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胆囊结石的超声诊断2009 级影像班 刘峰胆囊结石是胆囊常见症状的一种。患者多表现疼痛症状,严重者可引起肝脏功能紊乱而造成的生活或工作影响。本文针对胆囊结石引用超声这种对机体近乎无损伤,并且费用低廉,而能对超声像图的特性而做出明确诊断及鉴别诊断,从而在胆囊结石诊断中的重要价值。1. 名词解释:胆囊结石:是指由于感染、胆汁理化性质改变、胆汁滞留及寄生虫病等而产生的胆囊内石头称胆囊结石。2. 资料及方法:2.1 一般资料:本组病历为我院 2011 年 7 月9 月间来我院就诊,并确诊 72 例患胆囊结石患者。经 CT 复查或胆囊取石术后证实患有胆囊结石。患者多为 30 岁以上,并呈年龄的增高有趋于
2、增多趋势。胆囊结石在胆囊内小于 1cm 的临床表现多为症状不明显;大于 1cm 的临床表现多为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且饭后多见,部分患者出现黄疸,合并感染可出现寒战、发热。2.2 仪器与方法:应用 SONOLINE G50 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 C25,25MHz。检查时患者应禁食、禁水 8 小时以上,取仰卧位或坐位,将探头置于肋间或肋下做横切或纵切面,探察胆囊形态大小、胆汁透声度、胆囊内结石(形状、大小及多少) ,并观察其相邻器官有无结石。3. 结果:3.1 超声诊断结果:72 例超声诊断患胆囊结石患者,单发性胆囊结石 41 例,多发胆囊结石 21例,泥沙样胆囊结石 7 例,胆囊颈结石嵌顿 2
3、 例,充满型胆囊结石 1 例。3.2 特点胆囊单发或多发结石患者胆囊探查一般会可见:胆囊壁欠光毛糙或胆囊壁呈双边影。胆囊内泥沙样结石伴胆汁粘稠探查可见:胆囊形态多见增大(常因胆囊内胆汁排出不畅所致) ,胆囊内粘稠胆汁伴随胆囊结石移动。胆囊颈结石探查可见:胆囊形态增大,胆囊颈强回声团不移动。充满型胆囊结石探查可见:上半部胆囊壁声像及紧附胆囊壁下强回声带,不可见胆汁回声。4. 讨论:4.1 胆囊单发或多发结石超声显示:胆囊内可探及强回声团,并随体位改变而发生移动。较大的胆囊结石超声声像图在强回声团后方出现声影。胆囊结石也可因结石质地不同而显示的强度而不同。一般含钙多的结石比含钙稍低的声像图回声要强
4、,经胆囊取石术后做病理验证相一致。胆囊结石与胆囊息肉的超声声像图区别:胆囊息肉超声也表现强回声团,但粘附于胆囊壁不随体位改变而发生移动,用高频彩色多普勒偶可见血流信号;胆囊结石则无血流供给。胆囊多发结石和幽门口声像图的区别:幽门口探及汽液混合声像呈假阳性胆囊多发结石征,其后方不可见声影,变换体位强回声团在胆囊内移动不明显,可以区别是否胆囊多发结石。4.2 胆囊内小结石伴胆汁淤积超声探查往往易漏诊,此类患者多体弱或长期卧床多见。该症状应做变换体位探查流动时粘稠胆汁,可探测闪烁强回声点并随体位改变而移动。而随粘稠胆汁的排空也可排出(部分或全部) ,对胆结石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4.3 胆囊颈结石是胆
5、囊结石嵌顿于胆囊颈的一种表现。超声声像图探查表现:常易造成胆囊形态增大,偶见胆汁淤积。患者临床表现持续性右上腹部疼痛伴向右肩背部放射,偶见黄疸,实验室查肝功胆红素指标升高。胆囊颈结石区别于胆囊颈癌采用多普勒超声探查其血流供给状态予以区别。胆囊颈癌患者体弱并伴有持续性疼痛进行性加重,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可见丰富的红蓝血流供给。而胆囊颈结石没有血流供给。胆囊癌周围也可出现肝脏浸润性局部地回声表现。4.4 胆囊充满型结石超声声像图呈胆囊前壁弧形或半月形中或强回声带,后方伴有宽大声影致使其后壁完全不显示。而胆囊切除术后胆囊窝声像呈假阳性其后方不伴有声影。附图: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伴胆汁淤积胆囊颈结石嵌顿 胆囊充满型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