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6 项目变更管理16.1 项目变更的基本概念16.1.1 项目变更的含义变更管理是为了使项目实际执行情况和项目基准相一致而对项目变更进行管理,其可能的结果是拒绝变更或调整基准。16.1.2 项目变更的分类项目变更有多种分类方式,如:16.1.3 项目变更产生的原因项目变更可能是产品范围发生了变化,即对交付物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也可能是项目范围发生了变化,或者是项目的资源、进度等执行过程发生了变化。项目变更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16.2 变更管理的基本原则变更管理的基本原则是首先建立项目基准、变更流程和变更控制委员会(也叫变更管理委员会) 。1) 基准管理基准是变更的依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制
2、定基准计划并经过评审后即建立初始基准,2此后应针对每次批准的变更重新确定基准。2) 建立变更控制流程建立或选用符合项目需要的变更管理流程后,所有变更都必须遵循这个流程进行控制。流程的作用在于将变更的原因、专业能力、资源运用方案、决策权、干系人的共识和信息流转等元素有效地综合起来,按科学的顺序进行变更。3) 建立变更控制委员会建立变更控制委员会并明确其职责,明确变更流程中相关工作的角色及其职责。4) 完整体现变更的影响变更管理过程中需要全面完整地分析变更可能产生的影响,为变更控制提供依据。5) 变更产生的相关文档应纳入配置管理中可以使用手工活自动化工具进行配置管理,目前常用的配置管理工具有 Ra
3、tinal ClearCase、Perforce 、CA CCCC/Havest、Merant PVCS、CVS 等,常用的开源免费的配置管理工具有 SVN、GIT、CVS 等。16.3 变更管理角色职责与工作程序16.3.1 角色职责3变更管理过程涉及到的角色主要包括项目经理、变更控制委员会(CCB) 、变更申请人、变更执行人以及配置管理员等。16.3.2 工作程序变更管理的一般工作程序如下:1) 提出变更申请变更申请可能是: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缺陷补救、更新。2) 变更影响分析3) CCB 审查批准4) 实施变更5) 监控变更实施6) 结束变更16.4 变更管理相关事宜416.4.1 变更
4、管理操作要点(1) 对变更产生的因素事假影响,仿真不必要的变更,减少无谓的评估,提高必要变更的通过效率。(2) 变更的操作过程应当规范化。(3) 对变更的确认应当正式化。16.4.2 变更管理和整体管理及配置管理的关系变更管理是项目整体管理的一部分,属于项目整体变更控制的范畴。配置管理重点关注可交付产品(包括中间产品)及各过程文档,而变更控制则着眼于识别、记录、批准或否决对项目文件、可交付产品或基准的变更。变更管理过程中包含的部分配置管理活动如下。(1) 配置项识别。识别与选择配置项,从而为核实产品配置、标记产品和文件、管理变更和明确责任提供基础。(2) 配置状态记录。为了能及时提供关于配置项的准确数据,应记录和报告配置项的相关信息。此类信息包括变更控制中的已批准的配置项清单、变更申请的状态和已批准变更的实施状态。(3) 配置确认与审计。通过配置确认与配置审计,可以保证项目各配置项组成的正确性,以及相应的变更都被登记、评估、批准、跟踪和正确实施,从而确保配置文件所规定的功能要求都已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