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心理调试能力 试卷.doc

上传人:11xg27ws 文档编号:7405283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调试能力 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心理调试能力 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心理调试能力 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心理调试能力 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心理调试能力 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心理调试能力 试卷考试时限:60 分钟及格分数:85 分 00 33 26考试说明:暂无1、政府职能的转变,对公务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带来了工作的压力,也带来了心理的压力。正确错误2、农业社会中,技术最重要。正确错误3、现代社会,人们的知识越来越趋向全面化。正确错误4、近些年,公务员包括领导者的发病率都呈直线上升的趋势。正确错误5、在现代社会,要获得更好的生存,必须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正确错误6、个性的差异指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正确错误7、压力促进成长,使我们能够不断面对各种复杂的事情,增强工作能力。正确错误8、压力只有消极作用,没有积极作用。正确错误9、压力过大或者

2、不能及时进行心理调适,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损害。正确错误10、心理对生理具有很大的控制和影响作用。正确错误11、我国从( )开始实行公务员制度。1992 年1993 年1994 年1995 年12、人事部 2003 年颁布的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中规定了公务员应该具备的( )通用能力。五种七种九种十种13、国家公务员制度最早起源于( )中国日本美国英国14、( )是指面对压力,由于紧张而作出的瞬间快速的、超出平常能力的反应。反应回应应付应急15、( )是指人们在出现心理压力、心理障碍时,主动运用心理学的一般的理论和方法,调节自我,缓解心理压力,排除心理障碍,达到心理健康的过程。心

3、理调适压力调适压力缓解心理缓解16、以下对认知模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认知模式是指人们的思想方法和思维习惯认知模式的形成,受个体经历的环境、接受的教育、形成的性格的影响认知模式是在一段时间内的集中培训后形成的认知模式形成后,会影响人们对世界和周围环境的看法17、以下对自我否定,说法错误的是( )自我否定就是对别人不认可自己所说、所做的否定在人际交往中,必须持有自我否定的态度自我否定就是当自己的观点与别人不一样时,应该持有学习的态度,而不是拒绝的态度与人相处时,只有自我否定,才能反思自己的观点,学习他人的观点18、以下工作中的态度,正确的是( )努力工作,就应该得到肯定工作出色,就应该得到表扬

4、好的方案,就应该被采纳善待工作中的挫折19、以下对待别人的差异的态度,错误的是( )承认差异的客观存在尊重他人的差异要在差异进行合作,彼此尊重,彼此学习虽然不能消除所有的差异,但可以在心理排斥差异20、以下对个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总和所谓个性就是指不同于常规,追求打破规则,标新立异的特性每个人都有不同于他人的个性特征提升心理调适能力,要肃立良好的个性21、以下不属于正确的工作压力调试方法的是( )锻炼酗酒限制饮食开放自己22、增强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我们不可以( )尊重他人以最佳外表出现有话直说,不用分场合、对象学会宽容23、对公务员能力的要求取决于

5、( )个人自身的要求岗位的要求单位的要求社会的要求24、以下工作人员,不属于公务员范围的是( )中国共产党机关的工作人员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民主党派机关的工作人员大型企业的工作人员25、我国公务员制度包括“进口”环节、“管理”环节和“出口”环节。以下内容不属于“进口”环节的是( )考核职位分类考试录用调入和聘任26、对当前我国公务员要实现观念转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由“全能型”向“有限型”观念的转变由“管制型”向“有限型”观念的转变由“法治型”向“人治型”观念的转变由“效率型”向“效益型”观念的转变27、公务员法于( )开始实施。2003 年2004 年2005 年2006 年28、我国对公

6、务员的管理实行( )制度。党政干部单一的管理模式对公务员集中统一管理的模式分类管理根据职位分类管理29、公务员制度分为两大类,其中一种是职位型公务员制度,另外一种类别是( )职务型公务员制度职员型公务员制度聘任制公务员制度常任制公务员制度30、录用公务员的首要程序是( )审核编制限额审核职位空缺情况发布招考公告进行资格审查31、下列选型属于农业社会特点的是(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社会发展较为缓慢社会节奏比较稳定人们心态容易平衡32、工业社会的特点包括( )社会的不确定性给人们带来了很大压力信息时代,知识和经验淘汰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工业社会,压力随处可见,随时可见

7、33、压力产生的原因( )社会压力工作压力生活压力个性差异34、产生社会压力的原因( )人事机制引入了竞争机制社会呈现多元化的态势新旧观念相冲突社会发展过快35、产生生活压力的原因包括( )人际关系养老问题经济问题婚姻问题36、压力的积极作用包括( )激发个体潜能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完全没有积极作用37、压力过大会产生以下消极的心理影响( )影响工作数量、工作质量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影响身心健康人体系统发生相应改变38、压力过大对生理造成的消极影响包括( )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39、世界卫生组织对于人类健康的标准包括( )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40、排遣负面情绪的方法包括( )善于转移,适当宣泄不要生活在历史中多读书,发展多种兴趣,广交益友培养幽默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