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专题八 人口和聚落扬州中学 张忆育【考点搜索】1、 人口的再生产:影响人口增长和分布的主要因素。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中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中国的人口政策。2、 人口数量与环境: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关系。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环境承载力。合理容量。控制人口数量的意义。 3、 人口素质与环境: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环境因素。人口的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4、 人口迁移与环境: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原因。5、 聚落的形成:乡村、城市的起源及发展。6、 城市的区位: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7、 城市化:城市化及其进程。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8、
2、 城市地域结构: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不同城市地域结构的特点。城市的合理规划。9、 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城市新区发展的模式。【知识网络】【学习策略】 1、 本专题内容涉及到高中地理必修教材的第六、八单元、选修教材第一册的一二单人口发展、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人口迁移 人口问题人口增长人口素质与环境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和聚落城市区位因素 聚落的形成城市化 城市地域结构 2元、选修教材第二册的十二单元以及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中有关人口、城市的知识。人口、环境问题是全球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高考的重点内容,而人口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明确学习目标,从宏
3、观上把握知识网络。2、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增长过快和人口老龄化两大问题并存,如果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地理学科是进行人口教育的最好阵地,必须从思想上提高认识。3、培养读图能力。人口问题是考试热点,有各种各样的曲线图、折线图、柱状图、饼状统计图结合考查,复习中要学会读各类图表,提取有用信息,得出正确结论。4、聚落是人类创造的居住地环境,是地理环境组成的重要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依赖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复习时要处理好跨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联系,比如聚落的形成和发展,涉及到大量历史、政治知识,需要有综合分析和知识迁移的能力。5、城市化过
4、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是本专题的另一个重点,大气污染问题更是高考的热点。如大气污染物的构成及排放,气象和地形条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等,解决此类问题时,要注意学科内综合以及和其他学科的联系。6、分析影响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进行合理的城市规划,是人类社会密切关注的问题,也是高考的热点之一。必须从人地和谐发展的角度提出、评价城市规划,并注意继承和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精华,对城市总体布局多方案的比较,要学会有效提取、利用给定信息,全面分析城市布局的主导因素和城市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利弊,从中选择经济合理、最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方案。 【学习进行时】第 1 学时 人口地理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5、,人口与环境是人类社会的最基本要素,两者的关系是人口地理的重要内容。本学时包括人口增长、人口与环境关系、人口分布、人口迁移四方面的内容。一、人口的增长(1)人口数量:1999 年 10 月 12 日世界人口数量已突破 60 亿;2005 年元月 6 日,中国人口数量达到 13 亿。(2) 人口数量的变化:有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类,前者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后者取决于人口迁移的动向。(3)人口随时间变化 缓慢增长 快速增长 先快后速度下降世界:人口出现 18 世纪 二战 现在缓慢增长 快速增长 速度下降中国:人口出现 1949 年 70 年代 现在(4)人口再生产的类型人口再生产表示了人口
6、自然增长过程,有四种类型,其名称与特点如表 8-1 所示:3表 8-1类型 历史时期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形成原因原始型 采猎文明时期 极高 很高 极低 生产力水平极低传统型 农业文明时期 高 较高 低但波动大 生产力有所发展,抗拒 自然灾害的能力差过渡型 产业革命时期 较高 低 较低 生产力大发展,出生率 有所下降现代型 后工业化时期 低 低 低 科技进步,出生率和死 亡率都下降得很低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生存条件的改善导致了死亡率的下降,过渡型和现代型的实现通过人为控制生育率来实现, “现代型”是人们追求的理想人口发展模式,少生优生,晚婚晚育,人的预期寿命长,
7、生活质量高。经典例题 1 (2005 年江苏高考卷)图 8-1 是 1978-2004 年我国人口总量及人口自然增长率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总量同期达到高峰B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正值生育率的高峰C、1978-2004 年,我国人口增长以机械增长为主D、1978-2004 年,我国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思路点拨:做此题要认真读图,从 图中提取有关信息。读图可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 1989 年达到高峰后呈下降趋势,而 1989 年后人口 总量一直呈平稳上升,两者不同步,故 A 项不正确;人口自然增长率高是由于生育率高引起的,所以 B 项是正确的
