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oc

上传人:hskm5268 文档编号:7215888 上传时间:2019-05-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新疆农五师 83 团中学董晓翠关键词:生物教学 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 培养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在高考的重压下,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创新能力。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革命更加深入的世纪,是竞争更加激烈,创新更加层出不穷的世纪,中学生物教学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注重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引导学生初步形成思维的独特性、新颖性等创造性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浅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一、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石”教师正襟危坐、手执教鞭、表情严厉刻板、高高在上的传统式教学,不能很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只有

2、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蔼的态度、亲切的微笑、信任的目光、激励的话语、耐心的引导,才能为学生积极思维创设良好的氛围;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努力探索和思考,以创新的观念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应用知识,逐步形成创新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创新思维习惯和创新思维品质。二、巧设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动力”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 ”“学始于思,思始于疑”。 质疑是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探索知识的开始,是学生创造性学习的重要标志,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起点。教育的作用不是讲的学生没有问题可问,而是要善于培养学生提出深刻的问题,并着手寻找解决问

3、题的途径,这才是科学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好问的天性,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胆质疑,引导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和勇于提出问题,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例如,在讲完“顶端优势 ”后,我向学生提出:“ 果树修剪、棉花适时打顶为什么能提高产量?”学生议论后得出 :果树修剪、棉花打顶是为了打破顶端优势,使侧枝生长良好。这样有意引起学生注意,积极思考答案,比教师直接阐明打破顶端优势和利用顶端优势的效果好得多。在讲“ 蒸腾作用 ”时,向学生提出 :“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为什么高大树木体内的水能从根部流到树冠?”在讲“蛋白质代谢”时,可向学生提出:“组

4、成蛋白质的 20 种氨基酸在人体细胞内都能合成吗?”在讲“生态系统”的成分时 ,可引导学生观察 “池塘生态系统图 ”,向学生提出:“生态系统中,如果缺少分解者,将会出现什么后果?” 等等,这些问题看来很小,却能小中见大,使学生从无疑中生疑、知疑,达到小疑有小进,大疑有大进,久而久之,必然会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广泛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形成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中旁栏思考题、小资料、课外阅读材料和探究性实验,或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的特点,设计一些简易的探究性实验和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

5、生的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在生物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不仅能充分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奥秘颇感兴趣的心理倾向,而且能把学生的认知学习活动集中到自己咸兴趣的新事物上来。在学生研究活动中启动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而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通过这种师生教与学的角色转换,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有利于学生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和对探索潜能的激发。现行教材中的一些研究性课题,如果认真组织还是切实可行的,如制作生态瓶,植物向性运动研究,调查媒体有关生命科学进展的报导,设计生态农业模式等。研究性学习的引入,是教学领域的革命,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并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6、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四.分析综合,归纳提高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手段 ”思维过程中少不了分析综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为此,在生物教学中应严格遵循“ 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的规律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讲授“ 体内细胞的物质交换”时, 引导学生观察 “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图”, 分析:(1)细胞与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情况;(2)内环境通过消化系统吸收营养物质的情况;(3)内环境通过呼吸系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情况;(4) 内环境通过泌尿系统和皮肤排出代谢终产物的情况。然后归纳总结出:“ 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这样一部分一部分地进行分析,让学生把握知识的脉络和思路,最后再进行总结,从而使学生明确各部分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总之,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努力探索,想尽一切方法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时空,用教师 “教”的创新火种去点燃学生“学”的创新火焰,使生物课真正成为孕育学生创新思维的乐园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广阔天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