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真题研磨 阅读示范 1.1 论述类文本深度阅读指导.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7182591 上传时间:2019-05-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真题研磨 阅读示范 1.1 论述类文本深度阅读指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真题研磨 阅读示范 1.1 论述类文本深度阅读指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真题研磨 阅读示范 1.1 论述类文本深度阅读指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 -论述类文本深度阅读指导真题研磨阅读示范(2017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 题。(9 分)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 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

2、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 。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

3、,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

4、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第一步:阅读 提纲挈领,理清文脉本文共四段,其中心论点是法律层面的气候正义问题。全文是“总分总”的论证结构。- 2 -第二步:训练 理解剖析,运用提升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

5、理解。【析题文】A 项对应文本第 1 段,作者表述的内容是概括交代“气候正义”提出的背景。原文提到非政府组织“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 ,气候正义只是“应运而生” ,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也属无中生有。B 项对应文本第 2 段。公平问题实际上是在全球排放空间有限的前提下,如何公平地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选项 B 把“公平”问题理解为“限制排放”这一技术手段,不符合文意,也不符合逻辑。 C 项在表述对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的理解时,强调“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这种理解不符合文意。作者在第 3段中论证义务问题时讲了两层意思:一是从代际共享、代际公平角度,主张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二是从气候

6、正义本质的角度,认为当代人“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D 项涉及全篇的内容,是一个围绕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产生影响的相关要素的逻辑推断。通观全文, D 项的推断合乎文意,符合逻辑。答案:D。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析题文】论证的含义之一即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A

7、项说到的审视气候正义实际就是探究气候正义的内涵,即全文论点;时空两个维度即全文两个主要论据,后一维度两个方面即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A 项- 3 -对全文论点和主要论据之间关系的分析符合文意,分析正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法律层面的气候正义问题,但它和气候科学紧密相连。B 项正确地揭示了气候科学和气候正义的关系,分析正确。C 项对应的论证区间主要是第 3 段中的“积极方面” ,作者论证了气候正义涉及的代际公平,关乎上一代、这一代、下一代的共同利益。命题人把气候正义的外延缩减成“立足未来” ,这种分析不符合文意,是错误的。论证结构是论文的骨架,由第一步可知,D 项分析正确。答案:C。3.根据原文内容,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 ,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析题文】A 项的假设推论正确。文章第 1 段开宗明义,提出“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 ,如果失去了讨论的前提,气候的正义问题当然也就没有可能讨论了。根据文本第 3 段的论证,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的落实,只能保证后代得到合理的气候容量,

9、 “就可以得到保证”与原文“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前提和结论不匹配,B 项的推论不合逻辑,是错误的。C 项对应 2、3 段。“碳足迹”在第 2 段: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代际共享” “生态赤字”在第 3 段: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 。控制“碳足迹”符合公平原则,有了代际公平就能实现代际共享,也就能避免“生态赤字” 。可见,C 项的推理符合逻辑,是正确的。从第 4 段气候正义的内涵看,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的确是很复杂的问题,再结合论文标题中“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意味着可能还有其他视角,可见 D 项的推论是正确的。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