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西文化价值观比较,第四章 天人合一与物我二分 中西思维方式比较,第一节 从宇宙观到认识论第二节 直觉思维与逻辑推理 第三节 实践理性与思辨理性,从宇宙观到认识论,原始人类的思维方式有许多共同之处,如人与自然同出一宗,人与自然通灵的联系性认识和天人一体的宇宙观念。表现在文化中,几乎所有原始文化都有自然神灵崇拜和图腾崇拜现象。人类愈是走向文明,也就愈是脱离自然,直至最后从自然界中彻底分离出来,成为独尊者,成为万物的主宰。在人与自然分离的文明进程中,即在人的自觉意识、自我意识确立的过程中,中西方哲学思维走出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路。中国哲学坚持有机联系的整一宇宙观,努力将人投入到自然中,以认识主体与客体
2、的合一为认识的基本前提;而西方哲学则专注于对事物作本质区别,细心地分解万事万物,她欢欣于人的独立,给他以地位和荣耀,以独立主体的确立作为认识的基本前提。,从宇宙观到认识论,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中国哲学的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天与人,或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的关系问题。深藏在混沌未开的朦胧原始意识中的天人不分、天人感应的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已被众多哲学家提升为整体的哲学本源认识。如“气”、“天”、“道”、“阴阳五行”等。宋明时期的哲学家张载成功地把握了中国哲学整体认识的模式,提出“天人合一”的著名命题。现代哲学家冯友兰在他的新理学中声称:“我们将一切物为有者,作为一个整个思想之,则即得西洋
3、哲学中所谓宇宙观念。”这一认识可算是中国传统模式的一以贯之的现代代表。有趣的是“天人合一”的命题既体现“合”的价值与联系的方法,就暗含着对“分”的形态的承认,所以程颢觉得哲学家们大谈合有些无聊,说:“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在中国哲学中,“天”的含义非常丰富,“天人合一”也因此有不同层面的意义,择其要如下。,从宇宙观到认识论,人生天地之间,禀受自然灵气而生,依赖自然滋养而长,不能须臾离开自然母体。黄帝内经灵枢五味篇说:“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这是人类作为物质生存的起码常识。中国历史上有天人直观比附的认识,如董仲舒“天人相类”说。他说人有“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
4、数也;内有五脏,副五行数也;外有四肢,副四时数也。”董仲舒以天为模本的造人理论颇类圣经中上帝按自己形象造人的说法,但董仲舒的天人相类是为了说明天人同源一体的思想,然而董仲舒远没有表达出儒家高于医家对“合一”的深刻理解。礼记中庸记载了子思的一段话:“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至诚乃精神之境界,达至诚能知人性,进而通物性,于是可以顺应自然,参与天道的运行。可见作为精神存在的人与天道的合一,可使人的精神光扬正大,使其有限的生命获得永恒的意义。这就是孔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个体精
5、神合于天道才具有的恢弘而自由的状态;是苏东坡“哀吾生之须臾,念天地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对永恒生命的向往;是刘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超人类的深切关怀。这也是道家返璞归真,浑然与物同而获得的精神虚静;是庄周化而为蝶,精神自由往来于物我之间所作的灵与肉、神与形的逍遥游;也是中国艺术追求超脱物象的精神整合。如此“天人合一”的思想使中国文化强调人对自然的顺应、协调和感恩,以人与自然的亲和为其文化的价值基础。,从宇宙观到认识论,作为认识论的基本范畴,“天”指认识对象、客体,“人”指认识主体。“天人合一”则是指认识主客体相互依存,相互包容的一体关系。中国哲学的本体是整一的,
6、无论称其本体为天、为道、为太极、阴阳,或为理、为心、为气,都具有冯友兰归结的“大全”、“一”的性质。其为“大全”,至大无外,无所不包;其为“一”,至小无内,不可切分。惠施这样说:“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中国哲学认为认识主体与客体通属宇宙大全,主体若从客体中分离出来,客体就不是完整的客体了;宇宙大全也就不再是整一性的了。老子这样说:“道可道,非常道”,郭象解释说:“人以言一,而一非言也,则一与言为二矣。”讲的是不可作主客体分离的哲学认识。以五行系统为例,切不可认为五行系统是五种物质的组合,因为有组合就有结构,就不是小一,就可以分解。而金木水火土是五种性质的承载物,如阴阳是两种
