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一历史会考摸拟试卷三.doc

上传人:jinchen 文档编号:7434744 上传时间:2019-05-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会考摸拟试卷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历史会考摸拟试卷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一历史会考摸拟试卷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一历史会考摸拟试卷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一历史会考摸拟试卷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04 年高一历史会考摸拟试卷三 第卷 (选择题 共 4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 4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0 分。 )1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的中国领土是( ) 。A澳门 B香港岛 C九龙司地方一区 D台湾2资本主义国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要求增开通商口岸 B要求鸦片贸易合法化C要求在中国自由贸易 D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3太平天国分配土地的原则是( ) 。A以户为单位 B以人为单位C按土地的优劣 D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4太平天国后期担任军事指挥的青年将领是( ) 。A杨秀清、石达开 B萧朝贵、冯云山C陈玉成、李秀成 D石达开、韦昌辉 5太平天国运动

2、失败的标志是( ) 。A北伐失败 B天京变乱 C安庆陷落 D天京陷落6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是( ) 。A郑观应 B严复 C康有为 D梁启超7义和团运动首先兴起于( ) 。A山东 B直隶 C天津 D北京8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清朝的统治腐朽 B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C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农民阶级反抗精神强烈9八国联军未能实现瓜分中国的迷梦,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B清政府的抵抗C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D侵略中国的军事力量不足10中国同盟会创立于( ) 。A檀香山 B日本东京 C广东 D上海111911 年,史称辛亥

3、革命的起义是( ) 。A萍浏醴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广州起义 D武昌起义12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孙中山的下列活动( ) 。颁布临时约法建立同盟会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提出三民主义A B C D 13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的政治体制是( ) 。A君主立宪制 B内阁制 C总统制 D三权分立制14袁世凯复辟帝制迅速败亡的根本原因是( ) 。A护国运动迅速发展 B 帝国主义放弃对袁支持C北洋军阀内部分化 D 卖国和复辟不得人心15以下史实与袁世凯无关的是( ) 。A暗中告密出卖维新派 B在山东镇压义和团C篡夺辛亥革命果实 D拥戴清废帝溥仪复辟帝制16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4、) 。A兴起于 19 世纪 40、50 年代B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了初步发展C辛亥革命为它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得到进一步发展17中国近代史上,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统治地位的思想解放潮流出现于( ) 。A洋务派与顽固派之争 B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C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D新文化运动18护国运动的原因是( ) 。A袁世凯指使刺杀宋教仁 B袁世凯当选大总统C袁世凯解散国会 D袁世凯复辟帝制 19五四运动发展成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其主力军是( ) 。 A学生 B小资产阶级 C工人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20中共“一大” 确定的中心任务是( ) 。A推动和领导农民运动 B组织工人阶级,

5、领导工人运动C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D掀起国民革命运动21对中共“三大 ”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正式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B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C帮助改造国民党D提出中共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22确立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是(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三湾改编 D广州起义23中国共产党纠正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的会议是( ) 。A中共“二大 ” B中共“三大” C “八七”会议 D文家市会议24对红军长征的正确评价是( ) 。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精华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是被迫进行的战略转移是将工作重心转向农村的开始A B C D25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

6、 政策的实质是( ) 。A为对日妥协作辩护 B为“围剿”红军作掩护C借日本之手削弱共产党 D为其反动政策制造根据26中共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是在( ) 。A 八一宣言中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洛川会议2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标志是( )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C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建立 D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812抗日战争中,国民政府组织下列战役的先后顺序是( ) 。太原会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枣宜会战A B C D291945 年,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 。A商谈和平建国大计 B讨论停战问题C为了争取国内和平 D讨论成立联合政府301946 年重庆政

7、协会议争论最激烈的问题是( ) 。A避免内战与和平建国 B召开国民大会和制定宪法C解放区与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D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31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扶蒋反共的根本目的在于( ) 。A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 B与苏联进行冷战对抗C消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D巩固美国在华利益32对三大战役胜利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歼敌 150 万B国民党主力全部被消灭C东北、华北、华东解放区连成一片D为解放江南地区奠定基础33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是( ) 。A1956 年 B1957 年 C1958 年 D1959 年34总路线的主要错误在于( ) 。A突出阶级斗争 B忽视了

