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雾凇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重点难点: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教学课时:两课时课前准备:课件、导学案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学生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形象,而且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对课文描绘的雾凇奇观很陌生,仅凭想象和抽象的语言文字难以深刻感受、领悟。因此,教学时我将通过精美的课件,将学生带入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缩短学生与课文内容的距离,让学生充分感受雾凇的形象美,深刻领会课文的语
2、言美。 (2)质疑讨论法。课文重点部分介绍了吉林雾凇形成的原因,我将紧紧扣住雾凇之奇,鼓励学生质疑:雾凇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其他地方很少出现?然后引 导小组 合作探究、全班讨论 交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思路: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的作用不单是“信息源 ”,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调控器,教师应做到“导而弗牵 ”,为学生的学习导向、导法、导练、导 学,以民主的教风和循循善诱的技巧,把学生引到一种想学、爱学、会学的境地。为此,针对本教材的特点,我采用了教师稍加点拔,学生主动自学的“导学式” 教学方法。通 过一系列教 师精心设计的语言文字的训练,引导学生体会并理解课
3、文的内容。训练的同时,注意情境教学的设计,使学生在有形的训练之中无形地入情、入境、用情最终获得知识与情感的双丰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复习九九歌揭示课题。1、复习九九歌(1)同学们,以前学过的九九歌还记得吗?谁来为大家背一背?(2)指名背诵。(3)你知道最冷的时候吗?2、揭示课题。(1)在这三九严寒,大地冰封之际,吉林的雾凇可是闻名全国的呀!它与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合称为中国四大奇观。(2)出示图片,板书课题。指导 “凇”字字形,左 边是“冫” ,不能写成“氵” 。指导 学生观看挂 图,初步感知雾凇景观。雾凇是水汽遇冷在树枝上结成的冰花,俗称树挂。这么奇特、美丽的雾凇景观是怎
4、么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二)、检查预习1、老师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生字词的音你读准了没有,谁来读读?大地冰封 十里长堤 俗称 凝结 摄氏 零下淹没 模糊 雾凇 缀满 镀上 缭绕 琼枝玉树2、指读长句如:“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 轻轻地,一 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等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三)、精读感悟课文一、三自然段1、请同学们自由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并画出描写雾凇美的词语。 2、找出来了吗?哪位同学上来把你找出的描写雾凇美的词语说一说。洁白晶莹 银光闪烁 美丽动人 银松雪柳 千姿百态 琼枝玉树 3、读词语(指名读,齐读) 4、这些描写雾凇的词语都很美,要是把
5、他们放在句子中读就更美了。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三自然段。 (映示:1,3 自然段)读好了吗,我们来比一下看谁读得最美。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在学生读的过程中给予适当评价。(四)、讨论交流课文第二自然段1、过渡:多美美丽的奇观啊,它是怎样形成的呢?你能告诉我吗?2、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并且圈画。3、提问,雾凇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板书:形成)你们找到答案了吗,谁来说说?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从这句话中你能发现雾凇形成的两个条件吗?(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4、围绕这句话,学生质疑。严寒季节到底有多寒冷?什么是饱和的水汽?我们这里为什么没有
6、这样的水汽(雾气是从哪里来的?)?凝结是什么意思?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 5、围绕自己提出的问题,阅读课文寻找答案。6、教师提炼问题后提问并相机指导朗读。(1)雾气是从哪里来的?从当年 12 月至第二年 2 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 4 摄氏度左右。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2)什么是饱和的水汽?除了弥漫,文中哪里还有能够表示水汽饱和的词语。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 30 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这里的“飘荡,涌向,笼罩”都可以看出水汽的多和饱和。(3)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这蒸
7、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儿,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齐读。小结:这个过程就叫“凝结” 。比较读这句话。去掉有关的词语“慢慢地, 轻轻地,一层又一层” 。让学生感悟用这些词语的好处。“慢慢地 ”写出了什么?(凝 结的速度慢)“轻轻地 ”写出了什么?( 样子轻,无声无息)“一层又一 层地” 说明什么?(雾气不断,逐步 结成)齐读。自然真实的写出了雾凇形成缓慢的过程。你能读出这种缓慢的过程来吗?指导朗读,感悟这个过程。经过一夜的天造地设,第二天一早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已到处是银松雪柳了,多美啊!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松花江畔来共同欣赏
8、领略这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奇观吧! (五)、 归纳升华(映示:课件雾凇奇观片段)出示三幅图片,师:松花江畔十里长堤上黑森森的树木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银白,棵棵杨柳宛若玉枝垂挂,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出示小练笔:松花江畔的雾凇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真是 千姿百态!多美呀!看了这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雾凇奇观,难怪人们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这真是(“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 树万树梨花开” )生读。师生共同赏析诗句。(六)、拓展出示唐代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齐读。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
