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历史第二册整理 dgeR.第 1 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一、原始农耕人们开始聚族定居,形成农耕聚落。 时间:距今一万年前后意义:是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与渔猎谋生,这些生产性经济活动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农业生产为人们提供了可以持续供给的食物来源,使比较稳定的居住有了保障。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人们聚族定居,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姜寨遗址是早期农耕聚落的一个典型。 生产方式:共同耕作、平均分配二、文化遗产 满天星斗中华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早起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是以神话传说的形式,经一代代人的口耳相传而得以保留传承的。在华夏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有
2、关炎帝、皇帝的传说,在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文献中占有突出的地位。近代以来,中国人普遍以炎黄子孙自称。起源时间:最迟至距今 5000-4000 年前特点:满天星斗,八方雄起。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第 2 课 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一、从“公天下”到“家天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以国家为正式形式) 。 夏启建夏朝建立之前:“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 夏朝建立之后:“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禅让制 世袭制夏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有官职 有军队 有监狱和刑法二、二里头文化与夏史探究二重证据法:考古资料、文献记载发掘于中原地区的一些考古遗址很引人注目,而时间与地域上
3、与夏朝最吻合的是河南偃师的二里头文化遗存。宫殿式建筑的出现,说明了二里头社会的分化已很明显。民居房屋有地穴式、半地穴式和地面建筑等类型。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二里头文化已进入青铜时代,出土的礼器和祭器,与礼记礼运中记载的“礼仪以为纪”相吻合。影响: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大量文化遗迹和遗物,为夏史探究提供了重要而丰富的资料。第 3 课 商朝与青铜文化一、内外服制商部落的首领汤完成了灭夏事业,建立了商朝。 时间:公元前 1600 年(商建立、夏灭亡)内外服制度:商王朝国家的体制,有“内服”和“外服”的区分。区别:“内服”是由商王直接管辖的王畿之地, “外服”是商王通过放过首领间接管辖的畿外之地。商与周边方
4、国存在着一种松散的联盟关系。二、青铜时代 进入时间:最迟在公元前 2000 年左右处于青铜时代的商朝,青铜的冶炼和铸造工艺日趋成熟。 “司母戊鼎”特点:品种丰富,制作精良,造型独特,纹饰瑰丽,为世界青铜文化史上所罕见。主要是礼器,作用:成为器主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具有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的功能甲骨文:出土于殷墟记载商人占卜情况具备汉字构成和“六书”规律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汉字反映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情况是探究商史的第一手资料第 4 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一、封邦建国周武王率军牧野之战打败商军,建立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 时间:公元前 1046 年目的:为了对新征服的地区进行有效统治,
5、创立了封邦建国体制内容:分封已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 已武力为后盾,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方国间,成为地方的政治中心,达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功效作用:实现了对殷人的合围控制,也提高了王权的地位,周王成为“天下”的共主土地制度:井田制 农业:土地轮流种植的耕作方式二、周公“制礼作乐”礼起源于原始先民的习俗仪式,演变为人们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规范周公制定礼乐制度 目的/作用:维系社会成员的团结,维护社会秩序影响:“敬天保民”的思想,对后世的儒家学说和我国古代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 5 课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一、社会大变革时间:公元前 770 年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急