7、对立统一的性质一样,它们不是实体,不可分割。五行是阴阳运动所化生,阴阳是太极、道或气的运作的因由。阴阳相依而存,相抱而有,相化而生;五行相生相克,变化不已,联系不断;万物负阴抱阳与本体紧紧裹挟。一幅太极图把一个整体中相互对立性质的有机联系相互包含,相互依存,相互推动表现得再明白不过了。,从宇宙观到认识论,认识的主客体是为一的,那么认识主体如何开展认识活动呢?中国哲学当然不能把认识客体置于主体的对立面或眼前、身外去观察、分析,只能在与客体的交融共存中来体会它的存在,感受它的生命,领悟它的精神。于是产生了两种主客联系的方法。客观的认识态度是将个人经验觉悟合理外推,与外在事物融为一体。朱子语类日:“
8、天人一物,内外一理;流通贯彻,初无间隔。”禅宗讲:“默默与天行,默默与天语。”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主观的认识态度则向心内求,将客体纳入主观内心。陆九渊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王守仁宣称:“天下无心外之物”。孟子日:“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又日:“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主客浑然一体的认识前提要求消解哪怕最粗浅的理性给人的自我意识,消解认识的主体意识。儒家讲去欲去私以达无我,忘我之境界;庄子讲心斋坐忘,老子要人回到婴孩的无知无觉状态,佛家则只管悟空,“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水将空合色,云与我无心。”,从宇宙观到认识论
9、,作为社会观照的社会观,“天”是人格化的、有德性的实体,它是一切社会法则和价值的来源。所谓“天人合一”是指天道法则与社会法则、天道模式与社会模式的一体性。董仲舒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从这个意义上讲,“天人合一”体现的是天道与人道的一致,是人道对天道的遵从。董仲舒在对贤良策一中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告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天对人事的违礼失节行为要发出警告、谴责,甚至降灾祸以惩罚;天对有德之君则施以仁爱辅佐。尚书中讲:“皇天无亲,唯德是辅。”这表明“天”干预人事的道德态度和施于人事的法则意义。
10、人与天的感应沟通,使人能察天意,遵天则。,从宇宙观到认识论,儒家视天道为社会伦理价值的最高来源,以天道模式来建立、理解人类社会。自然以大化流行、阴阳相感化生万物;圣人感知人心达天下和平;宇宙自然博大宽厚,无所不包;普天之下王权无所不在,相连绵的土地,相承继的文化。例如,理气之争与善恶相随,天地日月之论与君臣等级相伴,四季运行与刑德相应,一切莫不以天为蓝本。甚至个人道德、民族精神都可以被天地之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所概括。而君权神授差不多是天对人事最直接的管理了。作为对神秘力量探测的宗教观,“天”是人事不能及,无能为力之事的终极原因,是“天命”、“命数”、“命运”。所谓“天人合一”是说天主
11、宰着人事的成败,而人能以至诚求得神助,天人是共运的关系。,从宇宙观到认识论,先秦时墨子讲天志明鬼,孔子讲君子畏天命;汉代董仲舒讲天是人之主宰。在中国,一代君主登基临位,必大举祭祀;国家、家庭凡遇重大事件也必祭天地;人生重大转折处,生死、婚嫁也必祭拜天地;逢凶遇难自然更要唤天呼地。但中国哲学并没有由此产生虚幻空洞的神学,相反却产生了坚忍不拔,积极行动的实用哲学。何以如此,正是出于天人的感应贯通,入神的交流合作。人能以自己的德行、诚意来争取神的帮助。易经文言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共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愚公移山的故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尽人事,听天命”,“谋事在
12、人,成事在天”,“天作孽,尤可为,人作孽,不可活”成了脚踏实地的农业民族的行动信条。由此,它引导中国文化理性趋于实用,它使中华民族不虚妄,不狂噪,它指导了一个较少宗教情结的乐观坚定的民族,一个关注热爱现实生活的文化。,从宇宙观到认识论,“天人合一”成为中国哲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命题,它构造了一个阴阳、天人、形神、理物、道器、内外等重大范畴统一的宇宙;它培育起“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广土大众的文化;它向往大同社会,四海为家,中央集权,一统天下;它崇尚秩序,追求和谐,反对战争,痛恶分裂,也不尚竞争;它倡导“知行合一”的实践原则,要求理论的实际效用,要求言行一致,为人师表;它反对空谈
