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用文写作申论写作及其它2011.8.,讲座内容,申论写作概述 申论写作突破要点一:驾驭材料 申论写作突破要点二:掌握写作题型要求 申论写作突破要点三:提升思想、强化技能,一、申论写作概述,申论写作(题目)的结构形式(1)答题注意事项(2)材料(3)答题要求(设问),变化趋势,背景材料的文字量越来越大 背景材料更注重“原生态” 测试主题更关注“国计民生” 测试重点越来越接近机关的工作实际 测试题型更加多样化,申论的含义申而论之,“申”即申述、申辩、说明; “论” 即融通各种见解,深入阐述某一观点或道理的过程。 “申论”就是对某一事物进行分析、归纳,表明立场、观点,提出对策方案,并进行论述的一种
2、写作(考试)文体。,申论写作的能力要求,阅读理解能力归纳概况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与写作能力,由来一,国家公务员考试改革的成果 1999年,鉴于先前的公务员考试重知识轻能务的客观事实,人事部着手进行公务员考试科目的改革,改革的最大成果就是取消了基础知识和写作,于2000年增加了申论。 测查的能力是与机关的工作性质对合格公务员的能力素质的要求相统一的。,公务员每天要接触或处理大量的文字材料。 公务员应有全局观念和综合能务,具有全方位、多角度的思维方式,善于把多种事物、多种因素联系起来综合地分析,具有较强的分析归纳能力。 公务员应能够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在通过对大
3、量事实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能透过纷繁的外在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善于从微小的征兆中发现大的问题,能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能做出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具体措施。,由来二,对古代策试的借鉴 被选拔者(应试求仕之士)根据一定的问题,在竹简上逐条应对,故“策试”也称“策问”或“对策”。 作为一种对人才的选拔方式,最早来源于汉代“对策“。 “对策者,应诏而陈政也“,应试者通常把自己的见解和策见以密封的形式向帝王呈送,根据帝王的要求陈述各种政见,以提出治理国家的策略和见解。,刘勰在文心雕龙议对中的概括:“对策揄扬,大明治道。使事深于政术,理密于时务,酌三五以熔世,而非迂缓之高谈;驭权变以拯俗,而非刻薄
4、之伪论;风恢恢而能远,流洋洋而不溢,王庭之美对也”。 即对策要宣扬治国之道,精深于政治变化,符合时代要求,不能高谈阔论或虚假、刻薄。,“策论”文体的四个特点:,从内容上看,要深刻反映政务需要; 从观点上看,能够反映出作者具有远见卓识; 提出的方法要切实可行; 语言文辞要有表现力。,由来三,古代公文的传承 申文: 古代称申状。是下级对上级的指挥、施政有不同意见的申述文书。清代改称申文。州县行文府厅,府厅行文司道(中央各部属官),司道行文督抚 ,均用申文。,申论写作的特点与应用范围,申论写作是体现公务员(管理人员)性质与任务,模拟公务员(管理人员)职业工作环境的一种仿真测验。申论写作的应用范围:国
5、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及选调生考试)政府机关(领导)干部竞聘上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竞聘上岗企业单位员工招聘企业单位管理人员竞聘上岗,申论写作的站位点-国家机关(职能部门)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答题站位,1.角色观(说话有依据)2.大局观(领域、行业、区域、组织)3.管理观(理念、思路、机制、措施)4.逻辑思维观(过程分析、因果分析),申论写作取材的基本特点,国家(区域、行业)政治经济社会生活领域重点工作 社会热点问题,与社会公众(或某一群体)密切相关,引起广泛关注、有重要影响 有讨论意义,允许有不同见解,通过讨论可提高认识、统一认识 有时效性,申论写作取材的内容,政治性话题 经济话