6、剧的变革。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 秦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经济上:以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为代表的新生产力,把农业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开辟空旷生地为农耕熟地。诸侯、卿大夫们竞相占地,列国间的战争也多以攻城略地为目标。奖励农耕军功的政策,促进了自耕农和新型地主的产生。社会风气:私人手工业、商业活跃起来。整个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追逐利益、实力竞争的新局面。政治上:各国当政者进行不同程度的内政改革(变法) ,贬抑或废黜无能的旧贵族,起用贤能之士,实施耕战并重的政策。 目标:富国强兵思想上:百家争鸣二、百家争鸣背景:社会转型, “士”对变革的态度不同,思想方向各异,为治理社会、安定人心提出了各不相同的方
7、案,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影响:百家争鸣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学术思想最为灿烂的一页。先秦诸子的思想是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法、道三家。主要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儒家(兴起于春秋)孔子创始人,提出“仁” ,倡导“仁者爱人” 、 “克己复礼为仁” ,以造就理想人格为最高目标,试图以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儒家 孟子 “仁政”儒家 荀子 熔礼、法于一炉法家 韩非 肯定社会变革,提倡“法治” ,实行君主集权道家 老子 否定现实,倡导“无为而治” , “小国寡民”法家:兴起于战国初期以提倡“法治”为特色,倡导激进的功利主义主张实行君主集权制度,废黜世卿世禄、奖励耕
8、战、富国强兵,受到当政者的欢迎。提倡专制独断、严刑峻法等,消极面也十分明显道家:对现实政治持绝对否定的态度主张“无为而治” ,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鄙视世俗的物质享受,鄙薄财富权利的追逐事物恒变、矛盾对立转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对中国后世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第 6 课 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一、从列国纷争到秦统一“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条件/原因:七国对周围小国的兼并和边地的开拓,完成了区域性统一,为秦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春秋时代开始的内政改革,到战国时代已蔚然成风。各国在政治、经济等制度建设上出现了趋同倾向商鞅变法 时间:公元前 359 年背景/原因:秦国数十年内乱不止,国势
9、日弱,屡遭领国入侵。被动挨打的局面。秦孝公任用商鞅。目标:富国强兵、兼并天下内容:先后废除井田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农耕、建县制和什伍连坐等一系列法规影响:与其他各国改革的“人亡政息”不同,商鞅改革的制度得以继续,秦国也因此由弱变强,后来居上。从公元前 230 年至前 221 年,秦先后兼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二、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目的:为了有效控制大一统的新局面内容:皇帝制度: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为皇帝,嬴政自称“始皇帝”中央官制:丞相是百官之长, “助理万机” ,一切军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地方郡县制度:地方政府为郡、县两级,郡县的长官均由朝廷直接任命。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
10、衡(经济上) 、文字(文化上)等。 目的:为了巩固新建的中央集权体制措施:建造驰道与直道,以保证政令的畅通建筑长城,以抵御匈奴的侵扰开边移民,以充实边地实力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舆论影响:秦创立的中央集权体制,却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第 7 课 秦末农民起义一、秦的暴政 秦:前 221-前 206 年灭亡原因:暴政的表现:不断动用民力 秦律名目繁多,诛罚苛刻,连坐 横征暴敛,赋税沉重秦朝统治者不能审时度势,改弦易辙,仍一味重功利、恃酷法,最终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造成普天之下民怨沸腾的局面。秦二世即位后,各地的反抗起义已风起云涌,然而统治者仍忙于宫廷争斗,大肆诛杀宗室朝臣,加速了秦朝的复