8、;人口数量的变化有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类,很明 显 ,1978-2004 年,我国人口增长主要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的自然增长,人口迁移的机械增长影响是次要的。尝试解题:答案:B D(5)人口的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差异发达国家由于经济、文化等原因,人口再生产已处于“现代型” ,其中欧洲许多国家已负增长,日本自然增长率很低,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稍高;而亚非拉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二战后,由于政治上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过快,处于“过渡型” ,非洲是人口增长最快的一洲,发展中国家中的中国、韩国、新加坡为“现代型” ;由于发展中国家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80%,所以世
9、界人口再生产类型应属于“过渡型” 。图 8-14图 8-2经典例题 2 (2005 年上海高考地理卷)阅读下列人口统计图 表, 计算并回答问题:(1)读图 8-2,A 国人口自然增 长率约为 ;在 A、B、C 三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国,与我国人口自然增 长率(2004 年约 6)相似的是 国。 (2)与 A 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类 似的国家主要分布于 ( )(单项选择)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北美洲3 根据表 8-2 提供的数据,在图 8-3 中标出 A 点,以表示 A 国 15 岁以下, 65岁以上人口年龄构成。表 8-2 2004 年 A、B 两国人口年龄构成(%)(4)分
10、析图 8-2 和图 8-3 可以看出, A 国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 和 等。(5)图 8-4 所示的城市流动人口数量 变化对该市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15 岁以下15 岁到64 岁65 岁及以上A 国 50 45 5B 国 17 65 18图 8-35, 。可能 带来的问题是 , 。 思路点拨:(1)题可直接从图中读出,用 A 国的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即可,注意识别图例,我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接近“现代型”,死亡率低,但由于人口基数大,还保持一定的出生率; (2)题 是非洲,A 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 30,而非洲是人口增长最快的一洲;(3)题直接根据纵横坐标点出;(4)题是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5)
11、题是城市流动人口数量多产生的影响。尝试解题:答案:(1)30 A C (2)A (3)如右图 8-5。(4) 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少年儿童比重大,加大资源、 环境、教育、就 业等压力(任答三点即可)(5)弥补劳动力不足,提高城市的 竞争力,活 跃市场,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多元文化交流(任答两点即可)加大教育压力、住房 压力、交通 压力,加重了环境负担,加大了社会治安压力(任答两点即可)二、人口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人口发展要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同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1)环境因素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 影响生育率: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很小,主要是社会环境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婚姻制度、生育政策、
12、避孕技术、宗教文化的影响。影响死亡率:主要影响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受教育水平和医疗卫生条件等;和生育率不同的是,气候、水、土壤、自然灾害等自然环境因素也能对其发生影响,尤其是次生环境因素(包括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三种)的环境污染影响很大。人口数量与环境污染并不呈正相关,人口数量不是环境污染唯一的决定性因素,它只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2)环境人口容量概念: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此概念是在地球人口快速增长,资源日趋短缺,环境恶化,人类生存空间萎缩的背景下提出的。图 8-4图 8-56影响因素:资源是首要因素,因资源和环境是人口生存的空间条件,它反映人口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由此估算人口容量容
13、易确定;另外还有科技及生产力发展水平、人们消费水平以及对外物质交换能力,这些制约因素在变化,有不确定性,但在一个具体时期内,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相对变化不大,因此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评估:多数学者认为全球环境人口容量在 100 亿110 亿或略多一些;中国最高应控制在 16 亿左右。地球上的人口增长不会达到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经典例题 3 (2005 年江苏高考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B、 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都不可能 扩大C、 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是有可能 扩大的D、 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 16 亿人左右思
