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教育心理学单项选择模拟题11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学生 B教师C教学内容 D教学方法2“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特征,出现在(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3学习“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这是( )。A规则学习 B.概念学习C辨别学习 D解决问题学习4口渴会促使人作出觅水的行为活动,这是动机的( )。A导向功能 B激活动能C强化功能 D调节与维持功能5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可分为( )。A.正迁移与负迁移B.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C.般迁移与具体迁移D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6在学过正方体、长方体、拦河坝等形体的体积
2、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SH)属于( )。A上位学习 B 下位学习C概念学习 D并列学习7吹拉弹唱属于( )技能。A认知 B心智 C操作 D评价8( )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C管理策略 D调节策略9下列选项中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A无目的的幻想 B 穿衣等自动化的操作C比较 D发明创造10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A华生 B 加涅 C 柯尔伯格 D皮亚杰11抑郁症是由( )造成的。A学校原因 B 家庭原因 C心理原因 D社会原因12.将许多不同的价值标准组合在一起,消除它们之间的矛盾和冲
3、突,并开始建立内在一致的价值体系的情感教学目标是( )。A接受 B 反应 C形成价值观念 D组织价值观念系统13.注意创造自由空气,鼓励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的领导属于( )。A放任型 B 专制式C 监督式 D参与式14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是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测定的评价是( )。A 形成性评价 B 总结性评价C 正式评价 D非正式评价15.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的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2情心;二是教师( )。A敬业精神 B 渊博的知识C富于激励和想像的倾向性 D高超的能力16.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是( )。A20世纪20年代以前
4、B 20世纪2050年代C 20世纪60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以后17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特征是( )。A单维思维 B 多维思维C思维的不可逆性 D以命题形式进行18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是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创立的。A巴甫洛夫 B 列昂节夫 C维果斯基 D鲁宾斯坦19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马斯洛 B 韦纳 C 阿特金森 D班杜拉20重视对情境关系的理解的迁移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 B 共同要素说C 概括原理说 D关系转换说教育心理学单项选择模拟题21、反映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的特征。称为(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5、2、巴甫洛夫经典实验“条件反射”中用的动物是( )A、鸽子 B、猩猩 C、狗 D、白鼠3、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我们称为( )A、迁移 B、正迁移 C、水平迁移 D、具体迁移4、从解决问题的过程来看,其首要环节是( )A、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 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5、学生解答问题时“一题多解”探求多种答案。这种思维形式是(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概括思维 D、间接思维6、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志7、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位置来报告评价结果这是( )A、配置性评价 B