13、玄想,憎恶口是心非,也造成了对纯理论和纯思辨的轻视。它铸成“礼之用,和为贵”的大众行为模式,它包含对家人的关怀和责任,对乡土的眷恋与归依,也有老道圆滑的一团和气和息事宁人的柔顺。它也是“文以载道”,情景交融,文质彬彬的艺术追求和人的精神与九天的同流贯通。,从宇宙观到认识论,一、二元对立的认识前提与所有其他文明一样,西方文化中也出现过早期人类与自然混沌一体的通灵认识。在它逐步进入文明发展的高级阶段,对自然的认识与驾驭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便由简单地适应、依赖变为积极的利用、改造的进攻性关系,像古希腊罗马人较为彻底地以奴隶制扫荡了原始氏族社会的遗迹那样,他们也较为彻底地扫荡了原始思维
14、,创立了人与自然分离的哲学认识,即由原始混沌、物我相通的朦胧联系走向物我分离,主客对立的二元世界。,从宇宙观到认识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文化一开始就表现出控制与征服自然的强烈欲望。哲学家古利安说:“原始人同日寸既认识自然,又藐视自然;既掌握着自然,又处于自然的控制下;既细心观察着自然,又使自然蒙上神秘的色彩;既崇拜自然,又惧怕自然。”早期西方人对自然的这种态度,在希腊神话中得到象征性的表现。希腊英雄对宙斯划破长空的怒吼和狄安娜愤怒的沮咒的畏惧,雅典人对雅典娜佑护的依赖,希腊人对酒神的膜拜都显示了这一点。普罗米修斯对神威的反抗,帮助人类第一次支配了火这种自然力,它象征着人与自然的斗争取得了
15、伟大的胜利。,从宇宙观到认识论,希腊哲学家热衷于哲学本体的探讨,火、水、数、原子是他们眼中的自然本质。同时他们不懈地寻找着人与自然的质的区别,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箴言被置于神庙的门楣上,斯芬克斯神秘的谜语给我们同样的追索。在尚未对人与自然作本质区分时,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就赋予人以万物尺度的地位。中世纪的神学家在人神的结合中,授予人统治自然的权利,把希腊人对自然既掌握又被支配的双重关系变为单一的统治关系。圣经说:“凡地上的走兽和空中的飞鸟,都必惊恐、惧怕你们;连地上一切的昆虫并海里一切的鱼,都交付你们的手,凡活着的动物,都可以做你们的食物,这一切我都赐给你们,如蔬菜一样。”康德从哲学的角度
16、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入的目的性与自然的手段性,提出“人为自然立法”。马克思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引入了一个新的环节,即社会实践或生产劳动。,从宇宙观到认识论,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是整个西方文化突出的特征。卡洛斯密特在欧洲文化会议上的讲话中将欧洲的全部社会准则归结为对于命运的抗拒,他说:“欧洲人从来不委身于自然”,如此征服自然成了西方文化永恒的价值,成了西方科学的历史使命。19世纪英国历史学家亨利托马斯布克尔在他的英国文明史中说:“全部文明的进程是以精神法则战胜自然法则人战胜自然为标志的。”从荷马史诗奥德赛以1.2万余行的诗句叙述希腊英雄十年海上历险的故事到海明威老人与海面对自然虽败犹勇的抗争
17、精神,这是西方人光荣的征服史,现代人类把自然的范围扩展到宇宙太空,又演出了星球大战的主题。,从宇宙观到认识论,征服自然必以认识自然为基础,“因为,我们若不服从自然,我们就不能支配自然”。正如爱迪生的诗句“高高苍天,蓝蓝太空,群星灿然,宣布它们本源所在:就算全都围绕着黑暗的天球,静肃地旋转,那又何妨?就算在它们的发光的天球之间,既找不到真正的人语,也找不到声音,那又何妨?在理性的耳中,它们发出光荣的声音,它们永久歌唱:我等乃造物所生”。于是科学理论,实用技术即使在神学盛行时期也作为认识上帝、征服自然的有力武器备受西方文化重视。,从宇宙观到认识论,物我二分在认识论上表现为主客体的对立二分。瑞士儿童
18、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年龄越小,他就越没有意识到他自己的自我。从理智的观点来看,他并没有区分外部和内部,主观和客观。”儿童的认识带有早期人类思维的特征,但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普罗泰戈拉就结束了人类儿童时期的主客混体状态。他发现了人在认识活动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提出入“是一切存在者存在的尺度,是一切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希腊哲人努力寻找“自我”,以便使认识主体从万物殊象中分离出来。赫拉克利特说:“我寻找过我自己”,苏格拉底告诫人们要“认识你自己”,希腊人朦胧的自我意识企盼着清晰的界定,不管他们努力的结果如何,后来西方哲学沿着他们的思路把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分离作为人类知性活动理所当然的逻