14、路点拨:因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首要因素,故 A 项是错误的;随着科技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 环境人口容量是有可能 扩大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16 亿人已是最高承载量,控制人数 应在 16 亿人以下。尝试解题:答案:C(3)人口素质与环境概念:人口素质包括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它反映人口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因素:除遗传因素外,还与环境因素关系密切。身体素质早期较多地依赖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因素,现在更多地取决于社会经济环境,目前必须警惕和防止环境污染引起的次生环境因素危害人类身体素质。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决定了人们的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直
15、接影响了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影响资源利用的充分程度,也影响人类活动的环境后果,具体如表 8-2 所示,所以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环境保护的根本途径。表 8-2人口素质 生态环境意识 环境保护 资源开发 对资源的利用 人口与环境关系高 正确 重视 多、广 充分 良性循环低 不正确 忽视 依赖现有资源 浪费 恶性循环G 人口问题 产生:人口增长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同时受到社会经济、自然因素的影响。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问题是指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相协调、人地矛盾激化而产生的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问题的总称。人口基数大, 人口增长快:这是发展中国家和我国的突出问题,产生最大的影
16、响是资源需求量增大,给环境以巨大压力。我国的人口压力更大,我国许多自然资源的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资源量则居世界后列,如不严加控制人口增长,将会严7重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的提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当一个国家或地区 60 岁以上人口比重达到或超过 10%或 65 岁以上人口比重达到或超过 7%即为进入老龄化社会,人类社会随着生产力发展,科技进步、死亡率下降、加上计划生育,人口向老龄化发展是必然趋势,本质上反映了社会的进步。但人口老龄化趋势会带来社会经济负担的加重、劳动力老化和短缺,社会劳动生产率下降、国防兵力不足,以及老年人的生活保障、保健、精神孤独等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
17、视和采取相应对策。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是少生、优生、晚婚、晚育。三、人口的分布 G 人口密度:人口总数/总面积(2)世界的人口分布 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有三处:东亚、南亚,这里是世界古老文化中心,人类聚居的历史悠久,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西欧,这里是资本主义发展最早,商业贸易活动频繁的重要工业地带;美国东北部,这里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世界人烟稀少的地区是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如高山高纬寒冷地带、干旱的沙漠地区、热带雨林的湿热地区。世界上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有十个: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以上在亚洲) ;俄罗斯(欧洲) ;
18、美国(北美洲) ;巴西(南美洲) ;尼日利亚(非洲) 。(3)我国的人口分布 大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到云南省的腾冲一线为界,该线东南半壁人口密集,该线西北半壁人口稀少;平原沿海地区人口密集,高原山区人口稀少。(4)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有自然条件、历史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等,起决定作用的是政治和经济等社会因素。经典例题 4 (2004 年上海高考卷)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趋向性,读图 86、图 87、图 88 回答:G 分析图 86,从地形类 型来看,世界 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地区。(2)分析图 87,人口占世界 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人口少的主要原因:图 8-6 图 8-78(
19、3)分析图 88,在距海岸 200 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 总面积比例小于 30%的大洲中,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 洲。(4)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 地区、 纬度地区和 地区的趋向性。(5)根据上述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判断,下列地区中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 ( ) A恒河平原 B亚马孙平原 C西欧平原 D美国阿拉斯加E朝鲜半岛 F青藏高原 G刚果盆地 H加拿大东南角思路点拨:读图 8-6 可知,世界 56.5%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 200 米以下的平原;读图 8-7 可知,40S-90S 地区只分布了世界 0.2%的人口,这里绝大部分地区是海洋;读图 8-8 可知,在距海岸
