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层对比(3) 地下构造(4) 油气储层(5) 流体分布(6) 压力、温度(7) 储量计算(8),钻井地质(1) 测井 地层测试(2) 地震,资料录取,油藏地质研究,第三章 地层对比,地层对比:建立与时间相一致的层序关系。,世界地层对比:全球范围的地层对比(应用古生物群、岩石绝对年龄测定和古地磁、全球海平面变化等进行对比),属于地层学的研究范畴。 大区域地层对比:跨盆地的地层对比(方法同上),属于地层学的研究范畴。 区域地层对比:在一个油区范围内进行全井段的对比。 油层对比:在一个油田内含油层段的对比。,按研究范围分为:,地层层序的建立 地层对比的依据 地层对比的步骤 碳酸盐岩储集单元对比,本
2、章内容,对比级别 对比依据 对比方法,对比范围? 对比级别? 对比依据? 对比方法?,区域地层层序油区范围内,油层对比单元的划分油田范围内,第一节 地层层序的建立,古生物-地层单元 岩石-地层单元 时间-地层单元 层序地层单元,一、区域地层层序,根据古生物组合划分地层单元。 生物-地层界面有可能穿越地层等时面(由于生物组合在时、空上的不断变化和调整),1. 生物-地层单元(带、亚带、),以岩性作为主要分层依据。 以每一层主要出现的岩性命名。 主要用于化石少、岩性变化大和井数多的地区,2. 岩石-地层单元(群、组、段、层),回顾,回顾,地层界面与地质时代界面相一致。地层界面反映了岩性和(或)古生
3、物的变化。,3. 时间-地层单元 (界、系、统、组、段),回顾,4. 层序地层单元,层序是一套相对整一的、成因上有联系的、顶底以不整合面或与之相应的整合面为界的一套地层(Mitchum,1977)。,每个层序均由一系列体系域(如低水位体系域、海进体系域、高水位体系域等)组成,每个体系域又包含一系列同时形成的沉积体系。,层序、 准层序组、准层序、 层组、 层、 纹层组、 纹层,层序地层学,简介,二、油层对比单元的划分,从理论上讲,一套含油层系从时间上是无限可分的,划分依据:油层特性的一致性与垂向上的连通性,含油层系、 油层组、 砂层组、 单油层,含油层系、 油层组、 砂层组、 小层 单层,四级划
4、分,五级划分,(简单情况),(复杂情况),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分布范围。 单油层间有隔层分隔,其分隔面积应大于其连通面积。,1单油层 (小层和单层),单层,小层,(复合砂体),(单砂体),单油层由复合砂体组成时,定义为小层 小层内,根据单砂体分布进一步划分单层,由若干相互邻近的单油层组合而成。 同一砂层组内的油层岩性特征较为一致。 砂层组间上下均有较为稳定的隔层分隔。,2砂层组(或称复油层),常简称砂组,由若干油层特性相近的砂层组组合而成。 以较厚的非渗透性泥岩作为盖、底层。,3油层组,常简称油组,为若干油层组的组合。 同一含油层系内油层的沉积成因、岩石类型相近,油水特征基本一致。 含油层系的顶、
5、底界面与地层时代分界线具一致性。,4含油层系,古生物 岩层的接触关系 岩层中特殊矿物及其组合 岩性(岩石记录),第二节 地层对比的依据,反映地层等时性的地层记录:,界、系、统、组,地层学研究,(在地层级别更细时,古生物等记录的垂向分异性不够),建立与时间相一致的层序关系,依据:沉积成层原理:不同时期因沉积环境及物源供应的差异而导致岩性的垂向差异性同一时期同一沉积环境内沉积特征(岩性)的相似性、岩性变化的顺序性和连续性。,基于岩石记录的地层对比,单一岩性对比?,概念:具有等时性、分布广泛、容易识别的岩性层或岩性界面,-等时层、等时面,碎屑岩剖面中的稳定泥岩段 碎屑岩中夹有的致密薄层灰岩 薄的黑色
6、页岩层 煤层 碳酸盐岩的石膏夹层和泥岩夹层: 陆源碎屑岩中的凝灰岩层,(等时性问题?),1. 标准层(标志层),Ng1+2底部一套分布稳定的含螺化石层,为一高感应“指状泥岩”。,实例:孤岛油田馆陶组,“标志层”是否具有涵盖全工区的成因意义?,不整合面,洪泛面(flooding surface)(湖泛面、海泛面):是一个将较新地层与较老地层分开的面,跨过这个面水深突然增加(Van,wagoner et al.,1991)。,主要由异旋回作用过程形成。 同一时间或大体上同一时间形成, 具有等时性。,洪泛面,-可进行大范围的对比,构造沉降、 海平面升降、 湖平面升降、 气候旋回等,关键界面:,岩性组
