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二数学预习.doc

上传人:hyngb9260 文档编号:7308040 上传时间:2019-05-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56.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数学预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二数学预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二数学预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二数学预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二数学预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星火教育高二数学预习如何学习高二数学 高二将学完高中知识的 70%,这部分知识学得好与坏直接关系着高考的成败,因此,高二是决胜高考的黄金期。制定一个好的学习计划对高二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指导提高听课的效率是关键。 1、课前预习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 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预习后把自己理解了的东西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2、听课过程中的科学。 首先应做好课前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以使得上课时不至于出现书、本等物丢三落四的现象;上课前也

2、不应做过于激烈的体育运动或看小书、下棋、激烈争论等。以免上课后还喘嘘嘘,或不能平静下来。 其次就是听课要全神贯注。 全神贯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 耳到:就是专心听讲,听老师如何讲课,如何分析,如何归纳总结,另外,还要听同学们的答问,看是否对自己有所启发。 眼到:就是在听讲的同时看课本和板书,看老师讲课的表情,手势等动作,生动而深刻的接受老师所要表达的思想。 心到:就是用心思考,跟上老师的数学思路,分析老师是如何抓住重点,解决疑难的。口到: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回答问题或参加讨论。 手到:就是在听、看、想、说的基础上划出课文的重点,记下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

3、受或有创新思维的见解。 若能做到上述“五到” ,精力便会高度集中,课堂所学的一切重要内容便会在自己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3、特别注意讲课的开头和结尾。 讲课开头,一般是概括前节课的要点指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是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的环节,结尾常常是对一节课所讲知识的归纳总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在理解星火教育的基础上掌握本节知识方法的纲要。 4、要认真把握好思维逻辑,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举一反三,提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中的提示。 老师讲课中常常对一些重点难点会作出某些语言、语气、甚至是某种动作的提示。 最后一点就是作好笔记,笔

4、记不是记录而是将上述听课中的要点,思维方法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录,以便复习,消化,思考。 二、指导做好复习和总结工作。 1、做好及时的复习。 课完课的当天,必须做好当天的复习。 复习的有效方法不是一遍遍地看书或笔记,而是采取回忆式的复习:先把书,笔记合起来回忆上课老师讲的内容,例题: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等(也可边想边在草稿本上写一写)尽量想得完整些。然后打开笔记与书本,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记清的,把它补起来,就使得当天上课内容巩固下来,同时也就检查了当天课堂听课的效果如何,也为改进听课方法及提高听课效果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 2、做好单元复习。 学习一个单元后应进行阶段复习,复习方法也同及时复习一样

5、,采取回忆式复习,而后与书、笔记相对照,使其内容完善,而后应做好单元小节。 3、做好单元小结。 单元小结内容应包括以下部分。 (1)本单元(章)的知识网络; (2)本章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应以典型例题形式将其表达出来) ; (3)自我体会:对本章内,自己做错的典型问题应有记载,分析其原因及正确答案,应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三、指导做一定量的练习题 有不少同学把提高数学成绩的希望寄托在大量做题上。我认为这是不妥当的,我认为,星火教育“不要以做题多少论英雄” ,重要的不在做题多,而在于做题的效益要高。做题的目的在于检查你学的知识,

6、方法是否掌握得很好。如果你掌握得不准,甚至有偏差,那么多做题的结果,反而巩固了你的缺欠,因此,要在准确地把握住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做一定量的练习是必要的。而对于中档题,尢其要讲究做题的效益,即做题后有多大收获,这就需要在做题后进行一定的“反思”,思考一下本题所用的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想,是否还有别的想法和解法,本题的分析方法与解法,在解其它问题时,是否也用到过,把它们联系起来,你就会得到更多的经验和教训,更重要的是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这将大大有利于你今后的学习。当然没有一定量(老师布置的作业量)的练习就不能形成技能,也是不行的。 另外,就是无论是作业还是测验,都应把准

7、确性放在第一位,通法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也是学好数学的重要问题。 完善答案 匿名 回答采纳率:6.1% 2010-02-11 15:36 如图,正方体 ABCD-A1B1C1D1 的楞长为 a,过其对角线 BD1 的平面分别与 AA1,CC1,相交于点 E,F,求截面四边形 BED1F 面积的最小值。 华丽的废墟 回答:3 人气:3 解决时间:2008-12-26 14:28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谈.进入高中以后,往往有不少同学不能适应数学学习,进而影响到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成绩星火教育一落千丈。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由于学生不了解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特点与自身学习方法