11、兴。二、第一次农民起义时间:公元前 209 年陈胜、吴广等被征调渔阳,行至大泽乡。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三、刘邦、项羽起义与秦朝灭亡背景:各地反秦起义闻风响应,六国贵族后裔也纷纷拥兵称王。代表人物:刘邦、项梁、项羽项羽军大败秦军主力于巨鹿,刘邦则率军向西顺利进驻灞上。公元前 206 年,秦王婴投降,秦朝灭亡。四、楚汉战争和西汉建立长达 4 年公元前 202 年,刘邦即皇登位,建立汉朝,史称“西汉” 。第 8 课 大一统帝国的重建一、汉承秦制背景:政局初定,百废待举内容:从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到地方郡县制度,虽继承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但政令施行宽简疏缓,与秦朝的急切苛刻全然
12、不同。二、郡国并行制原因:吸取秦短命而亡是因为秦未行分封而孤立无援的教训内容:在继承郡县制的同时,又封同姓王为诸侯,形成郡县与封国并行的局面结果:导致“吴楚七国之乱”三、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起源:黄老之学原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的一个学派内容:以道家为主,又兼采儒、法,主张受道遵法,礼法并用,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背景/原因:黄老思想厌恶战争、渴望社会安定的意愿,也与汉初统治者朴实谨厚的作风相一致。“文景之治”产生原因:政策:文帝、景帝时,采取“清静无为” 、 “与民休息”的政策。措施:倡导以农为本,下诏减天下百姓的田租,废除秦朝留存下来的族诛、连坐等严刑苛法。轻徭薄赋、省刑约法的措施,为
13、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形成了“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景象,史称“文景之治” 。“无为而治”的评价影响:利: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弊:豪族的势力随之膨胀壮大,土地兼并、贫富分化等社会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凸显第 9 课 汉武帝时代一、从“无为”到“有为”原因(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复苏和财富日臻丰富,西汉统治者的主导思想发生了变化刘彻雄才大略“有为”:措施(政治上):实行“内朝”与“外朝”加强皇帝集权,削弱相权创设刺史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权力,大体消除了汉初郡国并行制带来的负面影响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措施(思想文化上):设立五经博士,将儒学定为官学,
14、其他诸子之学“罢黜”在官学之外在长安建立太学,教授五经,从中选拔官吏郡县的学校也配有经师授学,以培养官吏的后备人选影响:随着儒学在官学中“独尊”地位的确立,经学的教授、学习,为儒家学者置身仕途开辟了道路,通经致用成为古代学者的普遍追求儒学成为官员选拔、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儒学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董仲舒的主张(思想):提出“大一统”主张,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以思想上的一统维护政治上的统一提出了“天人感应”学说(君权神授)伦理上提出“三纲五常”的道德准则(君、夫、文;仁义礼智信)武帝的执政原则可以概括为“儒表法里” 。三、西汉的盛世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疆
15、域辽阔,影响远播,西汉王朝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之一第 10 课 东汉的兴衰一、光武中兴 1.王莽篡汉,建立“新”朝。 时间:公元 9 年为缓解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王莽推行一系列“托古改制” (特点)的举措。但不合时宜的改革并未奏效,反而引发更大的混乱,新朝政权迅速覆灭。流程:社会矛盾尖锐王莽改制不成功农民起义(绿林军、赤眉军)“昆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对绿林军入关和新朝政权覆灭起了决定性作用,刘秀的过人胆略和非凡才能也在此战中得以充分展现。刘秀即位后,能在 12 年中巩固政权,削平割据势力,完成统一大业,并非偶然。2.东汉建立 时间:公元 25 年光武帝刘秀(原是南阳豪族)