6、、诊断性评价 C、标准参照评价 D、常模参照评价8、在智力技能形成过程中,需要把智力活动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予以实施的阶段是( )A、原型定向 B、操作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9、通过观察事物、演示实验、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等方式获得直观经验,属于(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知识直观10、信息能长时间保留下来,容量没有限度的记忆是( )A、短时记忆 B、瞬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感觉记忆11、学校规定学生做作业必须用蓝笔,教师批改作业必须用红笔。这是运用了感知的哪一条规律(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结合律12、学习是为了赢得地位和
7、自尊。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A、附属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认知内驱力 D、内部求知欲13、我们平时称为“天才”的人智商(IQ)一定要超过( )A、100 分 B、120 分 C、140 分 D、200314、需要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在形成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后才发生迁移。这是( )A、一般迁移 B、同化迁移 C、顺应迁移 D、重组迁移15、“当我们学到了更高级的概念与规律以后,高级的观念可以代替低级概念,使低级概念遗忘,从而减轻记忆负担。”这种思想是和以下的哪一种理论有关( )A、痕迹衰退说 B、同化说 C、动机说 D、干扰说16、教学过程的首要事件是( )A、引起学生
8、注意 B、揭示教学目标 C、适时给予反馈 D、评定学习结果17、在直观教学时运用变式的主要目的是( )A、激发学习兴趣B、引起有意注意C、突出概念的本质D、丰富想象思维18、操作技能的特点是( )A 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B、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C、观念性、内隐性、简缩性D、观念性、内隐性、展开性19、在全人类中,智力呈何种状态分布( )A、偏态分布 B、常态分布 C、正偏态分布 D、负偏态分布20、布卢姆认为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是( )A、100% B、80%90% C、70% D、50%_教育心理学单项选择模拟题 31.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
9、以 1903 年教育心理学为标志,其作者是( ) 。A.华生 B.桑代克 C.布卢姆 D.詹姆士2.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引起或改变某种心理现象并加以记录的心理学方法,叫做(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教育经验总结法3.布卢姆提出的学习理论是( ) 。A.掌握学习 B.认知学习 C情感学习 D.行为学习4.迁移的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 ) 。A.官能心理学 B.人本主义 C.行为主义 D.认知心理学5.问题解决的最后一个阶段是( ) 。A.分析问题 B.提出假设 C.发现问题 D.检验假设6.关于遗忘的解释有各种理论研究,其中动机性遗忘理论的提出者是(
10、) 。A.阿特金森 B.弗洛伊德 C.艾宾浩斯 D.桑代克7.一般来说,认知风格中场依存性者更感兴趣的学科是( ) 。A.文学 B.数学 C.化学 D.物理8.发散思维的三个特征是( ) 。A.变通性、灵活性和流通性 B.间接性、独创性和流畅性C.概括性、间接性和变通性 D.变通性、独创性和流畅性9.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阶段是( ) 。A.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 B.活动定向 C.有声的外部言语 D.无声的外部言语10.刺激一反应联结学习理论最初的代表人物是( ) 。A.桑代克 B.华生 C.斯金纳 D.布鲁纳11.学习是动物和人类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学习是( ) 。A.奖罚的结果 B.接受讲述
11、 C.获得事实材料 D 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必要条件412.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分类的最初提出者是()A 加涅 B 华生 C 布鲁纳 D 斯金纳13.贾德提出思维迁移理论是()A 形式训练说 B 共同要素说 C 概括化理论 D 关系理论14.以词的声音表象、动觉表象为支柱而进行智力活动的阶段,称为()A 活动定向 B 内部语言 C 有声的外部语言 D 无声的外部语言15.睡觉前喝了咖啡、茶或可乐之类的饮料,常常导致兴奋,出现失眠现象。这种失眠属于A 假性失眠 B 情境性失眠 C 失律性失眠 D 药物性失眠教育心理学单项选择模拟题 4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 。A.华生 B.马斯洛 C.霍
