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聚山梨酯 80Polysorbate 80【别名】 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吐温 80【质量标准】 中国药典本品为聚氧乙烯 20 山梨醇酐单油酸酯。 【性状】 本品为淡黄色至橙黄色的黏稠液体;微有特臭,味微苦略涩,有温热感。本品在水、乙醇、甲醇或醋酸乙酯中易溶,在矿物油中极微溶解。相对密度 本品的相对密度(中国药典附录 A 韦氏比重秤法)为 1.061.09。 黏度 本品的运动黏度(中国药典附录 G 第一法) ,在 25时(毛细管内径为3.4 4.2 mm)为 350550mm 2/s。 酸值 取本品 10g ,精密称定,置 250ml 锥形瓶中,加中性乙
2、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50ml,溶解后,附回流冷凝器煮沸 10 分钟,放冷,加酚酞指示液 5 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酸值(中国药典附录 H)不大于 2.2。 皂化值 本品的皂化值(中国药典附录 H)为 4560。羟值 本品的羟值(中国药典附录 H)为 6580。 碘值 本品的碘值(中国药典附录 H)为 1824。 【鉴别】 (1) 取本品的溶液(120)5ml,加氢氧化钠试液 5ml ,煮沸数分钟,放冷,用稀盐酸酸化,显乳白色浑浊。 (2) 取本品的溶液(120) ,滴加溴试液,溴试液即褪色。(3) 取本品 6ml ,加水 4ml 混匀,呈胶状物。(4) 取本品的溶液
3、(120)10ml ,加硫氰酸钴铵溶液(取硫氰酸铵 17.4g 与硝酸钴 2.8g,加水溶解成 100ml )5ml ,混匀,再加三氯甲烷 5ml ,振摇混合,静置后,三氯甲烷层显蓝色。 【检查】 酸碱度 取本品 0.50g ,加水 10ml 溶解后,依法测定(中国药典附录 H) ,pH 值应为 5.0 8.0。 颜色 取本品 10ml,与同体积的对照液(取比色用重铬酸钾液 8.0ml 与比色用氯化钴液 0.8ml ,加水至 10ml)比较,不得更深。冻结试验 取本品,置玻璃容器内,于 52放置 24 小时,不得冻结。 水分 取本品,照水分测定法(中国药典附录 M 第一法 A)测定,含水分不得
4、过 3.0%。炽灼残渣 取本品 1.0g,依法检查(中国药典附录 N) ,遗留残渣不得过0.2%。重金属 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依法检查(中国药典附录 H 第二法) ,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类别】 药用辅料。【贮藏】 遮光,密封保存。【国内外标准差异】 比较美国药典(USP-29)、英国药典(BP2005)、欧洲药典(EP5.4)、日本药典(JP14)以及中国药典(CP2005)等各国药典中聚山梨酯 80 的质量标准可知,各国药典对聚山梨酯 80 的控制有所不同,而 CP 和 USP 基本一致。各国药典对羟值、皂化值、酸值、重金属、炽灼残渣、水分、粘度、密度等指标规定无大的差别。总体
5、而言,EP 和 BP 的控制标准较 CP、USP、JP 更为严格,主要体现在对所含杂质和含量的控制水平。EP 和 BP 对过氧化值(10.0),脂肪酸含量:肉豆蔻酸(5.0%)、棕榈酸(16.0%)、棕榈油酸(8.0%)、硬脂酸(6.0%)、亚油酸(18.0%)、亚麻酸(4.0%),乙烯氧化物(1,4二氧六环)含量(10ppm) 、环氧乙烷含量(1ppm)的控制指标一致;BP 的油酸含量(58.0%-85.0%)和 EP 的油酸含量(58.0%)控制指标略有不同;BP 还对 2-氯乙醇含量(10ppm)、乙二醇含量(0.25%)和二甘醇含量(0.25%)进行了控制,而 EP 没有此三项控制指标
6、。【应用】 本品属多元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是聚山梨酯类中最常用的一种。对电解质有显著的抵抗力, 亲水性强,广泛应用于液体、半固体、固体制剂中,作 O/W 型乳化剂、增溶剂、湿润剂、分散剂和稳定剂 1。1. 聚山梨酯是一类优良的 O/W 型乳化剂,高浓度电解质和 pH 值的改变对其乳化能力影响很小。对植物油、矿物油、动物油脂等均有良好的乳化作用。在外用、口服和注射剂的乳剂中均可使用。用量一般为 115%。本品与亲水性乳化剂(如月桂醇硫酸钠)合用可以增强 O/W 型乳化剂或乳膏剂的稳定性,用量 110%。也常与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司盘类)以不同比例合用,以制得稳定的 O/W 型或 O/W 型乳
7、剂基质。2. 本品为常用的增溶剂之一。对非极性化合物和含极性集团的化合物均有良好的增溶效果。用量一般为 110%。当实际增溶时,应将脂溶性药物先与增溶剂混匀,再在搅拌下加水稀释,制得的溶液澄明稳定而且增溶剂用量较少。本品作增溶剂常能改善药物的吸收,增强生理活性。例如增溶维生素 A,一般均能增大其吸收。但有些情况下,增溶后反而导致药物吸收降低,药效减弱后失去活性。大部分原因是药物进入增溶剂胶团中使溶出受阻。典型例子为含酚羟基的消毒防腐剂,如尼泊金类、三氯叔丁醇、苯甲醇、季铵类等与吐温-80 配伍后均可以使其抑菌力减低。即使再将溶液稀释至吐温-80 的 CMC 以下,尼泊金类的抑菌活性仍不能恢复。