8、有问题等因素所造成的。在此结合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特点,谈一下高中数学学习方法,供同学参考。 一、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的变化 1、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 初、高中的数学语言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非常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图象语言等。 2、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 高一学生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另一个原因是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分式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等。因此,初中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

9、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高要求。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故而导致成绩下降。 3、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又一个明显的不同是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 4、知识的独立性大 初中知识的系统性是较严谨的,给我们学习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因为它便于记忆,又适合于知识的提取和使用。但高中的数学却不同了,它是由几块相对独立的知识拼合而成(如高一有集合,命题、不等式、函数的性质、指数和对数函数、指数和对数方程、三角比、三角函数、数列等) ,经常是一个知识点刚学得

10、有点入门,马上又有新的知识出现。因此,注意它们内部的小系统和各系统之间的联系成了学习时必须花力气的着力点。 二、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1、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 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高中数学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包括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2、及时了解、掌握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星火教育学好高中数学,需要我们从数学思想与方法高度来掌握它。中学数学学习要重点掌握的的

11、数学思想有以上几个:集合与对应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运动思想,转化思想,变换思想。有了数学思想以后,还要掌握具体的方法,比如:换元、待定系数、数学归纳法、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等等。在具体的方法中,常用的有:观察与实验,联想与类比,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一般与特殊,有限与无限,抽象与概括等。 解数学题时,也要注意解题思维策略问题,经常要思考:选择什么角度来进入,应遵循什么原则性的东西。高中数学中经常用到的数学思维策略有:以简驭繁、数形结合、进退互用、化生为熟、正难则反、倒顺相还、动静转换、分合相辅等。 3、逐步形成 “以我为主” 的学习模式 数学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

12、在老师的引导下,靠自己主动的思维活动去获取的。学习数学就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败不馁,胜不骄,养成积极进取,不屈不挠,耐挫折的优良心理品质;在学习过程中,要遵循认识规律,善于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去发现问题,注重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不满足于现成的思路和结论,经常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从多侧面、多角度思考问题,挖掘问题的实质。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只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也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 4、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

13、记数学笔记,特别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教师在课堂中 拓展的课外知识。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建立数学纠错本。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 犯。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达到:能从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确东西;能由果朔因把错误原因弄个水落石出、以便对症下药;解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 熟记一些数学规律和数学小结论,使自己平时的运算技能达到了自动化 或半自动化的熟练程度。 经常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板块结构,实行“整体集装 ”,如表格化, 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经常对习题进行类化,由一例到一类,由一

14、类到多类,由多类到统一;使几类问题归纳于同一知识方法。 阅读数学课外书籍与报刊,参加数学学科课外活动与讲座,多做数学课 星火教育外题,加大自学力度,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及时复习,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进行适当的反复巩 固,消灭前学后忘。 学会从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总结归类。如: 从数学思想分类从解 题方法归类从知识应用上分类等,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网络化。 经常在做题后进行一定的“反思”,思考一下本题所用的基础知识,数学 思想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想,是否还有别的想法和解法,本题的分析方法与解法,在解其它问题时,是否也用到过。 无论是作业还是测验,都应把准确性放

15、在第一位,通法放在第一位,而 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这是学好数学的重要问题。 对新初三学生来说,学好数学,首先要抱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数学,积极展开思维的翅膀,主动地参与教育全过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愉快有效地学数学。 其次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锻炼自己学数学的能力,转变学习方式,要改变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要学会采用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等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学习,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学会“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开展讨论形成新知应用反思”的学习方法。这样,通过学习方式由单一到多样的转变,我们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探索性、合作性就能够得到加强,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新学期要上好每

16、一节课,数学课有知识的发生和形成的概念课,有解题思路探索和规律总结的习题课,有数学思想方法提炼和联系实际的复习课。要上好这些课来学会数学知识,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 概念课 要重视教学过程,要积极体验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要把知识的来龙去脉搞清楚,认识知识发生的过程,理解公式、定理、法则的推导过程,改变死记硬背的方法,这样我们就能从知识形成、发展过程当中,理解到学会它的乐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习题课 星火教育要掌握“听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做一遍,做一遍不如讲一遍,讲一遍不如辩一辩”的诀窍。除了听老师讲,看老师做以外,要自己多做习题,而且要把自己的体会主动、大胆地讲给大

17、家听,遇到问题要和同学、老师辩一辩,坚持真理,改正错误。在听课时要注意老师展示的解题思维过程,要多思考、多探究、多尝试,发现创造性的证法及解法,学会“小题大做”和“ 大题小做”的解题方法,即对选择题、填空题一类的客观题要认真对待绝不粗心大意,就像对待大题目一样,做到下笔如有神;对综合题这样的大题目不妨把“大”拆“小”,以“退 ”为“进” ,也就是把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拆成或退为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把这些小题、简单问题想通、想透,找出规律,然后再来一个飞跃,进一步升华,就能凑成一个大题,即退中求进了。如果有了这种分解、综合的能力,加上有扎实的基本功还有什么题目难得倒我们。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

