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共生现象(Symbiosis,也译作共生关系)在生物界普遍存在,本来是生物学上的概念,是指两个生命或生物体紧密联系,相互依存,共同起作用,并相互优化对方,朝向共同利益方向发展。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玛格丽特 马勒教授为首的一些心理学教授学者如富尔(Furer)、派恩(Pine)、以及伯格曼(Bergman),将“共生现象”移入对人的人性个性化、人格发展来进行研究,而研究的重点是母亲与婴幼儿的关系及其影响。马勒教授提出:正面理想的共生关系是一个有个性的人在心理上的出生(Optimal symbiosis is“the psychological birth of the individual”
2、)的前提。简单一点儿说,即母亲与婴幼儿的共生关系,对于一个孩子的人格(即通俗所说的性格加品德)发展、心理状态、情绪状态和行为模式,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的影响。母亲对孩子的关注,孩子对母亲的信赖,从共生关系理论来看,是一个人一生中一切人际关系发展的基础。胎儿在母腹中时,是母亲身体的一部分,此时胎儿和母亲是完全的共生关系:胎儿的所有需要由母体即时供应得以满足。随着“十月怀胎,瓜熟蒂落”,婴儿从母体分娩出来,从身体上和母亲分离。但在之后的一至三年中,稚嫩的婴儿如果没有妈妈的喂养和照顾,几乎都不能活下来。婴儿和母亲因哺乳的关系仍然不能完全脱离身体的共生关系。03 个月:这个时期的婴儿属于一个自闭期,
3、因为他还根本分不清自己与外界的区别,以为自己动世界就动,自己笑、哭、饿,那么整个世界也跟著出现同样的状况。婴儿在妈妈的怀里渐渐睁开眼睛,通过嘴发现手,继而发现身体的其他部位和自己的整个身体,在这个过程中婴儿需要父母协助自己去感知外在的世界和内在的世界。1 岁以内的孩子会像小猴子一样完全地依赖着妈妈,这时候的幼儿因为身心能力都未能发展起来,从身体到感觉、感受、心理、认知、精神和心灵层面都和妈妈处于紧密的共生状态。这时的婴儿就需要其父母或是“重要他人”-抚养人给予无条件的接纳,同时在其父母或是重要他人的生命中占据最重要的、第一的位置。但是如果婴儿从父母那儿得不到上述两个需求的满足时,婴儿长大成人之
4、后,会尽其一生不断地寻觅可以作为其重要他人的人。4 个月3 岁:这个时期是安全感和自我价值感建立的重要时期(最关键的因素是父母关系良好)。孩子从出生到 3 周岁时与父母仍然处于共生期,在 3 岁左右孩子是否能完全、成功的与父母分离,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主要看在这三年中安全感和价值感的获得是否足够。如果未得到足够的安全感和自我价值感,3 岁左右入园时极易产生“分离焦虑症”。多数家庭中,主要由妈妈来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因为哺乳和照顾的关系,妈妈和婴儿亲密无间。一岁左右时虽然大多数孩子都能站立并踉跄行走,但还需要父母携领才能走向更大的空间,孩子和妈妈仍然极度亲密。感觉层面的共生表现为妈妈无微不至地
5、照顾着幼子:妈妈自己感觉冷的时候,首先会想到要给孩子添衣加被;妈妈饿的时候,也会先想到孩子该加餐了;妈妈爱吃咸,孩子多数也爱吃,因为“妈妈做的饭是最好吃的饭”在 2-2.5 岁自我意识觉醒之前,孩子都不能清楚意识到妈妈是“我”之外的别人。此时孩子的表现可能是极度依恋妈妈,常常要求“妈妈抱抱”、抚摸妈妈身体的某个部位,好像妈妈就是自己的一部分。这个过程中,妈妈需要不断借助各种机会给孩子的感觉命名:这是甜的、咸的、软的、硬的、热的、凉的宝宝饿了、渴了、拉了、尿了、困了、想妈妈了从简单,到复杂。孩子通过妈妈(抚养人)开始了解各种感觉及其对应的名称,在妈妈的协助下发展出各种感知觉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
