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情景交融法.doc

上传人:j35w19 文档编号:7310898 上传时间:2019-05-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情景交融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情景交融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情景交融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情景交融法,实物演示法,创设情景法,引导分析法,小老师法,但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只要是适合学生的,就是办法. 丰富的语言积累” , “注重情感体验” ,又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 “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这个目标体现在各学段中,第一学段要求“感受语言的优美” ,第二学段要求“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 “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尤其在第三学段,阅读的第五条提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这些要求既说明阅读和阅读教学是不同的,又说明注意文章

2、表达方法和过去教师大讲文章表达方法的知识也是不同的。我们要正确地理解这句话,是“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 ,也就是说,对于小学生不能要求过高,重点应放在精彩的、逻辑严密的词句表达上;高年级适当指导学生领悟文章结构的合理性,开头、结尾的生动和深意。要指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优美语言;“揣摩”文章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就是说,对“文章表达方法”不能由教师去讲知识,而是要求学生自己去“感受” 、去“揣摩” 、去“体会” 、去“领悟” ,要有“自己的看法” ,要“作出自己的判断” 。这些都说明“课标”是非常重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思想和语言的统一的。1从单元整体入

3、手教给学法,以精带略。我们的教材课文一般分为两类: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它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每单元围绕一个训练重点安排一或二篇精读课文,带二篇略读课文。教师在学习方法指导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的整体性原则,指导学生凭借不同的类型的课文学“法”用“法”。对这类课文,教师可采用“精讲一段,带动全篇”的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养成自学习惯,掌握读书方法。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发布者:郑素瑜发布日期:2011-04-14 07:01:24.0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中学法、悟法。方法常常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介。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就为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苏霍姆林斯基

4、曾做过15年的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性研究,他认为14年至少要有200小时的朗读和200小时的默读量。按每分钟200个汉字计, 400小时就意味着要求480万字的阅读量,也就是说要有480万字的阅读量才具备初步的阅读能力4。而我们现在的教材,无论哪种版本,全套小学教材课文部分总共只有十四五万字左右,课内阅读量远未达到理想状态。叶圣陶先生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因此我们小语阅读教学应注重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促进学生自能阅读。1.课前教给预习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地学。目前,相当多的教师布置课前预习,不是让学生回家读几遍书,家长签个字,就

5、是让学生把课后的思考题回答出来,查一下词典,抄写词语解释。这样下去,学生的读是盲目的读,理解词语脱离了具体的语言环境,预习只是流于形式。要提高预习的效果,教师在课前应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既使学生的预习过程中有法可依,又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低年级的预习,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要求学生通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到了中高年级,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审、读、划、提、查”的方法预习。 “审” ,就是读课文先审题目,注意课题与内容的关系;“读” ,就是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内容;“划” ,就是“不动笔墨不读书” ,圈点生字新词,关键语句;“提”就是在自己预习的基础上,提出不懂的问题,便于课堂上有目的地学习;“

6、查” ,就是从课外书籍中查阅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拓展知识面,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学生掌握了预习的方法,在预习过程中就不会盲目读书,在长期的训练中,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创新学习。2.课内教给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自能阅读。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能阅读,提高学生语文素质。1 从单元整体入手教给学法,以精带略。我们的教材课文一般分为两类: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它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每单元围绕一个训练重点安排一或二篇精读课文,带二篇略读课文。教师在学习方法指导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的整体性原则,指导学生凭借不同的类

7、型的课文学“法”用“法” 。教学精读课文,渗透学法。首先,教师要精心备课,明确重点,从学生的角度、学习的心理设计学习方法。这里的明确重点是指明确单元重点训练项目和明确精读课文的知识重点。设计学习方法时要弄清单元内两类课文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制定出一套既能落实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又适合一组课文的学习方法。教师备课时要变教案为学案,根据精读课文的特点,围绕学法设计一组与学法配套的思考题和一组为导出学习方法服务的课堂有效提问。其次,教师要认真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学、导出学法。在精读课文教学时,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的原则,先让学生根据思考题进行自读,然后教师检查自读效果,针对自读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议