12、尔 D.杜威2.心理学属于( )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A.感觉适应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秒A1-2 B20-30 C60-70 D70-807.学习新信息对己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A 前摄干扰 B 倒摄干扰 C 消退抑制
13、D 超限抑制8.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是()的需要A 归属和爱 B 自我实现 C 尊重 D 生理9.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问题的知识称为()A 感性知识 B 理性知识 C 描述性知识 D 程序性知识10.有的学生平时容易受暗示、屈从于权威、按照他人的意见办事、不善于适应紧急情况,这类学生的性格类型属于()A 场依存型占优势 B 场独立型占优势 C 情感型 D 内倾型11.智商的计算公式是()A 智商 IQ=心理年龄(MA)/实足年龄(CA)+100 B 智商=心理年龄/实足年龄*100 C 智商=心理年
14、龄/实足年龄*100% D 智商=心理年龄/实足年龄-10012.在()状态里,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地区完成一件事情。A 可控制的意识 B 白日梦 C 自动化的意识 D 睡眠13.1903 年,美国心理学家()出版了教育心理学 ,这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A 卡列杰夫 B 廖世成 C 乌申斯基 D 桑代克14.催眠诱导常会使个体出现的心理状况是()A 主动的放松 B 反应性降低 C 注意范围变广 D 幻觉减少15.人耳所能接受的振动频率是()赫兹A202000 B2002000 C2020000 D20020000教育心理学单项选择模拟题 51. 一个学生行
15、动缓慢,能平稳地适应环境,情绪反应慢,它的气质类型属于( )A. 抑郁质5B. 粘液质C. 多血质D. 胆汁质2. 在心理学界,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作为一个独立分支的标志是( )A. 卡普杰列夫的教育心理学B. 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C. 乌申斯基的教育心理学D. 鲍尔文的教育心理学3. 认知目的说、社会学习理论属于哪一种有代表性的学习理论( )A. 认知派的学习理论B. 联结派的学习理论C.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D. 联结认知派的学习理论4. 认为儿童的道德行为或道德品质的形成,并不以年龄大小为转移,也不取决于年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情境和教育的心理学家是( )A. 科尔伯格B. 班杜拉C. 梅和哈特
16、肖恩D. 斯陶布5. 把道德的感性经验与理性认识结合在一起,对道德要求及其意义有较深刻认识的最概括的情感体验,叫( )A. 理想性的道德感B. 理念性的道德感C. 伦理性的道德感D. 思辨性的道德感6. 班级学生学习的总体水平与班级群体的( )高度相关。A. 共同目标B. 发展水平C. 正式规范D. 舆论导向7. ( )的儿童倾向于自发、适时地使用复述策略。A. 5 岁以下B. 610 岁C. 12 岁以上D. 11 岁左右8. 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 )A. 道德认识缺乏B. 道德情感异常C. 道德意志薄弱D. 道德行为不良9. “价值澄清法”认为,任何一种观念真正成为个人的价
17、值观,经过三个阶段,其顺序是( )A. 选择赞赏行动B. 行动选择赞赏C. 赞赏选择行动D. 选择行动赞赏10. 一个学生行动迟缓,情绪反应极慢又不表现于外,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 多血质B. 胆汁质6C. 抑郁质D. 粘液质11. 认为知识在头脑中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的简化过程是一种积极的遗忘的心理学家是( )A. 弗洛伊德B. 奥苏伯尔C. 加里培林D. 艾宾浩斯12. 试误说是由( )提出的。A. 桑代克B. 苛勒C. 纽厄尔D. 西蒙13. 1897 年,心理学家( )发现了社会助长作用。A. 特里普里特B. 奥尔波特C. 约翰逊D. 哈特斯14. 强调观察学习的观点属于哪一种理论(
18、)A. 认知发现理论B.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C. 社会模仿理论D. 社会学习理论15. 学生常常不能区分一字多音或多义的读法或用法,这种现象是( )A. 正迁移B. 负迁移C. 横向迁移D. 特殊成分迁移16.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与世界卫生组织曾联合调查了上海 5000 多名儿童和青少年,结果发现心理偏常者高达( )A. 17B. 20C. 27D. 3017. 用两个截然相反的词来描述同一对象,以此反映出学生综合概括能力。这种训练类型叫( )A. 个人类推B. 直接类推C. 间接类推D. 强迫冲突18. 当儿童认为“你为我挠痒,我为你捶背”时说明他处于( )A. 工具性的享乐主义定向阶段B.