18、有一个清醒的复习意识,逐渐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从而逐步学会学习。数学复习应是一个反思性学习过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必修 )第 1 章 空间几何体 11 .1 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1. 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11 三视图:正视图:从前往后侧视图:从左往右俯视图:从上往下22 画三视图的原则:长对齐、高对齐、宽相等33 直观图:斜二测画法44 斜二测画法的步骤:(1).平行于坐标轴的线依然平行于坐标轴;(2).平行于 y 轴的线长度变半,平行于 x,z 轴的线长度不变;(3).画法要写好。5 用斜二测画法画出长方体的步骤:(1)画轴(2)画底面(3)画侧棱(4)成图1.3 空间几何体

19、的表面积与体积(一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1 棱柱、棱锥的表面积: 各个面面积之和星火教育2 圆柱的表面积 3 圆锥的表面积 2rlS4 圆台的表面积 2Rl5 球的表面积 24R(二)空间几何体的体积1 柱体的体积 hSV底2 锥体的体积 底313 台体的体积 hSSV)下下上上(4 球体的体积 34R第二章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11 平面含义:平面是无限延展的2 平面的画法及表示(1)平面的画法:水平放置的平面通常画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锐角画成 450,且横边画成邻边的 2 倍长(如图)(2)平面通常用希腊字母 、 等表示,如平面 、平面 等,也

20、可以用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或者相对的两个顶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如平面 AC、平面ABCD 等。3 三个公理:(1)公理 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符号表示为ALBL = L AB公理 1 作用: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2)公理 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符号表示为:A、B、C 三点不共线 =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使 A、B、C。公理 2 作用:确定一个平面的依据。D CBALACBA星火教育(3)公理 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符号表示为:P =L,且 PL公理 3 作用:判定两个平

21、面是否相交的依据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1 空间的两条直线有如下三种关系:相交直线: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平行直线: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异面直线: 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2 公理 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符号表示为:设 a、b、c 是三条直线abcb强调:公理 4 实质上是说平行具有传递性,在平面、空间这个性质都适用。公理 4 作用:判断空间两条直线平行的依据。3 等角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4 注意点: a与 b所成的角的大小只由 a、b 的相互位置来确定,与 O 的选择无关,为了简便,点O

22、一般取在两直线中的一条上; 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0, ); 当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时,我们就说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记作 ab;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有共面垂直与异面垂直两种情形; 计算中,通常把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转化为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2.1.3 2.1.4 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直线与平面有三种位置关系:(1)直线在平面内 有无数个公共点(2)直线与平面相交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3)直线在平面平行 没有公共点指出:直线与平面相交或平行的情况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可用 a 来表示a a=A a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2.2.1 直线与平面平行

23、的判定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P L共面直线=ac2星火教育简记为:线线平行,则线面平行。符号表示:a b = aab2.2.2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1、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符号表示:a b ab = P ab2、判断两平面平行的方法有三种:(1)用定义;(2)判定定理;(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2.2.3 2.2.4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1、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简记为:线面平行则线

24、线平行。符号表示:aa ab= b作用:利用该定理可解决直线间的平行问题。2、定理:如果两个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符号表示:= a ab = b作用:可以由平面与平面平行得出直线与直线平行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2.3.1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1、定义如果直线 L 与平面 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 L 与平面 互相垂直,记作 L,直线 L 叫做平面 的垂线,平面 叫做直线 L 的垂面。如图,直线与平面垂星火教育直时,它们唯一公共点 P 叫做垂足。Lp 2、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注意点: a)定理

25、中的“两条相交直线”这一条件不可忽视;b)定理体现了“直线与平面垂直 ”与“直线与直线垂直”互相转化的数学思想。2.3.2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1、二面角的概念:表示从空间一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A 梭 l B2、二面角的记法:二面角 -l- 或 -AB-3、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2.3.3 2.3.4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1、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2 性质定理: 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本章知识结构框图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3.1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3.1 倾斜角和斜率1

26、、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当直线 l 与 x 轴相交时, 取 x 轴作为基准, x 轴正向与直线 l 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 叫做直线 l 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 l 与 x 轴平行或重合时, 规定 = 0.2、 倾斜角 的取值范围: 0180.当直线 l 与 x 轴垂直时, = 90 .3、直线的斜率:一条直线的倾斜角 (90 )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 ,斜率常用小写字母 k 表示,也就是k = tan平面(公理 1、公理 2、公理 3、公理4)空间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星火教育当直线 l 与 x 轴平行或重合时 , =0, k