6、题 科技话题 文化话题 法律话题 教育话题 环保话题 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申论素材的来源,主要来自网络(媒体)上的新闻消息或通讯、访谈 部分来自报刊、杂志、书籍 部分来自党政机关出台的文件,申论写作题目的设问类型1、概括题2、分析题3、对策题4、议论文(策论文)写作5、应用型公文写作,二、申论写作突破要点一:驾驭材料,三大类材料及其变式,观点类材料主旋律观点非主流观点 现象类材料正面的、负面的、混合材料典型现象材料、豆腐帐现象材料 背景说明性材料#材料的缩读,中心思想的提炼,标题是主题 材料开篇提示主题 材料结尾提示主题 关键语句提示主题 通过材料结构、内容的分析归纳出中心思想,三、申论写作突
7、破要点二:掌握题型要求,申论写作题目的设问类型1、概括题2、分析题3、对策题4、议论文(策论文)写作5、应用文(公文)写作,申论写作中的理念,认识论理念 法制理念 政策理念 管理理念 主体理念,申论的分析路径,认识论观点指导下的分析路径现象问题(本质)背景原因结论与观点对策,“认识论基点”与材料相结合使之具体化。例:“环境保护”主题:现象: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地环境、 各方反映:污染状况、保护状况、发展趋势。 政府方面(职能部门) 背景原因:思想认识、客观环境、追逐利益、 社会方面(公众、媒体)政策法规、执法力度、保护力度。 专家方面采取措施:哪些方面、怎样实施、 材料提供的,自己思考的实施结
8、果(有效的、无效的)对照试题:整体理解、重点思考、形成思路。,概括题,发现、梳理、呈现 梳理关键在于分类 说明性文字,分析题,事实面 观点面 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对策题,发现、梳理、添加 主要对策的逻辑顺序 避免泛泛谈对策,写作题,议论文写作说理型议论文 对策型议论文(对策型议论文:策论文、对策文) 应用文写作,策论文,策论文以政策、时事为写作本体的议论文。 重点:议、策。,策论文,文章结构:是什么(中心论点)为什么(意义必要性原因)怎么办(对策) 突破点 (1)政策解读核心概念、理论实践意义、必要性重要性、原因分析 (2)对策阐述贯彻落实的思路、对策措施,“提出对策”具体线索:,法制层面 政策
9、层面 行业管理层面 基层执行层面(工作流程层面) 人员(队伍)层面 舆论与教育层面 监督层面*,提出对策、措施的内容思路,宏观对策 微观措施(指导性、方向性) (具体性、落实性、可操作性) 1、宣传教育: 如何进行 方针、政策 原因、危害 宣传、教育对象 宣传、教育主体 目标、方向 倡导、反对 宣传、教育组织与方式 责任、义务 科学、文明 宣传、教育形式与注意事项2、法律、法规 如何进行 规章、制度、普及 建立 健全(完善) 主管部门 责任制度 执法 监督、检查 队伍建设 奖惩制度社会参与(听取、听证、社会监督等) 3、规划、计划 组织落实 长期规划 区域规划 调查研究 责任部门与落实 调整计
10、划 治理规划、计划 专家意见 群众意见 应急预案 立法规划、计划 组织协作,提出对策、措施的内容思路,4、政策支持 如何实现 特殊政策(倾斜支持,如税收减免) 调查研究 政府职能 财政支持 科技投入 专项资金 专门人才队伍 行业性的 地区性的 专项交流(国内、国外、考察、交流) 人才性的 专业性的 5、人力资源 政府管理队伍建设 依法行政能力培养;教育训练计划、制度的组织与落实,考核、奖惩,竞争机制,淘汰机制,反腐倡廉,行政作为等。 专业技术队伍建设 资格制度 持证上岗人才开发与竞争机制建设 社会交流 吸引国外人才,议论文写作基本思路1、拟文章标题2、论点提出3、文章结构 4、论证方法5、文章风格与语言*议论文写作常见的毛病,*议论文写作常见的毛病1、畏难情绪2、急于动笔,文不对题3、题目拟定不当4、写作提纲欠考虑5、论点不清6、文风不理性7、语言文字粗糙8、字数不符合要求,報告與請示,批復與指示,提高申论写作技能的几点建议,了解七种能力要求 掌握多种写作技巧公文格式 练习不同类型真题 关注各种社会问题 学习有关方针政策 预测重点/模拟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