19、社会契约定向阶段C. 后习俗水平D. 习俗水平19. 群体内聚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群体成员( )A. 对群体的认同感B. 对群体的信奉程度C. 在群体中的相互关系7D. 心理气氛20. 儿童挫折后常用幻想来调整心态。其幻想的典型形式是( )A. 否认B. 白日梦C. 升华D. 合理化教育心理学单项选择模拟题 61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A 学记B 论语C 大教学论D 普通教育学2教育的本体功能之一是( )A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B促进生产发展,服务经济建设C对政治经济有巨大的影响作用D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进程3高等学校的双重任务是( )A教学和教育B升学和就业C教学和科研D生
20、活和生产4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思想的提出是在党的( )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5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A主导因素B决定因素C物质前提D内部动力6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A格塞尔B杜威C华生D霍尔7我国现在实行的义务教育的年限是( )A6 年B5 年C8 年D9 年820 世纪教育发展总目标中的“两基”是( )A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8C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实现素质教育D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9马克思认为,人的片面发展最严重的时期是( )A原始社会初期B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初期D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时期1050 年代末以美国教
21、育家布鲁纳为代表提出来的课程理论是( )A学科课程理论B结构主义课程论C实用主义课程论D综合课程论11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A课程设置B学科顺序C课时分配D学年编制12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 )A认识活动B智育活动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13原始社会末期,担负教育年轻一代主要任务的是( )A学校教育B家庭教育C社区教育D社会教育14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 )A 学记B 师说C 论语D 春秋15教师职业开始出现始于( )A原始社会末期B奴隶社会初期C封建社会初期D资本主义社会初期16 “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B夸美纽斯C华生D赫尔巴特
22、17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家是( )A柏拉图B昆体良C皮亚杰D亚里士多德918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A,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B认知结构理论C教学与发展理论D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19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A四书五经B六艺C自然科学D生产技能20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A孔子B孟子C许慎D朱熹教育心理学单项选择模拟题 71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班级上课制的教育著作是( ) 。A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2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的国家是( ) 。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
23、3 “研究与教学统一”原则的提出者是( ) 。A德国教育家威廉洪堡B美国教育家杜威C英国教育家斯宾塞D苏联教育家赞可夫4教育教学立足于发展关键期或发展最佳期的目的是为( ) 。A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B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C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规律D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5近年来,英国学制改革使传统的“双轨制”逐渐转向( ) 。A单轨制B分支型学制C六三三制D五四三制6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 。A从事智力劳动或从事体力劳动B既从事体力劳动,也从事智力劳动C接受工人、农民再教育10D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7在欧洲,文艺复兴前,作为教育内容的“三艺”是指
24、( ) 。A文法、修辞、辩证法B文法、几何、天文C算术、几何、修辞D几何、天文、音乐8课外活动是( ) 。A正规的教育活动B非正规的教育活动C即有正规教育活动,也有非正规教育活动D不能按正规与非正规划分课外活动9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是由( )的特点所决定的。A,劳动内容B劳动对象C劳动手段D劳动方式10少年儿童中,一般情况下智力超常与智力低下者各约占( ) 。A3B10C15D20教育心理学单项选择模拟题81、强调“教育即生活” 、 “学校即社会” 、 “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B、杜威 C、康德 D、马卡连柯2、提倡终身教育的是法国的( ) 。A、郎格郎 B、斯金纳 C、布