19、辑前提。第欧根尼拉尔修说:“普罗泰戈拉第一个宣称每一个问题都存在着两个彼此相互对立的方面,他是第一个运用这种模式进行论证的人。”其实先于他的泰勒斯就有物质本体的水与运动本质的灵魂对立的论证;毕达哥拉斯有数的有限与无限的对立;与他同时的德谟克利特也提出了存在与非存在的对立。但普罗泰戈拉确实是第一位关注认识过程中人的主体性意义的学者。,从宇宙观到认识论,由于长期的文化承递,主客二分的认识前提在西方被固定下来,“心与物之间的区别这在哲学上、科学上和一般人的思想里已经成为常识了。”心与物的对立在经院哲学的代表人物托马斯阿奎那那里成了实体与非实体的存在,实体性的心能认知上帝的存在,它是不生不死的;非实体
20、的物,随物的破坏而消失,它是虚幻的。笛卡儿这位不肯轻信所谓公理、常识的哲学家,怀疑一切存在的真实性,而独以观察、思考为基石确认思考者的存在,进而承认认识对象的存在。实际上这位批判型的哲学家正是以西方思维常识来批判常识的,他坚信有认识活动必有认识主体,有主体必有相对应的认识客体,充当认识主体的必是有认识能力的人。费希特差不多用了相同的模式来建立他的自我哲学,以自我意识设立自身,以自我设立非我。他们都着重主体与客体的质的差异性。笛卡儿认为有两种实体:一种是没有广延的实体,即物质的;另一种是思想的实体,即心灵的。心灵不占有空间,物质不能思想。他强调两种实体彼此对立,谁也决定不了谁。这样主客体的二元对
21、立就成了西方哲学思维的基本前提,构成了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等二元对立的哲学范畴。,从宇宙观到认识论,二元对立的思想,还体现在对社会关系的认识上。前面提到的卡洛斯密特说:“欧洲人将意识从它与自我之外的事物的关系中分离出来,从而使得埋没在集体之中,任凭各种偶然事件摆布的人变成一个个体。然而个人的尊严,恰恰表现为人不能再用纯自然的历史的或社会的理由来为自己的行为辩解。”西方文化的观念:个人是自由独立的,有鲜明个性特征的,而群体则注重共同目标。苏格拉底说:“造成城邦瓦解的不是由于整体共同的情感,而是由于各自不同的私人的情感,在同一件事情上,一半人为之欢
22、呼,而一半人为之痛苦。”社会契约论者则以自主平等的契约关系来表明社会是个人契约的结果,是个人自主的选择。斯宾诺莎说:“要使人人彼此和平相处且能互相扶助起见,则人人必须放弃他们的自然权利,保持彼此间的信心,确保彼此皆互不作损害他人的事。”马林诺夫斯基讲:“合作是牺牲个人的兴趣及倾向而服从一个共同目的,于是发生了社会的强制。”从这种意义上讲,社会共同利益的原则对个人个性原则毫无疑问是一种限定、制约、压制。而个性原则、创造精神则总要反抗这种束缚。他们都强调了个人与社会群体在利益立场上的根本差别与对立,也强调了人对社会群体的依赖关系。,从宇宙观到认识论,应该承认的是,个人与社会的约定有时在相当程度上是
23、在不自主状态中完成的,加之社会的运行往往是通过代表公众利益的政府来实现的,社会化的经济活动也是通过经济组织关系来实现的,但这些社会机构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其所代表的公众利益往往被歪曲,以致为每个个人而存在的群体组织有可能从手段变成目的,而个人则从目的变为手段。西方学者指出,在疯狂的政治权力崇拜中,在热烈的国家主义、民族主义中,个人与社会有着最尖锐的对立。为此汉密尔顿说:“政府本身若不是对人性的最大耻辱,又是什么呢?”美国思想家约翰逊不无极端地说:“在任何形式的政府下生活,我都不愿意交出半个基尼,因为在那里,没有个人一时一刻的幸福。”,从宇宙观到认识论,西方文化不仅关注社会群体存在本身和社会运行过
24、程中的社会与个人的对立,也承认每个个体之间存在利益的冲突,因此努力保护社会中每个个人的独立权利。契约社会承认每个公民的权利,为每个人的权利实现设制平等的机会。在这样一个充满利益矛盾的社会,每个人都是他人潜在的或直接的竞争对手,一个人机会的获得,成功的获得,就意味着他人机会的丧失和失败。霍布斯说,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与人是狼。萨特讲“地狱就是他人”。人们为了他一时的利益经常结约、携手,但又经常分裂,重新为变化的利益结伙。阶级集团间、经济组织间、社团间、政党间更无常态的合作,而有永恒的对立;民族间、种族间、国家间亦无常态的和平,却有难以消解的敌对和长期的战争。,从宇宙观到认识论,最后,二元的对立还表现
25、为人自身的分裂。早期斯多葛派就提出:“人这小宇宙,他的身体和灵魂是大宇宙的影像。”如同自然界的存在有质料因和形式因,理念世界与现实世界,实体与非实体,人的存在也有理性与物性,心与物或灵与肉的二元对立。在希腊文化中,人自身的动物性与理性的并列存在,表现为酒神狄奥尼索斯激情的创造精神与太阳神阿波罗和谐的理性精神的并存。柏拉图则将世界分为三个有本质区别的层次:理念世界、现实世界、艺术世界,直截了当地赋予价值评判,成为古典西方哲学崇尚理性的代表。伊壁鸠鲁说:“使生活愉快的乃是清醒的理性,理性找出了一切我们的取舍的理由。”人的动物性欲望和激情若不经理性选择、控制便会干扰人的灵魂。中世纪灵与肉的分裂达到绝