8、论、质疑问难,并在此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进行朗读的训练及字、词、句、篇的训练。教师在课堂中要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归纳出学习方法。例如,第五册的第三单元,这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学习按时间先后的顺序阅读理解课文。第一篇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是精读课文。设计的学习方法是“四步阅读法”:初读知大意,再读理思路,细读抓重点,赏读品精华。围绕学法设计出的指导学生学习的思考题为:初读课文,了解本文主要写的什么内容。再读课文,根据课后第2题的提示给课文分段,并说说第二段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细读课文,找出描写小兴安岭四季的树木特点的词语、句子或段落。边读边品赏,说说你喜欢课文中哪些词语、句子或段落。学生通过自学、交流完成思考

9、题后,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指导朗读重点语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完这课后,教师帮助学生归纳出学习这篇课文的四步阅读法。学习略读课文,应用学法。在一个单元的课文中,各类课文有各自的特点,所以学法指导也各不相同,但各类课文的学法要体现整体性。如果说,教精读课文,是教师扶着学生走,那么教略读课文,教师可半扶半放手或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走。只有这样把阅读过程的操作知识和操作方法教给学生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培养学生的自读和会读能力。如学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后,让学生运用这课学到的“四步阅读法” ,阅读后面的略读课文瑞雪图 ,在学生 自学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小组讨论,指名汇

10、报自学情况。2 从课文结构入手教给学法,以段带篇。在教材中,有不少课文不仅语言精美,而且主要段落结构相仿。如美丽的小公鸡 、 小山羊 、小壁虎借尾巴等。对这类课文,教师可采用“精讲一段,带动全篇”的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养成自学习惯,掌握读书方法。如小壁虎借尾巴这一课,教师可以先精讲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这一段,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并回答:“小壁虎在河边看到了什么?” “小壁虎是怎样向小鱼借尾 巴的?” “小鱼为什么不借?”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关键词语,接着布置学生自学小壁虎向老黄牛、小燕子借尾巴两段,并填空:爬到(小河边)小鱼(姐姐) (摇)着尾 巴游来游去用尾 巴(拨水)爬到( )黄牛

11、( ) ( )着尾巴吃草用尾巴( )爬到( )燕子( ) ( )着尾 巴飞来飞去用尾巴( )然后让学生将“自己是怎样理解的”讲给全班听。3 从抓课文重点词句入手教给学法,指导阅读。一篇课文是由许多句子连缀而成的,这许多句子,在课文中的地位不是平分秋色的,而是有主有次的。有些文章的作者常常在文中精心安排了关键句,或揭示课题,或点明中心,或概括内容,或凝聚情感,以一句串联全篇。对于这种课文,教师可以从中心句切入指导阅读。如挑山工一课,教师可以让学生初读课文,找出中心句“不像你们那么随便 ,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停停住住更不行。那样,两天也到不了山顶。就得一个劲往前走。 ”然后读、圈、划,

12、并思考:“游人高兴怎么就怎么”的走法表现在哪里?哪些地方可以说明挑山工走路“一步踩不实不行,停停住住更不行”?挑山工“一个劲儿往前走”的走法又表现在哪里?三个问题正好总结了全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挑山工为什么用三句话来表达一个意思,重复吗?使学生理解到三个句子是从侧面、反面、正面三个不同角度阐明了一条深刻的哲理:“得一个劲儿往前走” 。再让学生思考:作者又不是挑山工,为什么需要“它”?从而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每一个人应有这种登攀精神。有的课文,常常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语。这些关键词语,或揭示文章中心,或点明文章情感,或暗示了文章的思路。教师在指导阅读时,可紧扣这个关键词引导学

13、生理解整篇课文。如草船借箭 ,教师可紧扣“神机妙算”一词来分步设计,指导阅读: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神机妙算)再让学生找出从哪些地方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如珍贵的教科书可紧扣“珍贵”一词来设计学法。这样,不仅节省时间,而且重点突出,思路清晰,整体感强,学生学了印象深刻。3.课外运用学法,提高自能阅读能力。教材的课文远远不能满足学生阅读,教师要根据教学进度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自学,以扩大阅读量,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求得更好的发展。教师在辅导学生学完每一篇课文后,可布置与课本配套的读物中相对应的两篇文章,要求学生运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迁移阅读;还可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阅读兴趣小组活动,阅读其他的课外书籍,如儿童文学 、中外名著等。这样,学生在不断的阅读活动中,逐渐提高自能阅读能力。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国际的联系和协作,教育也应当有自己的“全球意识”和世界眼光。我们小语教育工作者,应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勇于舍弃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方法,勇于引入现代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分析讲解上做“减法” ,在探究发现上做“加法” ,只有这样,语文阅读教学在新的时期才会有新的突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