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 课 千篇一律与千 变万化,1记:了解作者及社科类文章的特点。2读:理解作者揭示的“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辩 证统一”的艺术规律,学习举一反三说明抽象 事理的方法,赏析深入浅出、明白晓畅的说明 语言。3写:练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一件熟悉的事 物。4练:学习理解文本重点语句的方法。,学习重点,课前阅读识记了解文学常识,梁思成 (19011972), 梁启超的长子,林徽因的丈夫。广东新会人。他是中国当代建筑大师、建筑理论家和教育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创立了清华大学、东北大学的建筑系。梁思成在建筑理论上也有突出的建树。有梁思成文集。 作为建筑艺术大师的梁思成,对建
2、筑的设计和审美要求很高。他在长期的实践基础上写出了大量的经验论文。他于20世纪五十年代对北京城区改造、文物保护等方面的提议和疾呼, 颇受关注, 令人感叹,引人深思。本文写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1.字正音准,(1)准确识记下列单音字的读音,zn,w,fn,d,(2)准确识记下列多音字的读音,zhu,zhu,zhun,chun,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3)辨形组词,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2.涵咏词义,(1)词义理解 齐读并识记下列词义的含义,万变不离其宗:形式上变化很多,本质上还是没有变化。宗,主旨,目的。千篇一律:诗文公式化,
3、泛指事物只有一种形式,毫无变化。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指风景或作品等)。,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2)近义词辨析,贯串贯穿a在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中,我们可以听到贯串全曲的、极其朴素明朗的“鳟鱼”主题和它的层出不穷的变奏。b在刚举行全球推广活动的广州旧白云机场5号停机坪改造项目上,记者了解到,虽然该项目还没建好,但在体验中心处处可见到低碳经济理念贯穿其中,而其中一个较明显的便是LED灯的使用。,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杂乱无章错综复杂a我们既要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又要避免杂乱无章,相互减色;既要和谐统一,全局完整,又要避免千篇一律,单调枯燥。b这部小说的迷人之处,在于情节错综复杂。,(2
4、)近义词辨析,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文章中提到的建筑各有怎样的特点?请从文中找出来并加以概括。,这一列和另一列高低大小上略有不同,但每一根柱子都是另一根柱子完全相同的简单重复。,在时间持续的同时,空间也连续地“流动”;空间与时间,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在北京故宫中达到了最高的境界。,与北京故宫相同。,长廊无尽的重复,千篇一律之尤者;回廊墙上的花窗各具一格,千变万化。,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一条街道或者一个广场,往往都以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说是千篇一律,却又千变万化。,课前阅读识记速读感知课文,1通过对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的欣赏,说说什么是音乐、舞蹈、绘画、建筑中的通感。,
5、答案 不同的艺术门类具有共同特点和相通的创作手法,欣赏者对此产生了具体的感受和认同,谓之“通感”。音乐、舞蹈、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就是音乐、舞蹈、绘画、建筑都追求在时间持续或时间和空间综合持续中的重复与变化。,课堂读写探究重点突破,2理解了重复与变化交错的美学原则,请你品味一下“我们有些住宅区的标准设计千篇一律到孩子哭着找不到家”这一细节传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十二年来, 在全国各城市的建筑中,我们规划设计人员在这一点上做得还不能尽如人意我们有些住宅区的标准设计“千篇一律”到孩子哭着找不到家;有些街道又一幢房子一个样式、一个风格,互不和谐;即使它们本身各自都很美观, 放在一起就都“损人”且不
6、 “利己”,“千变万化”到令人眼花缭乱。我们既要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又要避免杂乱无章,相互减色;既要和谐统一,全局完整, 又要避免千篇一律,单调枯燥。 这恼人的矛盾是建筑师们应该认真琢磨的问题。,答案 作者用浅白通俗的语言揭示了建筑师的作用、 建筑与人的生存关系。“住宅区的标准设计”违反了重复与变化交错的美学原则, 导致了人被现代建筑统一分割,装在规范的空间里而被异化的结果。这句话表现了作为建筑大师的梁思成对当代城市建设中错误思潮的焦虑和深切的人文关怀。,课堂读写探究重点突破,3谈谈本文在结构、语言或举例方面有无体现“重复与变化”的原则。,答案结构音乐、舞蹈、绘画、建筑,变化的是不同艺术独特的
7、表现方式,相同的是不变的艺术规律;本文通过一次次重复强调了在“千变万化”的艺术创造中“千篇一律”的艺术规律。,举例从第8段到最后,作者通过举我国建筑的实例,来具体说明阐释中心观点。这些例子有详举,如北京故宫、颐和园长廊;有略举,如颐和园里的谐趣园;有概括,如世界建筑史上的例子。举例在重复中有变化,既让人信服,又不给人以重复累赘之感。,语言第13段即是一例,通过“重复”使用“一根”与设想柱子形状的“变化”,说明因为没有了持续性带来的视觉效果的差异。,课堂读写探究疑点探究,4本文运用比喻说明事理,试举一例进行分析。,答案比喻说理:第15段“每一条街都是一轴手卷、一首乐曲”。风趣而生活化的说理:第1
8、6段“即使它们本身各自都很美观,放在一起就都损人且不利己,千变万化到令人眼花缭乱”。,课堂读写探究美点赏析,5本文在说明颐和园的长廊(第13段)时,运用了一大段看似繁复的说明语言,20个一连串的“一根”以近乎夸张的“重复”强化了“方”“圆”“八角”“六角”的所谓“千变万化”的芜杂和“荒谬绝伦”,从而生动说明了“重复与变化相统一”的必要性。这一段语言启示我们,说明文并不排斥生动形象的语言,也不排斥以大胆的假设来说理的方式。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一件你熟悉的事物。(150字左右),课堂读写探究随堂写练,答案(示例)我的名字叫做大自然,以前我潇洒漂亮,身穿绿色连衣裙。绿叶红花是我的秀发,大海溪流是我的明眸,高山峡谷是我的躯干,草地原野是我五彩的绣花鞋,小鸟蜂蝶是我的好朋友,熊虎兔猴是我的好伙伴,我简直像一个美丽的仙女,吸引着许许多多的人。许多好朋友也非常爱我,爱高山,爱大海,爱鲜花我骄傲,我自豪。,课堂读写探究随堂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