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艺术画- 2 -目录沙画 .3树脂画 7铁画 10麦秸画 13- 3 -沙画起源中国有着深远的沙画历史,沙画这种艺术形式并非起源于国外。但由于国外的发展与媒体的先进等因素,- 4 -外国画家将沙画表演首先占据了人们的意识,随后中国便有一些学艺术的新青年纷纷效仿。 1 据传是由北京民间老艺人张玉先老先生,从中国一门古老的艺术 “景泰蓝” 中汲取其精华,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反复的试验,创造出的工艺品,是近年来兴起的民间手工艺术作品。中国内地目前有很多沙画制作厂家,大多属于小手工作坊型,其手法各异,原料亦有不同。多数的厂家都采用的原料是氧化铝丝(镀铜丝或镀锌镍丝) ,因其颜色为金黄色,故称金丝
2、。除金丝外,彩沙也是必需的原料。魅力普通的一捧黄沙,到了沙画大师手里,就变成了金沙,- 5 -沙画表演符合现代化城市人们对艺术欣赏要求,传统的艺术类演出活动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观众的要求,沙画表演,瞬间万变,同时沙画也是转瞬即逝的一种艺术,但其表演形式变化万千,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沙画是采用天然的彩色沙石和树皮以及各种材料镶嵌而成,纯手工制作与现代工艺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绘画艺术。沙画产品融合了国画的渲染、油画的厚重等精髓于一体。每一幅作品我们都“精雕细琢” ,作品新颖独特、色彩绚丽、栩栩如生,高雅华贵,具有东方的神韵,又呈现现代风采,在传统中兼具现代感,富有别具一格的神韵之美。沙画在继承国画
3、油画的精髓之外又有了很多新的突破,第一,在作画原料上中国画,油画用的都是液体染料。而它用的是固体原料- 沙子,用沙子作出来的画从光学原理上- 6 -讲属于漫反射,消除了光反射对作品的影响。第二,沙雕画它将绘画(沙画)与雕刻(沙雕) 完美的结合在一体,使它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第三,在颜色过度上沙雕画要比油画与国画更易掌握。这三方面使沙雕画脱离了普通工艺品的范畴,与油画、国画相提并论。 - 7 -树脂画起源深堀隆介 ( / Riusuke Fukahori) ,日本美术作家,现居日本神奈川。因充满立体感的树脂金鱼绘画的创作而受到关注。他利用逐层覆盖树脂并层层上色的方法绘制出来的金鱼被人们熟悉后,大
4、家喜欢上了这种在胶上绘画的方式。容器并不限于木盆,还有其他的如酒盏、竹节、水瓢、甚至吃饭使用的盘子水杯等都可以成为作画的媒介。也许- 8 -深堀隆介发明者的灵感来自于琥珀石吧。大自然创造了天然的艺术品,他发明了“山寨” 的琥珀石。制作过程工具:毛笔或者尼龙笔,丙烯颜料,水晶滴胶,容器,流平剂。绘制方法:将水晶滴胶混合均匀导入容器中,调制颜料绘制,上胶冷却,绘制,冷却- 9 -手绘立体树脂画艺术家曹强,男,生日 1984 年 3 月 16 日,山东济宁人,受于中国漆画大师郑益坤和日本金鱼画家深堀隆介影响,2012 年 3 月开始创作容器树脂立体绘画。参加过点名时间“手绘树脂立体画”项目 活动,创
