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第五章 呼吸系统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腹式呼吸 2胸式呼吸3顺应性 4潮气量5肺活量 6时间肺活量7肺泡通气量 8肺通气血流比值9血氧容量 10.血氧含量11.血氧饱和度 12氧解离曲线13氧解离曲线 14.波尔效应二、填空1浅快呼吸的肺通气效能差,主要因为_减少,从而使肺泡气体更新率_。2血中 002 浓度增加使呼吸运动加深加快是由于刺激了两类感受器,它们是_感受器和_感受器。3呼吸的全过程包括_、_和_三个环节。4影响肺换气的主要因素是_,呼吸膜面积,呼吸膜厚度和_.- 2 -5功能余气量等于_和_之和。6胸内负压是_和_的代数和,后者约有 23 来源于肺液泡的_ 。
2、7当通气血流比值增大时可使_增大,而其减小时将发生_。8在颈部切断动物双侧迷走神经后,往往使呼吸变_,这主要是由于_的结果。9以肋间外肌为主的呼吸运动称为_,以膈肌为主的呼吸运动称为_。10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_,直接动力来自_。11气胸会使胸内负压消失,肺呈_状态。12肺的弹性回缩力来自_和_两个方面。13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时,肺的回缩力将_,肺的顺应性将_。14影响肺部气体交换的主要因素是_、_和_。15肺牵张反射的感受器位于,传人神经为。三、单选题1体内 C02分压最高的是A.静脉血液 B.毛细血管血液 C.动脉血液 D.组织液E.细胞内液2外呼吸是指A.肺通气与肺换气 B.肺与外环境进
3、行气体交换C.肺泡与血中的运输 D.肺泡与血液间气体交换E.血液与组织间的气体交换3.肺通气是指A.肺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B.外界环境与气道间气体交换- 3 -C.肺与外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D.外界气进入气道的过程E.肺泡 CQ 排至外环境的过程4.某人的呼吸频率为 10 次rain,潮气量为 600ml,他的每分钟肺泡通气量应该是A25Lmin B3Lmin C4Lmin D45Lmin5肺通气的阻力有A.肺弹性阻力和胸廓弹性阻力B.肺弹性回缩力和呼吸道阻力C.肺泡表面张力和肺弹性回缩力D.肺弹性回缩和呼吸道口径E.肺通气弹性阻力和非弹性阻力6.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增多时A.肺泡表面张力增大 B.
4、肺泡缩小 C.肺顺应性增大 D.肺回缩力增大 E.肺通气的非弹性阻力增大7在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压为正压的时期是A.吸气中 B.吸气末 C.呼气中 D.呼气末E.呼气中和呼气末8.对人体影响最大的是A.二氧化碳 B.氮气 C.一氧化碳 D.碳酸氢钠E.氧气9.最大吸气末的肺容量是A.余气量 B.功能余气量 C.肺总容量 D.潮气量+功能余气量10.O2 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 A.物理溶解 B.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C.氧合血红蛋白 D.高铁血红蛋白11.胸膜腔内的压力,形成的因素是A.大气压一非弹性阻力 B.大气压+跨肺压 C肺内压十跨胸壁压 - 4 -D.大气压一肺弹性回缩力 E.大气压+肺
5、回缩力 12.正常人进行深呼吸而使每分钟通气量增加 2 倍时A.肺泡气氧分压将增加 2 倍B.动脉血氧饱和度将增加 2 倍C.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 10D.肺泡通气也必定增加 2 倍E.以上都不对13.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的指标是A.潮气量 B.功能余气量 C.肺活量 D.补吸气量 E.时间肺活量14.对肺泡气分压变化起缓冲作用的肺容量是A.补吸气量 B.补吸气量 C.深吸气量 D.余气量E.功能余气量15肺通气的动力来自A.肺的舒缩运动 B.肺的弹性回缩 C.呼吸肌的舒缩 D.胸内压的周期性变化 E肺内压和胸内压之差16在下列哪一时相中,肺内压等于大气压A.吸气初和呼气初 B.吸气末和呼气初 C
6、.呼气初和呼气末 D.呼气末和吸气初 E.呼气末和吸气末17.支气管平滑肌上分布的受体有A.B1肾上腺素能受体和 M 型胆碱能受体B.B2肾上腺素能受体和 N 型胆碱能受体C.B2肾上腺素能受体和 M 型胆碱能受体D.B2肾上腺素能受体 N 型胆碱能受体E.以上都没有18.正常人无效腔容量约占潮气量的A70 B10 C30 D5 E.5019某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诊断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其原因是- 5 -A.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 B.支气管痉挛 C.肺纤维增生 D.肺弹性回缩力增加20每分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之差为A.无效腔气量 X 呼吸频率 B.潮气量 X 呼吸频率 C功能
7、余气量 X 呼吸频率 D.余气量 X 呼吸频率 E肺活量 X 呼吸频率2l.正常呼气末,肺内的气体量相当于A.余气量 B.呼气储备量 C.功能余气量 D.吸气储备量 E.总肺容量22.当血氧含量等于血氧容量时,则血氧饱和度为A.20 B.40 C.50 D.80 E.100 23.关于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A.O2和 CO2都以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种形式存在于血液中B.O2的结合形式是氧合血红蛋白 C.O2与血红蛋白结合快、可逆、需要酶催化D.主要以 HC03形式运输E.CO2和血红蛋白的氨基结合不需酶的催化24.决定肺部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A.气体的溶解度 B.气体和血红
8、蛋白的亲和力 C.气体分子量的大小 D.肺泡膜的通透性 E.气体的分压差25.胸膜腔内的压力等于A.大气压+肺内压 B.大气压+肺回缩力 C.大气压一肺回缩力 D.大气压+表面张力 E.大气压一非弹性阻力26.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的共同点是A.吸气是主动的 B.呼气是主动的 C.吸气是被动的 D.呼气是被动的 E.有呼吸辅助肌的参与27.肺泡的回缩力主要来自A.肺的弹力纤维 B.肺泡的表面张力 C.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 6 -D.呼吸肌的收缩力 E.大气对胸廓的压力 28使肺通气量增加的最主要因素是A.血液中氧分压降低 B.吸人气中 C()2浓度适当增加 C.血液中 H+浓度增加 D.血液中 O
9、 岛分压降低 E.脑脊液中 H+浓度降低 29.肺换气的结果是A.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B.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C.肺泡中的氧含量降低 D.静脉血中 O 头含量增加 E.静脉血中 002 含量减少 30呼吸中枢正常的兴奋性依赖于 A.高浓度的 CO2 B.正常浓度的 O2 C.缺 02 D.H+浓度 E.肺牵张感受器传人冲动31.CO2使呼吸加深加快的主要途径是通过 A.外周化学感受器 B.中枢化学感受器 C.作用于呼吸肌 D.通过肺牵张反射 E.呼吸肌本身感受性反射 32体液因素对呼吸的影响错误的是 A.CO2是经常性的生理刺激 B.血中 CO2分压下降抑制呼吸中枢 C.吸人气中 CO2浓度越高肺通气量越大D.缺 02抑制呼吸中枢E.血液中的 H+主要作用于外周化学感受器四、问答题 1,胸内负压形成的机制及其生理意义是什么?2试述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3CO 2升高、H +浓度增高及缺 02对呼吸有何影响?简述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