6、孩子会愈来愈多地用语言的方式指称和表达自己对内外世界的感觉。这个过程是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从与妈妈的共生走向独立的过程。婴幼儿与母亲的情绪共生几乎决定着一个孩子长大以后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注:这里不包括遗传或基因因素,以及某些人力不可控制的外在因素或突发事件)。父母影响孩子人格形成的最大的因素就是情绪:妈妈高兴,孩子也会咯咯地笑;妈妈生气,孩子也会有更多攻击行为或频繁哭闹;妈妈平静,孩子也会开朗快乐;妈妈恐惧,孩子会更加焦虑;妈妈悲伤,孩子就敛息屏气、察言观色,或者和妈妈一起掉眼泪如果母亲有情绪、心理、行为模式上的问题,不能及时地以稳定的行动和情感回应婴幼儿的要求,比如一会儿娇宠孩子,不顺心
7、时则忽略或冲孩子发脾气甚至打骂孩子;带有愤怒和敌意,总是看负面问题,对人对事常常挑剔指责;焦躁不安,易怒并常发脾气、不断地担心这担心那;忧郁,经常觉得生活无意义、无希望,过起日子来无精打采等等,以上这些不稳定的、负面的情绪回应都会打乱、干扰甚至扭曲孩子正在成长、发展的人格和个性,孩子也很难发展出健康的情绪智能、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按年龄阶段解读敏感期0-2.5 岁 视觉、口、手、走、空间、细小事物、秩序、模仿、自我意识、审美 2.5-3 岁 自我意识、秩序、建立概念3-4 岁 执拗、垒高、色彩、诅咒、追求完美、占有、绘画、逻辑思维、秩序、人际关系4-5 岁 出生、情感、人际关系、婚姻、审美、数
8、学、音乐、身份确认、性别、绘画、文字符号5-6 岁 婚姻、书写、数学逻辑、社会性兴趣、动植物收集、实验、人际交往2 岁半左右开始,多数孩子开始进入自我意识的敏感期,自此孩子开始了一个重要而艰难的旅程:从与妈妈的共生状态中渐次脱离,走向独立。从 3 岁左右开始,人际关系及人际交往的敏感期持续地出现,并与婚姻敏感期、身份确认敏感期及社会性兴趣敏感期交叉出现,直到 12 岁。孩子们从一对一交换食物和玩具开始,到寻找相同志趣的小伙伴并互相依恋,到形成基本婚姻观,再到积极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权利和规则,形成合作意识,都需要在家庭之外的混龄同伴群体中进行。为了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父母尤其是母亲不仅要关注孩子身
9、体的发育和成长,更要支持孩子个性和人格的发展,放手让孩子与自己“分离”(Separation)。在分离之际,孩子可能会表现出更多的依恋和依赖,已经会走、会跑、会跳的孩子可能频繁地要求“妈妈,抱抱!”这正是孩子即将从与母亲紧密的依赖(共生)关系中独立的征兆。他开始清楚地意识到妈妈和他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如果母亲能处理好共生关系中的分离阶段,那么孩子将成长为情绪、心智、行为都相对健康的人。0-6 岁期间,孩子能探索的外部世界是很受局限的,他常常需要在父母的带领和陪伴下玩耍和探索。外在的世界丰富多彩、充满变化,内在的世界-感觉、情绪、心理、精神、心灵的世界也同样需要孩子在漫长的成长历程中体验和