5、作之中众多杂志采访,凤凰网,东方一周新青年专栏以及扬子晚报 等发表介绍。曹强曹强的作品风格极具中国风,画风洒脱细腻,鱼儿群游栩栩如生,特别是鱼尾具有自由飘逸特点。- 10 -铁画铁画原称铁花,安徽省芜湖市著名的汉族传统工艺美术品,为芜湖地区特产。芜湖铁画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工艺精湛、技艺高超著称于世。相传系明末清初安徽芜湖铁匠汤天池所创造,以后逐渐流传到北京 和 山东等地。(又有铁画的制作起源于宋代,盛行于北宋。清代康熙年间,安徽芜湖铁画才自成一体一说) ,并逐渐享誉四海题材有人物、山水、花鸟等。形式有立体和半立体的。品种除立轴、中堂、横幅和条屏(一般都用外框)外,还有合四面以成一灯的铁画灯
6、。详细解释- 11 -1.形容刚劲的书法。宋林光朝次韵呈胡侍郎邦衡:“至竟银钩并铁画,相传海北到天南。 ”参见“铁画银钩” 。2.工艺美术的一种。用铁片打成的线条构成图画,涂上黑色或棕红色,作成挂屏、挂灯。相传是明末清初安徽芜湖铁匠汤鹏所创,以后逐渐传到外地。 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十七:“往时在都门,作三画诗。 芜湖 铁画,饶州磁画,松江火笔画也。 ” 清陆以湉 冷庐杂识 铁画:“ 芜湖 铁工 汤鹏 ,能揉铁作画,花竹虫鸟,曲尽生致。又能作山水屏障,好事者以木范之,悬於壁。或合四面成一灯。锤铸之巧,前此未有。 ”铁画是用铁铸成线条,再焊接而成的一种美术作品。主要是借鉴国画的水墨,章法,布局,线条
7、简明有力,苍劲古朴。铁画工艺综合了古代金银空花的焊接技术,吸取了剪纸、木刻、砖雕的长处,融合了国画的笔意和章法,画- 12 -面明暗对比鲜明,立体感强,在古代工艺美术品中独树一帜。汤鹏所创作的铁画,是我国工艺美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铁画有国画黑白相间的风韵美,也有西画层次分明的立体美。铁画的种类很多:有人物木石,山川风景,花鸟草虫,总之凡能在纸上画出来的,铁画均可一展其风韵。至今人民大会堂还悬有巨幅铁画迎客松 。铁画为中国独具风格的工艺品之一。它将民间剪纸、雕刻、镶嵌等各种艺术的技法溶为一体,采用中国画章法,黑白对比,虚实结合,另有一番情趣。- 13 -麦秸画又叫麦秆画、麦草画,是始于隋唐时代的
8、宫廷工艺品。它和剪纸、布贴一样是一种剪贴艺术。利用麦秸自然光泽和抢撕成丝的特性,经烫色或染用经过:“熏、蒸、漂、刮、推、烫、以及剪、刻、编、绘”等多道工序,一般不着色,根据需要进行剪裁和粘贴而成。制作过程制作工艺金明麦草- 14 -麦秸画作品画的材料只有一种小麦麦秆,颜色全部用烙铁烫出来,无任何染色。金子般的颜色,然后通过深浅不一的色彩过渡,达到单一颜色表现整体色彩的效果,比如鸳鸯的每一片羽毛都经过由浅到深的色彩处理。制作工具中小号轻便剪刀、裁纸刀、绘画用品、玻璃纸、调色工具、水盆或大铝锅、毛巾、电熨斗、毛笔、板刷、各式刻刀、针、粉扑、镊子。制作选料宜选粗壮、圆挺、有光泽的麦秸。选好的麦秸去掉
9、顶梢和根节部,只取中间部分。用小尖刀将麦秸从中间剖开,压成条片状,刮去里面的薄膜。染色工艺- 15 -麦秸画经过挑选的麦秸用漂白粉溶液漂洗,使其润白、洁净。如果设计要求只用原色(不需染色) ,应精选色泽一致、无脏污的麦秸。虽说是原色,但也可将麦秸做成麦秸纸后,用电熨斗烫成浓淡、深浅不同的赭、棕、黄等色调。凡需染色的麦秸要经水煮脱脂,也有用米汤浸泡的,之后才能放入颜料液中染色。染色时要勤翻动麦秸,防止色调不匀。- 16 -设计特点麦秸画的设计与绘画大致相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麦秸上的自然丝纹,利用它剪贴后呈现出的横、平、竖、斜的光亮,来表现画的色彩和品位。设计中要使麦秸的色调和光泽自然和谐,主调明确。- 17 -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