒曹操。这样的谋划从表面上看确实是对孙刘两家都有好处的事情,应该说刘备是提不出任何问题的,于国于己都是非常有利的,他应该爽快答应的,只要刘备答应去东吴,可以说“美人计”赚取刘备去东吴就基本成功了。实际上周瑜设的“美人计”的真正意图是赚取刘备
6、到东吴,利用刘备到南徐招亲之机,把刘备囚入狱中,以此要挟刘备归还荆州、南郡,到那时,刘备身陷囹圄是不敢不答应的,如若不还荆州周瑜就除掉刘备,以绝后患。这样看来,招亲之事纯属赚取刘备到东吴的借口,并非实意。在南徐孙权还企图掩人口实,他交代吕范等刘备到了南徐就秘密禁于馆驿之内。当吕范到了荆州说亲之时,刘备已经预示到东吴有杀他的用意,不敢去东吴招亲。诸葛亮得知招亲之事,喜出望外,要刘备放心前去。一可以联姻,再可以与孙吴结盟。于是“美人计”就这样开始实施了。二、妙计不妙周瑜的美人计是一条妙计。这条计谋妙就妙在一可以把刘备囚禁在东吴,胁迫刘备归还荆州,刘备在身处客地就由不得自己了,如果刘备不归还荆州、南
7、郡的话,就可以致刘备于死地;二可以利用孙权妹妹的美色磨去刘备创建帝王基业的大志,并使其疏远与关羽、张飞、诸葛亮的关系,这是第一步不成功的退路,如果能磨去刘备创建帝王基业的大志,即使不杀刘备,也报了抢夺荆州、南郡的仇,少了一个竞争对手,甚至还可以收编刘备的军队。这计谋真是一是三鸟啊,太妙了,看到此处的观众不得不为周瑜叫好,周瑜太聪明了,不愧为年轻有为的军事家。可惜,设计的周瑜当时是在柴桑养病,具体负责实施计谋的孙权在朝中,两人分处两地,实施计谋的每一环节还必须通过他人传递给孙权,再由孙权布置安排,而实施过程中每一步骤的进展情况又必须通过中间人给周瑜汇报,然后再作下一步的安排,这样实施计谋就容易耽
8、误时间,在时间上处于被动地位。具体哪些细节需要怎么做,注意什么问题,周瑜没有直接去办理,具体情况如果有变就没办法应对处理,考虑不周全,对事情的发展不能预料,又缺少出现特殊情况采取应对措施的必要交待,也正是这方面的疏忽、漏洞,本来秘密操作的事情,让刘备诸葛亮钻了空子,刘备充分利用这个疏忽、漏洞一下船就大张旗鼓宣传张扬孙权欲招刘备为妹夫的消息,在整个南郡造成一种舆论,这就破坏了周瑜计谋的第一招儿,同时吕范也把事情办砸了:一是当刘备过了江,没有控制住刘备的舆论宣传,让刘备吹吹打打的把招亲的信息张扬出去了,本该全南徐城戒严,禁止百姓前往观看,严密封锁消息的,结果让全南徐城的人都知道了,也给国太知情造成
9、了无法挽回的结果,导致没办法囚禁刘备,也没办法封闭刘备招亲的消息,从这里可以看出周瑜用计没有预见性,也缺少知人善任的才智,还暴露了吕范做事没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这是计谋失败的关键所在;二是没有把刘备软禁起来,该派武装力量严加看管的事情,结果让刘备再一次钻了空子来到东吴马不停蹄的去拜访乔国老,并利用乔国老把刘备招赘的消息直接禀明了吴国太,这是孙权最忌讳的事情,对吴国太绝对保密的事情让乔国老给捅出去了,导致绝美的妙计彻底毁了;三是没有做好乔国老的工作,乔国老本是东吴朝中至亲周瑜和孙策的岳父,周瑜设计是为了国家的大事,事前怎么就不给乔国老做好工作呢,乔国老又怎么能为个人私情,去破坏国家大事呢,但若周瑜
10、让乔国老知道自己是设计计谋的人,恐怕乔国老也不会如此的慷慨义气于国事而不顾,大方的去向吴国太通报信息,再糊涂也不能不为国家大计考虑,于国家利益而不顾啊,本来应该协助女婿周瑜协同对外的乔国老反而让刘备给利用了,不帮自己的女婿,却帮刘备、替刘备在国太和孙权面前讲情了,以致假许孙权妹妹给刘备的事情弄假成真,偷鸡不成蚀把米;四是孙权不与周瑜商议,妄听吕范的甘露寺突袭杀死刘备的计谋,施计过程中横杀出一个程咬金来,使刘备保住性命已成定局。甘露寺吴国太本来只是相看刘备,能不能招刘备入赘还不一定成事,结果埋伏于甘露寺廊下准备袭击刘备的刀斧手贾华的暴露,不但没能杀掉刘备反而更坚定了吴国太招刘备为婿的信念。五是没
