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聚焦高校学生评教.doc

上传人:hskm5268 文档编号:7234998 上传时间:2019-05-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焦高校学生评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聚焦高校学生评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聚焦高校学生评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聚焦高校学生评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聚焦高校学生评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聚焦高校学生评教摘要:为进一步研究高校学生评教问题,对上海市 f 高校的一线教学管理者作了问卷调查。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应该分学科进行课程评估;可以允许教师增添自己设计的评估指标;学生评估在教学评估中的权重应在 60%以上;指标体系和评教结果应该告知教师;评教结果应在一定程度上公开并与教学绩效挂钩;学校和院系应对连续几年评教得分较低的教师采取一定措施。得到几点启示:学生评教应该从课堂生态出发,以评促教,尊重学生主体性,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关键词:教学;有效;评教;启示学生评教是“实现教学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1是保障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根本制度” ,2是教学管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评

2、教的指标体系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依据,也是教师教学的努力方向” ,3指标的信度和效度(科学合理性) ,是“使评价功能得以正常发挥的前提条件” ,4是“决定评价活动是否有效的基本因素” 。5在实施学生评教的过程中,应尽量严密评教过程,有效反馈和使用评教结果。6总体来说,学生的评教结果是可信的和稳定的。7但是在实践中,学生评教的效用和理想追求之间往往出现偏差,其根源就在于指标的效度、实施的过程保障和结果使用上。为了深入研究学生评教问题,笔者对上海市 f 高校的教学院长(系主任)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评教指标设计、实施和结果使用等方面聆听教学管理者的声音,聚焦学生评教的效用。共发放调查问卷 32 份,回收

3、 16 份。在这 16 份回收的问卷中,文科 7 份,理科 5 份,医科 2 份,公共教学部门 2 份。其中,2004 年以前担任教学院长(系主任)的有 2 位,20042008 年期间担任教学院长(系主任)的有 5 位,2008 年以后担任教学院长(系主任)的有 9 位。回收的问卷涵盖了学校文、理、医和公共教学等各部门,教学院长(系主任)以 2008 年以后担任教学管理工作的为主。教学院长(系主任)在提交的问卷中,对学生评教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一、评教文本的前期设计1. 指标的灵活性表 1 除了学校的统一指标之外,是否允许教师加入自己设计的评估指标?“除了学校的统

4、一指标之外,是否允许教师加入自行设计的评估指标?” ,有 10 份问卷对这个问题做出了肯定的回答,占62.5%。超过一半的教学管理者认为教师可以加入自行设计的指标。但笔者在对 20 份世界著名大学的学生评教指标研究中发现,有 17所大学不认可教师自行加入评估指标,全校评估指标应当统一,可见这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如果允许加入自行设计的指标,那么横向的可比性将大大降低,这可能会导致不公平问题。2. 分类评估与否表 2 是否有必要分类评估?“是否有必要按课程类型进行课程评估?” ,有 12 份问卷对这个问题做出了肯定的回答,占 75%,如表 1 所示。f 高校现有 27个院系,主要分文科、理科和医科

5、等,在该高校之前施行的前 6套评教指标中,是没有按学科类型划分的。多数教学管理者认为应该分类评估,他们认为学科门类之间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等都存在差异,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分类别评估,同样会带来可比性问题。3. 学生评教的权重“学校层面的教学评估应该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权重如何?”12 位受调查者认为应由“学生课程评估、院系教学督导听课、专家会诊式听课”三部分组成;有 10 位(占总数 62.5%)认为“学生课程评估”占有的权重应高于 60%。学生评教有积极作用,但一位教师的授课绩效也不能完全由学生评定。但为充分尊重学生的评价地位和主体作用,所占比例约为 60%比较合适,除此之外再加上院系教学督

6、导听课、专家会诊式听课和同行评价的比重。二、评估结果的处理和使用1. 指标体系和评教结果是否告知教师表 3 学校是否需要向每一位教师告知评估指标和课程评估结果?评估指标具有导向性,很多院系的教学管理者认为,学校应该向每一位教师告知评估指标。只有如此,才能让教师明确学校的评价导向。同时,教师也有权利知道自己在学生评教中的得分情况。保障教师的知情权,是学生评教得以施行的重要保障。2. 是否公开评估结果表 4 是否同意向师生公开课程评估结果?如表 4,有 7 人(43.8%)认为应该全面公开学生评教的结果;有 7 人(43.8%)认为半公开即可;1 人认为不应该公开,因为这是教师的个人隐私。在有选择

7、性的公开时,在哪些层面公开?3 人认为应当在学校层面公开;2 人认为应当在院系层面公开;3 人认为应当面向选课学生公开;1 人认为应当按照课程类型选择公开层面。总体来说,多数教学管理者还是赞成公开评估结果的,只是在公开层面的选择上有所区别。3. 评教结果效用表 5 教师在评教中的得分与其绩效的关系如表 5,有 10 位(62.5%)院长(系主任)认可课程评估结果与学校绩效奖挂钩;有 8 位(50%)认可课程评估结果与院系绩效奖挂钩;有 9 位(56.3%)认可课程评估结果与职称申请挂钩;有 12位(75%)认为评估结果应该与教学岗位奖励挂钩。多数受调查者认为,应该设立专门的教学岗位奖励制度,并