9、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六、教学反思这是一篇文笔优美的文章。因此我重点是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读得比较充分、悟得深刻。再就是利用雾凇的课件突出教学难点,体会雾凇的美丽奇特。教学中,我适时地放雾凇课件。画面上雾凇那如雪般洁白,似银光闪烁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十里,可谓壮观。学生在学习感悟、想象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看到这样富有震撼力的画面,直观地验证了雾凇的特点,所配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进入了一种美的情境之
10、中,接着我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就自然而然入情入境了。总之,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深深的感受到,信息技术的运用让我能够轻松有效的解决课文中的重难点,也让学生的学习充满了兴趣,对于一种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奇观,他们可以从陌生变为熟悉,信息技术在本课中的运用实在是功不可没。今后,我将继续加强语文课堂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学习和研究,我相信有了信息技术的充分支持,课堂上的许多重难点一定可以迎刃而解,孩子们的想象会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让孩子们在语文课堂中能够轻松愉快的学习。23、 雾凇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吉林雾凇是怎么形成的,体会作者描
11、述之精妙。3、感受雾凇景观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教学难点:帮助学生了解雾凇的形成、感受雾凇形成之美教具:课件、导学案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跟着作者来到吉林欣赏这美丽的雾凇。读课题(雾凇)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隆冬时节,当北国大地万木 萧条的时候,走进东北的吉林市,你却会看到一道神气而美丽的风景。沿着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白银,排排雪浪,十分壮观。
12、2、看雾凇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3、如此美丽的雾凇 ,你想读好它吗?出示第二句话(自读、指名读)4、过渡:雾凇那如雪般 洁白,似银样闪烁的容颜,晶莹的霜花“ 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千里,难怪作者要说它是板书:奇观(理解)5、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读出雾凇的美丽,奇特,读出我们的自豪心情。三、精读第二自然段读到这里,老师想起了上节课同学们 提的问题,这么美丽、奇特的雾凇为什么会形成?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其他地方出现得很少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仔细地读读第二自然段,拿出笔划划你找到的词语和句子,自学、同桌交流、指名说。1、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 (
13、雾凇形成的两个前提条件)相机板书:水汽遇冷凝结2、出示“从当年 12 月至阵阵雾气。 ”(这符合一个条件“过于饱和的水汽”)3、出示“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 30 摄氏度左右时” (符合条件“遇冷 ”)4、那你认为是怎么形成的?你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来呢?(根据回答,在“ 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一 层又一层地”下加着重号。 )5 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师:这些词和句告诉我们雾凇是无声无息地、慢慢地逐步凝结而成的,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课文中的哪句话更进一步地说明了这一点?(引读:最初_,逐渐_,最后_。 )作者观察多细致、多耐心啊!正是由于作者经过了长时间耐心细致的观察,才发现了
14、这个奥秘,当他发现松花江畔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时,他会怎样呢?那么,你能把这段话读好吗?(指名读、齐读)指导朗读。 (边读边想,在脑海中浮现出银线-银条- 银松雪柳的一幅幅画面来)有感情的朗读。每当夜幕降临,气温( ),这雾气便( ),( ),笼罩着( )。树木( )。( ),灯光,树 影( )。这蒸腾的雾气, ( ),( ),( )、( )。最初像( ),逐渐变成( ),最后( )。自由背,指名背,齐背。6、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雾凇形成的原因及过程,你还想了解更多的知识吗?点击“形成原因 ”及“形成过程”,看看网站上是怎样介绍的。四、讲读第三自然段1 过渡:美丽的雾凇挂在道路的两旁,又是
15、怎样的一幅景象呢?自由浏览点击,欣赏雾凇图片2 多美的雾凇呀!同学们,你想象一下, 雾凇还有哪些姿态呢?3 说得真不错,那你能用书上一个词来概括吗?(板书:千姿百态)你还能用哪些词概括?4 同学们,再次欣赏了美丽的雾凇,你现在最想说什么呢?松花江畔的人们会说些什么呢?过渡:十里江堤黑森森的树木,一夜之 间变成一片晶莹洁白,江岸雾气缭绕,人在其中,犹入仙境,让我们一起来赞美一下吧!生:“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呀!” (指导朗读)五、指导赏背课文虽然很短,但却把雾凇的美丽写得如此淋漓尽致。大家想不想把它印在脑子里?(那就请大家自练,然后选你最喜欢的一句或一段,背给大家听。、自由准备、自我推荐六、评“ 最佳小导游”同学们,吉林雾凇的奇特景观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谁愿意当个小导游,带着游客们边游览,边介绍呢?七、总结全文,布置作业雾凇的美,美在壮观,美在奇绝。观赏雾凇 ,讲究的是“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大家以后如果有机会,可以去 亲身体会一下。板书设计:遇冷严寒季节 雾气雾凇 奇观(饱和)凝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