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殊烟叶的种类特点及烘烤技巧要点(下)来源:磨坪烟叶工作站总的来说,高温快速排湿法是用来烘烤容易出现硬变黄、易变黑烟叶行之有效的方法。通常用来处理嫩黄烟、嫩黑暴烟和水分含量特别大的、用正常烘烤方法极易烤坏的烟叶。具体的方法是:烟叶装房关严天窗地洞,点火后在很短时间内把烤房内温度提高到3638稳定一段时间,当底棚烟叶的叶尖、叶边基本变黄后迅速加大烧火,用 1h 左右的时间将烤房温度提高到 4042,促使叶内水分气化,直到烤房内水气弥漫后大开天窗、进气门,甚至将烤房门打开尽快排湿。当观察玻璃窗水珠减少至消失时关闭天窗、进气门。此时若底棚、二棚烟叶完全发软塌架,可转人正常烘烤;否则需要第二次、甚至第
2、三次高温快速排湿。进行多次高温快速排湿时,原则上温度要一次比一次高,但最高不超过 45,每次时间在 23h,以整个变黄阶段烟叶完全发软塌架、消除硬变黄为目的。(三)雨淋烟和返青烟1.特点和烘烤特性 已经达到正常成熟的烟叶突遭雨水,并在降水开始 24h 内及时采收的烟叶叫雨淋烟,其生理特性和烘烤特性未发生明显改变,只是烟叶含水量显著增加,而且大量增加的是叶表附着水。烘烤雨淋烟时,装烟竿距要适当放稀,减小烘烤排湿任务。烘烤中要先拿水、后拿色,具体做法是:点火前稍开天窗、微开进气门,确保炕内气流畅通,防止点火后顶棚集聚大量水汽,甚至凝结为水珠下滴危害烟叶。点火后,首先要排除烟叶表层的附着水,促使叶片
3、失水发软,确保烟叶在失去部分水分后正常变黄,防止出现硬变黄。为此,变黄初期温度可以达 3940,以利于水分气化排除。当排除叶表水分叶片发软后,应关闭地洞、关小天窗,恢复正常烘烤。已经达到或接近成熟的烟叶受较长时间降雨影响后,明显转青发嫩,失去原有成熟特征,这类烟称为返青烟。返青烟是雨淋烟的特殊类型,其生理特性和烘烤特性与一般的雨淋烟有很大差别。采收烘烤要点有:2、烤前要求。对于雨前发育正常、成熟良好的返青烟叶,如果雨过天晴,一般需要再等待 lOd 左右待烟叶重新呈现成熟特征时采收烘烤;对于本来水分就大而容易发生烘片的烟叶则应在雨后及时采收;短时大雨以后天气看好,应等 23d 后再采收,除非确实
4、没有晴好天气。稀编烟,稀装烟。雨淋烟和淋雨之前相比,水分明显增大,所以,编烟和装烟密度原则上都适当稀于相应的非雨淋烟。具体密度要根据对鲜烟叶鲜干比的估计。比值大于 10 的,装烟 78 成;比值 89 的,可装 89 成。3.烘烤要点 采用“高温变黄,低温定色,边变黄边定色”的烘烤策略。点火后,以1h 升温 1的速度提升干球温度到 40左右,干湿球温度差尽快增至 3左右,在此条件下促进烟叶水分气化排除,同时保持较快的变黄速度。在底棚烟叶达到黄带浮青、主脉变软时应立即转火,并以 23h 升温 1的速度将干球温度提高到 4647并充分延长,湿球温度稳定在 37左右,使底棚烟叶完全变黄且达小卷筒。此
5、后,以 2h 左右升温 1的速度将干球温度升至 5455实现全炕干片。干筋阶段转入正常烘烤。返青烟的叶基部与叶尖部成熟差异很大,变黄阶段温度高,而且又是边变黄、边定色,所以,变黄阶段就要注意火力控制,定色过程烧火升温要稳,防止挂灰和蒸片。二、水分小的烟叶烧烤(一)旱天烟1.特点和烘烤特性旱天烟指在干旱地区和非灌溉烟田在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烟叶。旱天烟叶的特点:一是水分含量较少,鲜干比多为 56,甚至 4 以下,同时,在水分组成中,结合水所占比例相应增加,自由水所占的比例显著减少。二是结构较紧密,烟叶脱水相对困难。因而旱天烟叶更容易出现挂灰和回青,尤其是当烟叶含水尚多时急升温极易回青与挂灰、降温