25、鲁姆 D、赞可夫3、教育理论来源于( ) 。A、社会实践 B、生产劳动 C、教育实践 D、科学实验4、教育在发展中与政治经济的发展并不同步,这是教育的( ) 。A、能动性 B、可控性 C、超前性 D、相对独立性5、儿童身心的发展总是低级水平向高级水平发展的,这是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可变性 C、顺序性 D、稳定性6、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是( ) 。A、教育大纲 B、教育目标 C、培养目标 D、教育目的7、范例教学认为教学的主体是( ) 。A、学生 B、教师 C、教材 D、教学手段8、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学科的总称是( ) 。A、教育学科 B、教育理论 C、教育规律 D、教育科学9、
26、“大有大成,小有小成”是( )教学原则具体运用的结果。A、自觉积极性 B、启发性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10、教师在上新课之前向学生进行有关教学的谈话,这是( ) 。A、巩固性谈话 B、自发性谈话 C、指导性谈话 D、接交性谈话11、中小学用得最多的课的类型是( ) 。A、新授课 B、复习课 C、技能课 D、综合课12、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是小学阶段思想品德教育的( ) 。A、中心任务 B、教育任务 C、一般任务 D、基本任务1113、提倡“德治”和“礼治”的我国古代教育家是( ) 。A、孔子 B、墨子 C、荀子 D、朱熹14、运用先进典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德育的( )
27、 。A、引导法 B、榜样法 C、谈话法 D、讨论法15、由家长和其他年长者成员配合学校对孩子不同程度地实施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影响称之为( ) 。A、校外教育 B、配合教育 C、家庭教育 D、社区教育教育心理学单项选择模拟题 91注重集体讨论的进程,经常监督人的行为有无越轨的领导属于( )。A民主型 B专制式C监督式 D参与式2用来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的是( )。A评价 B测量C 测验 D评估3学生的知识与学习同教师表达的清晰度( )。这是苏姆霍林斯基的名言A无关系B有负相关C有利有弊D有显著的相关4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冯特 B桑代克C苛勒 D华生5皮亚杰认为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形
28、式是( )。A抽象思维 B概括思维C形象思维 D逻辑思维6要求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刺激的( )。A获得 B消退C泛化 D分化7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的主观估计是( )。A学习需要B学习动机C学习迁移D学习期待8根据迁移的不同抽象概括水平可分为( )。A正迁移与负迁移B同化性迁移与顺应性迁移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9对“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 的学习属于(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 D上位学习10.心智技能的对象具有( )。A外显性 B客观性 C 展开性 D观念性11.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 )的记忆策略。A感知性 B理解性C计划性 D调节性121
29、2.“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的问题属于( )的问题。A有结构 B无结构C一般性 D认知性13.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品德迅速发展,处于( )形成时期。A情感 B意志C 个性 D伦理14.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是( )。A焦虑症 B抑郁症C强迫症 D恐怖症15.教学目标侧重于过程或探索知识经验,则宜选择( )。A发现学习 B 接受学习、C合作学习 D掌握学习16.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是( )。A 群体凝聚力 B群体压力C 群体规范 D群体舆论17学生在相同的情况下接受相同的评估,且采用的评价工具比较客观的评价是( )。A配置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正式评价D非正式评价18.专家
30、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 )为中心,并有预见性。A学生 B教师C 教材 D教学思想19心理学的缔造者是( )。A桑代克 B 冯特C斯金纳 D布鲁纳20儿童有不知足、不安全、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等特点是在( )教养方式下形成的。A放纵型 B专制型C民主型 D自由型教育心理学单项选择模拟题 101.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以德国学者冯特于( )年在萊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为标志的。A.1798 B.1879 C.1789 D.18972.( )是以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A.实验法 B.测验法 C.调查法 D.观
31、察法3.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4.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关系是( )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对数关系 D.常数值5.由暗处到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刺眼发眩,几乎看不清外界物体,几秒钟之后逐渐看清物体。这种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称为( ) 。A.暗适应 B.明适应 C.不适应 D.知觉适应6.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即编码、 ( ) 、提取。A.识记 B.回忆 C.储存 D.再认7.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个组块。13A.7 士 2 B.5 士 2 C.8 士 2 D.9 士 28.