20、200 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 30%的大洲中,南美洲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 50%以上,为最大;综合上述各项,结合区域地理知识,可得出第(4)、(5)题的结论。尝试解题:答案:(1)平原(或平原、盆地) (2)海洋面积大(或陆地面积小),南极大 陆至今无人定居 (3)南美 (4)低平;中低;沿海 (5)ACEH四、人口迁移(1)概念、作用和分类 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永久性或长期的改变叫人口迁移。对一个地区来说,人口迁移和出生率、死亡率一样,是人口数量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前者对人口增减的影响比较平稳,迁移则因为人类的自主意识作用,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某地区人口数量、素质及其结
21、构发生剧烈的变化。随着人口出生率的逐步下降,人口的自然增长将会减慢,未来人口增长和分布将更多地与人口迁移有关。按地理范围可分为国际迁移及国内迁移;按迁移方向可分为农村到农村、农村到城市、城市到农村、城市到城市的迁移;按现代迁移的形式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的迁移可分为高素质的人口迁移、廉价劳动力的输出,还有种种原因引起的国际难民的迁移。(2) 主要影响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土地、淡水、矿产资源等;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与通讯、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等,这是引起当前社会自发性人口迁移的最根本原因。如由农村到城市的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原因是城乡之间收入的巨大差异,
22、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城市较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较好的生活环境等; 政治原因政策、政治变革、战争等。图 8-89图 8-9(3)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自然因素是早期人口迁移的基础,但目前社会经济因素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不同历史阶段有所不同:在原始社会,为了得到食物,人们追逐生活资料来源,迁移受植物果实和猎物分布的制约;农业社会以种植业为主,为了寻找新的土地,人们迁移到水、土资源优越的地区;工业社会是机械化大生产,为了达到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力与市场的最佳配置,人们向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市场良好、就业机会多、工资高的地区迁移。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对迁出地来说,加强
23、了对外联系,缓解了人地矛盾;对迁入地来说,较落后的地区能够改变其原来的社会经济条件,但是同时也会加剧迁入地的生态矛盾和城市的环境问题。如我国农民工的流动有效地调整了我国各地区劳动力的余缺,民工进入城市为城市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为城市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并促进了城市商业和周边地区的农、牧、渔和副业的发展,为城市与农村的思想、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城市文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民工的劳务收入、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改善了农村经济,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但盲目无序的流动人口增加了城市环境的压力。针对此情况的具体措施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可采取“三三制”分流措施:1/3 有序地进行出国、出省、出县、出
24、村的劳务输出;1/3 离土不离乡,被乡镇企业就地消化吸收; 1/3 因地制宜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农林牧副渔的大农业。人口迁移对促进社会发展的意义:可调整人口分布,对民族和种族的融合起重要作用;改变了迁出地和迁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同时人口迁移改变了世界产业中心的地理分布,扩大了农作物的种植范围,也促进了文化扩散和新文化区的形成。经典例题 4 (2004 年上海卷)当前,解决 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三农”问题是我国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特点,农业和农村 经济结构调整方向主要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村就业结 构和农业区域结构, 读图 8-9 回答:(1)调整农村就业结构,解决 农村剩余
25、劳动力问题的主要措施是 ( ) (多项选择)A将劳动力从种植业向林、牧、渔业转移B积极 发展农副产品加工、运输和销售等第二、第三产业C加快城市化进程,将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以促进农民增收 D将东部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西部牧区迁移(2)在不同规模城市中, 城市是联结广大乡村的桥梁。当一部分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市,给城市发展带来的积 极影响是 。思路点拨:该题节选自 2004 年上海高考卷的一组题目。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中,种植 业的比例过大,林业、渔业的比重偏低,因此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应从种植业向林、牧、渔业转化,并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运输和销售等第二、第三产业。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问
26、题,可以转 移到城市,特 别是小城镇, 进行非农就业,同时促进城市10化的进程。尝试解题:答案:(1)ABC (2)小 ;补充 劳动力;活跃经济(市场)(4)中国的人口迁移可分三阶段历史上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的直接原因是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总趋势是从北方到南方,由“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迁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北方地区。 新中国成立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由于国家政策和户籍制度限制,迁移规模小、频率低、人数少,沿海和工业发达的上海、山东、辽宁及人口多的四川迁出的多,内地、边疆地区迁入的多;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后,因为改革开放和国家人口政策的