26、对的程度。上帝因亚当夏娃背叛了自己,认识到肉身的区别而摈弃了他们,圣奥古斯丁在理性的指引下皈依上帝而把头埋在沙漠里以示彻底埋葬年轻时荒唐的肉体经历和丑陋的肉欲。宗教徒把人生当作皈依上帝的旅程,将肉体与灵魂、此岸与彼岸、天堂与地狱作绝对的分割,否定任何现世的快乐与享受。资本主义时期的学者也没有能解决人的自身分裂,只是灵与肉的二分变成了情与理、欲与德、伊特(本我)与意志的对立。我们从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死亡的选择中,从拉思科里尼可夫良心对罪恶的谴责中,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中都能看到人自身的惊扰,人心的撕裂。,直觉思维与逻辑推理,中西方民族在前述认识前提下产生出不同的思维路径与方式。中国哲学思维偏好运用
27、直觉体验的方式去获取和传达涵盖力极强、极灵活、为认识主体留有极大领悟空间的认识成果。西方式的哲学思维则希望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去获得和传递精确、可靠、稳定的知识,因而它注重规则的缜密,力求避免认识主体理解和阐释对象时的任意性,重视认识的客观性与同一性。,直觉思维与逻辑推理,一、主观联系的直觉思维说到直觉思维我们自然会想到那一类词:体验、领悟、个体经验、主观情志、心理事实等,它的主观性和感悟性的意向已呈现出来。事实上,直觉思维是一种很独特的思维方式,它以个体经验与智慧直接切入事物本质。我们不能因为具有形象和感知认识的特点,或因为它缺乏逻辑的表述,而简单地把它理解为粗浅。直觉思维因为强烈的主观色彩而
28、带有模糊性,让人难以把握,但直觉思维的一些特征却是显见的。,直觉思维与逻辑推理,首先,直觉思维是非逻辑的思维。如果我们把中国哲学中负载着多种意象的认识转换成西方的逻辑概念,我们就会发现中国思维的心理底数。如“天”,天为何也?它是人们头顶上的一片空间,是神之所在,是自然规律,是命运,是权威的象征,是法则当你去追究它的确定含义时,你被拒绝了。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又如“道”,它是宇宙之本体,是自然规律,是实体,是虚空然而当我们究其实,那便是“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所有重大基本的哲学概念都落不到实处,都没有确定明晰的内涵与外延。没
29、有落实,又最为落实,它回答了万物本体的无限广大、精深,无始无终,又难以认识的性质。人只能不断地认识它,却永远也不可能完全清晰地把握它,因而不能明确界定它。,直觉思维与逻辑推理,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对中国哲学思维这一特点大加赞赏,他以魏晋名士嵇康与钟会的一段对话为例,讲中国哲学的智慧。钟会率众士拜访嵇康,到城外嵇康的铁匠铺。嵇康正在树下锻铁,没有理会众人。一会,钟会率众士要离去。嵇康叫住他们问:“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冯先生认为中国式的回答好像违背了逻辑规律,在作概念往复,好像没有回答任何问题。但却最好地回答了问题,它包含了无限多的可能性,是最智慧的
30、回答。所谓中国式的智慧,是指这种思维拒绝任何规则的限制,包括逻辑和语言规则,因而灵活,有创造力。同时,这种思维方式拒绝一个肯定的答案,它使认知处于永远开放的状态中,这也符合中国哲学对本体模糊本质的认识。,直觉思维与逻辑推理,其次,直觉思维十分重视为认知者留下广大自由的主观空间,有极强的主观性。直觉体验的方法依赖于个体经验,与个体心智、心理情态相关,而旁人则难以随同进入他人的主观思维过程。因而往往对他人的思想只是得其皮毛,视为神秘玄妙。庄子、惠施游于濠上观鱼有一段鱼快乐与否的对话,表明个体经验无法为外人所完整了解。佛祖拈花迦叶微笑也是两个智者之间的精神往来,芸芸众生中却没有第二个微笑者,所以释迦
31、牟尼成佛以来,从未有人知道他在菩提树下悟到了什么,是如何悟到的。因而难有人效法,成为第二个大彻大悟者。,直觉思维与逻辑推理,直觉体验的个体主观性是不确定的,认识本身也就有极大的随意性,灵活性,这也许是直觉思维具有创造力量的原因,是中国哲学思维的绝妙之处。由于认知者个人的经验、智力因素、认识路径的不同,只要不从文化方面外在地加以限制,每个人的智慧便可能在此空间中自由生长。人的主观认识不拘泥于任何客观戒律,要给主观认识以充分的自由,不仅要破除思维和语言规则构成的定式这也是西方人后来认识到的“语言是思想的牢笼”甚至还要警惕启发智慧、凝聚智慧的知识对自由思想的羁绊。老子所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孟
32、子所讲“尽信书不如无书”就是这个道理。,直觉思维与逻辑推理,再次,直觉思维具有立体有机联系的特征。前面讲非逻辑性,实则是讲直觉思维排斥任何的思维定式,讲主观性是讲直觉思维对主体智慧的依赖,这不过都是直觉思维要求的条件而已,并没有讲出直觉思维本身的运用机制。当然,如若我们讲出了直觉思维的运行机制,那可能就不是直觉思维了,因为它是主观的,顿悟式的,是难以言说的;它是个体化的,是无法概括的。但从中国哲学思维乃至佛家禅宗思维中我们去寻找,却不难发现他们共同依靠联系性获得智慧开启的现象。因此,我们认为联系性是直觉思维达到认识目的的重要途径。,直觉思维与逻辑推理,这种联系性首先建立在宇宙整体论的观念上的一