10、认识。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婴儿就必须发展两个方面,而且必须同时向这两个方面迈进:向外走,走向自然的、物质的、文化的、人的关系的世界,发展自己的智能,发现并建立与外在世界和其他人的关系;向内走,走向内在的、情感的、心理的、灵性的世界,开拓一个丰富的、生动的内在世界,创造情感的、心灵的、认知的、精神的生命景观发展自己的“自我”,并以此连结外在的世界。由于对外部世界的探索受到身体和认知水平的局限,在 6 岁以前孩子对内在世界的认知反倒成了最重要的任务,它甚至比认知外在世界更为重要。因为感觉是儿童建构自己生命的一个重要途径和首要任务,父母需要重视和关注孩子的情绪感受、心理活动,帮助孩子发现、熟悉、发展自
11、己的情绪认知和自我认识,帮助儿童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儿童也需要借此得出他内在世界对外在世界的反应。没有父母高品质的照顾、支持和协助,孩子可能会滞留和迷失在内在世界之中。在孩子的人格中也很难形成“信任”这种品质:因为孩子没有发展出由认识、判断自己而生发出的认识他人的能力。未来孩子在情绪、心理、行为、认知和精神方面都可能会出现偏离。儿童自己创造自己要从与妈妈在身体、感觉、情绪、心理及认知层面的共生状态中走出来,儿童必须做自己的主人。感觉的创造孩子生来就能用眼耳鼻舌身感知内外的世界,但是,较小的孩子会出现这种情况:有某种感觉却没有对应的概念。孩子无法表达自己的感觉和需要时,他就只有用哭来表达。父母要
12、帮助孩子认识内外的感觉:冷热酸麻胀痛、酸甜苦辣咸鲜、饥饿饱足困倦、尿意便意便秘、柔软坚硬粗糙细腻等等爱斯基摩人关于雪之白的形容词都有十几个呢。而嗅觉与味觉的表达有时候是最困难的:美妙的味道难以言传。试试用语言描述一下我们嗅到的和品尝到的味道吧,美食家在描绘美食和美味时总是搜肠刮肚,还不一定能找不到恰当的语词。有时我们只能用鼻音发出一种只适用于当下此时的赞叹!帮助孩子用眼耳鼻舌身去感知内外的世界,并用正确的词汇来描述,就是帮助孩子走出共生迈向真实的“感觉世界”。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进行认知,是协助孩子正确表达各种感觉的有效方法。比如,在协助孩子认识“甜”、“咸”时,妈妈可以拿一块糖,再拿一点盐,让
13、孩子看看、尝尝,然后把概念和感觉配对:“这是糖,糖是甜的。这是盐,盐是咸的”。需要提醒的是,很多妈妈用各种各样的食品塞满孩子的胃,致使孩子几乎没有机会感觉“饥饿”这种感觉。吃不吃、吃多少、吃什么,最好让孩子自己决定。当我们不强迫孩子吃东西,让孩子做自己感觉的主人,相信孩子的身体一定有智慧去选择合适的食物。情绪的创造 父母要允许孩子经验各种各样的情绪感受,尤其要允许孩子哭,不以好坏来评判孩子的情绪感受。允许意味着给孩子空间与时间,让他充分地体验情绪。父母还要为孩子的情绪命名,就如同告诉孩子:“这是眼睛、书、地图!”帮助孩子说出她内在正在发生的情绪,“你生气了”、“你感到愤怒”、“你感到委屈”、“
14、你感到伤心”、“你看上去很高兴”、“你看上去很愉悦”、“你看上去很兴奋”、“你看上去很快乐”、“你看上去有些悲伤”、“你看上去有点沮丧”、“你看上去有些孤独”、“你很好奇”、“你在表达爱”、“你在关心别人”、“你在表达快乐”当概念或情景与感受配对,孩子就愈来愈能表达自己的内在发生着什么。尽管我们能够清晰知道的情绪范围并不像了解外在世界那样广泛,有些复杂的和更深入的情绪我们依然不知,依然无法分辨;并且每个人的生命状态也不尽相同,但我们需要把自己了解的情绪告诉儿童,同时努力增加自己的了解深度与广度。因为对内在世界了解的越深、越广,我们就会成长的越好,就会越接近成熟。父母能做到肯定和认同孩子的情绪,