27、放宽,不再限制农民进城,流动人口大量自发增加,目的是务工、经商和求学。我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的国家,农村中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他们迫切需要进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所以人口流动的总方向是从农村到城市,从较落后的内地地区到较发达的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经典例题 5 (2003 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卷)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1)历史上,美国出现过多种形式的人口迁移,既有大量欧 亚移民,也有血腥的奴隶贸易,还有西进运动中的国内移民, 19 世纪欧亚移民对美国经济发 展起到哪些促进作用?(2)近年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 2001 年全国流动人口超 过 1.2 亿。 读图 8-10
28、 并分析, 2001 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B从城市流向乡村C从经济 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D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3)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和直接结果。思路点拨:此题要联系历史知识,分析题中给定信息获知答案。如 题目中 2001 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的四个选项,图中给 定条件是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和城乡结构,就不能简单地选择从东 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或从城市流向乡村,因为也有反方向流动的;还有回答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 图 8-1011原因和直接结果,要抓住“ 人口流入地区”和“人口流出地区”的关键词对照回
29、答。尝试解题:答案:(1)为美国经济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带来了必要的技 术和经验。 (2)C 3 主要原因: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收入要高于人口流出地区;人口流入地区的就业机会要多于人口流出地区;人口流入地区的生活环境要优于人口流出地区。直接结果:弥补了人口流入地区劳动力的不足;提高了人口流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缓解了人口流出地区的就业压力;促进了人口流入地区与人口流出地区的经济、社会交流。第 2 学时 聚落地理聚落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场所,也是人类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集中表现的地方,同时往往容易成为人地矛盾激化尖锐的场所。五、聚落(乡村和城市)的起源(1)互相合作,
30、共同生活 聚居 乡村聚落进入乡村聚落的标志是人类的第一次劳动大分工。早期聚落即古文明的发祥地与自然关系密切,基本都发展在中低纬地区大河中下游的平原、三角洲,那里水热充足,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条件优越,发育了最早的乡村聚落。要注意沿海地区并不是最早人类活动的地方,古代生产力低,人们对大海敬畏害怕,沿海地带成为人口稠密地带是近现代的事情。乡村聚落的形成和形态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如我国南方河网密度大,水田为主,聚落沿河道伸延为带状,住宅房屋斜顶,无院落, ;而北方为河流较少的平原地区,聚落形式为大型团状,房屋平顶,有院落, ;西部地区自然环境恶劣,聚落形式小型,散居,呈流动型村落。(2)城市是人
31、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大约出现在公元前 5000 年到 3500 年。生产力的发展使聚落进一步发展,城市的形成与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和社会分工密切相关。如图 8-11 所示:优越环境 生产技术创新变化 农业革命剩余产品12政治人物 宗教头目社会分工和调整组织行政管理人员 商人、手工艺者城市图 8-11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使农业生产有了剩余产品,成为城市起源的物质基础;劳动分工使商品交换成为人们经常性的社会活动,在一些适于商品集散和货物集散的地点,如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固定的交易场所“集市” ,进而演变为城市。六、城市的区位因素(1)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
32、括经济、交通、宗教信仰等社会因素。城市的区位选择实质是人们综合考虑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最有利的因素,科学、合理地建设城市的过程。(2)城市是集聚着人口的聚落,故城市的分布大势与人口的分布大势一致。人口稠密的地区,城市一般较密集;人口稀疏的地区,城市一般较少。(4) 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是制约城市分布的因素。分析某一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要从促使城市诞生和促进城市发展这两个方面考虑。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及其具体影响和原因如表 8-3 所示。表 8-3影响因素 城市分布规律 形成原因分析地形 世界大城市多在平原,平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场所 平原地形平坦,有利农耕、交通、城镇建设气候 城市多分布在中低纬、
33、沿海地带,热带较凉爽的高原上及山区的河谷盆地 气温适度,降水适中河流 河流干支流的交汇处、河口及河流两岸城市众多,越往下游城市越密集 河流有供水、军事防卫和运输功能,对城市选址具有深远影响自然因素自然资源 分布或靠近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 工业革命后在矿产地便于发展采矿业和矿产品加工业,由此形成工业城市交通 城市靠近公路、铁路干线或濒临海洋、临近海港是客货流必经之地和对外联系的便捷地带,经商、发展经济条件优越,交通是近代城市的优选区位政治、军事、宗教宗教中心、军事要塞、边境口岸和政治中心(军事、宗教因素对现代城市影响变弱)为举行宗教活动、完成军事任务或分散大城市职能、带动内陆地区建设和发展起来的城