16、重建汉朝,都城洛阳。“光武中兴”的含义:全国呈现较为繁荣安定的景象形成原因:刘秀以“柔道”治理天下,实行一系列简政安民的措施“文教治国方略” ,重视文化教育、讲究人品节操,在社会上形成风气二、东汉的衰败东汉后期,皇权日趋衰弱,逐渐失去对全国政局的有效控制。东汉地主豪强的田庄(庄园)特点:经济上:自给自足军事上:拥有私人武装,称雄一方政治上:形成官宦世家,在朝中位居高位文化上:重视儒家文化,把持地方舆论膨胀原因:东汉政权是依靠豪强地主势力建立的刘秀的“柔道”另有对贵族官僚和地方豪强妥协的一面西汉时期已经存在豪强的社会基础影响:这些豪强地主演变为地主割据势力后,对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构成巨大威胁。东
17、汉衰败原因:豪强地主势力的膨胀豪强势力与外戚宦官、士大夫等联合,造成了政局更加混乱黄巾起义,豪强并起第 11 课 割据与分立一、三国鼎立黄巾起义爆发后,各地豪强闻风而动,他们凭借私人武装形成各霸一方、武装割据的局面。时间:公元 184 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 时间:公元 196 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击败实力雄厚的袁绍,基本统一北方。1.赤壁之战 时间:208 年曹操亲率 20 万大军南下,企图一举歼灭孙、刘,平定天下。孙、刘联合抗曹,双方在赤壁隔江对峙,孙刘联军运用火攻,大获全胜,迫使曹操北还。刘备进占四川,孙权进一步扩展东南辖区。2.三国鼎立格局形成 曹操统一北方220 年 曹
18、丕废汉建魏,定都洛阳,史称“曹魏”221 年 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9 年 孙权正式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史称“孙吴”三国鼎立的格局最终形成。影响:在一段时间中形成了比较稳定而有序的状态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恢复二、区域经济的发展原因:各国重视生产的发展 人口迁徙(北人南迁,使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生产经验向南传播,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水平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各国发展经济的措施(特点) 、作用曹魏:曹操实行屯田,对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具有不小作用蜀汉:诸葛亮兴修水利、开展屯田、大力发展农业,推动煮盐、织锦等手工业的发展;致力于开发少数名族集聚的南中八郡;诸葛亮的各项措施对促进西南
19、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名族融合做出了重要贡献。孙吴:凭借自然条件优越,水稻种植、丝麻纺织、铜铁冶炼、瓷器烧造等都有明显发展;造船技术日益进步;迫使“山越”人出山,与平原地区的汉族农民同居躬耕。影响:缩小了地区间的差别,为新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第 12 课 南北对峙与名族融合北朝与南朝1.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更迭三国西晋2.南方经济的发展情况原因:南方比较安定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优越北人南迁,带来劳动技术和劳动经验“山越”等少数名族,出居平原,与汉族人民交往接触,相互融合,共同开发江南589 年南朝:宋、齐、梁、陈灭东晋五胡十六国 北魏东魏 北齐西魏 北周 隋(统一)表现:农业:逐渐形成江浙、湘赣、巴蜀等先进
20、农业经济区,农业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手工业:丝织、冶铸、造船、造纸、漆器、制瓷、制盐等手工行业都比较发达商业大城市、海外贸易:长江中下游出现了不少商业繁荣的大城市,海外贸易也有所发展民族融合1.孝文帝改革背景:北魏出现民族融合趋势巩固统治、立国中原的需要内容:政治上:“三长制”加强中央集权,完善地方行政 颁布官吏俸禄制和惩治贪赃的规定遏制贪污腐化经济上:“均田制” ,控制耕种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汉化政策:推行汉语、汉服;改鲜卑复音姓氏为汉族单音姓氏;促进胡汉通婚;尊崇孔子,实行礼制,提倡以孝治国作用:加快名族融合进程,推动北方少数名族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2.民族融合背景:五胡内迁 少数民
21、族统治者汉化政策特点:相互渗透,取长补短 双向的典范:孝文帝改革影响:使各民族缩小了差异,增进了团结,为再次的全国大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进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第 13 课 隋唐政治新格局三省六部制与政事堂1.隋朝与唐朝的建立581 年 杨坚篡周建隋,是为隋文帝589 年 隋南下灭陈,重建全国大一统局面618 年 隋炀帝杨广被杀,隋朝灭亡;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以隋都长安为都城2.三审六部制与政事堂 :议事的地方创立:初创于隋文帝时,经唐朝的继承和发展,运作过程更趋规范化、程序化。职能:凡遇军国大事,由政事堂会议商议决定,经皇帝批准后,以诏令形式颁布执行。(参加政事堂会议的
