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视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 染 病 。流感病毒是引起流感的病原体,属正粘病毒科,系 RNA 病毒,直径 80120nm,呈球形或丝状。 流 行 病 学传 染 源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都有传染性,其中病初 23 天传染性最强。成人和年龄较大的儿童患季节性流感(无并发症)期间,病毒在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续排毒 3-6 天。住院的成人患者可以在发病后持续一周或更长的时间散播有感染性的病毒。研究发现:婴幼儿流感或人 H5N1 型禽流感病例中,长期排毒很常见(1-3 周) 。此外艾滋病等免疫缺陷患者
2、也会出现病毒排毒周期延长的现象。 传 播 途 径流感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即流感患者在讲话、咳嗽或打喷嚏的过程中,将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排放到空气中被周围人群吸入而引起传播) ,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粘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污染病毒的物品也可能引起感染。通过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有待进一步确认。 易 感 人 群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三型流感之间、甲型流感不同亚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可反复发病。流感病毒常常发生变异,例如甲型流感病毒在人群免疫压力下,每隔2-3 年就会有流行病学上重要的抗原变异株出现。感染率最高的通常是青少年。 下列特定人群感染流感病毒
3、后,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应给予高度重视,尽早进行流感病毒相关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积极给予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妊娠期妇女;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 血 压 除外) 、肾 病 、肝 病 、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 HIV 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及集体生活于养老院或其他慢性病疗养机构的被看护人员、19 岁以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肥胖者体重指数30,BMI=体重(kg)/身高 (m) 2 ;年龄5 岁的儿童(年龄2 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年龄65 岁的老年人。4 流 行 特 征 流行特点:突然发
4、生,迅速蔓延,23 周达高峰,发病率高,流行期短,常沿交通线传播。通常流行 34 周后会自然停止,发病率高但病死率率。 流行规律:通常为先城市后农村,先集体单位,后分散居民。甲型流感:常引起爆发流行,甚至是世界大流行,约 23 年发生小流行 1 次,根据世界上已发生的 4 次大流行情况分析,一般 1015 年发生一次大流行。乙型流感 呈爆发或小流行,丙型以散发为主。流行季节:四季均可发生,我国北方地区流行高峰一般发生在冬春季,而南方地区全年流行,高峰多发生在夏季和冬季。 临 床 表 现潜 伏 期流感的潜 伏 期 一般为 1-7 天,多数为 2-4 天。 多 发 群 体流感多发于活动范围较大或聚
5、集性活动较多的青少年和青壮年,机体抵抗力较差的老年人、儿童或存在基础疾病的患者感染流感病毒后易发展成重症病例而致命。 疾 病 表 现单 纯 型 流 感 :最常见,常突然起病,畏寒高 热 ,体温可达 39-40,多伴头 痛 、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轻度充血。如无并发症呈自限性过程,多于发病 3-4 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 1-2 周。轻症流感与普通感冒相似,症状轻,2-3 天可恢复。 肺 炎 型 流 感 :实质上就是并发了流感病毒性肺炎,多见于老年人、儿童、原有心肺疾患的人
6、群。主要表现为高热持续不退,剧烈咳 嗽 、咳 血痰或脓性痰、呼吸急促、紫绀,肺部可闻及湿啰音。胸片提示两肺有散在的絮状阴影。痰培养无致病细菌生长,可分离出流感病毒。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病死率高。 中毒 型 流 感 :极少见,表现为高热、休 克 、呼吸衰竭、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严重症状,病死率高。 胃 肠 型 流 感 :除发热外,以呕 吐 、腹 痛 、腹 泻为显著特点,儿童多于成人。2-3 天即可恢复。 特 殊 人 群 流 感 临 床 表 现 儿童流感:在流感流行季节,有超过 40%的学龄前儿童及 30%的学龄儿童罹患流感。一般健康儿童感染流感病毒可能表现为轻型流感
