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学习目的和要求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教学方法 授课时数 基本内容,2,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理解统计调查的各种分类;掌握统计调查的主要组织形式、特点以及适用场合;把握常见的几种统计数据搜集的具体方法及特点;掌握统计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熟悉统计调查误差的概念 。,3,学习重点,1、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调查的主要方式)2、统计数据搜集的具体方法3、统计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4,学习难点,统计调查的主要组织形式 (调查的主要方式),5,教学方法,讨论,讲授,6,授课时数,4学时,7,基本内容,第一节 统计调查概述第二节 统计调查方案第三节 统计调查的方式方法第四节
2、 统计调查误差,8,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专门组织的调查和科学实验 统计数据的间接来源:别人调查或实验的第二手数据。 如: 统计部门和政府部门公布的有关资料;各类机构提供的数据;各种文献资料;会议交流资料;互联网或图书馆查阅资料。,第一节 统计调查概述,9,对社会经济现象而言 资料搜集的主要形式是统计调查,一、统计调查的意义 1、什么是统计调查?统计调查就是根据调查的任务和要求,采取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有组织地及时搜集各项反映社会经济活动和科学试验成果的实际资料(主要指原始资料)的过程 。,10,2、调查的重要性 统计调查在统计工作的整个过程中,担负着提供基础资料的任务,所有的统计
3、计算和统计研究都是在原始资料搜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的基础环节,是统计分析的前提。统计法第二章“统计调查管理”11-19条,11,12,3、统计调查的步骤,调查的计划和设计调查前的准备调查的实施 调查结果的分析与报告。,13,4、统计调查的要求,1、准确性 2、及时性 3、完整性 4、经济性,14,1、从调查对象的范围来划分,可以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二、统计调查的分类,15,2、按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划分为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16,3、从调查是否连续来划分:,17,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基本内容及步骤,一、统计调查的目的和任务(why?)在调查方案中首先明确本次调查的
4、目的、任务和意义。调查目的是调查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它所回答的是“为什么调查”,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具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意义等。这些问题明确之后,我们才能确定向谁调查,调查什么以及采用什么方法进行调查。,第二节 统计调查方案,18,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基本内容及步骤,二、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单位、调查范围 (who?)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就是要确定“向谁调查”,由谁来提供所需数据的问题。所谓调查对象是根据调查的目的确定的调查研究总体。所谓调查单位是指所要调查的具体单位,即构成调查单位中的每一个单位,它是调查项目和标志承担体和载体,是我们搜集数据、分析数据的基本单位。,第二节 统计调查方案,19,
5、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基本内容及步骤,三、调查项目和调查表(what?)调查项目是调查的具体内容,它可以是调查单位的数量特征。如一个人的年龄、收入,一家企业的产量、产值等;也可以是调查单位的某种属性或品质特性,如一个人的性别、职业,一家企业所属的行业类别等。它由一系列的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构成。调查表:容纳调查项目、登记调查数据的一种表格,是搜集原始资料的基础工具。内容:表头、表身、表脚三部分组成。是调查方案的核心部分,第二节 统计调查方案,20,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基本内容及步骤,四、选择统计调查的方式方法(way ?)统计调查的方式数据收集的具体方法,第二节 统计调查方案,21,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
6、基本内容及步骤,五、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time?)统计调查时间包括两种涵义,即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调查时限)。调查时间是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调查期限是指进行调查工作的时限,包括搜集资料、数据处理和报送资料工作所需的时间,应尽可能缩短。,第二节 统计调查方案,22,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基本内容及步骤,六、制定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how?) 包括:1、领导机构的成立和调查人员的组织;2、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宣传、培训等);3、调查资料的报送方法;4、调查的经费预算和开支办法;5、提供或公布调查成果的时间等。,第二节 统计调查方案,23,第三节 统计调查的方式方法,一、统计调查的主要方式,2
7、4,25,1、统计报表,统计报表:是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统一规定的指标内容,统一规定的报送程序和报送时间,由填报单位自下而上逐级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统计调查方式。(1)、统计报表制度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表式填表说明。具体有:填报范围、指标解释、分类目录、其他有关事项的规定(报送日期、报送方式、报送份数)等。例如:某统计报表制度,26,1、统计报表,(2)、特点:可靠性 统一性 全面性 便于资料积累和对比分析,27,1、统计报表,(3)、种类:按调查范围分:全面报表、非全面报表按实施范围分:国家报表、部门报表、地方报表按填报单位分:基层报表、综合报表按报送周期分:日报、旬报、月报、季报
8、、半年报、年报按报送方式分:邮寄、电话、网络等统计报表的资料来源,主要是基层的原始记录、台帐及基层的内部报表。,28,2、普查,(1)、普查的概念普查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为详细地了解某项重要的国情、国力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大规模的全面调查,其主要用来收集某些不能够或不适宜用定期的全面调查报表收集的信息资料,以搞清重要的国情、国力。,29,(2)、普查的特点 普查通常是一次性的或周期性的;统一的标准时点;规范性;组织专门性;全面性。,2、普查,30,(3)、普查的作用为制定长期计划、宏伟发展目标、重大决策提供全面、详细的信息和资料;为搞好定期调查和开展抽样调查奠定基础。,2、普查,31,(4)