33、切都在联系中。在中国人看来宇宙间任何个别事物间都有着复杂的联系,宇宙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王夫之说:“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天之象,地之形,皆其所范围也。”明代学者方以智在物理小识卷一中说:“气充一切虚,贯一切实。”气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它能贯穿一切有形无形之物。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说:“天地之气,贯穿金石土木,曾无留碍。”宇宙间万物这种立体交错广泛存在的有机联系性使直觉思维具有无限的生机活力,任何事物现象的任何内外特征都可成为智慧的导线。,直觉思维与逻辑推理,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三者虽有区别,但是从思维模式着眼,三者又有一致之处,即都存在着认识过程的整体领悟和类比联想。孔子对“
34、仁”的解释并不是从这一概念的内在结构分析入手,而是从整体出发,通过一些类比、领悟,来把握“仁”的性质,所以他从未对“仁”下过种属概念的定义,而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人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是从整体到局部把握世界;“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体现了对事物有机联系的一种领悟。禅宗强调“自悟”、“顿悟”,其悟性特征比印度佛教要浓厚很多,这是因为佛教东进以前儒、道已经有浓厚的悟性特征,而佛教东进经过了汉文化整体领悟类比联想的同化,由此形成悟性特征突出的中国本土佛教禅宗,然后又反
35、过来对儒、道思想产生影响,直觉思维与逻辑推理,这种联系的普遍性如朱熹所说:“天地之气,虽至坚如金石,无所不透。”“天地之气刚,故不论甚物事皆透过。”“只是这一个气。人毫厘丝忽里去,也是这阴阳;包罗天地,也是这阴阳。”如此,气能在有机生命中运行流通,也能在无机界中穿行,能贯彻有机与无机世界,勾通人与万物。道家讲人与宇宙精神的自由往来;儒家讲修身养性,个体人格在宇宙精神中至刚至大。中国艺术以“情景交融”为审美目标,中国艺术讲的“情”不是“情欲”、“私情”之情,是超越这之上的人情与天地之情产生共鸣的情,人情即万物之情,是生命、精神的体现,是艺术美的所在。在“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春草无人随意绿
36、”的诗句中,我们感受到了这种情志的共鸣;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对周行而不殆,独立不依的道体深深地感动;庄子激情满怀的与物神游是自由生命壮美的展示。在艺术手法的运用上,大量运用借自然之物喻说心中之志的方法。如挺拔修美的竹透露着清高淡雅的文人气质,而艳丽硕大的牡丹则述说着世俗的富贵荣华。象征、假借、比兴方法的思维根基无不在联系性思维上。,直觉思维与逻辑推理,思维的联系性还是互为因果,相互推动变化,彼此包容的联系;也是无所不在,超越时空、虚实的广泛联系。张载说:“有无、虚实、通力一物者,性也。”易学系统称“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相通,日月相推,屈伸相感,刚柔相摩八卦相荡。这种联系有如
37、肌体的内部联系,是活跃的,主动的,多层次的、多样式的。如中医比照五行系统建立了以相生相克、相助相化的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血脉及气的运行联结内外表里各个器官、肌肉组织和骨骼的人体理论。中医认为人体五脏的关系与五行关系相应,有相生关系,即肾(水)之精养肺,肝(木)藏血济心,心(火)之热以温脾,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金)以清肃下行以助肾水。也有相克关系,即肺气清肃下降可抑制肝阳上亢,肝的条达,可疏泄脾土的壅郁,脾的运化可制止肾水泛滥,肾水的滋润可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阳热可制约肺金清肃太过。此五脏相互推动,相互抑制,互为因果。心火阳烈乃肝盛肾虚之果,脾壅肺虚之因。,直觉思维与逻辑推理,中
