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章 名 内容 课时 备 注第一章 绪论 3第二章 死亡与死后变化 3第三章 法医尸检录像 2第四章 机械性损伤 6第五章 机械性窒息 6第六章 猝死 4第七章 临床法医学鉴定 2第八章 中毒 4第九章 亲子鉴定 1第十章 生物性检材的个人识别 1第十一章 医疗纠纷 4合计 36四教学重点与难点第一章绪论1.法医学的任务和学习法医学的目的第二章死亡与死后变化1.死亡的概念及死亡的过程,确定死亡的标准及脑死亡的标准,死亡的分类方法。2.假死的概念及特征,3.尸体现象的本质及内、外环境对尸体现象的影响。4.尸冷及影响尸冷的因素,尸斑及影响尸斑形成的因素、尸斑与皮下出血的区别
2、,尸僵及影响尸僵形成的因素,尸体的腐败现象及其发展的条件,干尸及尸蜡形成,尸体现象的法医学意义。第四章机械性损伤1表皮剥脱、皮下出血、挫伤、挫裂伤、颅骨骨折、内脏破裂、肢体断离、挤压伤、交通伤、坠落伤等钝器伤的特征及检验的法医学意义。2切创、砍创、刺创、剪创等锐器伤的特征及检查的法医学意义。3枪弹创的特点及检验的法医学意义。4机械性损伤的法医学鉴定。5脑震荡、创伤性休克、反射性心脏停搏等损伤后器官机能紊乱。6. 爆炸伤、咬伤、徒手伤、棍棒伤、砖石伤的特点第五章机械性窒息1机械性窒息的类型及尸体的外表和内部特征。2缢死、勒死、扼死的尸体征象及法医学鉴定,溺死尸体征象及法医学鉴定。3窒息的过程和死
3、亡原因,压迫胸、腹部所致窒息死的原因、过程和尸体征象,堵塞呼吸孔道(堵塞口、鼻孔,吸入异物)所致的窒息死的特点。第六章毒物1毒物和中毒的概念,毒物的法医学分类,毒物的作用条件,毒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及其法医学意义。2中毒案例的案情调查、现场勘验和物证的采取,中毒尸体检验的注意事项,检材的采取、保存和送检,毒物分析结果的评价。第七章猝死1猝死的概念、原因以及猝死案例法医学鉴定的意义和猝死的法医学鉴定。2青壮年猝死综合征和婴儿猝死综合征的特点。第八章临床法医学鉴定1损伤评定的注意事项。2精神异常的法医学鉴定。第十章生物性检材的个人识别1物证的概念、种类、意义,物证提取、包装和送检的基本原则及检验原则。2血痕检验第十一章医疗纠纷1医疗纠纷、医疗事故、非医疗事故、责任事故、技术事故的概念。2医疗事故的性质,医疗纠纷的分类,引起医疗纠纷的常见原因,如何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医疗纠纷的法医学鉴定及其意义。五重点与难点解决办法:法医学是一门以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等为基础的学科,因此重点和难点在于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关联性,联系实际法医鉴定的意义,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改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授课方式使重点突出,难点易于理解。课程组教师们解决的主要方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