7、,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流涕、鼻塞及咽痛、头痛,少部分出现肌痛、呕吐、腹泻。婴幼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可出现高热惊厥。新生儿流感少见,但易合并肺炎,常有败血症表现,如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在小儿,流感病毒引起的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及胃肠道症状较成人常见。 老年人流感: 65 岁以上流感患者为老年流感。因老年人常常存有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原发病,因此老年人感染流感病毒后病情多较重,病情进展快,发生肺炎率高于青壮年人,其他系统损伤主要包括流感病毒性心肌炎导致的心电图异常、心功能衰竭、急性心肌梗塞,也可并发脑炎以及血糖控制不佳等。 妊娠妇女流感:中晚期妊娠妇女感染流感
8、病毒后除发热、咳嗽等表现外,易发生肺炎,迅速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可导致流产、早产、胎儿窘迫及胎死宫内。可诱发原有基础疾病的加重,病情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发病 2 天内未行抗病毒治疗者病死率明显增加。 5 免疫缺陷人群流感:免疫缺陷人群如器官移植人群、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感染流感病毒后发生重症流感的危险性明显增加,由于易出现流感病毒性肺炎,发病后可迅速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及紫绀,病死率高。 并 发 症细 菌 性 肺 炎发生率为 5-15%。流感起病后 2-4 天病情
9、进一步加重,或在流感恢复期后病情反而加重,出现高热、剧烈咳嗽、脓性痰、呼吸困难,肺部湿性罗音及肺实变体征。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以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 ,肺炎链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等为主。 感 染 致 肺 炎其他病原菌,包括衣原体、支原体、嗜肺军团菌、真菌(曲霉菌)等,对流感患者的肺炎经常规抗感染治疗无效时,应考虑到真菌感染的可能。 常见的有鼻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hronic obstructi
10、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中发生率高,并可使病情加重,临床上难以和流感病毒引起的肺炎相区别,相关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 其 他 综 合 症Reye 综合征(瑞氏综合征) 偶见于 14 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使用阿司匹林等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物者。主要表现为退热后出现恶心、呕吐、继之嗜睡、昏迷、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肝大,无黄疸,脑脊液检查正常。发病机制不清楚。 肌炎和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在流感中罕见。主要症状有肌无力、肾功能衰竭,CK 升高。 鉴 别 诊 断普 通 感 冒 :多种病毒引起,多为散发,起病较慢,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全身症状较轻。感冒俗称伤风,又称急
11、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是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成人多为鼻病毒引起,次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克病毒、柯萨奇病毒等。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咽痛,有时由于耳咽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检查可见鼻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如无并发症,一般 57 天痊愈。 与轻型流感鉴别相对困难,确切鉴别需行病原体的相关检查(见上文) 。普通流感的流感病毒相关检查呈阴性。 流 感 伤 寒 型 钩 体 病 :夏秋季
12、多发,有疫水接触史,临床除发热外,腓肠肌压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压痛,实验室检查可通过显凝实验检测抗体,若抗体效价为 1:400 以上增高,考虑该病,通过血培养可诊断。 其 他 类 型 上 呼 吸 道 感 染 :包括急性咽炎、扁桃体炎、鼻炎和鼻窦炎。感染与症状主要限于相应部位。局部分泌物流感病原学检查阴性。急性扁桃体炎咽部红肿,扁桃体肿大,有脓性分泌物,颌下淋巴结肿大,白细胞总数或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血培养可呈阳性,抗菌药物治疗有效。 下呼 吸 道 感 染 :流感有咳嗽症状或合并气管-支气管炎时需与急性气管- 支气管炎相鉴别;合并肺炎时需要与其他肺炎,包括细菌性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病
13、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肺结核等相鉴别。根据临床特征可作出初步判断,病原学检查可资确诊。 其 他 非 感 染 性 疾 病 : 流感还应与伴有发热,特别是伴有肺部阴影的非感染性疾病相鉴别,如结缔组织病、肺栓塞、肺部肿瘤等。 疾 病 治 疗治 疗 原 则要坚持预防隔离与药物治疗并重、対因治疗与对症治疗并重的原则。基本原则包括及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加强支持治疗,预防和治疗并发症,以及合理应用对症治疗药物等。 支 持 治 疗 和 预 防 并 发 症注意休息、多饮水、增加营养,给易于消化的饮食。主要补充维生素,进食后以温开水或温盐水漱口,保持口鼻清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密切
