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学语文教学法考试题.doc

上传人:yjrm16270 文档编号:7421257 上传时间:2019-05-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语文教学法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 -中学语文教学法考试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 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传递者和创造者。2. 教师个体专业化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基础和源泉,是教师专业化的根本方面。 3. 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大都有其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如: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 ,张孝纯的“一体两翼”大语文教育观;姚竹青的“教大语文,育小能人”等等。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 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是中小学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国家标准。 5. 陶行知“教学合一”的教学法思想,后来受南开大学张伯苓校长启发,改为“教学做合一” 。 6. 陕甘宁边区的中等国文课本是由胡乔木同

2、志主持编制的。 7.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指出,语文和数学都是基础,但语文是基础的基础。8. 语文课程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方法、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功能 诸方面。 9. 理解是阅读能力的核心。 10. 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大致经历了一个“探求-确立- 改革-发展-创新”的过程。 11. 写作教学过程既要规范,又要有所变化创新,既要考虑教师的“导” ,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 “写” 。12、人的素质结构有三个相对独立的基本要素是品德素质、才智素质、身体素质。13、语文教学的基础能力是由听、说、读、写 四个要素构成的。14、语文教育理论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超前性、人文性和综合性。15、

3、1903年颁行的奏定学堂章程使语文最终从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教育中分化出来,而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6、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语文教学大纲重新认定了语文课的特性,纠正了重道轻文和文道分离的错误倾向。17、语文能力即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它是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18、中学语文教育的内容的三个构成要素是语文训练、智力发展、情思审美教育。19、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要力求做到精要、好懂、有用。20、作文指导应从审题、开源、立意、谋篇四个方面入手。21、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主要有制约性、瞬逝性、敏捷性、适应性、灵活性和通俗性。22、相对于文学作品而言常用文体指的是记叙文、说明文、论说文。23、小说的三要素是人

4、物、情节、环境。二、选择题1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 C 】A纯应用学科 B理论学科 C应用理论学科 D纯知识学科2为了疏通学生的思路而设计的搭台阶性质的问题,这种提问形式是【 B 】A启发式提问 B疏导式提问 C质疑式提问 D探究式提问3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人是【 A 】A孔子 B孟子 C苟子 D子思4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 A 】A信息传递的过程 B人格构建的过程C特殊的认识过程 D美感体验的过程- 2 -5把各种感知对象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是【 C 】A分析 B综合 C比较 D抽象6有目的有计划主动感知客观事物的认识

5、能力称之为【 D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想象力 D思维力7在一般了解所学内容后,展开充分的联想,由小到大,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学习方法称为【 C 】A快速读书法 B提纲挈领法 C联想求异法 DSQ3R 学习法8教师以默读和朗读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是【 A 】A阅读法 B讲授法 C议论法 D练习法9优秀的散文总是在描绘客观事物之中融注作者的【 C 】 ,从而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的。A主观想象 B综合评估 C主观情感 D客观分析l0对学生的语文水平进行整体测试评定的考试是 【 B 】A随时测试 B综合测试 C阶段测试 D选拔测试 11中国现代语文教学法教材史上有代表性的教材是【 BC 】

6、A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教学法 B王森然的中学国文教学概要 C蒋伯潜的中学国文教学法 D谢象贤的语文教育学E张文儒的中学国文教学法12我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语文教学过程教程有【 A 】A叶圣陶、朱自清的精读和略读教程B上海育才中学的教程 C钱梦龙的六步教程D魏书生的六步教程 E黎世发的六步教程13语文教学过程的人格建构,可以从以下层面来把握【 C 】A教化与陶冶 B体验与唤醒 C理解与表达 D学习与积累 E阅读与思考14教学法的二重性表现为【 C 】A科学性与艺术性 B适切性与多样性 C单一性和综合性D最佳性和最差性 E适应性与局限性15按照布鲁姆的目标分类,教学目标包括【 ACD 】A认知领域 C动

7、作技能领域 E政治领域 B情感领域 D思想领域16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主要有【 ACE 】A教学目标 C教学环境 E语思结合的原则 B教学内容 D教师自身的条件17交流式说话语境包括【 ABE 】A交谈 B朗读 C朗诵 D背诵 E问答 18语文基础知识包括【 CDE 】A历史性知识 B文字基础知识 C语言基础知识 E文学常识 D实用文的读写知识19想象根据创造性程度不同可分为【 CDE 】A有意想象 B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E幻想20根据测试内容的不同,语文测试可分为【 ABE 】A、随时测试 B阶段测试 C水平测试 D综合测试 E单项测试 - 3 -三、名词解释1、语文课程标准:语

8、文课程标准简称语文新课标,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组织语文教育专家制定并颁发的法规性文件,是语文课程设置、实施和评价的依据,具有指导性、纲领性和权威性。2、讲授法:讲授法是教育史上历史最悠久的教学方法之一,是以教师口头语言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解、讲述、讲析(或讲评) 、讲演等形式,具有方便、灵活、高效以及便于师生情感交流等优点,也存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学得比较被动等不足。3、语文教学过程:语文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以达到一定教学目标的活动程序,具有双边性、目的性、学科性、活动性等特征。4、说课:说课是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其他教师或教研人员述说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