8、原因是吐温-80 的聚氧乙烯基与酚羟基之间形成混合物,将抑菌剂包入胶团中而使之不活化。但本品对甲醛、山梨酸、苯甲酸及硝酸苯汞的抑菌力量影响较小。在一些透皮给药制剂中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往往促透皮吸收的作用不明显,甚至还可能因增溶作用使分配系数减少而导致透皮量下降。总之,这些现象与被增溶物的性质及增溶剂的浓度等因素有关。具体药物应通过实验来确定。本品是中药注射剂最常用的增溶剂。能改善其澄明度,提高稳定性,用量一般为12%。但不能盲目地使用本品,如果不彻底地去除杂质,单靠增加其用量则难以达到目的。不能减轻副作用(如刺激性) ,甚至影响药物的吸收。吐温-80 因加热及贮藏后会造成 pH 值下降,在酸性
9、溶液中可使溶液变浊。3. 本品作润湿剂,可以改善药物粒子表面的润湿性。用于疏水性水性片剂能使水分易于渗入,加快崩解速度。另外其增溶好反絮凝作用可提高药物溶出度,适用于药物是疏水性的、辅料水溶性差、糊精比例较大者或由于原辅料本身性质引起制出的颗粒硬度较大,以及单独用羧甲基淀粉钠崩解度改善不明显的片剂。一般用量为 0.20.5%。加入方法可以是混入润湿剂或粘合剂中制颗粒,或混入崩解剂中,也可以配成醇溶液喷洒在颗粒上。在浸提某些中药材中有效成分时,加入适量本品能增加药材的浸润性,从而提高浸出溶媒的浸出效能。但应注意表面活性剂虽有能提高浸出效能的作用,但浸出的杂质亦较多。4. 用于疏水性药物制成的混悬
10、液体药剂中,如合剂、注射剂、气雾剂等能促进药物粒子分散,其反絮凝作用可以防止细小药物粒子聚集,增加其稳定性,用量一般为0.10.2%(g/ml) 。用于疏水性药物制成的膜剂中,适量与药物共研可以避免药物加入涂膜浆中带入大量气泡。5. 另外,据笔者了解,聚山梨酯还被用在蛋白质和抗体注射剂中,用来预防在空气-水界面的变性,同时可以用于防止玻璃药瓶或静脉输液管表面非特异性吸附。【安全性】 本品静脉毒性中等,胃肠道摄取毒性中等,对眼有刺激性 2。犬对本品十分敏感,可产生明显的组胺反应,因此犬可能不适合于含有本品制剂的安全性研究,特别是注射制剂 3。小鼠和大鼠试验表明,LD50(小鼠, IP): 7.6
11、g/kg; LD50(小鼠, IV):4.5g/kg;LD50(小鼠, 口服):25g/kg;LD50(大鼠, IP):7.8g/kg;LD50(大鼠, IV):1.8g/kg 2。医药、食品、化妆品领域均有使用本品的情况,本品在医药行业的使用途径有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皮肤外用等。食品中本品的用量一般较药品低,国家已对食品(使用途径为经口入消化道)中本品的最大用量进行了规定,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规定雪糕、冰淇淋 1,牛乳15,卫生部公告 2006 年第 12 号规定复合调味酱5,干粉复合调味料4g。笔者据各中药制剂药品标准统计计算得知本品用量范围,口服液为
12、0.5%5%,肌肉注射液为 4128mg/日,静脉注射液为 50500mg/日。药品中不同给药途径间用量有较大差异,外用口服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其中静脉注射远大于肌肉注射用量,而给药途径的安全性顺序为外用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因此,其用量大小与给药途径的安全性相反。这与静脉注射一般体积较大,在达到相同增溶效果的情况下,用量必然增加有关,这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另外,有美国药物调查 4显示,本品用量如下:肌肉注射4%(如氯氮卓) ,静脉推注0.4% (如胺碘酮) ,静脉滴注 2% (如多西他赛) 。【注意事项】 聚山梨酯类产品与碱、重金属盐、酚类、单宁类化合物有配伍禁忌,可以降低酚性抑菌剂的活性,可与
13、一些药物如氯化十六烷基吡啶、龙胆紫、地卡因等结合而影响其释放性能。碱及盐类能降低其浊点,苯甲醇亦能显著降低其浊点,尤其含量高于本品时影响更大。本品具有吸湿性,使用前应该检查水分,必要时进行干燥。贮藏时间过长会产生过氧化物。本品同苯酚、鞣酸、焦油类物质会发生变色或者沉淀反应。没有充分的研究证实作为生产注射剂用的本品使用塑料桶包装是安全的,因此应该采用玻璃瓶或其他材料的容器包装,并尽量缩短贮藏时间。本品应置于密封避光容器中,于阴凉干燥通风处贮存,并应避免与铁或聚乙烯类化合物长期接触,以免引起内在质量变化。劳动保护方面,注意眼睛保护,并戴手套 2。本品有不良的臭味,在口服制剂中用量过大则味感不适,可
14、加多羟基醇如甘油、山梨醇和水果香料改善之。【国内市场基本情况】 对生产商、供应商及其产品的主要情况进行概述,产品情况可以体现质量和功能的差异。请各企业提供。【参考文献】1 刘雅敏,张平山主编. 药物制剂常用辅料.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1994.2 英R.C.罗,美P.J.舍斯基,英 P.J.韦勒编,郑俊民主译。药用辅料手册(原著第四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54-557.3 王庆利,彭健.吐温 80 的安全性研究进展J.毒理学杂志,2006,20(4):-262-264.4 Robert G. Strickley .Solubilizing Excipients in Oral and Injectable Formulations.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2004, 21(2):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