32、早上起来,推开窗子发现地面全都湿了,由此推断昨天夜里一定下雨了。这是思维的( ) 。A.概括性 B.间接性 C.合理性 D.整体性9.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从问题提供的各种信息中寻找最佳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A.直觉思维 B.聚合思维 C.抽象思维 D.发散思维10.从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法是( )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11.( )认为教育是对人的一切天赋力量的和谐发展的一种促进。A.英国教育家洛克 B.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 C.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 D.美国教育家杜威12.把教育看作是人对
33、人的主体间灵魂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的现代思想家是( ) 。A.德国的瓦根舍因 B.德国的雅斯贝尔斯 C.美国的布鲁纳 D.前苏联的赞可夫1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14.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德育方法是( ) 。A.品德评价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15.尊重信任学生是教师的( ) 。A.知识素养之一 B.能力素养之一 C.思想品德素养之一 D.基本任务之一教育心理学单项选择模拟题 111、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岁
34、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中学生期2、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 )A、02 岁 B、27 岁 C、711 岁 D、1115 岁3、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 1218 岁阶段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4、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 )A、男优于女 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C、女优于男D、男女总体水平,有年龄相等,有的则不相等5、依照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学
35、习的基本规律有三:效果律、练习律和( )A、准备律 B、刺激律C、失败成功律 D、成功成功律6、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创始者是(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加涅 D、苛勒7、哪个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A、完形顿悟说 B、认知结构学习论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8、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 50%时,他们会( )A、可能选择 B、犹豫不决C、回避这项任务 D、坚决选择9、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
36、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A、也是中等 B、不利 C、关系不大 D、最有利10、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 )14A、知识巩固 B、知识运用 C、知识提起 D、知识迁移11、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 ,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率。这是运用了( )A、正例与反例配合法 B、交式法C、比较法 D、直观法12、学习策略中的一种元认知策略、包括制定认知计划(计划策略) 、监视计划执行(监视策略)和( )A、调节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实施策略 D、价值性1
37、3、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三个:交通性、独创性和( )A、多样性 B、迅速性 C、流畅性 D、价值性14、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 )A、道德理念 B、道德行为 C、道德品质 D、道德意识15、一般说来,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过程,即依从、认同和( )A、内化 B、行为 C、实行 D、反馈16、学生害怕在社会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这种心理症状是一种:( )A、抑郁症 B、恐怖症 C、焦虑症 D、强迫症17、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
38、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 )A、心理评估 B、心理诊断 C、心理辅导 D、心理测验18、课堂上人际关系出现双方相互亲近,认知协调,情感和谐,行动一致。这是一种:( )A、吸引的人际关系 B、合作的人际关系C、沟通的人际关系 D、平等的人际关系19、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叫做:( )A、差生行为 B、问题行为C、逆反行为 D、心理障碍行为20、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叫做:( )A、教学测量 B、教学测验C、教学评估 D、教学检查教育心理学单项选择模
39、拟题 121.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 弗洛姆 B 罗杰斯 C 马斯洛 D 弗洛伊德2.普遍认为,当今学习目标之父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 。A.泰勒 B.布鲁纳 C.布卢姆 D.班杜拉3.20 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 1908 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A.教育实用心理学B.教育心理学C.教育心理学大纲D.教育心理统计4.1868 年,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出版了() ,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A.大教学论B.人是教育的对象C.教育心理学D.教育心理学大纲5.对知识最好的复习方法是() 。A.有
40、意记忆 B.多种感官参与 C.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 D.划线6.属于人际吸引的特征的是() 。A.态度一致 B.行动一致 C.观点趋同 D.互相理解与扶持7.技能学习的前提是对()的掌握。A.基础知识 B.概念性知识 C.科学知识 D.程序性知识158.抑郁症的主要特征是持久的() 。A.焦虑 B.紧张 C.情绪低落 D.注意障碍9.迁移的实质是() 。A.新旧经验的整合过程 B.新旧知识的同化 C.新旧知识的顺应 D.新旧经验的重组10.下列哪些属于学习现象() 。A.事故后体会到交通法规的重要性 B.疲劳时记忆力下降 C.乳儿抓住碰到的东西 D.青春期少年的嗓音变化11.某同学为了得到老师
