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三语文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724341 上传时间:2018-04-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三语文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三语文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三语文期中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三语文期中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010-201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三语文命题人:张锦萍 第 I 卷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加点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福祉(zh) 朝暾(dn) 谲(ju)诈 稗(ba)官B妍媸(ch) 僭(jin)称 祓(b)除 赧(nn)然C逾垣(yun) 重(zhng)听 古冢(zhng) 胼胝(zh)D酒馔(zhun) 孝悌(d) 缧绁(luxi) 馁(li)虎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无误的一项是A精炼 确凿 商榷 轻鸢剪掠B赝品 妥帖 溘然 事必恭亲C睥睨 杜撰 蹊跷 改弦更章D国萃 繁琐 泻露 文意枯索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锦绣中华是一个全面生动反映

2、中国历史、文化、艺术、古代建筑和民族风情的实景微缩景区,妍媸毕露地再现了中国历史文化风情。B.2008 年 11 月 26 日晚,印度金融中心孟买市发生了骇人听闻的连环恐怖袭击事件,数十名恐怖分子在泰姬玛哈酒店等地向手无寸铁的游客和民众扫射。C.日前,某网站公布了一项名为“网络十大罪状”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垃圾邮件首当其冲,排在“十大罪状”第一位。D. 当然我们不能以此来要求心智不高内力不坚的所有芸芸众生,但我仍然很高兴看到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有这样一个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合作的例子。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哲学的任务是什么?依我的愚见,他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3、。B一名韩国官员透露,有关成员国已达成一致意见,同意建立该项基金,以防止1997 年那样的金融危机不要再次发生。C孔子令门人言志,只有曾皙最得他的赞许。而曾皙所说的,大致等于我们今天的郊游和野餐。针对近期早晨各地被大雾笼罩,能见度低,易引发交通事故,交通部门提醒广大驾乘人员,雾天要谨慎慢行,保证安全。二、(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 57 题。 现代诗的“有”与“无”贞一斋诗说概括诗歌技巧时说:“诗求文理能通者,为初学言之也;诗贵修饰能工者,为未成家言之也。其实诗到高妙处,何止于通?到神化处,何尝求工?”清人的这个观点还是有科学性的,新诗的情况其实也相去不远。纵向来看, 贞一斋诗说

4、说的三种情形,其实也是不少诗人走过的艺术之路的三个阶段。用散文方式写诗注意表现技巧,2从这个视角,一切优秀现代诗的技巧都可以用“有”和“无”二字加以解说。一是有诗意,无语言。诗美体验的产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诗人在外在世界里不经意地积累着感情储备和形象储备。长期积累使诗人在某些方面形成了特别敏锐的诗美触角。一个偶然的契机,诗人就“感物而动” ,诗人的主观心灵与客观世界邂逅了,灵感爆发。于是诗人“有”了心上的诗。要表现这个“有” ,诗人又面临困窘。诗美的本质就是沉默,所谓“口闭则诗在,口开则诗亡” 。至言无言,诗关一经点破,就会失去生命。有限的言,不可能完美地表达无限的言外之意。诗的无

5、言的特性带给诗人无限的难题和无限的机会。以言表现无言,诗人只能从“有”到“无” 。司空图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刘禹锡说:“情到深处,每说不出。 ”白居易说:“此时无声胜有声。 ”从获得诗美体验的“有”到传达诗美体验的“无” ,是诗歌创作的一般过程。 “无”才是真“有”诗篇之未言,恰是诗人之欲言。有如禅家所说:“有是无有,无有是有” 。 “书形于无象,造响于无声”的精髓是将读者引向诗的世界,从言外、意外、笔外、象外去寻找那无言的诗美。从“有”到“无” ,诗人的智慧是以“不说出”代替“说不出” ,以象尽意。从“有”到“无” ,诗人总是避开体验的名称。直接说出体验的名称,正是诗人在艺术表现上的

6、无能。诗人注重“隐” 。 文心雕龙写道:“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 ”从“有”到“无” ,诗人注重“中声所止” 。这样,诗才富有暗示性。二是有功夫,无痕迹。陶渊明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美体验是“忘言”的。既然是诗人,就得从“忘言”走向“寻言” 。而“寻言”由于诗没有现成的艺术媒介变得十分艰难。从这个角度,可以说,诗人就是饱受语言折磨的人。从古至今,没有一位真正的诗人不慨叹“寻言”之苦:“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句句深夜得,心自天外归”;“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 。现代诗人中的苦吟者也很多。他们对诗总是反复推敲,非搞得形销骨立而后已。臧克家的难民中“黄昏还没有溶尽归鸦的翅膀