9、、普查的优缺点优点:收集的信息资料比较全面、系统、准确可靠;不足: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时间较长,而且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组织工作较为繁重。,2、普查,32,2、普查,目前,我国所进行的普查主要有: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含过去的工业普查、三产普查、基本单位普查)、农业普查等三种。今后,我国的普查将规范化、制度化,即每逢末尾数字为“0”的年份进行人口普查;经济普查每10年进行两次,分别在逢“3”、逢“8”的年份进行;每逢“6”的年份进行农业普查。,33,3、重点调查,(1)、重点调查的概念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 (2)、重点单位的选取重点调
10、查的重点单位,通常是指在调查总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能够代表总体的情况、特征和主要发展变化趋势的那些样本单位。这些单位可能数目不多,但有代表性,能够反映调查对象总体的基本情况。,34,(3)、重点调查的特点信息相对详细(被调查单位少,项目可多设一些),统计资料质量较高(重点单位统计基础工作较好),投入少、调查速度快;所反映的主要情况或基本趋势比较准确;调查单位的选取不带主观性。反映现象总体的基本情况,不能完整反映现象总量,不具备推断总体总量的条件。,3、重点调查,35,3、重点调查,(4)、重点调查的适用情形重点调查的主要作用在于反映调查总体的主要情况或基本趋势。,36,3、重点调查,(5)重点
11、调查的组织方式:主要是专门调查;也可颁发定期统计报表。,37,4、典型调查,(1)、典型调查的概念典型调查也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众多的调查研究对象中,有意识地选择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进行深入、周密、系统地调查研究。进行典型调查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取得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值,而在于了解与有关数字相关的生动具体情况,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38,4、典型调查,(2)、典型调查的特点在于调查范围小、调查单位少、灵活机动、具体深入、节省人力、财力和物力等。是在实际操作中选择真正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比较困难,而且还容易受人为因素的干扰,从而可能会导致调查的结论有一定的倾向性。深入细致的调查,获得对
12、总体本质特征的深刻认识。,39,(3)、典型调查的类型 一般的典型调查(解剖麻雀式)划类选点典型调查抓“两头式”,4、典型调查,40,4、典型调查,(4)、典型调查的作用有些情况下,可用典型调查资料估算总体数值(无法取得全面资料时);收集到不能用数值反映的各种情况,弥补其它调查方法的不足;及时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探测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41,4、典型调查,(5)、典型单位的选择对现象进行全面科学分析,选择代表性大的作为典型单位;根据目的和任务,选取不同类型的单位。,42,5、抽样调查,(1)、抽样调查的概念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全
13、部调查研究对象做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43,(2)、抽样调查的特点 按随机原则抽选样本; 样本推断总体; 样本容量根据误差要求可以计算; 调查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即可以用一定的概率来保证将误差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5、抽样调查,44,5、抽样调查,(3)、适用情形:对于不可能或不必要进行全面调查,又需要全面数值的社会经济或自然现象;对普查资料进行必要的修正。,45,5、抽样调查,(4)、遵循原则:随机抽样原则;最大抽样效果原则:费用一定,误差最小;误差一定,费用最小。,46,(5)、抽样的组织形式: 简单随机抽样 机械抽样(或等距抽样) A、无序等距抽样 B、有序等距抽样 类
14、型抽样(或分层抽样) 整群抽样 多阶段抽样,5、抽样调查,47,二、统计数据搜集的具体方法,在实际调查中,搜集数据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报告法由报告单位依据原始资料、台帐和核算资料,按照统计报表的格式和要求,逐级向有关部门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如:现行的统计报表制度。,48,2、采访法由调查人员向被调查者提问,根据被调查者的答复来收集统计资料的一种方法。又可分为个别询问法和座谈会法。,49,3、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法电话调查可以按照事先设计好的问卷进行,也可以针对某一专门问题进行电话采访。由计算机随机构造电话号码并将其拨出,调查员通过与对方交谈,由计算机对录入的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
15、分析。,50,4、问卷调查法 以问卷形式提问,由被调查者自愿回答,调查者根据答案汇总整理来收集资料的方法。 近年来,问卷调查在国际上被广泛应用。问卷结构通常由引言、填写说明、问题与答案三部分组成。,51,5、直接观察法由调查人员在现场对被调查对象的情况直接观察、测定、计量,以取得有关信息的一种调查方法。如:月末盘点、农作物实割实测等。,52,6、实验法实验法是指在既定条件下,通过实验对比,对市场现象中某些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过程加以观察分析的一种调查方法。,53,7、网络调查法网络调查调查可以分为电子邮件调查和网页调查,都是通过计算机的网络来进行。 (1)、网上调查的优点速度快、费用
16、低、易获得连续性数据、 交互性好、范围广、可视性强。 (2)、网上调查的缺点 代表性问题、安全性问题、无限制样本问题。,54,第四节 统计调查误差,一、统计调查误差的含义统计调查的误差,是指调查所得结果与总体真值之间的差异。误差的来源有登记性误差和代表性误差两大类。1、登记性误差:指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登记、计量上的差错所引起的误差。(任何统计调查都可能产生)2、代表性误差: (1)、违反抽样调查的随机原则造成的系统性误差; (2)、即使遵守随机原则,只要样本的内部构成与总体有所出入,就会出现偶然性的代表性误差。系统性误差和登记性误差都是不应当发生的,可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减少到最低限度。,55,二、统计调查误差的防止1、正确制定统计调查方案2、切实抓好调查方案的实施3、加强统计司法,严惩弄虚作假,56,本章小结,统计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 统计调查主要方式:统计报表、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 统计数据收集的几种具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