9、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讲述的内容包括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5、语文教学目标:语文教学目标是对学生语文学习结果的预期,是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学习实际而制定的,具有层次性、阶段性和可行性等特点,具有导教、导学和导测评的功能。6、入境:就是要把学生引入作品所描写的特定的意境,使学生似亲眼所见,亲身所历,似言出己口、情出己心,通过自己的体悟,深入认识作品的思想底蕴和美学价值,从心里说出一个“好”字,一个“美”字。7、一体两翼:是语文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的主要表现主张。一体指的是语文课堂教学这个主体,两翼分别指语文学习环境和语文课外活动。四、简答题

10、1、如何陈述语文教学目标?陈述语文教学目标的方法有:(1)针对语文学习结果进行陈述;而必要针对教师的语文教学行为。 (2)根据语文学习结果进行分类分层陈述。不同类型的学习结果和不同层次的学习结果陈述的侧重点不同。 (3)运用一定的行为动词教学陈述,措辞力求明确具体。2、运用提问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运用提问法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要围绕教学目标和教材实际提问(2)提问要难易适度,富有启发性。 (3)提问语言要明确,表述要清楚。 (4)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展开思维活动,并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余地。 3、基于现代教学论的语文教学过程模式包括哪些环节? 现代教学论教学模式有以下几个环节组

11、成:(1)呈现教学目标,引起学生注意。 (2)引导学生探究课文写了什么。 (3)引导学生探究课文怎样表达的?(4)引导学生探究课文如何构思的?(5)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和变式练习并提供反馈。 (6)总结评价,拓展应用。4、语文学习结果有哪些类型?语文学习结果包括如下四种类型:(1)语文内容知识(或陈述性知识、言语信息) ;(2)语文基本技能(或语文程序性知识) ;(3)语文高级技能(或语文策略性知识)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语文说课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说课应该注意如下几点:(1)语言简练,层次分明,重点突出;(2)重点内容应该明确具体,说理透彻;(3)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4)做好充分准备

12、,要写说课稿。6、如何优化自己的语文教育观念。我们必须从多方面体察时代的需求,优化自己的语文教育观念:要根据时代需要,正确对待语文教育观念。凡是对语文教育现代化有用的,就要继承发扬,反之,必- 4 -须否定、摒弃。要根据时代的要求,重新审视现代语文教育观念,从当前语文教学实际出发,不断更替与完善。展望未来,勾画语文教育的走向,构建超前规范性的语文教育观念。7、语文学科的属性有哪些?基础工具性 思想教育性 社会实践性 文学性 知识性8、现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说明语文科的性质和地位。规定语文教学的目标。说明教学内容。提示教学应当重视的问题 规定了基本篇目9、如何抓住文章的思路教学记

13、叙文?研究结构 把握线索 概括主题 语言训练 读写结合五、论述题1. 试论述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构成及其培养。答:(1)语文素养主要是后天习得的语文学习结果,包括语文内容知识(或陈述性知识、言语信息) 、语文基本技能(或语文程序性知识) 、语文高级技能(或语文策略性知识)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需要一定的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并有特定的学习过程。其学习规律与现代教学论所研究的四类语文学习结果的获得规律相符。(3)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要依照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的规律展开语文教学活动。具体包括:要根据语文学习结果设置和陈述语文教学目标;根据不同类型语文学习结果所需要的条件选用教学方法

14、;根据不同类型语文学习结果的学习过程安排教学过程;根据语文学习结果教学语文教学的测量评价。 2.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贯彻“渗透审美教育”的原则?答:(1) 美读让学生领受情感美。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而美读是学生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和获得作品美感的基本途径。它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把储存的信息的符号载体还原成作者所要传达的真情实感,使作品中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使学生进入角色,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直接受到作品感染熏陶。(2)遵路让学生体察文思美。就是让学生体品作者写作时的思路布局谋篇,以便开拓文章的思想内涵及艺术匠心、美学趣味。(3)入境让学生理解意蕴美。

15、入境就是要把学生引入作品所描写的特定的意境,使学生似亲眼所见,亲身所历,似言出己口、情出己心,通过自己的体悟,深入认识作品的思想底蕴和美学价值,从心里说出一个“好”字,一个“美”字。入境不仅使学生对美的事物从直觉感受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稳定的情感、意志、性格,并使他们所获得的审美经验进而转化为行为的技能技巧乃至理念、信仰、世界观。(4)悟文让学生感悟语言美。指导学生理解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品味炼字的贴切和用语的精妙,可以使学生既受到语言美的熏陶,又从作家文笔之中吸取语言滋养,逐步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5)勤笔让学生借鉴文学美。就是引导学生自己拿起笔来从作品中借鉴美、模仿美、表现美、创造美。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渗透审美教育,是课程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加强德育渗透,提高未来劳- 5 -动者素质的必要举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