7、”中的“溶尽”一词就是苦苦锤炼出来的“唯一的词” 。诗人的这番苦功夫,却又以隐形化为上。皎然说:“至苦而无迹。 ”诗人“至苦” ,诗篇里却“无迹” ,这才是优秀的诗篇。诗人难写,读者易读。读者的“易”并不是诗人的“浅” ,而是诗人技巧能力的显示。 老子说:“大巧若拙。 ”诗虽有用巧而见工者,但总而言之,用巧不如用拙。所谓“拙” ,是巧后之拙。花开草长,鸟语虫声,云因行而生变,水因动而生纹,言近旨远,言浅意深,词平意寄,词微意显,这种“拙”实在不是随意“玩”得出来的。成熟诗人的作品,都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这里的“平淡”不是平庸加淡薄,而是险后之平,浓后之淡。平淡而到天然境界。到了高妙处神

8、化处的诗,运用的是从“有”到“无”的技巧。对诗来说,最高的技巧是无语言、无痕迹的无技巧。(选自 2009 年 8 月 28 日人民日报 )5下列选项中关于“有诗意,无语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至言无言,有限的言,不可能完美地表达无限的言外之意。B从获得诗美体验的“有”到传达诗美体验的“无” ,是诗歌创作的一般过程。C “无”才是真“有”诗篇之未言,恰是诗人之欲言, “此时无声胜有声” 。D诗人的智慧是以象尽意,用“说不出”来代替“不说出” ,也就是“有诗意,无语言” 。6下列选项中关于“有功夫,无痕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皎然说:“至苦而无迹。 ”诗人“至苦” ,诗篇里却“无迹” ,这

9、才是优秀的诗篇。B诗人难写,读者易读。读者的“易”并不是诗人的“浅” ,而是诗人技巧能力的显示。C诗人对诗反复推敲的艰难过程就是“寻言”的过程,只要善于“寻言”就能写出好3诗。D 老子说:“大巧苦拙。 ”诗虽有用巧而见工者,但总而言之,用巧不如用拙。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贞一斋诗说认为写诗的最高境界是文理能通、修饰能工,这个观点有一定科学性。B诗美的本质是沉默,所谓“口闭则诗在,口开则诗亡” ,这里说出了诗人面临的困窘。C陶渊明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是对诗美体验的精辟概述。D成熟诗人的作品能够达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这里的“平淡”其实是一种极高的技巧。三、(分

10、,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栾布者,梁人也。始梁王彭越为家人时,尝与布游。穷困,赁佣于齐,为酒人保。数岁,彭越去,之巨野中为盗,而布为人所略卖为奴于燕。为其家主报仇,燕将臧荼举以为都尉。臧荼后为燕王,以布为将。及臧荼反,汉击燕,虏布。梁王彭越闻之,乃言上,请赎布以为梁大夫。使于齐,未还,汉召彭越,责以谋反,夷三族。已而枭彭越头于洛阳下,诏曰:“有敢收视者,辄捕之。 ”布从齐还,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吏捕布以闻。上召布,骂曰:“若与彭越反邪?吾禁人勿收,若独祠而哭之,与越反明矣。趣烹之。 ”方提趣汤,布顾曰:“愿一言而死。 ”上曰:“何言?”布曰:“方上之困于彭城,败

11、荥阳、成皋间,项王所以遂不能西,徒以彭王居梁地,与汉合从苦楚也。当是之时,彭王一顾,与楚则汉破,与汉而楚破。且垓下之会,微彭王,项氏不亡。天下已定,彭王剖符受封,亦欲之万世。今陛下一征兵于梁,彭王病不行,而陛下疑以为反,反形未见,以苛小案诛灭之,臣恐功臣人人自危也。今彭王已死,臣生不如死,请就烹。 ”于是上乃释布罪,拜为都尉。孝文时,为燕相,至将军。布乃称曰:“穷困不能辱身下志,非人也!富贵不能快意,非贤也。 ”于是尝有德者厚报之,有怨者必以法灭之。吴、楚之乱,以军功封俞侯,复为燕相。燕齐之间皆为栾布立社,号曰栾公社。景帝中五年薨。子贲嗣,为太常,牺牲不如令,国除。太史公曰:“栾布哭彭越,趣汤

12、如归者,彼诚知所处,不自重其死。虽往古烈士,何以加哉!”(史记季布栾布列传)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枭彭越头于洛阳下:悬头示众。 恨私心有所不尽:遗憾。4B.祠而哭之:祭祀。 大王必欲急臣:逼迫。C.趣烹之:赶快。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诋毁。D.微彭王,项氏不亡:不是。 让魏公子曰:谦让。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梁王彭越闻之,乃言上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B.方上之困于彭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C.有敢收视者,辄捕之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D.为其家主报仇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梁王是平民时,栾布就

