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人因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8241079课程名称:人因工程英文名称:Human Factors开课学期:7学时/学分:36 / 2 (其中实验学时:4)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 必修开课专业:工业工程选用教材:孙林岩主编 人因工程 中国科技出版社 2001.6 第一版主要参考书:1、丁玉兰主编 人机工程学 (修订版)北理工出版社 20002、刘金秋等编著人类工效学 高教出版社 19943、浅居喜代治 现代人机工程学概论 科学出版社 19924、Martin Helander, A Guide to the Ergonomics of Manufacturing, London,Talor
2、&Francis,1995执笔人:郑午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人因工程学是基于对人和机器、技术的深入研究,发现并利用人的行为方式、工作能力、作业限制等特点,通过对工具、机器、系统、任务和环境进行合理设计,以提高生产率、安全性、舒适性和有效性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人因工程学涉及到的领域包括宇航系统、城市规划、工厂运作、机械设备、交通工具、家具制造、服装、生活用品制造等等。因此,人因工程学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学生只有掌握了本课程的基本知识,才能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下列能力:1、掌握人因工程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2、了解人体的基本特征
3、、人体测量方法;3、掌握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的基本方法;4、学会作业空间设计的基本方法;5、通过实验了解人体疲劳测定的基本方法。6、通过实验掌握应用 MOD 法进行动作分析的能力。三、各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人因工程学概述(4 学时)第一节 学科概述第二节 人因工程学的重要性及应用第三节人因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第四节人因工程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二章 人体生理特征(4 学时)一一一 神经系统与感知一一一 人体的运动系统一一一 能量代谢一一一 心血管与呼吸系统一一一 人体的忍耐力第三章人体测量(4 学时)一一一 人体测量简介一一一 静态测量一一一 动态测量一一一 典型标准一一一 人体测量的
4、应用第四章 累积损伤疾病与操作工具设计(2 学时)73第一节 累积损伤疾病及其原因第二节 与手有关的累积损伤疾病第三节 累积损伤疾病的预防与合理的工具设计第五章 方法研究一一一 工作研究简介(2 学时)一一一 方法研究概述第三节 过程分析(4 学时)第四节 动作分析第六章 作业测定(4 学时)一一一 作业测定概述一一一 预定时间标准法一一一 工时利用分析第七章 作业空间设计(4 学时)一一一 作业空间设计概述一一一 作业空间设计的视觉要求一一一 作业空间设计一一一 工作台设计(4 学时)一一一 座椅设计一一一 虚拟车间与虚拟工厂一一一 作业空间的设计评价实验1、人体疲劳测定(2 学时)2、模特
5、法(MOD)应用(2 学时)四、实验:1. 实验目的与任务 人体疲劳测定实验人体疲劳测定是人因工程课程中第二章人体生理特征的重要内容。测定疲劳的目的是研究疲劳劳动产值之间的关系,测定人体对不同紧张水平的反应,以满足发展生产和改善劳动条件的需要。迄今为止,尚无法直接对疲劳进行测量,所有的实验工作都是测定某些与疲劳有关的指标。间接地对疲劳进行定量测量的评价指标是对一个受试者在工前、工中、工后多次进行测量,然后将前后测得的值进行比较的结果。因此,研究疲劳的测定方法,尤其是研究疲劳定量测量的方法,是人因工程学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本实验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了解一些现有的测定方法,另一方面可以为进一步进行该
6、方面的研究打下基础。 模特法(MOD)应用实验模特法(MOD 法)是“工作研究”中时间测量的一种新技术,是当今发达国家在工业工程中普遍应用的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模特法利用预先为各种操作所制定的时间标准来确定进行各种操作所需要的时间,而不是通过直接观察和测定来确定。本实验可以使学生通过分析具体的操作动作,加深对预定时间标准法理论的理解,掌握 MOD 法技术的应用技巧,为学生将来将此技术用于生产实践打下基础。2. 实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安排的人体疲劳测定和 MOD 法应用实验,可以使学生具备下列能力: 学会疲劳测试软件的使用; 掌握人体疲劳测定和 MOD 法应用的基本方法; 熟悉人体疲劳测定和 MO
7、D 法应用的基本步骤; 了解标准作业时间的内涵,具备初步确定标准作业时间的能力; 正确计算标准时间。3. 实验教材或指导书人因工程实验指导书(校内印刷)。4. 实验项目一览表序号实验项目 内容提要实验类型学时分配主要仪器设 备实验地点 备注741 人体疲劳测定通过本实验,达到基本要求中的项要求(人体疲劳测定部分)验证 2 计算机、跑步机、脚踏车、肺活量计、握力计、仰卧起坐监测仪。2 模特法(MOD)应用通过本实验,达到基本要求中的项要求(MOD 法部分)验证 2 计算机、数码摄像机、投影仪、秒表、车用减震器。工业工程实验室五、考核方式:1、理论教学闭卷考试2、实验指导教师和实验员根据学生的出勤、实验过程、实验报告等情况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 5 个级别评定成绩。六、备注:1、本大纲仅列出达到教学基本要求的课程内容,不限制讲述的体系、方式和方法,列出的内容并非要求都讲,有些内容,可以通过自学达到教学基本要求。讲授内容可根据当前技术的发展进行适当增删。2、作业按照每章节内容,安排 35 次。3、课件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增大信息传递量,逐步完善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