14、观察、监测并预防治疗并发症。合 理 应 用 有 关 药 物流感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对于流感病毒的治疗抗生素是没有作用的,因此在没有合并细菌感染迹象的情况下不得使用抗 生 素 ,否则易引起二重感染或耐药菌的产生。存在继发细菌感染时及时使用抗生素。由于发热是流感突出的症状,解热剂阿司匹林的应用又可招致瑞氏综合征得发生,所以在处理流感患者发热时易选用物理降温,尽量避免大剂量阿司匹林的应用。 疾 病 预 后流感病程呈自限性,无并发症的患者通常 5-10 天可自愈。但重症感染或引起并发症时则需要住院治疗;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主要为老年人、年幼儿童、孕产妇或有慢性基础疾病者;少数重症病例可因呼吸或多
15、脏器衰竭而死亡。 疾 病 预 防季节性流感在人与人间传播能力很强,与有限的有效治疗措施相比积极防控更为重要。主要的预防措施如下。 个 人 卫 生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2 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 3 经常彻底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4 流行期间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 5 流感患者应呼吸道隔离 1 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彻底消毒。 6 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7 秋冬气候多变,注意加减衣服。 机 构 内 防 控当流感已在社区流行时,同一机构内如在 72 小时内有二人或二人以上
16、出现流感样症状就应警惕,积极进行病原学检测。一旦确诊应要求患者入院治疗或居家休养,搞好个人卫生,尽量避免、减少与他人接触。当确认为机构内暴发后,应按传染病防治法及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来执行。医院内感染暴发时,有关隔离防护等措施应参照相关技术指南的规定来执行。 接 种 流 感 疫 苗接种流感疫苗是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最有效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的手段。疫苗需每年接种方能获有效保护,疫苗毒株的更换由 WHO 根据全球监测结果来决定。 优 先 接 种人 群 (1)患流感后发生并发症风险较高的人群: 6-59 月龄婴幼儿。60岁老人。 患慢性呼吸道病、心血管病、肾病、肝病、血液病、代谢性等疾病的成
17、人和儿童。 患有免疫抑制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成人和儿童。生活不能自理者和因神经系统疾患等自主排痰困难有上呼吸道分泌物等误吸风险者。长期居住疗养院等慢性疾病护理机构者。 妊娠期妇女及计划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妇女。18 岁以下青少年长期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者。 (2)有较大机会将流感病毒传播给高危人群的人员: 医疗卫生保健工作人员。敬老院、疗养院等慢性疾病护理机构工作人员。患流感后并发症风险较高人群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 禁 忌 者 (1).对卵蛋白或任何疫苗过敏者。(2).中、重度急性发热者。(3).曾患格林巴利综合征者。(4).医师认为其他不能接种流感疫苗者。接 种 方 法 和 时 机 (1).从未接
18、种过流感疫苗、或前一年仅接种 1 剂的 6 月龄-9 岁儿童应接种 2 剂,间隔 4 周;以后每年在流感高发季节前接种 1 剂。其他人群每年 1 剂。(2).接种途径为肌肉或深度皮下注射,建议婴幼儿选择大腿外侧肌肉注射。 (3).我国大多数地区应在每年 10 月前开始接种。 饮 食 注 意患流感后,宜清淡饮食,进食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同时应注意多饮水,以白开水为主。禁吃咸食:食用咸食后易使致病部位黏膜收缩,加重鼻塞。咽喉不适等症状。而且过咸的食物容易生痰,刺激局部引起咳嗽加剧。禁食甜、腻食物:甜味能助湿,而油腻食物不易消化,故感冒患者应忌食各类糖果、饮料、肥肉等。禁食辛热食物:辛热食物易伤气灼津,助火生痰,使痰不易咳出,故感冒患者不宜食用,尤其葱一定要少吃。不宜吃烧烤煎炸的食物:此类食物气味刺激呼吸道及消化道,易导致黏膜收缩,使病情加重,而且也不易消化。同时还应忌烟酒。 专 家 观 点1 要提高对流感的认识:流感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传染病,它也是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而造成后果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 2 儿童、孕妇、老年人和存在基础疾病的患者感染流感病毒后,易发展成重症,并发致命并发症,因此对这些高危人群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早预防和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 积极接种流感疫苗是预 防 流感最重要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