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初中物理 凸透镜成像规律 难点突破.doc

上传人:hskm5268 文档编号:7280855 上传时间:2019-05-12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 凸透镜成像规律 难点突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初中物理 凸透镜成像规律 难点突破 学生的前经验:根据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的小孔成像,学生已有倒立实像的概念。 (甚至已有学生知道像的大小可由蜡烛到小孔的距离改变或由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改变来调节) ;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的平面镜成像,学生已有了正立虚像的概念。 (学生已经知道实像可以在光屏上承接,而虚像只能用眼看到,但不能用光屏承接)而据光的折射规律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因其成像的复杂多变而成为学生认知上的新难点。突破的方法:1.建立模型学生或亲自实验(若班额小而实验器材又充分的化,一定要让学生分组实验)或听老师边讲解边演示的实验,要要求学生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根据现象初步知道凸透镜在什么情况下成什么像;二是

2、要让学生建立有关光具座上三个物体的空间模型:实验源(蜡烛) 、实验对象(凸透镜) 、效果显示器(光屏) 。2.建立静态的成像模型凸透镜成像从生活中的应用来说,主要让学生掌握三种:一是当物体在二倍焦距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光屏在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 ,应用是照相机;二是当物体在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光屏在二倍焦距之外) ,应用是幻灯机;三是当物体在一倍焦距之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如果只是这样平面的让学生记忆和考查的化,问题不大。但如果考查如何调节,即让学生由静态的模型,到动态的模型的化,当是学生认知上的最大问题所在。3.建立动态的调节模型凸透镜不动,移动蜡烛,其所成像的大小和位置就会随之移动。这里要注意两点:一倍焦距处及二倍焦距处。在光具座上这两点把长度分为三个区间:二倍焦距外、二倍及一倍焦距间和一倍焦距内。同学们可以建立这样的动态模型:物近,像远,像也大。即当物体逐渐靠近凸透镜时,它所成的像就会远离凸透镜且渐次变大。以上是指凸透镜成实像时的规律。4。 “口诀”辅助凸透镜成像有这样的规律“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一倍焦距外,物近像远大;一倍焦距内,近焦像看大;实像镜异侧,虚像镜同侧;实像能用光屏接,虚像光屏接不着;实像倒,虚像正,到时一定要分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