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门诊输液过敏性休克抢救的护理分工,沙坪街道卫生院,在门诊输液中经常出现程度不同的药物过敏现象,由于输液病人多、病情复杂,用药量大、品种广,新药性能不易掌握,临时输液病人天数短,周转率高,护理人员倒班制,对病情了解不够熟悉,易忽略对病人病情的观察。,输液过程中若发生过敏性休克后,千万不要马上拔出输液针头。因为病人在休克时,血压降低,静脉萎陷,导致穿刺困难。所以,发生过敏反应后,要立即停用致敏药物,立即换成生理盐水,保持静脉通道畅通,以便尽快应用抗休克药。,急救措施,基本步骤,(一)在抢救中应强调两点:一是迅速识别过敏性休克的发生;二是要积极治疗,特别是抗休克治疗和维护呼吸道通畅 1. 立即皮下或
2、肌肉注射0.1肾上腺素0.20.5ml,此剂量可每1520分钟重复注射,肾上腺素亦可静注,剂量是12ml. 2.脱离过敏原,结扎注射部位近端肢体或对发生过敏的注射部位采用封闭治疗(0.00596肾上腺素25ml封闭注射). 3.苯海拉明或异丙嗪50mg肌注. 4.地塞米松510mg静注,继之以琥珀酸氢化可的松200400mg静滴. 5.氨茶碱静滴,剂量5mg/kg. 6.抗休克治疗:吸氧,快速输液,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强心等. 7.注意头高脚底位,维持呼吸道通畅.,(二)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 过敏性休克时血浆渗出,有效循环血量不足.首批给右旋糖酐注射剂(中分子或低分子)或2:1溶液(2份生理盐
3、水:1份等渗碱性液),1020ml/kg,于3060分钟输入,以后给4:1维持液(4份5%或10%葡萄糖溶液:1份生理盐水).有较明显酸中毒时用5%碳酸氢钠溶液5ml/kg。稀释3倍后静注,有利于休克恢复.(三)喉梗阻严重者,应作气管切开,心理护理,由于病人及其家属对病情的发展过程不了解,对突发的病情变化情绪极度紧张和恐惧,医护人员要注意病人的心理变化和不满情绪以及对治疗措施产生怀疑。此时应积极进行有效的语言沟通,耐心向病人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减轻病人的焦虑、恐惧感,减少对病人不必要的刺激,多介绍有关此类疾病方面的知识,提高对疾病发展的认识,消除对治疗措施的疑虑,稳定病人和家属的情绪,使病人和
4、家属能够积极配合救治和护理工作。,健康指导,让病人了解病情变化和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经过,向病人详细讲解有关自身原因的发病知识以及药物在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副反应,使病人提高对过敏性休克的重视和预防。在平时疾病治疗中应注意观察和了解病情突变的先兆表现,并记住对某类药物的过敏史及发生过敏性休克时的注意事项和简单的处理方法,向病人多做健康宣传,指导病人做好对疾病的预防工作。,门诊急救流程,出现意外通知离场最近的医生,护士即到场,通知门诊主任,护理部及总值班 就地安置病人,尽量少搬动病人,视病情安置合适的体位,疏散围观的人群,解开患者衣领,腰带,叁人行护理分工,(第一人) (第二人) 给有效的氧气吸入 迅速
5、建立两条以上 遇心跳骤停的按CPR 测量生命体征和其 的静脉通道 程序进行抢救 他相关检查,备抢救车 医生到场后执行医嘱 (第一人) (第二人) (第三人) 复述口头医嘱两遍,抽药 执行至病人 记录抢救时间,过程 注意三查七对,保留空安培 用药,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通知病房准备监护观察床,备齐抢救物品待患者病情稳定 (第一人) ( 第二人) (第三人) 护送病人至病房 带领患者家属补交费用 核对空安培与 与病房主班护士交班 必要时办理转院 记录,核对完毕 清理用物及现场( 第二人) 请医生补开医嘱病房护士继续观察病情做进一步治疗,小结,药物过敏反应常突然发生,患者无思想准备,一旦发生,常措手
6、不及,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引起重视和警惕,尤其是输液室,要做好以下几项防范工作。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配备必要的防治药物过敏的药物和设备,包括肾上腺素、地塞米松、氧气等。加强用药后观察,尤其是用药后的20min内,因为很多严重的过敏反应均发生于药物注射后515min。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应连同输液器同时撤换,以消除过敏原。过敏反应发生的关键是有过敏原存在,致敏机体不接触过敏原,则不会引起过敏反应1。对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要加强巡视,改变过去认为中药制剂都是安全的观念。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过敏反应,约占不良反应的80%,并且严重不良反应多为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死亡等,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