13、和他交好,因为贫困,栾布就给人作雇工,几年后又被人卖作奴仆。孝文帝时做了燕国丞相、将军。B.汉高祖诛杀了彭越,灭了三族,将彭越的首级悬于城头,不许任何人收殓。栾布却不顾这些,取下彭越的首级, “祠而哭之” ,足见其重义轻生。C.由于栾布违反皇上旨意祭祀彭越而被逮捕,将要烹杀的时候,栾布沉着面对,据理直谏,最终皇上赦免了他,还任命他为都尉。D.栾布去世后,他的儿子栾贲继承爵位,担任太常,因祭祀所用的牲畜不合法令的规定,封国被废除。第 II 卷四、 (27 分)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每小题分)(1)项王所以遂不能西,徒以彭王居梁地,与汉合从苦楚也。译文:

14、 (2)栾布哭彭越,趣汤如归者,彼诚知所处,不自重其死。虽往古烈士,何以加哉!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 分,每小题分)夜泊牛渚 怀古李白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注释:牛渚:今安徽当涂西北紧靠长江的一座山。北段突入江中,即著名的采石矶5(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 。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乘月泛舟,听到袁宏在运租船上讽咏自己的咏史诗,大为赞赏,邀袁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声大著。(1)清代汪士缜评价这首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对颔联的一个“空”字极为赞赏,认为意蕴丰富

15、,请简析。(2)结合全诗,谈谈尾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无尽情思的?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9 分,每空 1 分)但见悲鸟号古木, 。 ,但愿长醉不复醒。边庭流血成海水, 。谨庠序之教, ,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 ,月涌大江流。 ,乾坤日夜浮。连峰去天不盈尺, 。诗三百篇, 。五、 (1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6 题。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此话余音绕梁,不绝于耳。和是帆,不同是船。正如帆与船互相配合遨游海洋,和与不同也合于乾坤,立于天地。和是一种美,红绿配出绚丽,黑白衬出经典和凝重,高矮造就天地的和谐,燕瘦环肥描出人间美景。万事万物

16、和谐相处,成就绝配,展现和谐的美。不同是一种个性。同是荷叶,“尖尖角”描绘出秀丽,“接天莲叶无穷碧”书写的是绚丽,不同的形态有着独特的美。万事万物各有不同,张扬个性,展现不同的风采。记得钱钟书先生曾做过这样一个精妙绝伦的比喻:“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平,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居家处室,既少不了客厅,也少不了卧室。客厅,一个接纳大千世界,与形形色色的八方来客促膝而坐谈笑风生的公共场所;卧室,一方只住自己灵魂,只供灵魂自由舞蹈自由追求的净土。从客厅到卧室,从卧室到客厅,总隔着一扇看不见的门,这扇门就是人的心灵之门。我欣赏的心灵之门的状态是半开半掩的,引用红楼梦里的一句

17、诗“半卷湘帘半掩门”来描绘最恰当。“半卷湘帘半掩门”就是既要开门求和,去客厅会客,又要掩门存异,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卷起湘帘开起门,向周围的人和社会敞开自己心灵的一隅,并和谐地融入大千世界之中。所谓“开门求和”,就是与蹁跹花间的彩蝶一起跳芭蕾舞,也与呕哑嘲哳的乌鸦一起唱咏叹调;就是与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共荡一只无遮的小舟,也与你恨的人和恨你的人共进一桌丰盛的晚餐。开门求和,多好的一脉温存儒雅的人文情怀!但是,人的心灵之门不能总是完全向外敞开,总该留出一块只属于自己的精神领地半掩起来。所以我们要学会掩门存异。所谓“掩门存异”,就是灵魂能够独行。每个有信仰、重视精神生活的人都是一个6长途跋涉、辛苦而

18、快乐的教徒,越过一座座高山,蹚过一条条大河,走自己的路,寻找并朝拜只属于自己的上帝。和而不同犹如诗经中的绝美篇章,只有真君子才能吟诵出锦绣,口吐出芬芳,也只有真人生才能完全展现。阿基米德终日沉浸于思考,超脱俗世,可他又深入群众,获取真知。尼采独立思考,成于己见,可他也去四处游历,把所想撒播人间。道家推崇真善美,将其融入大众的道德规范,却不忘独立于模仿与盲目的随大流之外。只有真君子才能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是一种遒劲,在一天天的练达与独立中爆发。古语有云:“鸟择木而栖,人择邻而居。”世间万物和谐匹配,其实并不在于它们的同一性,而在于它们各有自己的特点,并且能够相得益彰,人类社会也是如此。朋友相处,与