6、则冷挂灰。三是干物质积累较为充实,对提高烟叶的耐烤性有利。四是发育和成熟缓慢,内食物较充实、较耐成熟。加之大气干燥不易发病,也有利于烟叶养熟。采收和烘烤要点是:2、烤前要求 趁露采收,增加烟叶水分和烤房湿度;稀编烟、稠装烟,创造有利保湿和均匀排湿的条件;防止采收后烟叶受太阳暴晒降低自身和烤房有效水分。3.烘烤要点 总的烘烤技术策略是低温变黄,高温转火;先拿色,后拿水;大胆变黄,保湿变黄,补湿变黄。具体措施:第一,变黄阶段湿球温度宜稍高,保持在 36.537.5。第二,转火时间宜晚,烟叶变黄程度要稍高,可达到叶片接近全黄,支脉大部分变黄。定色阶段前期升温速度要慢,扫除残余青色,后期加快。第三,整
7、个烘烤过程湿球温度宜稍高。在干球温度 3842时,干湿球温度差保持 13;干球温度 4250时,湿球温度 3940;干球温度超过 50后,湿球温度 4041。 (二)旱黄烟1.特点和烘烤特性 旱黄烟是指烟叶旺长至成熟过程遭遇严重的空气干旱和土壤干旱双重胁迫,不能正常吸收营养和水分,“未老先衰”,提早表现落黄现象的假熟烟。这类烟在丘陵旱薄地最为常见。假熟烟营养不良,发育不全,成熟不够,内含物质欠充实,化学组成不合理,含水量较少,叶片结构密,保水能力强,脱水较困难。烘烤中变黄较困难,甚至先出现回青(烟叶在烤房内的含青度大于大田)再变黄,变黄速度较慢,容易烤青。定色过程容易挂灰,也容易出现大小花片。
8、2.烤前管理 旱黄烟的实质是干旱造成的假熟,如能解除干旱,烟叶仍能恢复生长,所以不可盲目提前采收。但若持续干旱,会造成烘坏,失去烘烤价值。当烟叶出现枯尖焦边时应及时采收。采“露水烟”,装炕应稀编竿、装满炕(10 成炕),以利保湿变黄。但是,由于旱黄烟耐烤性较低且脱水较困难。因而装炕也不宜过稠,以防“闷炕”。3.烘烤要点 第一,高温保湿变黄。变黄阶段起点干球温度宜稍高。37封火,控制在 3940,促使烟叶脱除适量水分,增加烤房内湿度,保证正常变黄;等到叶片发软后。再使干球温度稳定在 38左右,保湿变黄,以防烟叶失水过多而难以变黄;底棚烟叶变黄34 成时,提高干球温度至 4142加速变黄,防止烟叶
9、内含物过度消耗而使烟叶挂灰或颜色灰暗。第二.变黄阶段的湿球温度宜稍高。保持干湿球温度差 12,必要时还应向烤房内加水补湿。第三,高温转火,加速定色。在叶片大部分变黄、支脉尖部变黄、充分塌架后转火。定色阶段升温速度要慢中求快,先慢后快。先以 23h 升温 1的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 4648,稳定到二棚以上烟叶基本全黄,仅余主脉和一级支脉基部含青;再以 12h 升温 1的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 5455稳定至干叶。第五是定色阶段湿球温度宜稍低,一般在干球温度 50前湿球温度 38左右,干球温度 50后湿球温度 39左右。三、其他特殊烟(一)后发烟 1.特点和烘烤特性后发烟是由于烟田施肥欠合理,而且烟叶生
10、长前期干旱,中后期降雨相对较多情况下形成的。其内含组成不协调,叶龄往往较长,干物质积累较多,身分较厚,叶片组织结构紧实,保水能力强,难以真正成熟,有时叶面落黄极不均匀.,或者尖部黄基部青反差过大,或者叶片黄叶脉绿差异过大,或者泡斑处落黄(甚至发白)而凹陷处却浓绿不落黄极不协调,使得成熟度和调制时变黄程度也难以准确判断。在烘烤时,既容易表现变黄困难而烤青,也会因脱水困难、难定色而烤黑,烤后烟叶常出现不同程度挂灰、红棕、杂色、僵硬等。2、烤前要求 一是要加强田间管理。清除烟杈和田间杂草,提高鲜烟素质;后发烟容易流行烟草赤星病,采取措施综合防治。二是要适时采收。要根据烟叶熟相和叶龄综合分析,在熟相上