8、且与教师在学生评教中的得分挂钩。4. 对连续几年评教得分较低的教师的处理表 6 对连续几年评教得分较低的教师的处理根据学生评教的结果, “连续几年得分均较低,这样的教师如何处理?”有 8 位受调者(50%)认为应该建立培训机构,帮助教师改善教学;有 8 位(50%)认为应允许其教学,同时帮助其提高;有 3 位(18.8%)认为应该调离现有教学岗位;有 5 位(31.3%)认为调离现有教学岗位去学习如何教学。针对于此, “看病救人”的原则是比较合适的,而“看病”之后“医治”才是关键。5. 院系的行动f 高校教务处从 2007 年开始对完整的六个学期的课程评估得分进行统计,对连续三次排名后 5%的

9、教师列出名单,要求院系调查和关注课程评估得分较低的课程,帮助并督促任课教师发现问题、改进教学。问卷中请院长(系主任)回答, “此举对激励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是否有帮助?”对回收的问卷统计,有 13 位给予充分的肯定,认为有帮助,占 81.3%;有 1 位认为没有帮助。 “院系采取了哪些举措来帮助这些教师?”院长(系主任)对此作了下列回答:积极和目标教师沟通,组织有经验的教学督导教师听课;进行个别指导,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领导进行个别谈话,提高教师认识;公开表扬在学生评估中表现优秀的教师,树榜样;在岗位考核等工作中,评估的作用逐渐受重视,对排名后 5%的教师扣绩效 5%;明

10、确教师教学绩效不高的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进行有目的的改革。也有院长(系主任)指出,采取的措施对排名后 5%之列的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改善教学质量的帮助不大、效果不明显,他们认为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是靠监督就能够解决的,应区分教学态度和教学质量。例如,很多教师教学态度很好,虽然教学质量差,但是在学生评教中得分较高。三、对实施学生评教的几点建议学生评教的目的不在于管理教师,而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绩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学生评教的作用是敦促和激励教师积极改善教学,以评促教。为促进学生评教工作,接受问卷调查的院长(系主任)提出以下建议,以保证学生评教的信度和达到预设的目标。第一,学生评估体系应该更加地科学

11、化,设计课程评估指标体系时应广泛征求广大教师意见;对课程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分析各方面情况;学生评教的政策要明朗化,要有持续性。第二,针对学生评教的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间相互听课的活动;对评教中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奖励;对满分的课程进行核实,研究是什么原因所致。第三,教学岗位津贴在一定程度上应当与学生评教挂钩;职称评定也应把学生评教结果作为参考标准之一,以此促进教师重视教学活动。第四,让学生从一年级始就适应评教制度,让学生评教成为其课程学习的一部分,以此提高评教过程信度。四、对学生评教的几点思考1. 课堂生态是编制评教指标的出发点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学质量的集中体现。8学

12、生评教是学生评价教师的授课水平和能力,其关注的焦点是教师是否通过授课达到教学目的。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帮助教师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对其课堂教学的反应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评价的生产场在课堂,所以评教指标的编制也应该依据课堂衍生。学生评教的对象是“教” 、 “学”及两者间的互动关系。这是对课堂生态的总体描述。具体而言,课堂生态包括多方面的内容,这个生态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设的,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在考量课堂生态时,应该考量课程内容及其适切性、教师授课的方法和语言陈述能力、作业和测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师生互动和教学效果。努力避免由于非上述因素的存在而影响评价的公正性,这些因

13、素可能包括:教师职称、个性特点、性别、班级规模、学科领域、课程水平和评价管理。9同时,要努力避免现实中的师生关系影响评价的公正性。2. 尊重学生主体性是实施学生评教的立论点目前学生评教中“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问题” 。10在评教指标中,应该凸显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传递的不仅是一种理念,也是遵循和尊重学习规律。从教学管理者或教师的视角立论,不仅不符合世界潮流,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成效。3. 教师行动和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是学生评教的着眼点“尽管很多高校在收集学生评教的数据,但很少有证据表明教员在使用这些数据改善他们的教学。 ”11这是一个重要问题。学生评教的目

14、的是什么?是通过评价让教师改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学生评教可以“督促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4但事实却往往并非如此。针对此种现象,应该重视一线教学管理者的声音和其它学校的经验, “将评估结果在全校公布,把学生评教与教师职务晋升、专业培训和课酬津贴等挂钩,对教师进行奖励和惩戒。 ”2利用评价结果,促使教师采取行动以改善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学生评教的努力方向和着眼点。所以应该调查研究如何让教师利用评价结果来采取行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特别是在评教中表现不佳的教师,更应该积极吸取经验教训,改善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参考文献:1曹薇.学生评教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践研究j.黑龙

15、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10).2别敦荣,孟凡.论学生评教及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改善j.高等教育研究,2007,(12).3毕红艳.关于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的思考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4陈明学.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5汪利.中美高校学生评教指标的比较研究j.教育评论,2007,(4).6尤佳春.高职教育”学生评教”的实施及探析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3).7central j a.determining faculty effectiveness sanfrancisc

16、:joss-bassj.1979.8王靖,陈怡君.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初探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0,(5).9饶燕婷.美国大学学生评教的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9,(8).10杨永丽等.基于现代教育理念对我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的思考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0,(3).11calvin smith.building effectiveness in teaching through targeted evaluation and response:connecting evaluation to teaching improv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j.assessment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vol.33,no.5,october,20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