11、有切断赵云与刘备的联系,原设想即使杀不了刘备,也可以利用孙权的妹妹美色来淡漠刘备的意志,却让赵云时时能向刘备汇报界外情况,且汇报时竟然没有任何人监督以获取信息,致使美色淡漠刘备意志的计划再一次遭到破坏;五是看管不严,刘备和孙尚香怎会从东吴逃脱?堂堂东吴千军万马竟然看不住刘备和赵云,连城门都不知道封锁,却为孙权的兄妹情意所困,眼睁睁地让刘备、赵云离开东吴。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试想,假若上边诸环节安排得细密周详,诸葛亮岂能救得刘备,诸葛亮即使有天大的本事能奈其何?刘备岂能虎口脱险!疏疏疏,疏疏疏!太疏心,太大意了!本是瓮中之鳖,却让刘备金蝉脱壳,太不应该了。多好的计谋就这样一步步毁于疏
12、漏。三、三计破一计吕范是孙权亲信,他来提亲,使诸葛亮深信不疑,这是周瑜“美人计”钓刘备上当的成功之处。去东吴招亲虽然是真,但刘备却非常担心害怕,害怕招亲是假杀他是真,走上不归路。刘备很清楚美人计的真正意图,心里发虚,诸葛亮却深谋远虑胸有成竹,再三劝说:“但去无妨。我略用小计,管教他半筹不展。 ”刘备这才打消了疑虑,坚定了去东吴的决心,挟赵云孙乾前去招亲。由于诸葛亮识破周瑜的“美人计” ,并能很好的利用美人计,结果弄假成真,使孙权赔了夫人又折兵。诸葛亮明知周瑜有胁迫、加害刘备的用意,如何保刘备安然无恙招亲并顺利归来呢?在刘备东去招亲时,诸葛亮交给赵云三条锦囊妙计,让他临事依计而行。究竟什么计策?
13、为什么要定三条计策?一概保密。随着刘备招亲故事情节的发展,观众一步步看清了诸葛亮智破美人计的妙计,诸葛亮的手段是多么的严密周详,他考虑到了孙权一定在为刘备到东吴庆幸而疏忽信息的传扬,他考虑到了乔国老一定不被孙权、周瑜看重,所以第一条锦囊妙计肯定能够成功。刘备到东吴后,赵云要在南徐大造刘备入吴招赘的舆论,破坏周瑜假招亲真加害的阴谋,让国人知道,使孙权、周瑜无法挽回招亲的事实,为以后刘备人身安全和安全回国创造条件,安顿下来后不等吕范、孙权反应过来还没有注意到乔国老的时候,立即拜访乔国老,以求得乔国老的帮助,把消息传到国太那里,这一环节诸葛亮赢得了时间,把握住了计谋成功的关键一步;第二条妙计是当刘备
14、被声色所迷不思回蜀时,赵云谎报军情使刘备下了回蜀的决心,再次破坏周瑜利用美色富贵淡漠刘备与关、张、诸葛亮的情谊,这一环节本来是孙权掌握着主动权,只要不让刘备、赵云主仆二人相见,有信息派别人转报或压下信息就万事皆无,诸葛亮再有本事也无法救刘备脱险,孙权还可以利用这时的机会和刘备谈条件,可惜机遇又一次错过;第三条妙计是当孙权派兵围追堵截不让回蜀时,赵云让孙夫人阻拦追兵赢得了时间,诸葛亮带来了援军,使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刘备携夫人安全回蜀,假若孙权在已经囚得刘备就把江边口岸用军队布置好,控制好船只,严防死守,恐怕刘备插翅难逃吧,诸葛亮即使前来迎接也会有一场恶战,结果也不一定能够救走刘备,可见,诸葛亮
15、是经过侦查,了解对方的形势后做好了周密的安排。诸葛亮靠锦囊妙计取胜的做法,实际是诸葛亮破坏周瑜计谋严密周详安排的结果。我们经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诸葛亮与周瑜的这次智斗,不难发现,诸葛亮之所以能够化险为夷一次次地实现预定计划,正是因为他对周瑜性格的了解,对东吴做事漏洞的利用,以三计应一计,成功的破解了周瑜的妙计,也因为他能够知人善任,用善动脑筋的的孙乾、用英勇的赵云做刘备的保护。诸葛亮破坏美人计特别细心谨慎,把破坏计谋的每一环节都安排的严密周详,当观众看到刘备招亲遇到事情无法处理替他担心时,又看到他能在诸葛亮的计谋安排下化险为夷,不禁会心一笑,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的智高一筹。总之,周瑜借“美人计” 是为了实现吴国的目的,诸葛亮借“美人计”是为了将计就计。这一集电视剧通过周瑜和诸葛亮借“美人计”表现了三国时代吴蜀两国明和暗斗的国势关系,表明了周瑜和诸葛亮的个性特点,也体现了两人的用计特点,观众看了这一集电视剧可以从中明白很多道理。参考文献1、罗贯中绣像全图三国演义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5.72、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