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上课始得西山宴游记.ppt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7325038 上传时间:2019-05-14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课始得西山宴游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上课始得西山宴游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上课始得西山宴游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上课始得西山宴游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上课始得西山宴游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他在永州待了十年,日子过得孤寂而荒凉。亲族朋友不来理睬,地方官员时时监视。炎难使他十分狼狈,一度蓬头垢面,丧魂落魄。但是,炎难也给了他一分宁静,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于是,他进入了最佳写作状态,中国文化史拥有了永州八记和其他篇什,华夏文学又一次凝聚出了高峰性的构建。余秋雨柳侯祠,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 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记、 袁家渴记、石渠记、 石涧记、小石城山记。,永州八记描写的大都是眼前小景,如小丘、小石潭、小石涧、小石城山等,柳宗元总是以小见大,犹如沙里淘金,提炼出一副副价值连城的艺术精品。,柳宗元在永州八记中刻画永州山水的形象美、

2、色彩美和动态美,不是纯客观地描摹自然,而是以山水自喻,赋予永州山水以血肉灵魂,把永州山水性格化了。可以说,永州山水之美就是柳公人格美的艺术写照,物我和谐,汇成一曲动人心弦的人与自然的交响华章。,永州八记,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世称河东先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永州八记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作者寄情山水,写偶识西山的欣喜,写西山形势的高峻,写宴饮之乐,写与自然的融合,表露自己的傲世情怀。,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2体会本文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艺术

3、特色。,读音,僇人 施施而行 斫榛莽 焚茅茷 箕踞 衽席 岈然,若垤若穴 攒蹙 遁隐 培塿 颢气 引觞,读音,僇人 l 施施而行 y 斫榛莽 zhu zhn 焚茅茷 f 箕踞 j j 衽席 rn 岈然 xi,若垤若穴 di 攒蹙 cun c 遁隐 dn 培塿 pu lu 颢气 ho 引觞 shng,始得西山宴游记,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 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 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疏通课文,(1)始得西山宴游

4、记:始得,初游。宴,安逸,快乐。游,游览。 (2)自余为僇人:僇(l)人,受刑的人,罪人。僇,通 “戮”。这里是遭到贬谪的意思。 (4)恒惴栗:恒,常常。惴栗,忧惧不安 (5)其隙也:隙,空闲的时候。,(6)则施施而行:施施(y ),缓慢行走的样子。 (7)漫漫而游:漫漫,随意不受拘束的样子。 (8)日与其徒上高山:日,每日。其,自己的。徒,同伴。 (9)穷回溪:穷,尽,穷尽。回溪,弯曲的小河。 (10)幽泉怪石:幽泉,幽深的泉水。怪石,奇异的石头。 (11)无远不到:意思是,只要风景好,无论多远的地方都去。,(12)到则披草而坐:拨开草。披,拨开。 (13)醉则更相枕以卧:更,更换交替。相枕

5、,互相紧靠着。 (14)意有所极,梦亦同趣:心里想到那里,梦中也就到了那里。极,到。趣,通“趋”,往。 (15)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异态,奇异的形态。 (16)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未始,未尝。怪特,奇怪、特别。,定语后置,第一自然段译文:自从我成为罪人以来,就居住在这个州,常常处于恐惧不安之中。空闲时,就慢步走走,任意地游玩。每天和我的同伴们登上高山,走入丛林的深处,穷尽迂回曲折的溪流,凡是有清幽泉水奇特山石的地方,无论多远没有不到的。到了就用手分开草坐在草地上,倒尽壶中酒直到喝醉为止。醉了进而互相枕着身体躺下,躺下就进入梦乡,心中所想到的,梦中也同样梦到(梦境中也有同样的旨趣)。睡醒了

6、起来,起来后回家。我因此认为凡是这个州形态奇异的山,我都游览过了,然而却未曾知道西山的奇异特别。,表现内心愤慨,又引出下文出游,漫无目的游览,心中苦闷象征,心灵孤寂,不知所往,苦中作乐,借酒浇愁,寄情于景,文章中心内容是记叙西山之游,作者为何开篇从他处着墨?,为衬托出西山作铺垫,认真体会下面一段文字的修辞特点: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这一段文字运用了相同字首尾相接的顶针修辞方法。 这种修辞手法造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绵绵无穷,醉梦交织的表达效果,表达颓唐郁结、无以消解的心情,。,难点解析,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7、。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 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疏通课文,始指异之:始:才 异:以为异。 缘染溪:缘,沿着。 (3) 斫榛莽:斫(zhu),砍。榛(zhn)莽,杂乱丛生的草木。 (4) 焚茅筏:

8、焚,烧。茅筏(f),茅草之类。筏,草叶众多的样子。 (5) 箕踞而遨:箕踞(jj),席地而坐,两脚伸直岔开,成簸箕状。遨,游赏。 (6) 则凡数州之土壤:土壤,土地。 (7) 皆在衽席之下:衽席,古代睡觉用的席子(形容距离近) (8) 岈然洼然:山谷空阔的样子,溪谷低洼的样子。 (9) 若垤若穴:垤(di),蚁垤,蚂蚁洞外的小土堆。穴,洞。 (10) 尺寸千里:看上去只有尺寸的大小远近,而实际上有千里的大小远近。,(11) 攒蹙累积:攒(Cun),聚集。蹙(C),收缩。累积,层层堆叠。(今义:积累) (12) 莫得遁隐:遁隐,逃遁隐藏。 (13) 萦青缭白:青色和白色的景物萦绕在一起。萦,缭都

9、是缠绕的意思。 (14) 外与天际:际,交会。 (15) 四望如一:向四面环顾,看到的情景浑然一体。 (16)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然后,这样以后,指看了眼前的美景之后。特立,独特卓立。 (17) 不与培塿为类:培楼(pu lu):大小坟冢。这里借指小土堆似的山丘,小土丘。,(18)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悠悠,渺远的样子。颢(ho)气,天地浩气。涯,边际。渺远的样子与天地浩气相应,却找不到它的边际。 (19)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洋洋,广大的样子。造物者,即大自然。广大的样子与大自然共游,却不知道它的尽头 (20) 引觞满酌:引觞(shng),拿起酒杯。引,拿起。 (21) 颓然

10、就醉:颓然,身子倾斜摇晃(醉倒的样子)。就,接近。 (22) 心凝形释:心:精神,凝,专一。形释,形骸消散,忘掉形骸。 (23) 与万化冥合:万化,万物。冥合,融化其中,浑然一体。 (24)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向,从前。未始,未尝。 (25) 游于是乎始:于是,从此,从这里。 (26) 故为之文以志:文:写了这篇文章。以,来。志,记。,柳宗元认为西山有什么特点。 你能用有关的语句加以说明吗?,1)、险(过、缘、斫、焚) 2)、高(皆在衽席之下) 3)、空阔(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4)、特立(不与培娄为类),说说作者围绕“始”“游”叙写了哪些内容? 抓住了西山的什么特点?,你能用图示来表示此文

11、的思路吗?,漫游他山( )( )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坐法华寺过湘江( ) ( )( ) 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穷回溪,醉酒而归,缘染溪,穷高山,俯视众山,“始得”统摄全篇,1)、险(过、缘、斫、焚) 2)、高(皆在衽席之下) 3)、空阔(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4)、特立(不与培娄为类),异之:,过 缘 斫 焚,登山之难,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俯视,仰视,山势之高,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山之个性,悠悠乎 洋洋乎,颓然就醉 心凝形释 与万化冥合,作者得到了一种释放与解脱,请结合课文的第一节,分析一下,释放与解脱的是什么?又是以

12、何种方式?,游者的心境,僇人,恒惴栗,倾壶而醉 醉而卧 卧而梦,忘情于山水,幽泉怪石,山水之异态者,异之,怪特,特立,天人合一,山之异态 怪特 特立 人之异态 怪特 特立,(1)作者为什么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2)文章中心内容是记叙西山之游,作者为何开篇从他处着墨? (3)文中两次写满酌而醉,有何作用? (4)作者借西山之游,抒发了自己怎样的人生感受? (5)作者怎样用比照映衬来写西山之景?,课后思考题,作者为什么说“然后知吾 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作者游奇山异水是想聊以忘忧,文章开头即写明自己不幸的遭遇和贬谪南荒后“恒惴栗”郁闷痛苦不堪的心情,因此“幽泉怪石,无远不

13、到”,以至“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虽然他几乎走遍了永州的奇山异水,但却没有给他带来特殊的感觉,没有感到此山此水有何“怪特”之处。然而当作者“坐法华西亭,望西山” 时,“数州之土壤”尽收眼底,方觉西山是任何地方都无法相比的,渐渐地作者不知不觉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深切体会到天人合一的至理。因此作者认为西山之游才是真正游览山水的开始,以往的游览算不上真正的游览。文题“始得”恰好点明此游之意义,并以“始”与“未始”结构全文。,作者怎样叙西山之游? 本文中心内容是记叙西山之游,但作者开篇却从他处着墨,先写以前永州异山秀水的游览,以此作为铺垫,来比照映衬西山之游不同于以往。 作者首先是被那登高所