41、的表扬而努力学习,这种学习需要称为()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一般内驱力12.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的演示,属于()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经验直观13.对自己能力估计过高,惯于把失败归咎于别人的人格障碍属于() 。A.强迫型人格 B.偏执型人格 C.回避型人格 D.冲动型人格14.造成学生心理个别差异的原因不包括() 。A.遗传 B.人际关系 C.社会环境 D.学校教育15.课堂违纪现象严重,学生各行其是,随便插嘴,不动脑筋,故意捣乱,这种课堂气氛属于() 。A.积极的课堂气氛 B.消极的课堂气氛 C.松散的课堂气氛 D.对抗的课堂气氛
42、教育心理学单项选择模拟题 131.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A 感觉登记 B 注意 C 组块 D 复述2.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 )了。A.大 B.多 C.小 D.增加3.廖世承于( )年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A.1903 B.1908 C.1913 D.19244.短时记忆中信息主要以什么形式存储?( ) 。A.声象代码 B.视像代码 C.语义代码 D.图片5.什么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成分?( )A.形象思维 B.发散思维 C.直觉思维 D.常规
43、思维6.下列智力测验中,哪一个是团体智力测验?( )A.比纳一西蒙量表 B.韦克斯勒量表 C.瑞文标准智力测验 D.斯坦福一比纳量表7.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来的。A.斯皮尔曼 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8.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即( )和回避失败的倾向。A.追求利益的倾向 B.追求刺激的倾向 C.追求成功的倾向 D.追求名誉的倾向9.某学生待人直率热情,但脾气急躁,易冲动,他的气质类型比较符合( ) 。A.情绪发生早,情感产生晚 B.情绪发生晚,情感产生早C.情绪情感同时产生 D.情绪情感都是与生俱来的10.某学生待人直率热情,但脾气急躁,易冲动,他的气
44、质类型比较能符合()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11.卡特尔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根源特质,他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A10 B12 C16 D2412.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叫()A 服从 B 从众 C 信任 D 接受13.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采用了下列哪种心理防御方法?()A 文饰 B 转移 C 投射 D 幻想1614.根据目前心理年龄阶段划分的一半标准,青少年期的年龄段为()A6-12 岁 B12-18 岁 C18-28 岁 D18-45 岁15.技能学习最基本的
45、条件是()A 讲解 B 示范 C 练习 D 反馈教育心理学单项选择模拟题 141.针对几个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追踪研究,最为合适的方法是()A 观察法 B 访谈法 C 个案法 D 调查法2.教师的成长历程不包括()A 关注生存 B 关注情景 C 关注学生 D 关注事情3.()不是教育心理学必须学习的心理内容。A 学习方法 B 学生的学习 C 学习迁移 D 学习动机4.()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A 能力 B 道德 C 态度 D 情绪5.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A 与他人基本相同 B 与大家保持一致 C 被他人认可 D 与他
46、人相接近6.在心理测验中,成就动机测验属于()A 认知测验 B 能力测验 C 人格测验 D 智商测验7.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A 词汇学习 B 符号学习 C 概念学习 D 命题学习8.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常用于()A 发现学习 B 接受学习 C 个别化学习 D 掌握学习9.( )是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的感知。A.组合律 B.活动律 C.强度律 D.差异律10.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桑代克 B.巴普洛夫 C.华生 D.斯金纳11.原有观念为上位,新学习的观念是原有观念的下位观
47、念,这种学习称为( )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结合学习12.某同学由于进步显著,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种强化方式是(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13.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14.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认为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由此可知,中学生所面临的危机是( )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15、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 ) 。A.男优于女 B.男女总体水平大
48、致相等 C.女优于男 D.男女总体水平在有的年龄相等,在有的年龄则不相等。教育心理学单项选择模拟题 151、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 8 个阶段。其中,小学生主要处于( )A、幼儿期B、童年期C、少年期D、青年期2、有研究表明,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是( )17A、2 岁B、3 岁C、45 岁D、10 岁3、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611 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A、勤奋感对自卑感B、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C、主动感对内疚感D、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4、学习了苹果、梨子、香蕉等概念后,再学习“水果”这一概念,这种学习属于( )A、并列结合学习B、下位学习C、上位学习D、相关类属学习5、有人把学业失败的原因说成是努力不够,这种归因属于( )A、内部而稳定的归因B、外部而不稳定的归因C、外部而稳定的归因D、内部而不稳定的归因6、从迁移的观点看, “温故知新”属于( )A、顺向正迁移B、顺向负迁移C、逆向正迁移D、逆向负迁移7、学习英语单词,属于( )A、概念学习B、符号学习C、命题学习D、原理学习8、研究表明,过度学习达到以下熟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