7、合:剖面上的岩石类型及其纵向上的排列关系,横向相变?,岩性组合、岩相组合 标志层(等时面) 沉积旋回(层序地层学原理),2. 岩性组合与岩相组合,依据:岩性组合比单一岩性具有更大的横向稳定性,岩相组合,沃尔索相变规律,依据:横向相变规律或沉积相模式,3. 沉积旋回,概念:在沉积剖面上岩性有规律的变化,表现在岩石的颜色、岩性、结构、构造等方面。,正旋回:由下而上岩性由粗变细 反旋回:由下而上岩性由细变粗,地壳升降运动 海平面(湖平面变化),成因:,沉积物堆积速度,可容空间,(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可容空间:由海(湖)平面升降、 构造沉降、气候或综合作用所产生的可供沉积物沉积的空间,包括沉积物表
8、面至沉积基准面之间的所有空间。,可容空间,影响层序发育的四大因素,-可进行大范围的对比(据海平面变化可进行全球对比),气候,沉积物供应速度,可容空间,(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周期性变化,沉积旋回,区域性,等时性,规模有大有小,且在总体上升或下降的背景上还有小规模的升降运动。,旋回级次,地壳升降运动振幅曲线,地层剖面上的旋回表现出级次性,即在较大的旋回内套有小的旋回。,一级旋回:大体相当于含油层系 二级旋回:大体相当于油层组 三级旋回:大体相当于砂层组 四级旋回:大体相当于单油层,四级划分,在油田范围内, 沉积旋回一般按四级划分,优点:具有全井的连续记录,深度比较准确,从不同侧面反映岩性的属性
9、。常见的对比曲线有:自然伽马曲线、自然电位曲线、视电阻率曲线等,地球物理响应,岩性变化,导致测井曲线的差异,测井响应,实际的对比主要依据测井曲线,地震响应,岩性变化的界面,同相轴,优点:具有横向对比信息缺点:垂向分辨率低,油区区域地层对比的必备资料 油层对比的参考资料,对比大层段:油组砂组,(井震联合对比),第三节 地层对比的步骤,1.选择标准井,建立油田综合柱状图,标准井:地层对比时的控制井条件:位置居中、地层齐全、资料丰富 (录井、测井、古生物、重矿物)、标志清楚,标准剖面:岩层特征(岩性、电性)在全区具有代表性,油层发育好,钻遇油层最全的井 可在几口井挑选有代表性的油 层组、砂层组进行汇
10、编,骨架剖面:通过典型井向外延伸,2. 建立骨架剖面, 确定水平对比基线,从骨架剖面向两侧建立辅助剖面以控制全区,桥式对比,十字剖面 基干剖面 剖面网络,目的:消除构造作用导致的深度差异,使各井处于沉积时层位相当的情况下进行对比。,水平对比基线:选择标准层的顶(或)底面作为对比基线,(顶拉平对比),给定 地层界面,全区闭合,3. 分层对比,多井闭合, ,确定对比标志 (与邻井比较,沉积学分析)标准层:稳定 辅助标准层:相对稳定,作为小范围标准层,(1)利用标准层划分油层组,划分若干三级旋回。,(2)利用沉积旋回对比砂层组,(岩性和电性组合),(3)利用岩性和厚度比例对比单油层,(岩性和电性组合
11、),连接对比线地层界线砂体界线,(4) 连接对比线、多井闭合,多井闭合(反复验证、全区闭合),对比过程中的 地质分析,太厚? 太薄? 层序倒转?,采用由正常井段逼近异常井段的方法,找出断缺或重复井段,结合地震资料,4. 地层分层数据表,对比结束后, 要求统一各井的分层数据, 建立分层数据表。,区域分层数据表,作业表,(劈分或合并成一个单层),(1) 小层数据表(以井为单元),油层对比成果表,(目的:油层分布储量计算开发分析),(2)小层对比数据表(以小层或单层为单元),平面分布:有无尖灭及缺失; 纵向连通:与上下单层连通情况。,第四节 碳酸盐岩储集单元对比,储集单元:按岩性组合划分的、能够储集与保存油气的基本单元,储集层(渗透层),底层,盖层,储 集 单 元,1. 储集单元的划分,划分原则,同一储集单元必须具备完整的 储(渗)、盖、底的岩性组合。 主要考虑盖、 储、底的岩类组合,其界面不受地层单元界面的限制(一致或不一致)。,同一储集单元必须具有统一的水动力系统。同一储集单元中的流体应具有相似的流体性质。,阳高寺气田嘉二2储集单元对比图,2. 储集单元的对比,依据标准层控制下的盖、底层岩性进行对比,方法:与地层对比相似 差别: 非等时对比,可斜切地层单元一个储集单元可相当于若干地层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