22、官员都是宰相)皇帝门下省 中书省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户部、工部尚书省表示上下隶属关系表示政令下达关系作用:三省六部制其实是皇权逐渐增强的产物,众多宰相集体议事,分工明确的三省互相牵制。宰相无法专权,皇帝也不能完全独裁。二、科举制兴起与完善:隋朝开创,经唐朝健全。选官制度的演变:先秦:世袭制秦朝:军功爵制汉朝: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作用:积极作用: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门阀势力受到有效抑制,地方上的离心因素消解加强中央集权消极作用:导致僵化 影响:科举制的实行是我国官员选拔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在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均产生了深远影响。隋唐之后,科举制不断发展和完善,一直沿用至
23、清末。不利于自然科学发展,阻碍了社会进步第 14 课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一、贞观之治618 年 李渊 , 626 年 李世民继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627649)出现原因:以隋亡为戒,体察民情“为政之要,唯在得人” ,广招贤才,知人善用,兴科举居安思危,虚心纳谏,勇于改过开明的民族政策疏缓刑罚、宽政安民、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和谐,史称“贞观之治”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承前启后的作用,当政期间基本沿袭了贞观年间的政策,使唐朝的发展得以延续二、开元盛世前期:政治上:革除弊端,抑制腐化,精简机构,裁汰冗官,提高行政效率,重用贤臣,鼓励直言极谏
24、,重振清明宽容的贞观之风经济上:重视生产,清查户籍,减免徭役,努力缓解社会矛盾表现:政治清平、社会安定、经济高度繁荣,后人赞誉为“开元盛世”后期:由盛转衰原因:昏庸荒怠,耽于声色,宠信佞臣,朝廷政治日益败坏拥兵自重的边将乘机起兵叛乱,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国力大损(安史之乱 8 年)第 15 课 中外文化交流一、丝绸之路的全盛1.丝绸之路的开通 天竺时期:西汉张骞范围:长安敦煌新疆中亚西亚欧洲作用:对东西间的商品贸易、政治来往、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2 丝绸之路的全盛时间:唐朝原因:设安西都护府与北庭都护府,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唐朝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疆域辽阔,民族融合,对外开放,政治清明交往地区
25、:大食、波斯、天竺、西域交往内容: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纸张、瓷器等商品运往西方,许多中国特有的工艺技术与思想文化随之向西传播。西方的物品以及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天文、历算、医药和宗教艺术也由此输入中国。南亚的佛教传入中国后经历了一个中国化的过程,至唐代形成多个佛教宗派。中国化的佛教对中国本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作用:丝绸之路成为沟通东西方经济与文化的重要媒介,是中国文化以亚洲诸国为中介,与世界文化进行了交流与融合。唐都长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际大都会空前繁荣交通枢纽表现(史实):有大批西域胡商,作为东西方交通的枢纽,长安又是各国人士东来西往的必经之地,东西方文化在此
26、交融汇合,呈现出一幅斑斓绚丽的图景。在波斯人开的酒肆中,常见胡姬当垆沽酒,招揽顾客的情景,极为繁华热闹。二、东亚文化圈1.唐与朝鲜的往来经归国留学生的积极传播,唐朝文化的精髓,如律令、科技、佛教、儒学、学校教育、科举制度等,皆为新罗广泛吸收。2.唐与日本的往来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交流学习,随行的有留学生和学问僧。日本不仅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层面仿效唐朝,而且对宗教、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以及各类生产技术,皆予以吸收融合。3.东亚文化圈的形成 时间:唐朝19 世纪含义:以中国本土为地理中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原因(跟丝绸之路全盛的原因类似):大唐盛世,国力强大4.唐文化的辐射:途径:主要通过朝鲜、日本使者与留学生的积极传播和仿效内容:生活习俗、天文历法、政治制度、建筑、汉字、儒学等特点:居于优势地位的唐文化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广泛摄取是其他东亚国家的主流取向日本、新罗等国在吸纳唐文化时,非常注意保持主体的选择性、实现本土化,反过来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一定影响。由此可见,在这一基础上构造起来的东亚文化圈实际上是一个多样统一、交相互动的文化有机体。5.唐文化的特征:宽容、开放,博大恢弘,向外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