34、市社会经济因素科技、旅游 大学分布区、科技中心及旅游胜地以科技旅游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属新因素,影响增强13注意自然因素是静态的,而社会经济因素常常是动态变化的。(3)城市的职能分类 结合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城市职能主要可分为以下类型:行政中心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各国首都,中国各省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等。工业中心城市矿业城市如中国煤都大同、石油城大庆、克拉玛依、美国匹兹堡,英国阿伯丁,金矿之都约翰内斯堡;钢铁城鞍山、攀枝花、包头;专业化工业城市如汽车城底特律、十堰,纺织中心城市天津、青岛、上海等。交通城市如“火车拉来的城市”株洲、石家庄,运河边城市扬州、济宁,海港城市鹿特丹、纽约、新
35、加坡、广州,航空港德黑兰、旧金山、卡拉奇等。科技中心或教育中心如美国的“硅谷” ,日本的筑波,中国的中关村等。旅游城市如意大利的威尼斯、罗马,中国的承德、黄山、桂林等。宗教城市如梵蒂岡、麦加、麦地那、中国西藏的拉萨等。学习时必须联系区域地理知识,掌握世界和中国的一些主要城市,如世界主要国家的首都,中国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及省人民政府驻地等。经典例题 6 (2004 年江苏卷) 图 8-12 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某新兴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 8-12 回答:(1)1992 年至 1993 年, 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 ( )A16.7 B14.3 C0.9 D1.2(2)1991 年至
36、1998 年, 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死亡率低 C大量人口迁入 D原有人口基数小(3)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近期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 )A 人口老龄化突出 B,城市 经济缺乏活力C社会 劳动力不足 D城市用地 压力增大(4)下列各组城市的排序,依次作为宗教圣地、矿产地和政治中心兴起的一组是( )A 拉萨、攀枝花、华盛顿 B耶路撒冷、阿伯丁、十堰C伊斯 兰堡、大 庆、巴西利亚 D麦加、宝 鸡、堪培拉思路点拨:人口增长率等于人口增长的绝对数比上年的人口数,据此可计算出第(1)题的答案;该地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某新兴城市,吸引外来人口,故应是大量人64.8
37、 68.7 80.2 87.7 91.2 103.4 109.5 14.7 0 20 40 60 80 10 120 14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年 年 末 总 人 口 ( 万 人 ) 图 7 图 8-1214图 8-13口迁入;人口迅速增长,近期可能 导致城市用地压力增大;第 (4)题要熟悉城市的职能分类。尝试解题:答案:(1)A (2)C (3)D (4)A七、城市化(1)城市化的含义: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2)城市化的标志:最重要的标志是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百分比上升,二是城市人口增加,三是城市用地规模扩大。(3)
38、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分三阶段:工业革命前,城市人口比重很低,为缓慢发展阶段;1750 年工业革命后,城市人口增长快,为加速发展阶段;20 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战后为空前发展阶段,世界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百分比迅速上升。 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是导致近现代城市迅猛发展的根本动力。值得关注的是现代城市空间结构的形式中出现了规模巨大的城市群和城市带,集现代化工业、商业金融、文化先导等职能于一体,成为国家社会经济效率最高的地区,并具有国际交往枢纽的作用。两类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比较 表 8-4比较项目 起步时间 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发展趋向发达国家 早(产业革命早) 高, 70%左右(农业劳动生产率高) 出现逆城市化现
39、象(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乡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如伦敦发展中国家晚,发展快低,落后于发达国家城市化与经济水平不相适应(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如墨西哥城逆城市化现象: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人口向郊区、乡村、中小城市转移的现象称为逆城市化。其形成原因一是因为大城市环境恶化,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二是地方经济发展,乡村基础设施如环境、交通逐步改善,高速公路和地铁等现代交通设施出现,人们能方便快捷地往返,一些人回到原住地工作或退休后移入;三是为了环境保护,工业实行分散,人口也随之分散;另外电脑网络等现代通讯的出现,有家庭办公等新工作方式,特别是电子工业布局只要有人才和交通,不
40、再需要依托大城市。经典例题 7 (2004 年天津文综卷)读下列国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 GDP(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得出)水平统计图(图 8-13),完成下列各题:(1) 图 中反映的城市化与人均 GDP 的关系是 ( )A. 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 水平相互影响的程度不同B. 某 阶段人均 GDP 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呈负相关C. 城市化 发 展是提高人均 GDP 水平的主要动力15D. 人均 GDP 水平越高,城市化发展速度越快(2) 20 世纪 50 年代至 80 年代,图中四个国家在城市化水平和人均 GDP 平均增长速度方面最快的是 ( )A. 印度 B. 中国 C. 日本 D.