15、孩子就能学习接纳自己的情绪,并与自己的情绪为伴,继而发展出丰富而微妙的情感,在成长过程中与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结合而自然升华为各种抽象表现方式-艺术形式。父母对孩子的爱,使幼小的孩子即使在出生后的 1-2 年中仍然和母亲浑然一体。爱是一种完全区别于其他情绪并高于其他情绪的特别存在,爱是特别的共生,孩子学会了爱,就学会了与生命的连结。由于是与母亲合为一体的状态,儿童非常容易将这个时候形成的一切转化成自己的潜意识。如果孩子不能把自己同成人剥离开,那么他就永远停留在了童年。熟悉是开始,剥离是成长的第一步,然后逐渐地辨识“你的情绪”和“我的情绪”。辨识的过程,情绪便独立了起来,最后伴随着“
16、我的”而为自己的负责。而这个剥离必然要依靠儿童创造出来的自我,没有自我的力量儿童无法从浑然一体的共生状态中超然地脱离出来。因为儿童自己还不能深切地解读情绪:“这是我的感受”,“我应该为我自己负责”。这就是大多数成年人喜欢抱怨,总以为“是你导致我生气的,都怨你!”这种戏码在成年以后被不断地重复着,破坏了自己也破坏了关系。逐渐创造出的自我首先区分了“你的好吃的”与“我的好吃的”这种物质的东西,然后基于物质,儿童进一步学会了区分了非物质的东西,比如“你的情绪”与“我的情绪”。这以后儿童开始能够区分“那是你的感觉,不是我的感觉”,“那是你的想法,不是我的想法”如果一个成年人不能够清晰地区分出“你的情绪
17、”和“我的情绪”、“你的感觉”和“我的感觉”、“你的想法”和“我的想法”他就会迷惑。这可能是成年人最大的痛苦,也是没有充分成长的结果。父母的高度决定孩子的高度童年时期孩子由什么样的成人陪伴,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儿童大约需要长达 6 年的时间来逐渐走出共生状态。如果陪伴孩子的成人自身在幼年没有成功地走出共生状态,儿童自己就很难完成这个过程。除非给儿童爱、自由和规则,除非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在亲子互动中,如果父母不启动焦虑或愤怒的情绪,平和地与孩子交流,即使孩子的认知尚未发展到能够理解父母的要求,他(她)也不会被妈妈的焦虑或愤怒情绪所驱动。如果孩子的认知水平发展到了可以理解父母要求的水平,一般情况下
18、,孩子很容易顺从他(她)所爱戴的成人。在童年时期,儿童对情绪的敏感度高于对认知的敏感度,因为认知是后天逐渐发展起来的。最令人遗憾的问题是,很多父母在和孩子互动的时候,无法做到不启动情绪,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情绪都不自知,而且非常有可能还停留在与自己妈妈情绪共生的时期。没有充分成长的父母,很难发展出独立的个性(人格),在养育孩子过程中不具备觉察的能力,在亲子互动过程中无法分辨“你-我”界限,极易越俎代庖,会无原则退让或者不断地侵入别人(孩子、伴侣甚至是父母手足)的界限。对孩子的健全发展伤害较大的一种状况是:当孩子需要放开父母的手,跌跌撞撞开始走自己的道路时,他(她)却被住在成人身体里的小孩-不成熟的父母抓住不放,如果一个孩子被父母需要,他(她)会因为爱而成为“代理父母”-照顾父母的需要,为了父母而牺牲自己的成长。父母要先于孩子成长要协助儿童在身体、感觉、情绪、心理、认知、精神和心灵所有层面完整地成长,发展儿童的多元智能:语言文字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认知智能、生存智慧和灵性成长智能,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激发孩子无限的潜能,别无捷径,只有父母先于孩子成长,才不会把孩子绊倒在人生的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