27、= tan0=0;当直线 l 与 x 轴垂直时, = 90, k 不存在.由此可知, 一条直线 l 的倾斜角 一定存在,但是斜率 k 不一定存在.4、 直线的斜率公式:给定两点 P1(x1,y1),P2(x2,y2),x1x2,用两点的坐标来表示直线 P1P2 的斜率:斜率公式: 3.1.2 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1、两条直线都有斜率而且不重合,如果它们平行,那么它们的斜率相等;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相等,那么它们平行,即注意: 上面的等价是在两条直线不重合且斜率存在的前提下才成立的,缺少这个前提,结论并不成立即如果 k1=k2, 那么一定有 L1L22、两条直线都有斜率,如果它们互相垂直,那么它

28、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那么它们互相垂直,即3.2.1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1、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直线 经过点 ,且斜率为l),(0yxPk)(00xky2、 、直线的斜截式方程:已知直线 的斜率为 ,且与 轴的交点为lk),0(bb3.2.2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1、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已知两点 其中),(),(221yxP),(2121yx,(212122 yxxy2、直线的截距式方程:已知直线 与 轴的交点为 A ,与 轴的交点为 B ,l)0,(ay),0(b其中 0,ba3.2.3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1、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关于 的二元一次方程 (A,B 不同时为yx

29、, 0Cyx0)星火教育2、各种直线方程之间的互化。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3.3.1 两直线的交点坐标1、给出例题:两直线交点坐标L1 :3x+4y-2=0L1:2x+y +2=0 解:解方程组 3420xy得 x=-2,y=2所以 L1 与 L2 的交点坐标为 M(-2,2)两点间距离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2212 1Pxy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1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点 到直线 的距离为:),(0yx0:CByAxl 20BACyxd2、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已知两条平行线直线 和 的一般式方程为 : ,1l21l1yx: ,则 与 的距离为2l02CByAx1l2 2BACd圆与方程4.1

30、.1 圆的标准方程1、圆的标准方程:22()()xaybr圆心为 A(a,b),半径为 r 的圆的方程2、点 与圆 的关系的判断方法:0(,)My22()()(1) ,点在圆外20xabr(2) = ,点在圆上20()()y(3) ,点在圆内20xr星火教育4.1.2 圆的一般方程1、圆的一般方程: 02FEyDxy2、圆的一般方程的特点:(1)x2 和 y2 的系数相同,不等于 0没有 xy 这样的二次项(2)圆的一般方程中有三个特定的系数 D、E、F,因之只要求出这三个系数,圆的方程就确定了(3)、与圆的标准方程相比较,它是一种特殊的二元二次方程,代数特征明显,圆的标准方程则指出了圆心坐标

31、与半径大小,几何特征较明显。4.2.1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1、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来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设直线 : ,圆 : ,圆的半径为 ,圆心l0cbyaxC02FEyDxyx r到直线的距离为 ,则判别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依据有以下几点:)2,(EDd(1)当 时,直线 与圆 相离;rdl(2)当 时,直线 与圆 相切;(3)当 时,直线 与圆 相交;lC4.2.2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两圆的位置关系设两圆的连心线长为 ,则判别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依据有以下几点:l(1)当 时,圆 与圆 相离;21rl12(2)当 时,圆 与圆 外切;lC(3)当 时,圆 与圆 相交;|21r21rl12C(4)

32、当 时,圆 与圆 内切;|l(5)当 时,圆 与圆 内含;|21rl124.2.3 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1、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解决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过程与方法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步骤:第一步: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和方程表示问题中的几何元素,将平面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第二步:通过代数运算,解决代数问题;第三步:将代数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结论4.3.1 空间直角坐标系星火教育O yxMMRP Q1、点 M 对应着唯一确定的有序实数组 , 、 、 分别是 P、Q、R 在 、 、),(zyxzxy轴上的坐标z2、有序实数组 ,对应着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一点),(zyx3、空间中任意点 M 的坐标都可以用有序实数组 来表示,该数组叫做点 M 在此空),(zyx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记 M , 叫做点 M 的横坐标, 叫做点 M 的纵坐标,),(zyxy叫做点 M 的竖坐标。z4.3.2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1、空间中任意一点 到点 之间的距离公式),(11zyxP),(22zyxPO yzxMP1 P2NM1 N2N1M2 H 21212121 )()()( zyx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