41、 德国(3) 与其他三个国家相比,中国的城市化 ( )A. 发展水平较高 B. 应加快发展 C. 发展速度最快 D. 应限制发展思路点拨:第(1)题可通过读图得出答案,日本 1950-1980 年间,城市化水平提高了约25%,其他国家远远不及;第(2)题通过读图也可知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 水平相互影响的程度不同;中国城市化水平与其他国家相比不高,应加快发展。尝试解题:答案:(1) A (2) C (3) B八、城市化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途径(1)主要问题:环境质量下降,主要问题列表 8-5 分析如下。表 8-5除上表所列问题外,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次生环境因素包括物理、化学、
42、生物的污染对人体的危害越来越大。噪声、微波辐射、食品添加剂、烟草燃烧的烟雾、垃圾废弃物是人们病变、癌变、得传染病的重要原因。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由于城市人口过于集中,流动人口过多,土地紧张造成。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另外,人口老龄化问题在城市表现也非常突出。(2)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开发新区,建立卫星城,实现郊区城市化,有效地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及居民的居住条件。如建立交桥,地铁,发展高效、清洁的公共交通。 加强立法,大力开展绿化建设,综合治理城市环境。城市绿地可以净化空气,减弱噪声,美化环境,保护城市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在控制污染方面,使用清洁的能源及推广应用
43、清洁燃烧技术,建立污水处理系统和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实现垃圾资源化等。污染类型 主要污染源 危害大气污染 民用燃烧排放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煤烟、烟尘造成空气污浊;硫氧化合物造成酸雨;碳氢、氮氧化合物造成光化学烟雾;还有铅等有害物质危及人体健康水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城市地面径流 大量有害物质排入江河湖海,使水质下降固体废弃物污染生产、生活、建筑垃圾等城市固体废弃物未作处理 危害人体健康和城市环境噪声污染 主要来自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 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损害人体健康16(3)城市新区的发展浦东新区的区位优势及作用 浦东新区位置好,面
44、积大,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以农业为主,开发成本低,区位优势明显。能解决上海市面临的若干环境问题,使上海作为长江沿岸工业地带的龙头地位更突出。浦东新区的发展方向为:多功能、外向型、国际化、现代化的城市新区。经典例题 8图 8-14 为某城市某日清晨低层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1)图中气温分布异常部分是、中的 ,判断依据是 。 (2)该城市工业高度集中,当天 发生了重大的烟雾事件。造成这一恶性事件的原因是:a、人为原因是 b、气象原因是 c、地形原因是 思路点拨:大气污染事件与人类的不合理生产与生活活动有关,冬季中高纬地区逆温或静风天气很容易造成污染物的积累;天气晴好、日照充足,有利于空气
45、对流;而在盆地或山谷地形内,近地面空气的污染物不易扩散,易发生大气污染事件。尝试解题:答案:(1) ; 处的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即出现逆温现象) (2)a、工厂烟囱排放大量煤烟、粉尘和硫氧化合物,使凝结核增多,空气污浊,烟雾弥漫。 b、内气温下部高于上部,抑制了气流的上升,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重了低层大气的污染程度。 c、城市位于盆地地形,气流不易扩散稀释,加剧居民的受害程度。九、城市的地域结构和合理规划(1)城市的作用与形态城市在区域中居核心地位,对区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城市一般是各级政权机构的所在地,是区域的管理中心;城市集中了大部分的文化、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和体育卫生设施,是区域
46、的服务中心;城市又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集中区域的主要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金融等都较发达。城市是有等级差别的,等级越高,服务的范围与人口越多,服务的职能种类就越多,等级低反之。各级城市的服务范围空间上形成重叠、交错、层层嵌套的城市体系。城市的地域形态:主要有集中紧凑式、分散疏松式。前者为组团式,各组成部分较集中,连成一片,优点是便于集中设置较完善的服务设施,节省市政建设投资,设施利用率高,方便居民生活,缺点是易造成环境污染;后者形态特征常是条带式或放射式,因受特定条件制约,城市沿主要交通干道发展形成,优点是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缺点是城市交通主要集中于某一方向,运
47、距很长,建设投资大。(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图 8-1417概念与目的:城市地域功能分区是城市经济活动高度集聚的产物,在市场竞争中形成,是多个同种功能的实体在空间上呈现连片分布的区域。目的是为了合理利用土地,保护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发展。城市主要功能分区特点比较,见表 8-6 和表 8-7:表 8-6功能分区 地租水平 占用城市土地面积 区位特点 功能区内分异特点住宅区 中等 面积最大 市内和市区边缘 工业革命前与劳动单元混杂,工业革命后住宅区出现并分化工业区 低 面积适当集聚成片地价较低,向主要交通干线和市区外缘移动专业化程度高,竞争、协作导致其集聚,又因环保、地租、交通因素导致分散商业区(中心
48、商务区具有商业和服务双重职能)高面积最小,呈点状或条状点状或条带状;在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经济活动繁忙,人口昼夜差别大,区内有垂直分异(零售在底层)和水平分异(零售在中间)表 8-7住宅区分化 建筑与环境质量 位置 入住阶层高级住宅区 房屋面积大,有的是独立庭院,公共设施配套完善,生活方便,环境优美多建在城市的外缘,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高收入阶层低级住宅区 面积狭小,破旧拥挤密集,公共设施不完善,环境状况很差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拥挤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低收入阶层(3)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成因及其演变成因 一是历史因素,它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城市发展和更新改造应考虑继承和保持城市的特色;二是经济因素,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功能区分化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据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不同造成地价差异及各种功能活动对用地的竞争能力,具体表现为付租能力的高低;(见表 8-6) ;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