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 2011 级营养论文1营 养 论 文论文题目: 亚油酸的研究进展系 别: 食品系 专 业: 食品营养与检测 班 级: 11 营养 1 班 学 号: 201102010110姓 名: 荆美至 指导教师: 吕 艳 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 2011 级营养论文2目录 摘要 2关键词 21. 1 亚油酸的含义 .32. 2 亚油酸的分布及含量 .321 亚油酸的分布 .32.2 亚油酸的含量 43. 3 亚油酸的基本结构 .44. 4 亚油酸的理化性质 .45. 5 亚油酸的研究概况 .55.1 亚油酸的应用 55.2、亚油酸的贮存方法 .55.3 亚油酸的危险性概述 65.4
2、亚油酸的废弃处置 65.5 亚油酸的运输注意事项 66. 6 知识拓展 .661、共轭亚油酸简介 662、CLA 的生理功能 .763、在当前研究 764、共轭亚油酸在食品中的分布 77. 7 植物籽粒中脂肪酸的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78. 8 展望 .8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 2011 级营养论文3亚油酸的研究展作者:荆美至 指导老师:吕艳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亚油酸的含义、分布与含量、基本结构、理化性质、研究概况、知识拓展、植物籽粒中脂肪酸的提取方法、展望。关键词: 亚油酸;功能特性;应用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 2011 级营养论文41 亚油酸的含义亚油酸是人体不能合成,或是合成的量远不能满足需
3、要的脂肪酸,叫做必需脂肪酸。亚油酸是公认的一种必需脂肪酸。由于亚油酸能降低血液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而倍受重视。研究发现,胆固醇必须与亚油酸结合后,才能在体内进行正常的运转和代谢。如果缺乏亚油酸,胆固醇就会与一些饱和脂肪酸结合,发生代谢障碍,在血管壁上沉积下来,逐步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2 亚油酸的分布及含量21 亚油酸的分布亚油酸 CH3(CH2)4CH=CHCH2CH=CH(CH2)7COOH,脂肪酸的一种。为以甘油酯形态构成的亚麻仁油、棉籽油之类的干性油、半干性油的主要成分。占核桃油,棉籽油、向日葵种子油、芝麻油的总脂肪酸的 4060%,占核桃油,花生油、橄榄油的总脂肪
4、酸的 25%左右。因为在空气中易氧化变硬,所以也称为干性酸,含干性酸多的油亦称为干性油。建议多吃些核桃油,大豆油等。 2.2亚油酸的含量.亚油酸以甘油酯的形式与其他脂肪酸一起存在于动物脂肪中。动物脂肪中的含量一般较低,如牛油 1.8%,猪油为 6%;若干种植物油中含量较高,如花生油为 26%,菜油为 15.8%,而大豆所含脂肪酸则以亚油酸为主。大豆油脂肪酸一般组成如下:油酸 15-33%亚油酸 53-56%亚麻酸 5-9%棕榈酸 7-11%硬脂酸 2-6%C20以上酸 0.3-3%大豆油在精炼过程中约有 5-10%的油脚和皂脚成生。豆油皂脚中有一半是有用的脂肪酸,而皂脚中脂肪酸又与大豆油所含脂
5、肪酸组成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利用大豆油皂脚提取亚油酸是大豆油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 2011 级营养论文53 亚油酸的基本结构以玉米油为原料的提取法4 亚油酸的理化性质室温时为无色至淡黄色油状液体,在空气中易氧化。相对密度约 0.901,折射率约 1.4699,沸程 225230,熔点约-5。1ml 可溶于 10ml石油醚,易溶于乙醚,溶于无水乙醇和氯仿,混溶于二甲基亚砜、油脂溶剂和油,不溶于水。 作为商品,实际上是由各种脂肪酸组成的混合物,其组分幅度为(重量%):140(1.0%) 160(3%5%) 180(1.0%) 181(25.0%) 182(60.0%) 183(
6、9.0%) 据此用气相色谱法可作为其鉴别试验的标准。属人体必须脂肪酸之一。存在于许多食用植物油中,包括棉子油、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向日葵油、红花油,也存在于罂粟子油、亚麻子油等中。 用硒在 200C或氮的氧化物处理时,转变为反亚油酸,氢化时先变为油酸和十八烯-12-酸,再变为硬脂酸。5 亚油酸的研究概况5.1亚油酸的应用5.11.亚油酸主要用作生产油漆和油墨的原料,也可用于生产聚酰胺、聚酯和聚脲等产品。由于具有降低人体血液中胆固醇和血脂的作用,可作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如益寿宁、脉通等)的原料。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 2011 级营养论文65.12.精制亚油酸经甲醇酯化、加氢制成不饱和脂肪
7、醇。亚油酸作为各种表面活性原料,供洗涤剂、香波、化妆品用。亚油酸钠盐或钾盐是肥皂的成分之一,并可用作乳化剂。亚油酸还是医药品的原料。5.13.亚油酸具有降低血脂、软化血管、降低血压、促进微循环的作用,可预防或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病率,特别是对高血压、高血脂、心绞痛、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老年性肥胖症等的防治极为有利,能起到防止人体血清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有“血管清道夫”的美誉,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保健效亚油酸对人体的功效主要表现在:软化心脑血管、促进血液循环、降脂降压、促进新陈代谢、调节内分泌和减缓衰老等。因此,亚油酸素有“血管清道夫”的美誉。5.2、亚油酸的贮存方法亚油酸采用不锈