38、国思维的这种联系性还是辩证、转化的联系。老子讲:“反者,道之动。”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也说道:“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细地考虑形式逻辑的时候,中国人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与此相应,在希腊人和印度人发展机械原子论的时候,中国人则发展了有机宇宙的哲学。”从沧海桑田的变化,从作物的生长死衰过程,从人的幼壮老死的生命之动,农业民族对此有深刻的理解。事物朝着相反方向发展,任何事情走向极端便走向反方向。比如,中医讲表里、寒热、虚实的转化。这使得任何分析的解剖刀对辩证联系的事物找不到下刀的缝隙,它抱成一团地变化地联系着。伤风着凉可因体质虚弱或护理治疗不及时而出现高热、咳喘,发生由表及里的转化。在现实
39、生活中,苦尽甜来,祸随福转已成为经验之谈。吃苦耐劳,知命不忧,是人生重要的缓解剂。老子讲:“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持中守恒以防止达到极点的转化,甚至宁可守雌居柔。,直觉思维与逻辑推理,二、细剖精析的逻辑分析西方科学文化极发达,靠了两条重要的认知方法:一是可以理解的逻辑,一是可以控制的实验。逻辑不仅有极强的推理认知的作用,而且逻辑作为思维规律还可以被人们共同掌握,成为思维外在化的工具,从而使思维这种主观性的活动能够被传达、被理解、被记录、被检验。由此它把一切的经验和技能都转化成可以交流和传承的知识。,直觉思维与逻辑推理,如前所述,西方哲人眼中有两个对比鲜明的世界:人与
40、自然,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在无数的二元对立中,现象与本质是最普遍的对立,它们具有截然不同的性质。现象是流动不定的,变化无常的,虚假不真的,被本质决定的,又是多种多样,有着复杂联系、纵横网结的,因而现象是虚幻的。而本质是确定不变的,永恒的,单纯的,因而本质是真实的,具有终极性的认识价值。可见,西方哲学不仅分析着宇宙,还对二元世界进行优劣高下的评价。他们崇尚理性,控制感性;注重理论,轻视实用;强调本质,贬低现象。,直觉思维与逻辑推理,本质被现象包裹着,要认清本质必去除表象。这种去伪存真的方法就是分析的方法,它将整体分解为部分、方面、特性和因素,把事物从它的类属中分裂出来,凝固在运动中静止的一瞬
41、,使之更接近单纯和不变。而且是越单纯、具体、惟一,越能得到确定、精密、简单、真实的认识。分析的方法已成为西方哲学认识的心理基础,由此发展出追求精密分析和严谨逻辑的科学文化形态。,直觉思维与逻辑推理,分析的方法由于排除了表象的干扰,切断了纵横的联系,置认识对象于相对单一、具体、确定的状态,凶而易于把握对象的特征与细节,使认识具有确定和明晰的性质。物理学的研究亦如此,从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起,原子一直被认为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两千年来这个“不能再细分的物质”一直被作为哲学本源的事物最小构成因素的概念来使用。直到18世纪末、1 9世纪初化学的迅速发展,才在实际上把原子取出来。接着科学家从原
42、子中发现了电子、质子、中子、光子等七百多种基本粒子,而这些粒子还可以分割,还有结构。20世纪50、60年代,科学家通过高能物理实验深入到夸克层次。1974年的J/粒子和1977年粒子的发现,使夸克内部结构研究成为新课题。原子内部的解剖展示出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它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更新了观念,为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把握与利用开辟了广泛的空间,纳米技术的应用就是例证。,直觉思维与逻辑推理,分析方法的第二个步骤是建立逻辑的认识系统。分析的目的不在于拆卸世界,粉碎整体,而在于通过切割细分得到单一、确定的认识,使认识具有可靠性、明晰性,使认识更深入。因此,在前一阶段的工作完成后,分析方法还必须建立起逻辑的认
43、识系统。它与自然存在所呈现的系统不同,它不是无意识的、被表象掩盖的混乱的系统,而是依据思维的逻辑规则建立的,体现人的认识的系统。比如,生物学的片面推进,粉碎了生命现象的整体表象,一切物质生命都被还原成了细胞。生物学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科学系统,出现了分门别类的学科系统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病理学、病毒学、精神病学等等。法国科学史学家居维埃在他的自然科学史中说,具有分工和分科的鲜明特征的科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逻辑系统的建立正是人们分工分科的重新组合世界的工作。居维埃认为西方真正的科学无疑开始于科学之父亚里士多德的时代。亚里士多德已经开始了分门别类的研究,他对逻辑学、修辞学和诗学