11、要尽可能使其能表现成熟特征,叶龄达到或略多于营养水平正常烟叶即可采收。三是要合理装炕。编竿宜略稀,装烟竿距视烟叶水分而定,不宜过稀。3.烘烤要点 第一,烟叶变黄温度以 38左右为宜,定色阶段的升温速度宜慢不宜快,以促进内含物质在较高温度下转化,使黄烟等青烟,并使身分变薄、色泽略浅。在4647以前,以平均 4 小时升温 1的速度升温,之后以平均约 3 小时升温 1的速度升温,达到 54以后充分延长时间。根据烟叶变化,可以适当在 4142和 4648分别延长时间。第二是湿球温度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适宜略偏低为宜,通常变黄阶段可保持干湿球温度差 3左右,以较大干湿球温度差促烟叶逐渐变软。若烟叶迟迟不
12、发软,也可将干湿球温度差扩大到 4以上;在定色阶段,干球温度 42之前可保持干湿球温度差35,越难烤的烟叶干湿球温度差越大。42之后,直至 54湿球温度可以保持在 38,稳温阶段提高到 39。第三是转火时的变黄程度不宜高,根据烟叶素质不同达 57 成黄即可,残留多的绿色在慢升温过程中完成变黄。转火时的干燥程度应达叶片发软,否则,要保持温度,扩大干湿球温度差并延长时间。第四,整个定色过程要慢升温、逐渐排湿,既不要在某一温度上久拖,也不可跳跃式大跨度升温,使烟叶边变黄、边干燥,靠时间的延续完成内在转化和定色。(二)秋后烟1.特点和烘烤特性 由于栽培耕作或气候方面的原因,在不利于烘烤的秋后气候条件下
13、采烤的烟叶叫秋后烟,这类烟叶最突出的问题是容易烤青和挂灰。秋后,日平均气温显著下降、大气相对湿度显著降低、昼夜温差增大等不良的气候条件,使烟叶成熟更迟缓,烘烤特性变差。秋后烟叶多是在干燥凉爽的秋季气候条件下发育而成的上部烟叶,叶内含水量尤其是自由水含量少,叶片厚实,叶组织细胞排列紧实。内含物质充实。外界湿度小,若烤房的保湿能力变差,烘烤前期湿度不容易达到要求,特别是底棚烟叶由于湿度低变黄更加困难,导致烤青,甚至未完全变黄就出现挂灰。再加上凌晨气温低,排湿时烧大火也很难升温,甚至常出现降温,使烟叶变化过度,极可能出现猛升温或大幅度降温引起挂灰,或者烤后烟叶又黑又青。2、烤前要求 在采收烘烤之前首
14、先要整修烤房,使其严密保温保湿。采收时以叶龄为主适当早采,趁露采烟增加炕内水分。绑竿要适中,装烟要密,以便于增加烤房湿度。3.烘烤要点 第一,保温保湿变黄,缓慢升温。变黄阶段前期要保温保湿,湿球温度达不到指标时,地面可以泼水增湿。点火升温要慢,先在干球温度 32-34、湿球温度3133稳定 1224h;随后以每 1.52h 升温 1速度提高干球温度到 37-38,保持湿球温度 3637,再稳定 12-24h;再以 3-4h 升温 l速度提高干球温度到 4042,保持湿球温度 3839加速变黄,并使烟叶排除部分水分,增加烤房内湿度,有利于正常变黄。第二,烟叶充分变黄,慢速定色。当底棚烟叶基本全黄
15、且变软塌架、二棚黄片青筋塌架时,开始逐步慢升温定色。以 23h 升温 1速度提高干球温度到 4748,保持湿球温度 39左右,拉长时间,适当排湿,直至全炕烟叶基本全黄、底棚叶片 1/31/2 干燥;再缓慢升温至干球温度 54,保持湿球温度 3940稳定,至全炕干叶,完成定色。第三,烧火稳中加大。烧火时要注意气温的变化趋势和天窗、进气门的开度状况,特别是凌晨前后。要加大火力,谨防掉温,上午 89 点以后,适当控制烧火,防止猛升温。第四,天窗、进气门的操作要谨慎,要少量多次,勤开少开,勤关少关,保持烤房内温湿度的稳定,防止湿球温度上下波动。综上所述,在烘烤过程中只要严格按照以上技术要点操作,就一定能够避免和和减少出现烤坏烟的现象,提高烟叶烘完备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