14、见的博大景观而震惊,千里之间的高山深谷如土堆、洞穴,尽收眼底,浮云萦绕群山,与天空连成一体,此时作者才真正感受到与自然同呼吸, 与天地同游的快慰。从高峻的西山中作者感受到卓尔不群的人格之美,“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作者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知音,他仿佛与西山心心相印,自己志高 品峻的情操恰恰在西山那高峻峭拔之貌中得以体现。作者在这物我交融之中得到了解脱与审美享受,以至醉不思归。,文中两次写满酌而醉,作用有何不同?第一次出现是往日游览时,作者都会“披草 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这短 促紧凑的语句反映了作者单调乏味的生活及苦 闷抑郁的内心感受。虽

15、然他想在游览山水中得 以解脱,但酒醉之后依然如故。而西山之游却使作者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 不只是美酒醉人,更是这高峻峭拔的西山使其 感受到物我相融醉而忘归,心中的欢喜怡悦不 言而喻。前后对比更突出西山之游给作者带来 的独特感受。,作者借西山之游抒发了自己怎样的人生感受?前部分写以往浏览时记叙之中流露出被贬失意抑郁不平的心态。而后文写游西山则表现出偶识西山之喜,沉醉之乐,借西山的高峻气势表现自己的高洁人格。,作者怎样用比照映衬来写西山之景的?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刻画细致,寄托深远,情景交融,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作者在本文没有直接写眼中西山,而从多角度写登西山所见所感,采用比照映衬手法突出其高峻峭

16、拔之貌。如先写“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再写登上西山始感高险难测,云天相连。由极目远眺,“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衬其高。所见之深山低谷,好像土堆洞口,千里之外的景物尤如近在咫尺亦衬其高。青云萦绕,云天相连浑然体更衬其高。由此写出“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蝼为类”的感受。在比照映衬之下,西山之景更显其美,西山之游更觉其异。,写作手法上的两大特色 1、比照与映衬 2、寄情于景,托物寓志,1、字词: (一)通假字:余自为僇人梦亦同趣 (二)一词多义:而:施施而行( )起而归( )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 ),通戮,遭到贬谪,表修饰,表承接,却,通趋,往,返,为:自余为僇人( ) 不与

17、培塿为类( ) 故为之文以志( ) 之: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 始得异之( )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 故为之文以志( ),成为,成为,写,的,代所见景色,主谓之间,代所见景色,(三)古今异义: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攒蹙累积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古:未曾 今:未开始,古:重叠到一起 今:积累,古:这样以后 今:之后,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游于是乎始,古:所有的,这 今:,古:从此 今:,(四):译句,(1)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2)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我自从遭到贬谪,住在这个永州,常惊恐不安。,深青的夜色,从远处而来,直到什么都看不见了,还是不想回家。,(3)心凝形

18、释,与万化冥合。 (4)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我的精神凝聚安定,形体得到解脱,与万物暗暗合成一体。,这之后才知道我自己从前还未曾真正的游览。,文言虚词 积累与训练,更若役,复若赋若毒之乎?若夫霪雨霏霏 至若春和景明,(代词,你的),(代词,你),(发语词),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余因得遍观群书。,(连词,由于),(动词,趁),(连词,因而),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君安与项伯有故?皮之不存,毛将安傅(附)。,(代词,哪里),(代词,怎么),(代词,哪里),岂非曹孟德之诗乎?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语气词,表反问),

19、(介词,在),(语气词,表感叹),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醉能同其乐甚,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不足为外人道也!(陶渊明桃花源记,(语气词,表肯定),(语气词,表判断),(语气词,表感叹),于是饮酒乐甚,扣弦而歌之。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是造物者之无尽藏耶,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代词,代前面的美景),(助词,的),(前一个助词,的,后一个助词,不译),何为其然也?其皆出于此乎?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代词,它),(语气副词,表推测,大概),(连词,如果),于是饮酒乐甚,扣弦而歌之。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介词,因),(介词,从),(介词,在),始得西山宴游记,1.阅读课文,回答题目为什么说是“始”?,2.这里的“宴”是不是举行宴会?,解题,“始得”二字的含义及其贯串全文的作用,平日的游览,平淡无奇,索然无味,而西山景色新异,令人精神振奋,心旷神怡,是作者第一次真正的游览,所以在题目上冠以“始得”二字。“始得”二字为全文的线索,有贯穿全文的作用。 宴,安逸,快乐。,题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