8、钢或铝桶包装。贮存时应加入一定的抗氧化剂 VE(或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贮存于阴凉通风处,避免日光直接照射,远离热源和氧化剂。按一般化学品贮运。贮存温度 28C5.3亚油酸的危险性概述1.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2. 健康危害:对人皮肤有刺激作用,摄入可引起恶心和呕吐。3.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4. 燃爆危险:可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5.4亚油酸的废弃处置1. 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 废弃2. 废弃处置方法:建议用焚烧法处置。3. 废弃注意事项: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5.5亚油酸的运输注意事项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 2011 级营养论文7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
9、、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亚油酸严禁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车船必须彻底清洗、消毒,否则不得装运其它物品。船运时,配装位置应远离卧室、厨房,并与机舱、电源、火源等部位隔离。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6 知识拓展61、共轭亚油酸简介 共轭亚油酸(CLA)是种几何异构体和位置异构体共轭二烯酸的混合物,是必需脂肪酸亚油酸的异构体,天然亚油酸是 c-9,c-12-18:2,它异构化形成的共轭亚油酸因双键位置和顺反构型不同,有 8种可能的异构体。一般认为,反式酸和共轭酸对健康有不良影响,而同时含有反式双键和 共轭双键的共轭亚油酸却有多种有益
10、的生理功能。天然存在的共轭亚油酸主要来源于反刍动物的奶和肉中,对食品中的 CLA混合物分析发现,乳制品和牛肉中的 CLA大约有 75%80%以上是 c-9、t-11CLA 异构体。植物中不存在,其它动物食品几乎也不含有。62、CLA 的生理功能具有减少各种癌症,降低人体内储存的脂肪含量而增加蛋白质的合成,增加人体的免疫能力,预防胆固醇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和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等生理功能。63、在当前研究尽管对 CLA的降脂功能有很多的研究,但 CLA对心脑血管上脂肪和脂肪酸组成的研究报道不多,而血液和心脑血管上脂肪和脂肪酸组成对心脑血管系统正常生理功能是非常关键的,与高血脂、高血胆固醇
11、、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 CLA对血液和心脑血管上脂肪和脂肪酸组成变化,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 2011 级营养论文8对了解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个很好的补充,也有利于人类对该疾病的控制。64、共轭亚油酸在食品中的分布 CLA在食品的含量高低与自然条件和加工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研究发现,温度、发酵剂的选择、成长的周期以及饲料均影响乳制品和肉制品中的 CLA含量。研究表明,增加日粮中的 CLA水平可提高鸡蛋中的 CLA含量,而在奶牛饲料中添加鱼粉也可提高乳脂肪中的 CLA含量。由于季节变换直接影响动物饲料成分的变化,因而影响食品中(乳及乳制品,牛肉等)CLA 含量的高低
12、,乳制品中CLA含量夏季为冬季含量的两倍。食品的烹调加工可是亚油酸转化为 CLA,增加CLA的含量。加热处理后的植物油,CLA 含量剧增。 此外,在奶酪的生产加工过程中提高乳清蛋白浓度可使其 CLA含量提高 20%30% 。7 植物籽粒中脂肪酸的提取方法研究进展植物种子油料的提取方法有很多,如溶剂提取法、压榨法、微波辅助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膜技术辅助萃取、固相微萃取法、反胶团溶剂萃取、电泳萃取、超声萃取等。8 展望亚油酸作为最早被确认的必需脂肪酸和重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在我们的日常食用的液体植物中普遍存在,半干性和干性油中含量较多,一般植物油中含量为 40%左右,也有高达 70%80%的,如红花籽油、葵花籽油、棉籽油、大豆油、玉米油、芝麻油含量也较为丰富(含量为 40%50%)亚油酸为必需脂肪酸,它在体内的代谢又可产生对人体有重要生理功能的 w-6,是一列有特殊生物活性化合物类二十烷酸的前体,是影响血压、血管反应性、凝血和免疫系统的脂肪激素。亚油酸使人体必需脂肪酸,人体每天摄取 6克亚油酸,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代谢。它具有防癌抗癌、抗粥状动脉硬化、参与脂肪分解与新陈代谢、增强机体免疫能力、促进骨组织的代谢等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生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 2011 级营养论文9活水平的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已是人们普遍关心的大事,无疑亚油酸的应用前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