8、客观规律C “好”和“省” 没有具体标准 D强调“快” 是中心环节351960 年党中央开始纠正“左” 倾错误,首先是在( ) 。A城市 B工业 C农村 D重工业36 “文化大革命 ”中的“二月逆流”是指( ) 。A周恩来提出批判极左思潮B谭震林、陈毅等批判文革的种种错误C邓小平系统的纠正“文革” 错误D林彪在九届二中全会上坚持设国家主席3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是在( ) 。A农村 B城市 C沿海 D内地38建国初期, “一边倒 ”的外交基本方针是指( ) 。A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B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C中国政府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D大力发展与

9、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39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出自 ( ) 。A 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告台湾同胞书 D 中美联合公报 40对建国初期我国外交工作面临的环境,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严重削弱B社会主义形成一个世界体系C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D亚洲国家掀起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第卷(非选择题 共 60 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 3 小题,每小题 9 分,共 27 分。 )41阅读下列材料:“何以异于昔人海图之书?曰:彼皆以

10、中土人谭(谈)西洋,此则以西洋人谭西洋也。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请回答:(1)该段引文的作者是谁?出自何书?(2 分)(2)中心思想是什么?(2 分)(3)该书成书时的社会背景怎样?(5 分)42阅读下列材料:1919 年 5 月 4 日,北京大学等十几所大专学校的学生 3000 多人,在天安门前集合,举行示威游行。第二天,北京学生宣布罢课,各地学生纷纷响应。从 6 月初开始,上海六七万工人为声援学生举行罢工。各地工人也相继罢工。许多城市的商人罢市。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请回答:(1)五四运动首先在哪里爆发?青年学生起了什么作用?(2 分)(2

11、)6 月初开始,运动的参与者、中心、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7 分)43阅读下列材料: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摘自井冈山的斗争请回答:(1) “边界红旗子” 指什么?(2 分)(2) “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 ,在政治上有什么意义?( 3 分)(3)文章的作者是谁?文章发表有什么意义?(4 分)三、问答题(本大题有 3 小题,每小题 11 分,共 33 分。 )44简述 19 世纪 90 年代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活动。 (11 分)45为什么说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反动方针标志着国民政府自抗战以来在政策上的重要转变?它产生了什么

12、后果?(11 分)46简要回答下列关于中共“八大” 的问题。 (11 分)(1) “八大 ”前,毛泽东作 论十大关系 报告的重要意义什么?(2 分)(2) “八大 ”如何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5 分)(3) “八大 ”提出的总任务是什么?(2 分)(4) “八大 ”坚持的经济建设方针是什么?(2 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 2 D 3D 4C 5D 6C 7A 8B 9C 10B 11D 12C 13D 14D 15D 16A17D 18D 19C 20B 21D 22C 23C 24A 25B 26C 27D 28B 29C 30D 31D 32B 33A 34B 35C

13、 36B 37A 38C 39 A 40D二、材料解析题41 (1)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 。 (2 分) (2) “师夷长技以制夷”。 (2 分) (3)鸦片战争使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开始抛弃夜郎自大的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5 分) 42 (1)首先在北京爆发。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 (2 分) (2)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运动突破了学生、知识分子的范围,发展成以工人阶级为主力,有学生、商人参加的,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 (7 分) 43 (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14、2 分) (2)实践上开辟了中国革命采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斗争道路。 (3 分) (3)毛泽东。文章从理论上说明中国革命采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的道路,是由中国特殊国情所决定的。 (4 分)三、问答题44 (1)1895 年领导“公车上书” ,反对签订马关条约 ,使维新变法思想迅速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3 分) (2)成立政治团体强学会,创办中外纪闻 ,与封建顽固势力进行激烈的论战,宣传了变法思想,推动了变法运动的高涨。1898 年成立救亡团体保国会,使维新变法浪潮激荡全国。 (4 分) (3)多次上书,促使光绪帝下决心变法维新

15、,他的应诏统筹全局折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百日维新期间,他积极参与制定新法。 (4 分) 45 (1)(1)转变:卢沟桥事变爆发后,蒋介石发表谈话,表示准备抗战,国民党同共产党合作,建立了全民族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初期,国民党比较积极地组织正面战场抗战,国民党军队比较积极地抗击日军。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方针。蒋介石集团把政策的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由抗日转向积极反共。所以说这一方针的确定,标志着国民政府在政策上的重要转变。(7 分) (2)后果:国民党连续发动反共高潮,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削弱了抗日力量。国民党消极抗战,导致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大溃败。 (4 分)46 (1)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期,就注意探索适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 (2 分) (2)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5 分) (3)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 (2分) (4)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