19、人交往,并不在于交往双方个性相同,而在于具有不同个性的人能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关心与彼此合作,在交往过程中展示出人性的多姿多彩以及人性的至善至美。大智者之间共事,常常能够求大同,存小异。也就是说,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大家各自摆明自己的观点,经过讨论或争论之后,总能够达成一致,较少固执己见。他们很会取人长,补己短。这样的人进步很快,也容易与人相处。君子共事,一定都是很懂得坚持原则的,也就是俗称的按游戏规则办事。这是很要水平的,是一定人生经验的积累,不是那纸上谈兵的人可以真正做到的。(选自时文选粹陈丹宁半卷湘帘半掩门)14. 作者为什么要将阿基米德的例子、尼采的例子和道家例子并举?(4 分)1

20、5.作者以“半卷湘帘半掩门”为标题有什么含义和好处?(4 分)16. 对于“和而不同”,朱熹以为“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所谓“阿比”即“奉承、曲从、迎合”,也就是说“和而不同”即“和谐而不盲目附和”。你认为是朱熹的观点还是本文作者的观点更能体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简要分析。(分)17. 下列对作品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 分)A.对于孔子“和而不同”中的“不同”,本文作者显然将它理解为“相异(不一样)”,全文正是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上敷衍而成的。B.钱钟书先生的比喻在作者看来,其精妙就在于利用居家处室必须有客厅有卧室的配搭,说明人在社会中既要能客观公平,又要敢于坚持偏见。

21、C.作者以为,道家既能将真善美融入大众的道德规范,又能对真善美做出不同于大众的独特而深刻的理解,是和而不同的真君子。D.作者运用比喻、对比、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描述了“和而不同”在自然与社会中的美妙状态,使文章于理性的思辨中氤氲着散文的意境。答:( )( )六、(15 分)18以题目中要求的文字为开头,把下面的一段话组成一个单句。 (5 分)在中国传统中,用以提高人的精神素养、改变经济对人的支配性影响的“读书”是一种具有特定涵义的学习行为,是除直观意义上的阅读书籍或学习技能之外,更在于淡化功7利性和超越技能学习的一种学习行为。在中国传统中, “读书”是 白银市第八中学 2010-2011 学年

22、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三语文答题卷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得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每小题分)(1)项王所以遂不能西,徒以彭王居梁地,与汉合从苦楚也。译文: (2)栾布哭彭越,趣汤如归者,彼诚知所处,不自重其死。虽往古烈士,何以加哉!译文: 12 (1)清代汪士缜评价这首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对颔联的一个“空”字极为赞赏,认为意蕴丰富,请简析。 (5 分)(2)结合全诗,谈谈尾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无尽情思的?(5 分)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9 分,每空 1 分)但见

23、悲鸟号古木, 。 ,但愿长醉不复醒。边庭流血成海水, 。谨庠序之教, ,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 ,月涌大江流。 ,乾坤日夜浮。连峰去天不盈尺, 。诗三百篇, 。姓名 班级 考场 座位号 -试 卷 密 封 线-814. 作者为什么要将阿基米德的例子、尼采的例子和道家例子并举?(4 分)15.作者以“半卷湘帘半掩门”为标题有什么含义和好处?(4 分)16. 对于“和而不同”,朱熹以为“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所谓“阿比”即“奉承、曲从、迎合”,也就是说“和而不同”即“和谐而不盲目附和”。你认为是朱熹的观点还是本文作者的观点更能体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简要分析

24、。(分)17.(4 分) 答:( )( )六、(15 分)18 (5 分)在中国传统中, “读书”是 19.仿照下面的句式,再写一句读孔孟之后的感受。 (6 分)读庄子,我们往往被庄子追求个体生命自由的境界拨弄得手舞足蹈;读孔子, ;读孟子, 。20请把下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只填序号) (4 分)(1)发思古之幽情 (2)不约而同地都把长江奔流视为历史变化的象征(3)永恒地流动而一去不复返 (4)苏轼和辛弃疾面对浩瀚的长江(5)这就是河流与历史的共同点(6)分别吟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和“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的著名诗句答: 。七、作文(60 分)。

25、21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农夫汤姆养了一群羊。放牧时,他总是放声高唱:“我雪白的羊群啊,多么可爱”可是有件事让他感到有些遗憾他的羊群里还有一只黑羊。汤姆盘算着要卖掉黑羊:“这样我的羊群里就都是可爱的白羊了。”冬天到了。一天,在一场暴风雪中,汤姆与羊群走散了。当暴风雪停息的时候,漫山遍野银装素裹,汤姆四处寻找,哪里还有羊群的影子?这时,汤姆看到远处有一个晃动的小黑点,跑过去,果然是那只黑羊!其他的白羊也在那里。汤姆高兴地抱起那只立功的黑羊:“多亏有了你!”春天,汤姆的羊群里又多了几只小黑羊,他的歌声依旧嘹亮:“我的羊群啊,多么可爱”请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9姓名 班级 考场 座位号 -试 卷 密 封 线-108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试题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