44、有较系统的思想,他著有八卷本的物理学、四卷本的天体学、十卷本的动物史。在整个西方科学史上,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并建立理论体系一直是西方科学家的重要工作内容。,直觉思维与逻辑推理,分析的方法也有它的局限。正如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贝塔郎菲所说的那样,“现代科学的特征是越来越专门化,必然地产生了每个领域内对巨量数据、复杂技术手段和复杂理论结构的需要。于是,科学分裂为无数学科,它们又不断地产生新的哑学科。结果,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可能禁锢在他们各自的小天地里,彼此很难对话。”把各学科囿于一个狭小的天地,作理论的垂直深入而不在乎事物的联系性,或只简单地视其为机械的联系,这使西方科学视生命有机
45、体为可以拆卸的机器,1 8世纪法国著作家拉梅里写有人是机器的小册子,百科全书派也持有这种观点。在牛顿力学的鼓舞下,自然宇宙、人类社会都成了有着机械联系,受机械运动规律支配的系统。,直觉思维与逻辑推理,事实上事物间的联系是非常复杂的,近代科学的发展逐渐证明了这点。因此分析的方法受到近代科学系统论方法的有力挑战。首先,分析力图使事物具有单一的性质,简单的形式,而物质粒子不断切割的可能,使分析的这一企图只能是无限逼近单一。其次,分析置物质于相对静止状态,以求确定不变的本质。近代物理对物质粒子占据整个空间,具有传递相互作用能力的场的发现,生物学对机体受扰乱后的自我调节功能的理解都证明了脱离动态的联系,
46、对物质就无以把握。再次,分析不承认偶然性,它只认定物质遵循的铁的规律。达尔文关于自然选择的物种变异思想,给偶然性以不可替代的地位。偶然性是各种繁杂而不确定的因素导致的,既然事物处于复杂变化的环境中,偶然性也就难免。20世纪20年代建立的研究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量子力学也认为对微观粒子运动状态只可能作出几率性的描述。社会科学遇到了更多的偶然性和概率性问题。它们对严格的决定论和必然性是不小的冲击。近代科学的发展,迫使西方科学方法、思维方式接受新方法。以系统、动态和组织化为主要范畴的系统论方法产生了,跨学科的研究出现了。系统的思想综合了科学与人文、技术与历史、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不同领域,走向系统综合已
47、成为新的发展趋势。,直觉思维与逻辑推理,西方哲学先拆分再组合的步骤,是其知识系统建立的基本步骤。分析注重事物间的区别,组合注重事物间的共同点。但无论分析也好组合也好,都必须依据严格的逻辑规则。在西方哲学那里,经验经过抽象、概括、凝结为概念,确定为具有普遍推导认知意义的公理或判断性命题。这是经验的抽象化过程,逻辑化过程。经过这个过程的认识超越了经验局限,摆脱了感官的蒙蔽、主观的偏见。古希腊爱利亚学派的巴门尼德说,有两条道路或两种方法:一条是不变的,完满的真理的道路,是逻辑思想所适合的道路;另一条是意见及其变化万端的现象的道路,是由习惯及感官的混淆经验所支配的。认识后一条道路及其全部危险是不可缺少
48、的。出于克服感性认识危险的需要,由于分析认识的需要,亚里士多德建立了思维的规则体系形式逻辑。,直觉思维与逻辑推理,从一个真实的前提如何推出一个未知但同样真实的结论,遵循推理的规则、步骤就可以保证实现这一目标。逻辑推理最重要的特点是客观性、形式化和确定性。逻辑思维客观化的特点不仅有助于克服主观感性的幻化与感知的局限,也有助于克服主观偏见。虽然基于经验的归纳方法是最基本的认识方法,但希腊人以及他们所形成的传统对人的经验、感性认识是轻视的,这使西方思维重视定理、公理的规则系统,发达于演绎推理,抽象思维。因为在经验领域中,归纳推理要保持逻辑的纯洁可靠和确保结论的正确是很困难的。倡导归纳方法的培根清醒地
49、认识到这个问题。因此,培根提出首先要在这一片意向、主观感觉的领域中破除四种偶像种族偶像、洞穴偶像、市场偶像、剧场偶像以克服各种原因造成的主观偏见,保证认识主体在经验、感知领域中也能尊重共同的客观事实,不受偶像、幻象欺骗。其实早年柏拉图的洞穴说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只是柏拉图单看到感知认识所受到欺骗造成的错误,而没有看到方法偶像,理论偶像,社会偶像对人的认知的错误引导。,直觉思维与逻辑推理,逻辑作为方法手段是一种纯粹的形式,它的前提则是被证明被公认的经验事实,或者是在推理中表现为定理、公理的来自经验的抽象概括。只有保证前提的客观正确性,才谈得上结论的真实可靠,而结论要成为一个正确的认识也必须被事实证
50、明。我们讲的被证明过的经验事实不是个别人的主观随机感受,也不是受感官局限的模糊不清甚至错误的真实经验,它是能得到普遍认同的客观真实。如:“凡生物必死”,“凡人必死”的经验在历史的世界的范围内都无例外。但在已经发现细菌通过自身分裂繁殖而不会死亡,癌细胞也不是必死的现象后,“生物必死”就不是真命题了。如果人的无性繁殖能得到成功,那么生物学上的人也不必死了。再如“太阳每天升起”,只在一定范围内是正确的经验,在地球的两极就不是真的了。可见客观性有普遍可证的事实依据,不论前提还是结论都必须为客观事实所验证。达尔文正是这样尊重客观事实,而丝毫不局限于任何已有的理论体系与规则教条,他公正平实地观察自然,极其广泛地搜寻事实,从而得到了真实的认识,粉碎了宗教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